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道井子遗址坐落在赤峰市红山区二道井子村东北的一个当地人称“大灰包”的山坡之上,距离赤峰市约12公里。遗址所在坡地东高西低,南北两侧为天然冲沟,西部坡体向下直至一条无名的干涸河道,河道在遗址南、西、北部呈“几”字形拐弯,使得此处的地理位置显得尤为突出。遗址为高出周围坡地的一个椭圆形的高台,是由人类在反复的修建、改建、扩建、重建房屋活动过程中不断堆积,加高而成。此类遗址在赤峰市分布较多,从当地较多的名为大灰包的坡地名称即可得知,现在考古人员大多称之为“台城”。
经过2009年6个多月的发掘,在二道井子遗址发现了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城墙、环壕、院落、房屋。窖穴、小巷等遗迹三百余处,陶器、石器、骨器、青铜器等遗物近千件。最令人惊叹的是城内建筑的整齐规划、合理构造以及独特的建筑方式。且通过考古地层学可以获知,城内房屋为层层修筑而成,在百余年中房屋历经多次修建,并可显示出,从早到晚,人们对聚落空间布局的认识和利用不断加强,关于建筑模式和建筑格局的理念也在不断强化。
环壕、城墙以及城墙上的通道组成古城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环壕平面大体呈环状椭圆形,南北长约190米、宽约140米。其中环壕剖面大体呈“V”字形,外壁呈斜坡状,内壁略呈阶梯状,口宽约11.8米、底宽0.2~0.5米,深约6.05米。壕内堆积包含物较少,底部未见淤土痕迹。城墙则位于环壕内侧,基宽9.6米,存高6.2米。建筑方法为先挖成隆起于地面的梯形生土墙,进而在其两侧堆土包砌,使墙体的厚度、高度不断增加。城墙内侧堆砌坡度较缓,随着聚落内生活面的逐渐抬升,墙体顶部与之处于同一平面,以至于部分房址坐落于城墙之上;城墙外侧坡度陡峭,与环壕内壁相连形成统一的斜面,城墙顶部至环壕底部落差达12米。修建环壕时产生的土方直接用于堆砌城墙,从剖面观察,多是由下至上斜向贴筑于城墙外壁。由于城墙不断扩建,贴筑于城墙的堆土多者可达13层,且各层的结合面平整光滑、剥离自然。为使城墙更为坚固,个别地段采用了夯筑技术或包砌土坯。
城墙上还可见土坯垒砌的房址、窖穴等,可见城墙在使用的过程中,城内地面与城墙是基本齐平的,人们在扩建中利用城墙上的空间继续建筑房屋、窖穴等生活设施。随着城内建筑的废弃、重建、堆积加高,城墙上的建筑也随之废弃并以黄土填塞,城墙外部则继续层层堆砌加宽、加高。此为城墙与城内建筑的发展过程。城墙内建筑的叠压关系,也是城内聚落多次营建的辅证。
院落、房屋、窖穴、广场、小巷、散水等组成的城内居民生活体系是本聚落最大的亮点。
东南部四组保存完整的院落较为独立,其相连的踩踏面和院落之间间隔的小巷使之赫然独立于周边的房屋。根据踩踏面相连的现象,可知其明显晚于周边无院落的房屋。加之利用石块、土坯建筑的风格以及院墙内较为复杂的布局结构,均表明这四组院落为聚落接近晚期的遗存。院落构造一般为:院墙内由大小两个圆形土坯垒砌的房子、土坯垒砌的方形或长方形的小隔间、用土坯砌边的窖穴以及院内的活动空间等组成。院墙大多沿用时间较长,而内部的房屋多经过两次翻新重建,房屋大小基本相当,仅位置略有偏移。院墙在房屋重建地势抬高的情况下也继续加高,剖面上明显可见院墙二次加高的痕迹。院墙一般修建得较为粗糙,下部为土坯,上部二次加高时多用石块垒砌,院门均朝南,院内房屋的门大多朝向南北。一字排开的院落之间形成宽仅1米左右的小巷,小巷的踩踏面也是依坡势形成,为东高西低。小巷与小巷的相接,使得这几组院落即相互依存又各自独立。
