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赏识中战胜自我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erC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在担任六(1)班副班主任的第三个星期天的晚上,我正和班里的几个学生利用网络QQ讨论上星期班上各方面的情况。在谈到课堂纪律时,我又看到了那熟悉的名字:谢永。接着便是一连串的抱怨,“除了他,还会有谁?上音乐课时大声讲话,害我们都听不好课。”;“左老师批评他,他还低着头偷笑!”;“除了捣乱没一样行,上体育课还把我的足球踢得老远!”;“麦羽好心劝他,他还动手打人!”……默默地看着那不断在屏幕上翻滚的文字,我不知该如何回应,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发泄着心中的不快。屏幕仍在不停地闪动,而突然闪现的话却使这一切都停止了,大家似乎都陷入了沉思——“谢永以前不是这样的!他和我从幼儿园开始一直是同学,他以前是一个很活泼、开朗又可爱的男孩子,后来才渐渐变了。胡老师,请你帮帮他!”一位同学向老师和其他同学发出了这个关心爱护谢永的信息。
  
  【教学案例背景】
  
  我必须承认,面对谢永,我的感觉是乏力的,甚至是害怕的。刚步入社会的我,字典里“学生”的解释是:乖巧、可爱、积极、聪明又认真听讲的孩子,完全没有他这种“个别差异”的存在。所以,我首先想到的便是逃避!但任其发展,我还配拥有“教师”这个神圣的称谓吗?在这徘徊犹豫的时刻,却是那位同学的话把我从迷蒙中解救出来,不但让我在谢永身上找到了闪光点,找到了希望和信心,也使自己再一次思考副班主任的职责与义务。从班主任那里,我得知:谢永的父母离异后,他跟随父亲生活;父亲后来又因吸毒被抓入戒毒所强行戒毒。从五年级开始便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也是从那时起,他感到自己无助、自卑,从而开始了自暴自弃的生活。 听着班主任的讲述,情感的波涛在不断地翻滚,这是一个失去父母关爱的孩子,是一个受害的孩子。我一定要配合班主任和其他教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挽救他。下面是我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中所做的一些工作:
  
  【教育案例描述】
  
  片断一:
  课间,我又来到教室和同学们聊天。自然而然地,我把话题引进了最近的热门:网络QQ。谢永也凑了过来,非常兴奋地说:“老师,你也有QQ吗?把我也加为好友吧,我的号码是×××,你的号码呢?快告诉我啦!”看着他那兴致勃勃的样子,我暗自高兴,便爽快地答应了他:“好,没问题!”星期天,我们俩在网络上不期而遇,并借助网络QQ聊了起来,从学校到社会,从学习到生活。从那天起,我们真的成了网络好友,常在星期天(他上表哥家玩电脑)利用网络QQ聊天,彼此的关系也渐渐拉近了。在联系的过程中我惊奇地发现:谢永不但对很多事情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打字速度非常的快,是个聪明的孩子。
  
