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视角下《桃花源记》英译本解读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f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运用生态批评理论,对《桃花源记》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首先,探寻《桃花源记》的生态思想。其次,具体从“非人类中心主义”及“自然的人格化与生态审美”角度,通过仔细对比原文和译本,研究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为读者理解译本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最后,研究发现,生态批评对翻译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能为典籍翻译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生态批评;《桃花源记》;生态思想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5-0080-02
  《桃花源記》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陶渊明所创作的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安乐美好的地方。桃花源中的人物已经摆脱了世俗社会中的时间观念、利益关系的影响,它可以说是近乎纯自然的人与大自然和睦共处。让人以最初的状态存在,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
  随着全球工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地球自然生态面临种种挑战。在此背景下,生态学创立的生态思想被广泛运用到其他学科领域,其中就包括文学领域的生态批评研究。1978年,鲁克尔特发表了《文学与生态学:一次生态批评实验》,首次使用了“生态批评”一词,明确提倡“将文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生态批评以地球为中心分析文学文本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批判人类中心主义,探讨生态文学文本在重塑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中所起的作用。
  本文试图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桃花源记》展开分析,分析该文本中体现的生态思想,针对生态文学文本的翻译,译者应如何在翻译的过程中保留原文中的生态思想。不同的译者对原语文本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是否存在个体差异,本篇论文将作尝试性的探讨。
  一、《桃花源记》中的生态思想
  在自然的巨大网络里,所有的存在都值得认知和发出声音,生态文学批评应该探讨作者如何表现景观中的人与非人声音的交流。
  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战争频发,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陶渊明厌恶官场的尔虞我诈,统治阶级的无作为,他辞去官职,到农村隐居起来,于是构建出了没有战乱的世外桃源。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间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恬静美好的桃花林映入眼帘。“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环境优美,人与人之间其乐融融。老人和孩子们一起融入大自然,人人各尽所能参与社会劳作。渔人来到桃花林,村民们设酒杀鸡来款待他,体现出了人性的真善美,进一步彰显了一副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批评特别强调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因为“人类中心主义是与生态主义根本对立的思想体系,是生态批评和整个生态思潮首先要批判的一种反生态的思想观念”。生态文学作家在创作中常采用一些策略来消解人类中心主义。第一个策略就是去除作家和作品中人物自身的特征,进而达到无我境界,为此,可能放弃人的主体性,以大自然作为主体,建立人与大自然平等友好的主体间性关系。
  陶渊明借小说笔法,把自己与读者从现实世界带入到美妙绝伦的桃花林。在语言上,中国古典诗较少使用介词、连词,另外主语、动词和动词的宾语时有缺失。针对这个情况,译者会根据自己对原文的理解补出缺失的成分或是采用其他的策略进行处理。
  以下将对《桃花源记》的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例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林语堂译:he suddenly came upon a peach grove which extended along the bank for about a hundred yards. He noticed with surprise that the grove had a magic effect, so singularly free from the usual mingling of brushwood…
  自译:Suddenly, a grove of peach trees in blossom came forth. Amid the banks of brook for hundreds of paces, the peach trees were in full bloom without any other trees strewn with tender grass.
  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两个译本大有不同,林补出了原文“忽逢桃花林”的隐藏主语,两句译文都使用了人称代词“He”,指代渔人,这样使得原文逻辑更加清晰。在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物种都有自己的主体性,都有自己独特的显现方式。而作者本人的译文则选用“a grove of peach trees”,and“the peach trees”大自然物体为主语,译者试图把人类主体性消隐,融入自然,彰显其自然物的主体性,让目标读者领会人与大自然的交互主体性关系,进一步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例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林语堂译: They said that their ancestors had come here as refugees to escape from the tyranny of Tsin Shih-huang (builder of Great Wall) some six hundred years ago, and they had never left it.   自译:Then the villagers told him “to escape from the chaos caused by war during the Qin Dynasty, our ancestors brought their families and neighbors to this isolated area and never went out.
  在翻译“先世避秦时乱”,林语堂采用了增补法翻译“builder of Great Wall” and “some six hundred years ago”,释义性增译了背景资料,基于故事发生的年代, 向前推断, 补充解释了“秦时乱”的时间, 以帮助不熟悉中国历史的西方读者树立时间概念, 进而理解文章内容及其核心意旨。但从生态批评角度看,“builder of Great Wall”的增译过度的关注了人类本身。该作者的译文则根据原文本进行了直译,摈弃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生态整体观,让目的语读者更加清晰的理解《桃花源记》所暗含的生态主义思想。
  三、自然的人格化与生态审美
  在生态批评中,消解人类中心主义的第二个策略是提升非人类的地位,赋予他们主体性,表现在自然人格化的应用和对生态审美的追求。自然人格化能够突破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让二者关系上升为审美的主体间性关系。自然人格化也称作拟人。拟人给了自然物思维和语言,使这些动植物和人具有同等的主体意识。那译者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生态审美的呢? 现将举出两个例子进行具体分析。
  例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林语堂译:……while the beautifully grassy ground was covered with its rose petals.
  自译:……strewn with tender grass. Here and there falling blossoms were dancing elegantly in various hues.
  “落英缤纷”的意思是坠落的花瓣杂乱繁多地散在地上,林译为“was covered with its rose petals”, 采用了直译的翻译方法,忠实于原文。然而作者本人的译文则是“falling blossoms were dancing elegantly in various hues.” 下落的过程,译者用了拟人化的处理,给桃花花瓣赋予了生命力,彰显了大自然与人一样同样具备动态美的特性,译者试图以生态审美的方式融入大自然。译文体现了生态审美的交融性原则,忘掉自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例2.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林语堂译:the old men and children appeared very happy and contented
  自译:Embracing the nature and enjoying the idyllic landscapes, the grizzled-haired elders and the youngers looked pleasant.
