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從事小学数学教学以来,自认为自己该做的也都做了,但成绩很不满意。这个班的数学成绩以前就是很差,但以前也接手过较差的班,一个学期后都有较大起色,可这个班让我很头疼。在家休息时,无意识总想起这些事,总想找办法解决。思来想去平时发现有人学习数学学的很快,有人却学得既慢又辛苦,原因何在?
1、学生底子薄,没有掌握一套学习数学的方法。
2、动手能力差,其实就根本不具备该有的动手能力。
3、学生学习能力差,也就不会思维,不会思维就不会学习,恶性循环呀。
4、缺乏兴趣。
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数学呢?我再三思考,回想了这些年来自己学习和一些教学经验。在教学中总是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发现拥有自己学习方法的学生学起来很轻松,并且成绩也很好。所以要想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才能使自己进入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去。
一、要有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做任何事情,只要有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去做,就会想方设法把它做好。学习的乐趣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同学,为了弄清一个数学概念长时间埋头阅读和思考;为了解答一道数学习题而废寝忘食。这首先是因为他们对数学学习和研究感兴趣,很难想象,对数学毫无兴趣,见了数学题就头痛的人能够学好数学,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要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它是学习科学知识和应用科学知识必的工具。可以说,没有数学,也就不可能学好其他学科;其次必须有钻研的精神,有非学好不可的韧劲,在深入钻研的过程中,就可以领略到数学的奥妙,体会到学习数学获取成功的喜悦。长久下去,自然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激发出学好数学的高度自觉性和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位置与方向》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游戏,让学生站成四个方向,其中一个学生站中间,蒙住眼睛转一圈,然后让他来说说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学生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就连平时算术能力很差的学生也参与了,而且也熟练掌握了,这一课我是成功的,因为在学生的兴趣中教学会让教师身心愉快,而且同时也教会了他们一种数学能力——空间方位感知能力。
二、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运数学的能力
首先,要明确学习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老师和父母。学习数学最终目的是能用运数学,这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先出示一些物体,水,苹果,蛋糕,让学生来分一分,学生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会自然而然地运用数学思想——平均分,当分到蛋糕的时候,学生会说分成两半,那么这个一半,怎么用数字表示呢?从而引出课题,学生会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产生的数学问题,他们就会有强烈的探究的愿望。
三、正确地掌握学习方法,预习是获得学习能力的关键
当前学生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所以他们学起来很吃力,当学习方法运用自如的时候,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学习能力,所以,关键还是要让学生在小学就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获得学习能力的途径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方式。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而且对将来工作和学习也有较大帮助。
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小养成,在一年级教学中,就应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数学方面,学习习惯大致包括:(1)认真听讲,独立思考;(2)仔细观察,用心去记;(3)规范地写,准确地算;(4)及时检查,调节思路。例如,学生在学习三年级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错误率很高,这就要学生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发散到以后的学习中,都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随时调整,不断完善。为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经常提示学生自我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这样做对吗?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呢?哪一种方法最好?以后逐步让学生形成自我监控的意识,提高认知能力。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做到经常训练学生的口算以及估算,提高正确率。有意识地让学生养成这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所有这些学习习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融会贯通地加以培养。
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数学相对来说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教师要以美的感受,以极大的热情引领学习进入数学之门,让学生产生兴趣,真正想要掌握数学的学习能力。
五、课后要反思总结
要学会概括和积累。及时总结解题规律,特别是积累一些经典和特殊的题目。这样既可以学得轻松,又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课后反思总结实际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复习。通过课后反思总结,不仅回顾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而且能够将学过的知识“纵成串、横成线,织成网络连一片”。 怎样反思总结呢?一个章节的新知学过之后,我们可以合上课本,用自己的思路把学过的内容在脑子里按顺序细细地“过滤”一遍:本章有几节?每节是什么内容?每个内容分哪几部分?每一部分的知识重点有几个?概念有哪些?规律要点是什么?哪个地方易出错、什么地方出过错?出错原因是啥?答题时需要注意什么?每一方面都分析整理出来,并且看是否都理解清楚。也可以把学过的数学知识按照:章节主题(树干)、内容重点(枝条)、概念要点、方法规律(树叶)、容易出错需要注意的问题(花、果)的层次整理成形象的“知识树”,贴到你经常可以看到的墙上。一有时间就从树根复习到树叶。如果做到了这样的反思总结,并且学完一个章节也能及时地再复习前面整理复习过的每一个章节,可以说你已经系统的掌握了学过的数学知识。既然你已经系统的掌握了学过的所有数学知识,又挖掘了知识的内涵、拓展了知识的外延,还养成了主动、灵活思考问题的能力,你也就能够有把握地预测你未来的理想数学成绩啦。