  片断二:
  由于低年级的优秀作文要急着打印上交,所以我决定去班里请几位打字能手来帮忙。走进教室,我对大家说:“老师有几篇作文要急着打印,有哪位打字能手愿意利用休息时间帮帮老师呢?”话音一落,同学们就急着帮忙推荐,“老师,陈明打字是最快的!”“陈红也不慢。”“洁明打字也很快噢!”五位打字能手很快站在了我的身旁。而我却一直在观察着谢永,他趴在桌面上眉头紧皱地瞅着其他同学,眼神是灰暗的,举起的小手因同学的话语而变成了小拳头——同学们都没注意到他。“谢永!”突然叫着他的名字,全班刷的看向了他,他也迪的站了起来,奇怪地看着我。“你愿意来帮老师这个忙吗?”“好!”他非常干脆地回答了我,并附上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在办公室里,“滴滴嗒嗒的声音不绝于耳,大家都在认真地打着各自的作文。“胡老师,我打完了!”如我所料,谢永第一个站起来对我说。其他同学都惊奇地看着他,陈明不相信,还特意走过来看,才发现谢永打的文章是最长的一篇,“原来你打字那么快呀!”他激动地说。其他同学也纷纷走过来称赞他,他自豪地回了一句:“那当然,只是你们不知道而已!”我满意地在旁边看着他们。打字仍在继续着,许多教师看到谢永,也都好奇地走到他的身边——平日办公室“闲谈的”主角怎会这么专心地坐在教师的电脑前面呢?由于教师的爱,他们抓住了教育机会,连连称赞他:“原来谢永打字这么快呀!”“谢永你还挺厉害的嘛,打字这么快!”还有些教师深情地鼓励着他:“这样多好,不但没有人批评你,还成了老师的小帮手,大家都佩服你!”“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你一定要继续努力,你行的!”办公室里,谢永的脸上第一次挂上了笑容。
  第二天放学,谢永主动找到我,说:“老师,还有要打的作文吗?让我来帮你吧!”看着他那认真的表情,我不忍打击他难得的积极性,便随手拿起了旁边的一篇文章让他“帮忙”。谢永从此就成了办公室的“常客”,但已没有严厉的批评或苦口婆心的劝导,伴随的是教师的声声赞扬。
  
  片断三:
  过了一段时间,又有同学向我抱怨谢永上音乐课“大闹天宫”了。这是最令我头痛的事情:说理他当耳边风,惩罚他下一次会更凶。苦思冥想,我采用了以下的方法:一天下午,我又请了谢永来办公室“帮忙”。在闲谈时,我提出:“谢永,打字进步了那么多,敢不敢和我比赛比赛?”“当然!嘻,赢了怎么办?”“给你玩一个小时的游戏。你呢?”“随便你说!”“那我不为难你,就认认真真地上好明天的音乐课吧!”他想了想,说:“一言为定!”结果是我赢了。第二天,可能为了捍卫他的男儿尊严,他果然很认真地上好了音乐课,还意外地回答了老师的一个问题,音乐老师随即大大地表扬了他。
  在第二节的自习课上,我很高兴地把音乐老师的称赞传达给了同学们,并刻意地问:“你们知道,这一节课这么成功,谁的功劳最大?”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看向谢永。“为什么呢?”“他平常总爱讲话捣乱,而这节课他却非常安静!”“为了我们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他努力地克制着自己,这很不容易。”“对于自己长期形成的坏习惯,要想把它克服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大家都急着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我又说:“为了我们能上好一节音乐课,谢永做了那么多的努力,我们应该……?”全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谢永坐在位置上,低着头,尴尬地笑着。
  当晚,许多同学还在日记本里谈了他们对这一节课的感想,这是其中的一段:“下课了,同学们还在回味着刚才上课的欢乐,虽然有些疲倦但心里仍然是充实的。而果真要说疲倦的话,我觉得谢永是最疲倦的一个,因为长期形成的坏习惯是很难改的,他却努力做到了,我很佩服他!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希望他能把这种品质坚持下去,做个人见人爱的好学生。”我把同学们写的感受、感想收集起来拿给谢永看,他低着头哭了,对他的心灵起了一个冲击。虽然,大家都不知道 我俩的“小秘密”,但老师和同学们却给了谢永最大的鼓励与支持,让他有勇气与自信改正错误,越做越好。从此以后,谢永不但上课没有捣乱,还能认真积极地配合老师做好各项工作,并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片断四:
  在月末流动文明班的评比中,我们又“落榜”了,我非常失望,但教育学生是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学校如用评比去激励学生、班主任,耐心细微地进行教育,我应该努力配合他们。一天我真诚地对同学们说:“我很荣幸能和同学们在此相遇。你们是我教的第一批学生,还有一个多月就要毕业了,我心中有说不尽的不舍,但同时也感觉到有一个很大的遗憾:在我们相识的这八个多月里,我觉得班里的同学都在不断地进步,但仍有不足之处,因为连一次文明班也没有评上。”有的同学低下了头,有的同学咬牙点头,有的无奈地趴在桌面上。我继续说:“当然这里面有很多的原因,但我相信在最后的这个月里经过老师和同学们努力,我们班一定能创造出最后的辉煌,给自己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让我们走进先进的行列,为自己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可以吗?”“当然!”“但这是集体的活动,必须要集体的每一个成员密切配合才能做到。我和班主任对你们都很有信心!”我有意识地看了一眼谢永,他坚定的眼神已经给了我满意的答复。
  一个月后的评比结果出来了,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谢永同学两次做好事连加五分,我班以全校最高分获得了“优秀文明班”的光荣称号,全班同学都高兴得在操场上欢呼起来!
  
