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枯燥难懂等特征,给处于特殊身心发展阶段、认知能力不足的小学生增加了学习难度,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怀有畏难情绪和恐惧心理。而生活化教学作为与数学学科特征相符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自出现以来便备受推崇。基于此,本文针对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和分析,以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作业布置
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体现在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且在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开展生活化教学,借助学生熟知的生活事物和现象来进行复杂、抽象数学知识的讲解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从自身学科的特征出发,积极探究生活化教学高效运用于数学课堂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摒弃传统教学框架的束缚,为高质量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奠定根基。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激活学生生活经验
对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创编,是开展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举措。对于小学数学这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来说,其教学内容本身与实际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开展生活化教学的重要载体。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生活的基础上,通过对教材及教学内容的精心挑选和处理,来落实生活化教学的理念,拉近实际生活与学科知識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充分凭借自身的经验理解所学知识,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展和实施。
例如,以“认识更大的数”这部分内容为例,为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常见的大数,我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学生熟知的事物,如我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我国是人口大国,截止到2018年年末,我国人口数量将近14亿;光的传播速度特别快,每秒可传播30万千米……,并在黑板上标记出涉及到的数字,引导学生思考应当如何正确读出这些数字,并顺势引出教学内容,开始了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如此,便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学生熟知的生活化形式呈现了出来,激活了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增强了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教学环境生活化,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情境教学作为教师青睐、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比于单纯的口头讲解来说,情境创设的形式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感受。为此,在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应重视生活化课堂情境的设置,借助学生熟知情境的设置来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思考和分析,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并认识到数学知识的本质和价值所在,激发自身学习、探究数学奥妙的动力和热情。
例如,以“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内容为例,为了增强学生对小数及其加减法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我在完成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教学后,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超市购物的图片,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超市中的物品价签都是以小数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之后,利用学生课前准备的学习用具作为“商品”,按顺序依次摆放在讲桌上,并以小数的形式给这些商品标上价格,让学生进行商品买卖的表演活动。在贴近生活的真实场景中,学生对小数及其加减法的运用有了深刻的认识。如此,通过真实、贴切生活化课堂情境的设置,优化了学生的学习、认知方式,凸显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使课堂教学得以高效地进展下去。
三、作业布置生活化,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课后作业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以往的课后作业是以反复做题的形式进行的,作业形式单一且内容十分枯燥,这些都与脱离实际生活有关。为此,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后作业形式和内容,小学数学教师应给学生布置一些动手操作类型的生活化作业,使学生在亲身参与、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学科的实用价值和作用充分凸显出来。
例如,完成“交通与数学”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实践性的课后作业,即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出自己家到学校之间的距离。根据所学知识,学生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出行方式,即自己是通过步行、骑车或是乘车的方式出行的,以及每分钟行驶的速度是多少,再根据路上花费的时间得出总的路程,使学生正确算出两者之间的距离。同时,教师还可鼓励学生思考哪种上学方式比较便捷、快速,从而选择出最合理的出行方式。如此,通过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使数学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生活化教学作为新课改倡导的新型教育组织形式,在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以及优化学生认知方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从自身学科的特征出发,灵活运用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开展教学活动,为枯燥的课堂教学注入生命的活力及生活的气息,为高效化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武清芳.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3.
[2]戴阳.试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2.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作业布置
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体现在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且在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开展生活化教学,借助学生熟知的生活事物和现象来进行复杂、抽象数学知识的讲解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从自身学科的特征出发,积极探究生活化教学高效运用于数学课堂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摒弃传统教学框架的束缚,为高质量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奠定根基。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激活学生生活经验
对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创编,是开展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举措。对于小学数学这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来说,其教学内容本身与实际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开展生活化教学的重要载体。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生活的基础上,通过对教材及教学内容的精心挑选和处理,来落实生活化教学的理念,拉近实际生活与学科知識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充分凭借自身的经验理解所学知识,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展和实施。
例如,以“认识更大的数”这部分内容为例,为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常见的大数,我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学生熟知的事物,如我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我国是人口大国,截止到2018年年末,我国人口数量将近14亿;光的传播速度特别快,每秒可传播30万千米……,并在黑板上标记出涉及到的数字,引导学生思考应当如何正确读出这些数字,并顺势引出教学内容,开始了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如此,便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学生熟知的生活化形式呈现了出来,激活了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增强了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教学环境生活化,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情境教学作为教师青睐、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比于单纯的口头讲解来说,情境创设的形式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感受。为此,在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应重视生活化课堂情境的设置,借助学生熟知情境的设置来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思考和分析,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并认识到数学知识的本质和价值所在,激发自身学习、探究数学奥妙的动力和热情。
例如,以“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内容为例,为了增强学生对小数及其加减法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我在完成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教学后,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超市购物的图片,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超市中的物品价签都是以小数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之后,利用学生课前准备的学习用具作为“商品”,按顺序依次摆放在讲桌上,并以小数的形式给这些商品标上价格,让学生进行商品买卖的表演活动。在贴近生活的真实场景中,学生对小数及其加减法的运用有了深刻的认识。如此,通过真实、贴切生活化课堂情境的设置,优化了学生的学习、认知方式,凸显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使课堂教学得以高效地进展下去。
三、作业布置生活化,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课后作业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以往的课后作业是以反复做题的形式进行的,作业形式单一且内容十分枯燥,这些都与脱离实际生活有关。为此,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后作业形式和内容,小学数学教师应给学生布置一些动手操作类型的生活化作业,使学生在亲身参与、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学科的实用价值和作用充分凸显出来。
例如,完成“交通与数学”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实践性的课后作业,即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出自己家到学校之间的距离。根据所学知识,学生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出行方式,即自己是通过步行、骑车或是乘车的方式出行的,以及每分钟行驶的速度是多少,再根据路上花费的时间得出总的路程,使学生正确算出两者之间的距离。同时,教师还可鼓励学生思考哪种上学方式比较便捷、快速,从而选择出最合理的出行方式。如此,通过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使数学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生活化教学作为新课改倡导的新型教育组织形式,在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以及优化学生认知方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从自身学科的特征出发,灵活运用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开展教学活动,为枯燥的课堂教学注入生命的活力及生活的气息,为高效化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武清芳.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3.
[2]戴阳.试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