1、学生底子薄,没有掌握一套学习数学的方法。
2、动手能力差,其实就根本不具备该有的动手能力。
3、学生学习能力差,也就不会思维,不会思维就不会学习,恶性循环呀。
4、缺乏兴趣。
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数学呢?我再三思考,回想了这些年来自己学习和一些教学经验。在教学中总是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发现拥有自己学习方法的学生学起来很轻松,并且成绩也很好。所以要想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才能使自己进入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去。
一、要有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做任何事情,只要有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去做,就会想方设法把它做好。学习的乐趣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同学,为了弄清一个数学概念长时间埋头阅读和思考;为了解答一道数学习题而废寝忘食。这首先是因为他们对数学学习和研究感兴趣,很难想象,对数学毫无兴趣,见了数学题就头痛的人能够学好数学,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要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它是学习科学知识和应用科学知识必的工具。可以说,没有数学,也就不可能学好其他学科;其次必须有钻研的精神,有非学好不可的韧劲,在深入钻研的过程中,就可以领略到数学的奥妙,体会到学习数学获取成功的喜悦。长久下去,自然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激发出学好数学的高度自觉性和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位置与方向》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游戏,让学生站成四个方向,其中一个学生站中间,蒙住眼睛转一圈,然后让他来说说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学生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就连平时算术能力很差的学生也参与了,而且也熟练掌握了,这一课我是成功的,因为在学生的兴趣中教学会让教师身心愉快,而且同时也教会了他们一种数学能力——空间方位感知能力。
二、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运数学的能力
首先,要明确学习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老师和父母。学习数学最终目的是能用运数学,这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先出示一些物体,水,苹果,蛋糕,让学生来分一分,学生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会自然而然地运用数学思想——平均分,当分到蛋糕的时候,学生会说分成两半,那么这个一半,怎么用数字表示呢?从而引出课题,学生会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产生的数学问题,他们就会有强烈的探究的愿望。
三、正确地掌握学习方法,预习是获得学习能力的关键
当前学生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所以他们学起来很吃力,当学习方法运用自如的时候,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学习能力,所以,关键还是要让学生在小学就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获得学习能力的途径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方式。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而且对将来工作和学习也有较大帮助。
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小养成,在一年级教学中,就应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数学方面,学习习惯大致包括:(1)认真听讲,独立思考;(2)仔细观察,用心去记;(3)规范地写,准确地算;(4)及时检查,调节思路。例如,学生在学习三年级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错误率很高,这就要学生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发散到以后的学习中,都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随时调整,不断完善。为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经常提示学生自我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这样做对吗?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呢?哪一种方法最好?以后逐步让学生形成自我监控的意识,提高认知能力。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做到经常训练学生的口算以及估算,提高正确率。有意识地让学生养成这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所有这些学习习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融会贯通地加以培养。
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数学相对来说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教师要以美的感受,以极大的热情引领学习进入数学之门,让学生产生兴趣,真正想要掌握数学的学习能力。
五、课后要反思总结
要学会概括和积累。及时总结解题规律,特别是积累一些经典和特殊的题目。这样既可以学得轻松,又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课后反思总结实际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复习。通过课后反思总结,不仅回顾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而且能够将学过的知识“纵成串、横成线,织成网络连一片”。 怎样反思总结呢?一个章节的新知学过之后,我们可以合上课本,用自己的思路把学过的内容在脑子里按顺序细细地“过滤”一遍:本章有几节?每节是什么内容?每个内容分哪几部分?每一部分的知识重点有几个?概念有哪些?规律要点是什么?哪个地方易出错、什么地方出过错?出错原因是啥?答题时需要注意什么?每一方面都分析整理出来,并且看是否都理解清楚。也可以把学过的数学知识按照:章节主题(树干)、内容重点(枝条)、概念要点、方法规律(树叶)、容易出错需要注意的问题(花、果)的层次整理成形象的“知识树”,贴到你经常可以看到的墙上。一有时间就从树根复习到树叶。如果做到了这样的反思总结,并且学完一个章节也能及时地再复习前面整理复习过的每一个章节,可以说你已经系统的掌握了学过的数学知识。既然你已经系统的掌握了学过的所有数学知识,又挖掘了知识的内涵、拓展了知识的外延,还养成了主动、灵活思考问题的能力,你也就能够有把握地预测你未来的理想数学成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