遗址上无院墙的房屋东向西呈斜坡状分布,排列整齐,规划合理。房址分为地面式建筑和半地穴式建筑两种,半地穴式仅为极个别的发现。地面式建筑平面形状以圆形为主,少见圆角方形。外部多附有回廊或侧室。个别房屋在外侧附的回廊,几乎环绕圆形房屋一周,或环绕房屋一侧呈圆弧形,回廊内以短墙相隔成几个独立空间,有的隔墙上可见门道,有的则在墙中部掏洞,有的小隔间的一角和踩踏面一角有烧烤痕迹,有的则存有大量炭化粮食等,这些现象表明外部回廊的隔间有功能上的划分,有厨房、粮仓,饲养间等不同的用途。房屋墙体大多为土坯层层错砌而成,与现在的砖砌房屋建筑手法一致。内外皆抹有多层黄土草拌泥,且都经过火烤,不易破坏且保暖。墙壁上至今还能清晰看到当时人们涂抹草拌泥时留下的手指印痕。墙体保存高度介于0.5~2.1米之间。房内烧烤而成的居住面保存较好,个别可达十余层,居住面中部一般可见划出的长方形位框的地面式灶台痕迹,烧烤面坚硬无比。门道多向西南,门口设有草拌泥抹面的门槛,门道两侧保存好的可见置有土质门墩,个别还存有石质的门臼,表明此时期的门位于外侧且皆为单扇,也表明此时期人们对建筑附属设施的要求是多么地细致而深入。遗址内多层房屋叠压的情形,表明住民的建筑范围是统一规划的,同一家族的人们只能在这一范围内居住,所以房屋废弃后继续在原房址上重建,或是后续房屋利用原来房屋的部分墙体进行重建和改建。晚期房址会利用早期的房址作为地基,将早期的房址门道封堵,回廊及室内空间,大多采用破碎土坯填塞,讲究的则与修墙一样层层垒砌土坯进行填塞,加固地基。这样不断发生在原地重建,利用下层房屋部分墙体的情况,造成仅仅发掘一层房屋或是单从地面调查的情形无法解释的现象,从而造成以往很多学者认为大部分这样的聚落具有祭祀性质。
古城内建筑保存较好,大多能清理出较完整的原貌。建筑形制相似,个别结构较为复杂。位于古城中部偏东的中心房屋F8,呈圆角方形,保存高约2米的墙壁,经过不少于三次的翻修加固,墙壁最晚时期厚度接近1米。结实且规格统一的土坯层层交错垒砌,是现在部分农村还在使用的三七错缝法。外围有土坯垒砌的回廊,最晚的时候回廊内用短墙相隔成数个小空间,有的一角存有火烧痕迹,可能作为厨房、储藏间等之用。早期的回廊不见短墙,与房屋主墙在门口两侧相接,内部可见直径约20厘米的柱洞。表明早期房屋的外围回廊建筑较为简单,用途不大,可能仅仅是简易的存放杂物或是防雨散水的屋檐性质建筑。门口朝向南,略微偏西,向下可见两层土台阶。中心房屋外围的广场并不平坦,而是顺地势修成。广场从台阶处可见多层堆筑痕迹且从中心房屋向四周倾斜。既显示出该中心房屋居高临下、需要仰望的显要位置,又具有散水保护建筑的实际用途。广场周边大约有1 50平方米的范围内几乎没有遗迹,显示出其独特的中心地位。尤其在房屋F8的早期,门口正对的范围内踩踏面呈斜坡状直至南部约20米范围,且F8用大型石块打基础,石块外侧以草拌泥抹平,与上部的土坯草拌泥墙完美相接。其复杂的房屋结构、较长的使用时间和多次改造、修葺的过程,也显示出非凡的地位。
F75是一座圆形土坯垒砌的房屋,结构较为简单。门道朝向西南,门道上方的墙体是相连的,门 高不过1.3米,且室内踩踏面较高,与室外有门槛相隔。需猫着腰进入,想要直接闯入是不可能的。墙壁上的瞭望孔呈内大外小,内方外圆,距离地面高度不过1米左右。这样的瞭望孔不是每座房址都有,一般都位于东部坡势较高的地方,有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的优势,应当具有防御和监视功能。而F8这一处于中心位置的房屋不见这样的设施,表明此时期的房屋可能在分布上也具有功能差别。东部坡上的房屋具有守卫、监视坡下的功能,而F8更可能是受保护的聚落首领的居住之所。
从完整的院落、未加破坏的房屋以及窖穴的建筑方法来看,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建筑极其考究。圆形的房屋本身建造就较方形的难度要大,但也由于其形状特点,对外界压力的承受力更强。长方形的土坯对于垒砌这样的圆形房屋而言,难度可见一斑。圆形房屋的弧度都相当的自然,且皆为正圆。房屋皆不见基槽,直接起地而建,建造前应先在地面画圆,将土坯依次垒砌,土坯之间以草拌泥粘合,与现今的砖房几乎一致。至门道处,由专门打好的圆弧角的异形土坯垒砌。个别房屋墙面保存很高,可见顶部开始内收的特点,反映出此类房屋的顶部应为土坯直接内收券顶而成,至于顶部到底是什么形制,尚无法确定。但从这些信息可反映出,此类房屋构造形似晚期的蒙古包。
