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7日,索尼正式发布了G大师系列全画幅超广角恒定F2.8大光圈变焦镜头FE 12-24mm F2.8 GM。随着该镜头的发布,索尼G大师镜头恒定F2.8系列覆盖了从12到200毫米焦距范围。
这款轻便的多用途G大师镜头非常适合拍摄风光、星空、建筑以及运动等题材,同时凭借其紧凑轻巧的镜头设计为有超广角拍摄需求的摄影师提供出色的机动性。
作为2019年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大赛全球总冠军的职业风景摄影师储卫民(@Thomas看看世界),就是广角镜头的重度使用用户。他常用的广角镜头是 FE 16-35mmF2.8 GM,而此次FE 12-24mm F2.8 GM将会是他风光旅途中的新选择。
广角镜头在使用的过程中利弊相间,恰当地使用可以增添画面的亮点,特别是对于12-24毫米这样的超广角镜头而言,我们需要掌握这些广角镜头的特性,在拍摄时扬长避短。不久前,储卫民就将FE 12-24mm F2.8 GM带到了青海,他将会和大家分享几个在风光摄影中使用广角镜头提升画面美感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利于透視效应带来画面张力
超广角的透视效应对于人像和建筑拍摄,可能会产生非常不自然的夸张效果。比如拍人像、动物时,脸部可能会完全变形;而拍摄建筑时,也要尽量保持水平,否则建筑会倾斜得很厉害。
但是对于风景拍摄来说,我们反而可以利用透视效应拍摄更具震撼效果的照片。图01就是充分利用了广角镜头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将前景的小花利用透视关系变得比山还大,从而营造一种特殊的韵味。
为了强化透视效果,我们用超广角镜头拍摄时经常离前景很近,所以要特别注意景深的问题。图02画面中的盐湖滩离得很近,如果将焦点对到无限远,那么即使采用f/16这样的小光圈,也很难保证盐湖滩纹理的细节,而如果将焦点对在盐湖滩,背景远山的细节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我们要选择一个中间的位置进行对焦,再利用超焦距尽量还原远景和近景的细节。值得一提的是,FE 12-24mm F2.8 GM采用了三枚ED(低色散)镜片加上两枚Super ED(超低色散)镜片,可有效抑制色差,提供焦段范围内及中心到边缘的高分辨率,最终成片细节从前到后都很清晰。
用机位选择做画面取舍
机位的选择非常重要,当我们把相机抬高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非常丰富的中景,但是前景的效果就会弱化;而当我们降低机位,可能会出现震撼夸张的前景,但是中景效果势必会弱化。所以这就要摄影师自己进行取舍,衡量一下到底是前景还是中景更加出彩。
图03是站在一个小坡上拍摄的,机位较高。此时中景的雅丹地貌连绵起伏,很有层次,但是前景较弱。图04是在地面低机位拍摄的,前景的纹理、质感和透视感都很强烈,但是中景由于遮挡,就看不见连绵不绝的远山了。
包围曝光更好用
广角镜头由于视角大,可以容纳更多的景色,但也正因为这样,可能也会将一些不需要的画面囊括其中,所以我们要注意取景问题,尤其是边缘的取景。
图05拍摄的是羊群在山坡吃草的画面,使用24毫米端进行拍摄,但还是拍到了周围的木栈道等杂物,因此后期又进行了裁剪,好在Alpha 7R III像素和画质很给力,裁剪后照片清晰度仍然很高。
广角镜头在容纳更多景物的同时,不同景物的曝光值可能要求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就对曝光进行逐一调整,我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采用包围曝光。
图06拍摄于青海水上雅丹,我使用Alpha 7R IV搭配上FE 12-24mm F2.8 GM镜头,利用Alpha 7R IV超强的感光度将ISO设置为4000,30秒长曝光,同时采用了FE 12-24mm F2.8 GM的12毫米焦段,画面的效果非常震撼,得益于该镜头采用了索尼E卡口镜头中最大尺寸的XA镜片,边缘画质和畸变得到了较好控制。
此处有一个小技巧,为了点亮画面中的帐篷,我是采用手机屏幕照亮的方式,手机屏幕显示的是一张黄色的照片,并且将亮度调成最低,这样曝光30秒白色的帐篷就会变成黄色,但即使这样手机的光也还是会过曝,所以这张照片采用的是2张照片包围曝光拍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上和大家分享了一些用超广角拍摄风光的技巧,核心当然是技术,但使用的设备也至关重要。此次,我用FE 12-24mm F2.8GM记录下了青海的无限风光。总体来说,该镜头的眩光和色散控制让人惊艳,多张照片都是直对太阳拍摄,但原图还是很干净。边缘画质在小光圈下清晰锐利,使用f/2.8时会有一些下降,但不影响整体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