  这个例子可见,林语堂的译文比较简洁明了,忠实地译出了原文的意思。而作者的译文则运用了增译的翻译策略。译者试图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译文逻辑更加清晰合理,进一步凸显《桃花源记》所蕴含的生态思想。译者发挥了自己的主体性作用,置身于原文文本中体会自然本身的魅力,并传达在译语文本中。人与自然进行交互主体性的沟通,让读者体会人与自然平等、相互交流的关系,唤起人们的生态思想及生态审美。
  四、结语
  众所周知,生态批评被广泛运用在文学作品分析上,该论文试图从生态批评视角对《桃花源记》英译本进行解读,本文从“非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的人格化与生态审美”两个方面对译文展开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该理论能够指导翻译,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同时也给中国典籍的英译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不同译者对原语文本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来看,人文精神的内核就等于积极的生态精神。对于有关自然环境的描写,译者在翻译时采用了拟人化的处理,这样如此便能在译文中完美地实现生态表达,进而促进生态思想在全球传播。在语篇衔接与连贯方面,作者本人则运用了增译的策略在译文中增加适合的词汇,来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哲学内蕴。
  如果说生态文学创作是“文学家对地球以及所有地球生命之命运的深深忧虑在创作上的必然反映”,是文学家生态责任感的反映,那么对于译者来说,是否同样需要具备类似的责任感,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多种翻译方法,运用合适的翻译策略来体现生态思想,形成具有生态审美的译文。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期待生态批评能被译者广泛运用,从而唤醒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Cheryll Glotfelty and Harold Fromm ed. , The Ecocriticism Reader; 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 Athens: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6: 114-115.
  [2]Michel L. McDowell, “The Bakhtinian Road to Ecological Insight.” Ed. Cheryll Glotfelty and Harold Fromm, The Ecocriticism Reader; 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 Athens: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6: 372.
  [3]王諾.欧美生态文学(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王诺.生态批评与生态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田静,女,云南曲靖人,云南师范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口译。
其他文献
【摘要】日本33代推古朝执政者圣德太子,是日本飞鸟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制定“冠位十二阶”制度、颁布“宪法十七条”法律、实施“遣隋使”外交、推广“佛教文化”,为日本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集权制封建王朝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圣德太子;冠位十二阶;宪法十七条;遣隋使;佛教  【中图分类号】D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5-0045-02 
期刊
【摘要】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对数据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学会利用数据,对节目进行整合挖掘,可将图形转化成可视化教学手段,本课题调研了酷云互动近年来春晚的大数据情况,通过数据对于节目受众的影响,帮助学生找到一些节目制作的规律,从而完成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等课程的教学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可视化;网络自制节目;受众偏好设置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音乐是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以及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我国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音乐文化,是现代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艺术形式。群众音乐是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的音乐形式,可以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逐渐多样化,我国群众音乐形式单一,无法满足各个层次群众的音乐文化需求,从而影响到我国群众音乐文化的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新
期刊
【摘要】面具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品,是地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本文对安顺地戏面具的由来、分类进行梳理,主要从构图、造型、色彩几方面对地戏面具的艺术特色进行研究,并对其功能方面做出分析。试图为安顺地戏面具的审美及存在价值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地戏面具;艺术特色;功能;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期刊
【摘要】李白曾有诗这样写道:“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创作者孙颖老师根据李白的这首诗的描写从中获得创作的灵感,依据谢公屐这个历史故事,以汉代贵族的“以舞相属”这个舞蹈形式从而创作了《谢公屐》这个舞蹈作品。纵观整个作品最大的亮點就是演员们脚上穿的鞋子—— “木屐”,发明“木屐”的人是魏晋南北朝诗人谢灵运,他喜欢穿梭于山林之间,而穿在脚上的木屐轻巧灵活便于山林间的行走,在上山的过程中取下前齿,下山的
期刊
【摘要】近些年我国服装业虽然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对于服装品牌的打造以及服装设计的创新,却仍然有所不足,而影像服饰美学的兴起与发展,则恰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我国服装业在服装设计方面的缺陷,为具有文化特色的设计风格创新提供思路与借鉴。基于此,本文对影像服饰美学与“新东方主义”的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同时以“新东方主义”影视作品中的服饰设计为例,对当代服装设计所受到的影响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够对中国服装设
期刊
【摘要】郯城木版年画是山东地区特定历史的文化载体,根植于沂蒙百姓的日常生活,记录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文中郯城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文化内涵和传承创新的解读,对山东地区木版年画文化价值的认知将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郯城木版年画;造型艺术;数字化变革  【中图分类号】J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5-0055-02  一、郯城木版年画的
期刊
【摘要】苏州园林文化博大精深、古意悠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历史价值。苏州园林文创产品品牌化发展不但有着巨大的经济、文化价值,还有着很大的发展和拓宽的空间。苏州园林IP品牌化发展,作为一个未开发好的大市场,有着巨大的文化、经济价值潜能。新时代下,我们急需用文创来带动苏州园林的影响力,用文创结合时代发展,构建以“IP”为核心的文化生产方式。苏州园林作为一种静态文化形态,需要通过文创产品这个载体来发扬和
期刊
【摘要】本文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松阳高腔的艺术价值和传承保护工作为出发点,试谈古老稀有剧种如何探索新的途径,以达到保护和传承的目的。  【关键词】松阳高腔;非遗;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J8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5-0067-02  中国一部戏曲史,半部在浙江。浙江素来被人们誉为戏剧之乡,省内现仍有五十多个剧种分布在几大声
期刊
【摘要】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优秀的传统家训文化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有利于提高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新时代,要借鉴吸收优秀的家训文化,这对于推动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家训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