遗址内发现的窖穴与房址数量相当,此类窖穴大多作为储藏粮食之用,个别为器物坑。形制基本为袋状坑,坑壁及底部加工规整,坑壁抹泥脱落处可见长长的、成组的竖向齿状加工痕迹。尤其坑壁极为讲究,有的直接在坑壁抹上一层草拌泥;有的则现在坑壁抹泥之后围绕坑壁一周或部分层层错砌土坯来加固,上坯坑壁加固后再抹泥;还有的则是在袋状坑的外闹用土坯垒砌窄墙,且在一侧留有门道。这样的做法有防潮加固之用,可能也有对过往行人的安全保护之崽。
窖穴内堆积大部分较为疏松,应为废弃后被当做灰坑使用的缘故。坑底往往多见炭化粮食颗粒,有的呈穗状,甚至可见到秸秆状态的黍子。在灰坑内和疏松的青灰色使用堆积中就曾浮选出大量的黍子颗粒,广场上踩踏面上层还发现有草籽样的细小颗粒。这些信息对了解当时人们的生存环境、农业生计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二道井子古城内遗物数量较大,完整陶器较少,火多出七于废弃的窖穴或房外的地面上,表明其房屋主人废弃房屋时的主动性和从容样。彩绘陶器在遗址内出土较少,且皆为残片,一般在灰坑内较多。陶器组合较为简单,以筒腹鬲、大口折腹尊、鼎、罐、双銴盆等,个别可见鬲式豆、宽足盘等,另外出土了一批制造三足器的内模,为了解二道井子本时期的陶器制造业提供了搬具价值的信息。石器数量最大,有加工精制的磨制石器,也有选料、加工皆粗糙的打制石器,石器中以斧、锄、刀、磨盘、食槽为多,表明这一阶段人们农耕和家畜饲养的发达,另外还发现有石质鞋楦,形制为时髦的尖头状,也反映出当时手工业的发达和分工的细致。骨器加工打磨细致,且具有雕刻花纹的工艺,精品屡见不鲜。青铜器发现较少,刀、锥、耳环等为了解早期青铜时代的文化大大丰富了实物资料。另外还发现有炭化的粮食作物、草编的绳子、毛发编织物以及席子的残片等也为了解当时人们生活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目前,在内蒙古地区发现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有赤峰市宁城县三座店、喀喇沁旗大山前和松山区三座店等,保存较好可与之相媲美的为松山区三座店山城。二道井子突出的特点是其保存完整的土遗址聚落形态和多层房屋组成的多层聚落形态。将聚落考古的研究从一层扩展到多层聚落布局的深度上来。在发掘过程中,发掘者对周边20公里进行了调查,发现有多处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基本相隔5公里即可见到一处。表明这一文化已经极具组织性,不仅对遗址内的布局规划有目的地进行,而且对聚落之间也有意识地进行规划,这样必然存在一个庞大的组织系统来规划完成。二道井子遗址从其规模和出土遗物来看,属于一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中小型聚落,且时代偏早。其作为众多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中的一个,既非大型中心聚落,也没有不可捉摸的神秘现象,只有踏踏实实在这片土地上生产、生活的人们留下的点点滴滴迹象。
曾经有人认为夏家店下层文化数量如此众多的聚落遗存,可能有相当部分聚落、城址是具有宗教祭祀性质的,因为有很多的房屋平面形状和结构极为特殊。发现很多没有门道、或是回廊与主室结构复杂、或者关系不清的,如今在二道井子古城的考古成果中慢慢地得到合理的解释。可以认定,遗址内大部分建筑遗存,仅仅是人们普通的居住建筑,只是存在不同时期营建、改建和扩建的过程,才会形成这些奇怪的情形。但也有一些房屋的构造较为特殊,目前难以解释清楚,其功能只能通过以后的发掘得到准确的认定。