  【反思】
  面对着特殊环境下长大、“个别差异明显”的谢永,我感到深切的同情,却也十分的无奈。逃避或许能让我缓一口气,但“教师”这一神圣的名词却需要我面对。就在这徘徊犹豫、苦苦思考的时候,是学生纯洁美丽的心灵请求,把我解救出来,也更坚定了我的信念:一定要尽我的能力帮助谢永!话虽这么说,但却不知从何人手:对于已经是六年级的谢永,糖果、红花明显不管用,讲道理当耳边风,惩罚也只能换来下一次更猛烈的破坏。苦思冥想,忽然领悟:既然外因不行,就从内因着手!很快地,我便认识到,只有通过老师与同学的共同帮助,才能让谢永走出灰暗的阴影,增强自信,战胜自我!
  
  一、情感沟通,赏识的开始
  
  曾在报刊上看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必须以情感沟通为桥梁,情到深处,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才会向你敞开,你的‘爱’他才能领悟,你讲的道理他才能接受,你指出的缺点他才愿意改正。为此,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如何增进我和谢永的情感沟通”。偶然的机会,我们成了“网络好友”。也因此,我才知道,谢永其实是一个爱憎分明的孩子,他也向往美好的事物,但由于家庭影响,产生自卑,失去关爱,提不起勇气去做。我还发现谢永是一个打字能手,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一定要利用他的优点克服他的缺点,便决心借助于‘打字能手’这个契机来帮助谢永。
  
  二、在赏识中唤醒自信
  
  面对缺乏自信、自暴自弃的谢永,如何利用他的特长帮助他找回自信,重塑自我呢?我特意借助一次让学生帮忙打作文的机会,让谢永得到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淋漓尽致地展示着自己,不但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更得到了各位老师的鼓励与支持,为他冰冷、紧闭的心房注入了温暖,注入了希望。常常有人问:“为什么要赏识?”我想,赏识就是为了教育每个学生要自信,帮助他们树立起牢固的自信心,使其以乐观的心态、昂扬的士气去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
  
