他们,我们(创作谈)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155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龙村在山上,凌云县城在山下,抬头低头间,便能看得到彼此。我们常看到村民穿着古老的服饰,扛着柴火,赤着脚走下山道。这个背陇瑶聚居的村寨,是广西最贫困的村之一,石漠化面积达92.6%,全村2269人中就有2038人是贫困人口。这群从遥远巴拉山迁徙而来的背陇瑶人,至今仍传唱着背陇瑶迁徙古歌,苍凉的歌调,千百年后仍让人动容。
  我常想起2015年夏天,我们走村入户,根据村民的财产打分,评定贫困户。那时候,我并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并不知道,脱贫攻坚,这场历史将会铭记的战役,我们已经参与。
  2016年,我有19戶联系户,2017年又调整为5户。六年时间里,我帮扶联系过三个村二十几户人家。我看到很多很多刃,——每一种凌厉都是刃,每一种柔弱都是刃,每一个人都是刃。他们将刃朝向我,让我无力,可我知道,他们更无力。
  六年里,我们扎在村里,我的同事,我的朋友,全都是帮扶干部。作为帮扶干部和后援单位负责人,我常和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在一起。村里的事顺畅时,我们一起开心,村里的事不顺畅时,我们一起被约谈、被问责。我和他们共同经历着开心、难过、无奈、委屈。
  那个无父无母,名叫阿近的男孩子,很多年前,就在山林里晃荡了。我们见到他时,他十七岁。他胆怯敏感,害怕见生人,在路上相遇,会飞快爬上树,抱着树干一动不动,仿佛他闭上眼,我们就不存在,所有的伤害都不存在。他是个精神病患者。救助他并不容易,县里镇里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十几个人,一大早就爬到山上去,费了很大劲才找到他,并把他送到市精神病院。我记得他蜷成一团,蹲在地上,惊恐地看着我们,像一只受伤从树上摔下来的小鸟。我永远忘不了那双眼睛。
  那个80后第一书记,满头白发,他来到村里时,孩子刚刚一岁多。有一次扶贫督查组来督查,访谈时,他说起刚刚找到的辍学生,后来,督查组把这名辍学生当作问题,列进通报里。县教育保障专责小组领导来到村部约谈我们时,年轻的第一书记委屈得眼泪盈眶。我很难过。
  还有一位第一书记,在凌云驻扎了七年,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再到另一个村。寒冬晚上,他在村里召开群众会议,发动大家发展油茶产业。散会时已是晚上十点,天黑路滑寒风刺骨,他开车走到半路,蓦然发现车后尾随着一辆摩托车,他知道那一定是队长。他停下车,劝队长返回,队长仍一路尾随护送。
  这样的点点滴滴还有很多,它温暖着我们,感动着我们。
  脱贫攻坚是一项庞大繁重的工程,我没有能力说清全部,一个县抑或是一个村,我都没能力表述完整。“两不愁三保障”,党和国家给我们的任务就是这几个字,却是民生的全部。
  我能感受到的是一群血肉丰满的人,在我闲暇时,跳出来、跳出来,他们想要说话,而我也想要说话。
其他文献
无用之物  他们把无用的智慧开发成人间的万象  机器、工厂、利润……我惊叹古老街道  宁静的夜晚,无用的月亮照着空旷的人间  荒弃的公园,阒无一人的郊外剩下荒蛮的  星辰、溪流、萤火、荔树林惊鸟的阴影  明月中的孤鸿,那令云彩死去的烟囱  那令我疲倦的五金厂,那嘲笑的外乡口音  涂抹胭脂的小巷妓女,卖花的女童  我还在这里写无用的诗句,它们曾安慰  我和天空的风,安慰夜的伤口和飞鸟  在那我躲避暂
期刊
三十五岁的一个晚上,我接到一条微信信息,这条信息让我想到二十多年前的一些事。这是一条命中注定的信息,而在童年被说出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会在多年之后以这种方式收到。  这篇文章写在我的三十五岁,我姐姐的三十六岁,作为文学作品发出来时是我的三十六岁。这些年来,我们在父亲编织的时间河流里漂,一切都受着他说的那句话的抚慰:“三十六岁,脱去蓝衣换红袍。”蓝衣是修行,红袍也是修行,时光是修行的沙漏,词语的火把
期刊