二道井子古城中最大的魅力所在,也正是遗址内各种建筑本身。在赤峰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之前的史前文化,以及之后的青铜时代中晚期文化、春秋战国时代文化,都未曾有过这样浩大的建筑规模和聚落规模。另外,二道井子大量的圆形土坯房在这一时期突然出现(圆角方形都极少见到),没有任何技术和意识上的过渡。而在其他夏家店下层文化的一些小型聚落中,存在有长方形、圆形以及椭圆形半地穴式房屋,它们与二道井子土坯垒砌的地面式建筑和石头垒砌的地面式建筑之间的关系,目前还难以判定,是早晚差异、等级差异,抑或是地域差异。夏家店下层文化中突然出现了以土坯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地面式建筑,且未曾将此项技术遗留给之后的夏家店上层文化。表明其在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次强烈的文化冲击。目前认为日晒砖即土坯是中亚地区的传统传播至新疆,再由新疆向东传播而来的。随着这些文化因素的传播,夏家店下层文化接受、发展成为自身独特的建筑模式。
二道井子古城揭露出保存完好的城墙、环壕、院落、房屋、广场、小巷、散水、窖穴等遗迹三百余处,其朴实的姿态却震惊了考古界。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认为“二道井子遗址是他从业五十年来未曾见过的好遗址”,其他学者给予的赞誉有“北方地区最好的废墟遗址,东亚地区保存最好的废墟遗址”,更有人认为其堪称“东方的庞贝城”。
这些赞誉既让我们这些参与发掘者感到自豪,也为如何更好的发掘和保护古城而感到责任重大。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映照的古城壮丽非凡,仿佛看见三千多年前熙熙攘攘、人们穿梭其间生活的画面。大雪纷飞,皑皑白雪覆盖下的古城雄姿英发,经历了三千多年来风霜雨雪的洗礼,迎来了它重现后的第一场大雪,再一次展现出古城完美的容颜。如今雄伟壮观的二道井子古城在我们手中逐渐揭开,其中每一块土坯、陶片、石头都诉说着三千多年前那些热闹而平凡的历史。
另,因该遗址的特殊性和珍贵程度,经有关各方的努力,赤峰一朝阳高速公路建设在二道井子遗址改变规划,采用隧道方式从遗址地下穿越。遗址幸运地得以保存。
经过2009年6个多月的发掘,在二道井子遗址发现了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城墙、环壕、院落、房屋。窖穴、小巷等遗迹三百余处,陶器、石器、骨器、青铜器等遗物近千件。最令人惊叹的是城内建筑的整齐规划、合理构造以及独特的建筑方式。且通过考古地层学可以获知,城内房屋为层层修筑而成,在百余年中房屋历经多次修建,并可显示出,从早到晚,人们对聚落空间布局的认识和利用不断加强,关于建筑模式和建筑格局的理念也在不断强化。
环壕、城墙以及城墙上的通道组成古城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环壕平面大体呈环状椭圆形,南北长约190米、宽约140米。其中环壕剖面大体呈“V”字形,外壁呈斜坡状,内壁略呈阶梯状,口宽约11.8米、底宽0.2~0.5米,深约6.05米。壕内堆积包含物较少,底部未见淤土痕迹。城墙则位于环壕内侧,基宽9.6米,存高6.2米。建筑方法为先挖成隆起于地面的梯形生土墙,进而在其两侧堆土包砌,使墙体的厚度、高度不断增加。城墙内侧堆砌坡度较缓,随着聚落内生活面的逐渐抬升,墙体顶部与之处于同一平面,以至于部分房址坐落于城墙之上;城墙外侧坡度陡峭,与环壕内壁相连形成统一的斜面,城墙顶部至环壕底部落差达12米。修建环壕时产生的土方直接用于堆砌城墙,从剖面观察,多是由下至上斜向贴筑于城墙外壁。由于城墙不断扩建,贴筑于城墙的堆土多者可达13层,且各层的结合面平整光滑、剥离自然。为使城墙更为坚固,个别地段采用了夯筑技术或包砌土坯。