  三、在赏识中克服自我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其职责之一便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和每一个长处,并不失时机地加以肯定、鼓励与赞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且使这种自信产生正迁移,使其成为突破各方面弱项的内动力。使强项更强、弱项变强。那节成功的“音乐课”,同学与老师的及时肯定、称赞与表扬,让他深刻地明白:老师同学都关心他、尊重他、喜爱他、赏识他,都真诚地希望他能相信自己,勇敢地面对和克服一切困难。结果他做到了,他在成功中赏识自己,找到方向。
  如今,这一届学生已升上了更高一级的学府。我却常常想起谢永——在老师与同学的赏识中渐渐寻回自我,战胜自我,并朝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听过很多堂音乐公开课,自己也上过很多课,不谋而合地有时刻意避开了音乐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有时对这一教学内容,干脆采取了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粗粗一听,简单一讲:“这首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是欢快的”,“这首乐曲是优美、抒情的”,便草草收场。除了因为有一定难度,不愿教授音乐欣赏课的现象与教材也有关系。新教材中的音乐欣赏曲,大都以管弦乐曲为主,独唱合唱曲为辅,这对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理解它们是有
期刊
“六一”到了,又要评选“三好学生”。我们班只有4个名额,真是愁死了!我的学生都是好学生!他们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团结友爱,勤于锻炼,学习刻苦,成绩优秀。所以,我班在学校的各项评比竞赛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达到三好学生标准的何止4个,恐怕给10个也不够。而且,这些优秀的学生真的是各有所长,难分高低,一时间让我难以取舍。  于是,下午的队会课上,班里进行了民主选举,用投票的方法选出4名三好学生。选举之
期刊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及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动手与动脑的结合实践中享受到小制作带来的种种情趣,从而产生对劳技课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信息、自主尝试等活动,知道书签不仅能提示书的页码,书签上的图案和文字,还能给我们新的知识和美的享受,知道书签多姿多彩的种类很
期刊
一、教学理念    遵循新课程标准关于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和认知规律等特点,以“兔宝宝学本领”的故事情节为主线,通过教师的“导”,学生大胆想象的创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活动始终处于玩中学,学中玩。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充分享受到活动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水平一”跳跃部分的内容,由于
期刊
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校本化建设已经成为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    现状之一:教育教学科研停留在理论层面,只在点上做文章    教育教学科研是深入开展课程改革的先导,是确保教育改革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要引导教师走上科研这条幸福的路上来。”但事实上,我们许多学校的教育科研仍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有些学校课题很多,但围绕学校发展整体构建不够,有些甚至把课题当作学校的一种门面、一种
期刊
教材简析    本课共安排了“动物SOS”、“快乐寻访”、“猜猜我是谁”、“动物小百科”、“明星一族”、“小小饲养员”六个活动。这六个方面的活动由兴趣人手,注重实践体验,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时主要是学习前面四个活动。    活动目标    1.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珍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  2.行为与习惯:通过快乐寻访以及饲养小动物等
期刊
活动内容:减灾自救,绝处求生。  活动目的:通过队会,使学生认识三大自然灾害的特征以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提高学生在危急时刻的自救意识,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护和自救方法。  活动准备:1.学生课前收集资料。2.活动前在黑板上写主题,贴好“增强自救意识,提高生存质量!”“防灾于未患,减灾于险境!”等标语。  活动过程:  一、活动仪式:全体立正——各小队整队——奏乐,出旗,敬队礼——唱队歌——请坐下。  
期刊
有不少学校掌管在中、老年校长手中,而非公有制学校这一现象更为明显。中、老年校长应如何弱化代沟、求同存异引领师生创出骄人业绩?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课题,笔者想从保持低调、关注细节、始终“年轻”等方面作一些探讨。    一、始终低调    倘若我们的校长能淡化个人色彩,以一种刻意的低调,悄然运作学校,理性面对社会,引领师生创造成功的品牌,在一种不事张扬的低调中,定能取得成功。  1.低调利于走出时尚的误
期刊
一堂优课,也许回味隽永,令人拍案叫绝,但在近乎完美中我们依然能“吹毛求疵”;一堂上得并不出彩的课,也许纰漏百出,令人摇头叹息,但在并非一无是处时却还蓦然发现某些误区居然“似曾相识”,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一堂课,激起千尺浪,课后,在激烈的互动式的评课过程中,思维在此撞击,智慧在此闪烁,如同凤凰涅槃似的进行了大胆的扬弃。于是乎,索取抑或奉献,我们(上课者和听课者)都兼而有之。其实,我们在同时从事着一件
期刊
“叫你家长明天来学校”——这是不少教师以往联系家长的一种常规方式。这种做法,虽然可以让学校、家庭“面对面”地协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同时也存在着影响家长工作、增加孩子心理压力等负面影响。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我灵感顿生:为什么我们的家校联系不能通过网络来进行呢?Internet功能这样强大,如果我把与家长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创设到这里来,让家校联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