时光飞逝,转瞬间《广西文学》就到了七旬大庆。回想十年前,它创刊六十周年之际,我曾写了一首诗,以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和祝贺之意:  文苑耕耘六十年,嫣红姹紫育芳妍。  为人作嫁少成老,鼓浪淘沙苦亦甜。  我学雕虫蒙指引,君曾斧凿正方圆。  岁逢花甲当同庆,更待春来艳满园。  确实,对广西文学界之言,《广西文学》的成就是巨大的,许多作家都是在它的帮助之下,燃起了走上文学道路的初心,又在它的鼓励之下,坚定
期刊
海外华语文学创作中往往强调精神归宿的坍塌及重构,作者试图在这种情绪中唤醒读者的精神共鸣,并对大时代背景下的孤独与失意提出自我的注解。本文就将以陈谦《哈蜜的废墟》为例,试论海外华语作家在作品中不断刻画的突围与离散,在精神困境的阵痛中提取生命的反思。  作为北美华文作家,陈谦在作品中往往呈现出一种微弱的坍塌感。这种坍塌与离散在人物上体现为来路的模糊和现实化碎片,而在情节创造上,则展现为某种融化的汇聚与
期刊
我生命中的第一次能被记忆的写作经历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那次的作品很简短,只有一句话“带一个皮球回来”,其中有两个拼音标注。有这次的记录,是因为父亲点火烧了我们的家,并且一去不返。这几个字如今还模糊地印在我们家老院子的残墙上,虽然就要分辨不清,也终究会完全消失,但我在前几次的寻访中,依然能感受到一些内容:它是生活的记录、是最真实的感受、是自我的支撑与相处,带有深深的情感。  这可能就是写作的初心吧
期刊
当我们读完诗人上河的组诗《河流的分形》,仿佛听到一种遥远的回音,一种属于“古典情结”的纯音。可以说,深得古典气韵渗透的他,连句式结构、情感律动、精神节拍都勾连着过往。他有点像古典大院的守门人:或凝神伫立,或正襟危坐;或迎来送往,或探查流云。他用最古典的语言材料和最缜密的哲学思考,勾勒出一种理想的精神秩序。  当我们理解到诗人上河形而上的哲思所使用的种种古典情景之时,那种古典乡愁的精神状态,对诗人而
期刊
我第一次来到位于滇黔桂三省(区)交界的隆林县,来到那片聚居着苗、彝、仡佬、壮等少数民族的桂西北高原,是20世纪80年代。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从南宁坐长途汽车,先到百色住一个晚上,第二天又坐一整天汽车到达西林县。在西林县办完公事,便翻越横贯隆林县的金钟山脉,经猪场、德峨、新州等乡镇前往隆林县城。这里是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山脉延绵,峰峦叠嶂,盘山公路陡峭狭窄,险象环生。这次桂西北之行,印象极为深刻。三
期刊
一年前,从东北画一条对角线来到西南边陲,入职这个风景如画的学校。早就知道这所大学的文学院师生早已形成了厚重的写作传统,以至于这里的边边角角,每一朵花、每一棵草都会跃然纸上,或咏唱,或沉思,或流连忘返。诗酒趁年华,写作之余,自然少不了推杯换盏,在一次酒局上听人聊起郭金世,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视为相思湖畔培养出的诗酒典型。继而知晓此君不仅善饮酒,写诗尤为赤诚,并有诗集《青?树》出版。及至跟随广西作家采风
期刊
这个聚会,怎么说呢,很早就约下了。  到了这天,朋友们都来了,鲍铁也烤好了他拿手的小点心。  鲍铁把前不久那件事已经告诉了几乎每一个人,但人们还想听他再讲讲。五年的时间不算短,春夏秋冬加春夏秋冬再加个春夏秋冬还要再加两个,时间可真够长的,怎么可能呢?一个死人一个活人,两个人关系再好,也不可能五年都睡在一起,“这事真会吓死人!”朋友们都说。  这样的聚会,一开始就讲死人的事像是有点不太好,那么就让我
期刊
读到熊志彪《旧物的光晕》不禁让我想起了戴望舒的《我底记忆》(1929),并由此找到了进入熊志彪创作的门径。熊诗和戴诗有不少可以拿来比较的地方,比如说二者抒情的核心都是“那些驳杂的记忆”,二者抒情的方式似乎都是在论证“旧的事物中也能找到新的诗情”(戴望舒:《望舒诗论》)。和戴望舒相似,熊志彪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上凝结诗情的,诸如“衣物”“相册和书籍”“毕业照”。在具体的处理方式上,戴望舒是先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