城墙上还可见土坯垒砌的房址、窖穴等,可见城墙在使用的过程中,城内地面与城墙是基本齐平的,人们在扩建中利用城墙上的空间继续建筑房屋、窖穴等生活设施。随着城内建筑的废弃、重建、堆积加高,城墙上的建筑也随之废弃并以黄土填塞,城墙外部则继续层层堆砌加宽、加高。此为城墙与城内建筑的发展过程。城墙内建筑的叠压关系,也是城内聚落多次营建的辅证。
院落、房屋、窖穴、广场、小巷、散水等组成的城内居民生活体系是本聚落最大的亮点。
东南部四组保存完整的院落较为独立,其相连的踩踏面和院落之间间隔的小巷使之赫然独立于周边的房屋。根据踩踏面相连的现象,可知其明显晚于周边无院落的房屋。加之利用石块、土坯建筑的风格以及院墙内较为复杂的布局结构,均表明这四组院落为聚落接近晚期的遗存。院落构造一般为:院墙内由大小两个圆形土坯垒砌的房子、土坯垒砌的方形或长方形的小隔间、用土坯砌边的窖穴以及院内的活动空间等组成。院墙大多沿用时间较长,而内部的房屋多经过两次翻新重建,房屋大小基本相当,仅位置略有偏移。院墙在房屋重建地势抬高的情况下也继续加高,剖面上明显可见院墙二次加高的痕迹。院墙一般修建得较为粗糙,下部为土坯,上部二次加高时多用石块垒砌,院门均朝南,院内房屋的门大多朝向南北。一字排开的院落之间形成宽仅1米左右的小巷,小巷的踩踏面也是依坡势形成,为东高西低。小巷与小巷的相接,使得这几组院落即相互依存又各自独立。
遗址上无院墙的房屋东向西呈斜坡状分布,排列整齐,规划合理。房址分为地面式建筑和半地穴式建筑两种,半地穴式仅为极个别的发现。地面式建筑平面形状以圆形为主,少见圆角方形。外部多附有回廊或侧室。个别房屋在外侧附的回廊,几乎环绕圆形房屋一周,或环绕房屋一侧呈圆弧形,回廊内以短墙相隔成几个独立空间,有的隔墙上可见门道,有的则在墙中部掏洞,有的小隔间的一角和踩踏面一角有烧烤痕迹,有的则存有大量炭化粮食等,这些现象表明外部回廊的隔间有功能上的划分,有厨房、粮仓,饲养间等不同的用途。房屋墙体大多为土坯层层错砌而成,与现在的砖砌房屋建筑手法一致。内外皆抹有多层黄土草拌泥,且都经过火烤,不易破坏且保暖。墙壁上至今还能清晰看到当时人们涂抹草拌泥时留下的手指印痕。墙体保存高度介于0.5~2.1米之间。房内烧烤而成的居住面保存较好,个别可达十余层,居住面中部一般可见划出的长方形位框的地面式灶台痕迹,烧烤面坚硬无比。门道多向西南,门口设有草拌泥抹面的门槛,门道两侧保存好的可见置有土质门墩,个别还存有石质的门臼,表明此时期的门位于外侧且皆为单扇,也表明此时期人们对建筑附属设施的要求是多么地细致而深入。遗址内多层房屋叠压的情形,表明住民的建筑范围是统一规划的,同一家族的人们只能在这一范围内居住,所以房屋废弃后继续在原房址上重建,或是后续房屋利用原来房屋的部分墙体进行重建和改建。晚期房址会利用早期的房址作为地基,将早期的房址门道封堵,回廊及室内空间,大多采用破碎土坯填塞,讲究的则与修墙一样层层垒砌土坯进行填塞,加固地基。这样不断发生在原地重建,利用下层房屋部分墙体的情况,造成仅仅发掘一层房屋或是单从地面调查的情形无法解释的现象,从而造成以往很多学者认为大部分这样的聚落具有祭祀性质。
古城内建筑保存较好,大多能清理出较完整的原貌。建筑形制相似,个别结构较为复杂。位于古城中部偏东的中心房屋F8,呈圆角方形,保存高约2米的墙壁,经过不少于三次的翻修加固,墙壁最晚时期厚度接近1米。结实且规格统一的土坯层层交错垒砌,是现在部分农村还在使用的三七错缝法。外围有土坯垒砌的回廊,最晚的时候回廊内用短墙相隔成数个小空间,有的一角存有火烧痕迹,可能作为厨房、储藏间等之用。早期的回廊不见短墙,与房屋主墙在门口两侧相接,内部可见直径约20厘米的柱洞。表明早期房屋的外围回廊建筑较为简单,用途不大,可能仅仅是简易的存放杂物或是防雨散水的屋檐性质建筑。门口朝向南,略微偏西,向下可见两层土台阶。中心房屋外围的广场并不平坦,而是顺地势修成。广场从台阶处可见多层堆筑痕迹且从中心房屋向四周倾斜。既显示出该中心房屋居高临下、需要仰望的显要位置,又具有散水保护建筑的实际用途。广场周边大约有1 50平方米的范围内几乎没有遗迹,显示出其独特的中心地位。尤其在房屋F8的早期,门口正对的范围内踩踏面呈斜坡状直至南部约20米范围,且F8用大型石块打基础,石块外侧以草拌泥抹平,与上部的土坯草拌泥墙完美相接。其复杂的房屋结构、较长的使用时间和多次改造、修葺的过程,也显示出非凡的地位。
F75是一座圆形土坯垒砌的房屋,结构较为简单。门道朝向西南,门道上方的墙体是相连的,门 高不过1.3米,且室内踩踏面较高,与室外有门槛相隔。需猫着腰进入,想要直接闯入是不可能的。墙壁上的瞭望孔呈内大外小,内方外圆,距离地面高度不过1米左右。这样的瞭望孔不是每座房址都有,一般都位于东部坡势较高的地方,有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的优势,应当具有防御和监视功能。而F8这一处于中心位置的房屋不见这样的设施,表明此时期的房屋可能在分布上也具有功能差别。东部坡上的房屋具有守卫、监视坡下的功能,而F8更可能是受保护的聚落首领的居住之所。
从完整的院落、未加破坏的房屋以及窖穴的建筑方法来看,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建筑极其考究。圆形的房屋本身建造就较方形的难度要大,但也由于其形状特点,对外界压力的承受力更强。长方形的土坯对于垒砌这样的圆形房屋而言,难度可见一斑。圆形房屋的弧度都相当的自然,且皆为正圆。房屋皆不见基槽,直接起地而建,建造前应先在地面画圆,将土坯依次垒砌,土坯之间以草拌泥粘合,与现今的砖房几乎一致。至门道处,由专门打好的圆弧角的异形土坯垒砌。个别房屋墙面保存很高,可见顶部开始内收的特点,反映出此类房屋的顶部应为土坯直接内收券顶而成,至于顶部到底是什么形制,尚无法确定。但从这些信息可反映出,此类房屋构造形似晚期的蒙古包。
遗址内发现的窖穴与房址数量相当,此类窖穴大多作为储藏粮食之用,个别为器物坑。形制基本为袋状坑,坑壁及底部加工规整,坑壁抹泥脱落处可见长长的、成组的竖向齿状加工痕迹。尤其坑壁极为讲究,有的直接在坑壁抹上一层草拌泥;有的则现在坑壁抹泥之后围绕坑壁一周或部分层层错砌土坯来加固,上坯坑壁加固后再抹泥;还有的则是在袋状坑的外闹用土坯垒砌窄墙,且在一侧留有门道。这样的做法有防潮加固之用,可能也有对过往行人的安全保护之崽。
窖穴内堆积大部分较为疏松,应为废弃后被当做灰坑使用的缘故。坑底往往多见炭化粮食颗粒,有的呈穗状,甚至可见到秸秆状态的黍子。在灰坑内和疏松的青灰色使用堆积中就曾浮选出大量的黍子颗粒,广场上踩踏面上层还发现有草籽样的细小颗粒。这些信息对了解当时人们的生存环境、农业生计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二道井子古城内遗物数量较大,完整陶器较少,火多出七于废弃的窖穴或房外的地面上,表明其房屋主人废弃房屋时的主动性和从容样。彩绘陶器在遗址内出土较少,且皆为残片,一般在灰坑内较多。陶器组合较为简单,以筒腹鬲、大口折腹尊、鼎、罐、双銴盆等,个别可见鬲式豆、宽足盘等,另外出土了一批制造三足器的内模,为了解二道井子本时期的陶器制造业提供了搬具价值的信息。石器数量最大,有加工精制的磨制石器,也有选料、加工皆粗糙的打制石器,石器中以斧、锄、刀、磨盘、食槽为多,表明这一阶段人们农耕和家畜饲养的发达,另外还发现有石质鞋楦,形制为时髦的尖头状,也反映出当时手工业的发达和分工的细致。骨器加工打磨细致,且具有雕刻花纹的工艺,精品屡见不鲜。青铜器发现较少,刀、锥、耳环等为了解早期青铜时代的文化大大丰富了实物资料。另外还发现有炭化的粮食作物、草编的绳子、毛发编织物以及席子的残片等也为了解当时人们生活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目前,在内蒙古地区发现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有赤峰市宁城县三座店、喀喇沁旗大山前和松山区三座店等,保存较好可与之相媲美的为松山区三座店山城。二道井子突出的特点是其保存完整的土遗址聚落形态和多层房屋组成的多层聚落形态。将聚落考古的研究从一层扩展到多层聚落布局的深度上来。在发掘过程中,发掘者对周边20公里进行了调查,发现有多处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基本相隔5公里即可见到一处。表明这一文化已经极具组织性,不仅对遗址内的布局规划有目的地进行,而且对聚落之间也有意识地进行规划,这样必然存在一个庞大的组织系统来规划完成。二道井子遗址从其规模和出土遗物来看,属于一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中小型聚落,且时代偏早。其作为众多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中的一个,既非大型中心聚落,也没有不可捉摸的神秘现象,只有踏踏实实在这片土地上生产、生活的人们留下的点点滴滴迹象。
曾经有人认为夏家店下层文化数量如此众多的聚落遗存,可能有相当部分聚落、城址是具有宗教祭祀性质的,因为有很多的房屋平面形状和结构极为特殊。发现很多没有门道、或是回廊与主室结构复杂、或者关系不清的,如今在二道井子古城的考古成果中慢慢地得到合理的解释。可以认定,遗址内大部分建筑遗存,仅仅是人们普通的居住建筑,只是存在不同时期营建、改建和扩建的过程,才会形成这些奇怪的情形。但也有一些房屋的构造较为特殊,目前难以解释清楚,其功能只能通过以后的发掘得到准确的认定。
二道井子古城中最大的魅力所在,也正是遗址内各种建筑本身。在赤峰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之前的史前文化,以及之后的青铜时代中晚期文化、春秋战国时代文化,都未曾有过这样浩大的建筑规模和聚落规模。另外,二道井子大量的圆形土坯房在这一时期突然出现(圆角方形都极少见到),没有任何技术和意识上的过渡。而在其他夏家店下层文化的一些小型聚落中,存在有长方形、圆形以及椭圆形半地穴式房屋,它们与二道井子土坯垒砌的地面式建筑和石头垒砌的地面式建筑之间的关系,目前还难以判定,是早晚差异、等级差异,抑或是地域差异。夏家店下层文化中突然出现了以土坯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地面式建筑,且未曾将此项技术遗留给之后的夏家店上层文化。表明其在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次强烈的文化冲击。目前认为日晒砖即土坯是中亚地区的传统传播至新疆,再由新疆向东传播而来的。随着这些文化因素的传播,夏家店下层文化接受、发展成为自身独特的建筑模式。
二道井子古城揭露出保存完好的城墙、环壕、院落、房屋、广场、小巷、散水、窖穴等遗迹三百余处,其朴实的姿态却震惊了考古界。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认为“二道井子遗址是他从业五十年来未曾见过的好遗址”,其他学者给予的赞誉有“北方地区最好的废墟遗址,东亚地区保存最好的废墟遗址”,更有人认为其堪称“东方的庞贝城”。
这些赞誉既让我们这些参与发掘者感到自豪,也为如何更好的发掘和保护古城而感到责任重大。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映照的古城壮丽非凡,仿佛看见三千多年前熙熙攘攘、人们穿梭其间生活的画面。大雪纷飞,皑皑白雪覆盖下的古城雄姿英发,经历了三千多年来风霜雨雪的洗礼,迎来了它重现后的第一场大雪,再一次展现出古城完美的容颜。如今雄伟壮观的二道井子古城在我们手中逐渐揭开,其中每一块土坯、陶片、石头都诉说着三千多年前那些热闹而平凡的历史。
另,因该遗址的特殊性和珍贵程度,经有关各方的努力,赤峰一朝阳高速公路建设在二道井子遗址改变规划,采用隧道方式从遗址地下穿越。遗址幸运地得以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