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者面对自身死亡

来源 :科技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3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医者面对自身死亡
  他或许会选择放弃抢救
  
  当身患重病,患者和家属一般都会要求医生全力救治,却忽略了医学的局限性和过度治疗的危害。但在笔者看来,待在家里宁静地离去,伴随的疼痛也可以被更好地缓解。临终关怀和过度医疗相比,更注重为病人提供舒适和尊严感,让他们能安然度过最后的日子。
  
  医学博士,
  美国南加州大学家庭医学科的副教授
  多年前,一位德高望重的骨科医师,同时也是我的导师——查理,被发现胃部有个肿块。经手术探查证实是胰腺癌。该手术的主刀医生是国内同行中的佼佼者,并且,他正巧发明了一种针对此类胰腺癌的手术流程,可以将患者生存率提高整整三倍——从5%提高至15%(尽管生活质量依然较低下)。
  查理却丝毫不为所动。他第二天就出院回家,停了自己的诊所,并自此再也没迈进医院一步。他将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家庭生活上,非常快乐。几个月后,他在家中去世。他没有接受过任何的化疗、放疗或是手术。他的保险商也为此省了一大笔钱。
  人们通常很少会想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医生也是人,也会迎来死亡。但医生的“死法”,似乎和普通人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和尽可能接受各种治疗相反,医生们几乎不爱选择被治疗。
  有人将“不要抢救”文在身上
  在整个医务工作生涯中,医生们面对了太多生离死别。他们和死神的殊死搏斗太过频繁,以至于当死亡即将来临时,他们反而出奇地平静和从容。因为他们知道病情将会如何演变、有哪些治疗方案可供选择,以及他们通常拥有接受任何治疗的机会及能力。但他们选择不。
  “不”的意思,并不是说医生们放弃生命。他们想活。但对现代医学的深刻了解,使得他们很清楚医学的局限性。同样,职业使然,他们也很明白人们最怕的,就是在痛苦和孤独中死去。他们会和家人探讨这个问题,以确定当那一天真正来到时,他们不会被施予抢救措施——也就是说,他们希望人生在终结时,不要伴随着心肺复苏术(CPR)和随之而来的肋骨断裂的结果(注:正确的心肺复苏术可能会致肋骨断裂)。
  几乎所有的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都目睹过“无效治疗”。所谓的无效治疗,指的是在奄奄一息的病人身上采用一切最先进的技术,来延续其生命。病人身体的某个部位将被切开,插上导管,连接到机器上,并被持续灌药。这些情景每天都在ICU(重症监护病房)上演,治疗费可达到10,000美元/天。这种折磨,是我们连在惩罚恐怖分子时都不会采取的手段。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医生同事跟我说过:“答应我,如果有天我也变成这样,请你杀了我。” 每个人的话都如出一辙,每个人在说的时候都是认真的。甚至有些同道专门在脖子上挂着“不要抢救”的铜牌,来避免这样的结局。我甚至还见过有人把这句话文在了身上。
  抢救是“噩梦的开始”
  将明知会带来痛苦的医疗措施用在病人身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折磨。作为医生,我们被训练得“从不在医疗实践中表露私人情感”,但私下里,医生们会各自交流发泄:“他们怎么能对自己的亲人做出那种事?” 我猜,这大概是医生和别的职业相比,有更高的酗酒率及抑郁倾向的原因之一。这个原因使我提前10年结束了自己的医务生涯。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医生们在病人身上倾注了如此多的心血和治疗,却不愿意将其施予自身?答案很复杂,或者也可以说很简单,用三个词足以概括,那就是:病人、医生、体制。
  先来看看病人所扮演的角色。假设甲失去意识后被送进了急诊室:通常情况下,在面对这类突发事件时,甲的家属们会面对一大堆突如其来的选择,变得无所适从。当医生询问“是否同意采取一切可行的抢救措施”时,家属们往往会下意识地说:“是。” 于是,噩梦开始了。
  有时家属所谓的“一切措施”的意思只是采取“一切合理的措施”,但问题在于,他们有时可能并不了解什么是“合理”;或者当沉浸在巨大的迷茫和悲痛中时,家属们往往想不到去仔细询问,甚至连医生的话也只能心不在焉地听着。在这种时候,医生们会尽力做“所有能做的事”,无论它“合理”与否。
  医患间的信任很难建立
  上文提到的场景随处可见。医生们不可能要求每位病人家属都能冷静下来,专心致志配合临床工作。很多人可能会以为CPR是种可靠的生命支持方法,但事实上,它可谓成效甚微。我曾收治过几百名先被施行了CPR术而后送到急诊室来的病人。他们当中只有一位健康的、没有任何心脏疾病的男性是最后走着出院的(他患的是压力性气胸)。
  如果一位病人曾患有严重的疾病、或是年事已高、或有不治之症的话,那他即使接受CPR以后复原的几率也很小,但所要忍受的痛苦将是巨大的。知识的不足、错误的期待是导致糟糕决定产生的主要原因。
  很显然,病人只是原因之一,医生们也是。问题在于,即使医生本人并不想进行“无效治疗”,他也必须得找到一种能无愧于病人和家属的方法。假设一下:急诊室里站满了面露悲痛,甚或歇斯底里的家属们——他们并不懂医学。在这种时候,想要建立相互的信任和信心是非常微妙且难以把握的。如果医生建议不采取积极的治疗,那家属们很有可能会认为他是出于省事、省时间、省钱等原因才提出的这个建议。
  有些医生能说会道,有些医生坚定不屈,但无论如何,他们面对的压力都一样大。当需要处理涉及到“临终治疗选择”一类的事宜时,我会尽早把自己认为合理的方案一一列出(任何情况下均是如此)。一旦病人或家属提出不合理要求,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该要求可能会带来的不良后果一一解释清楚。假如听明白以后他们仍坚持这么做,那我会选择将病人转给别的医生或医院继续治疗。
  过度医疗的受害者痛苦不堪
  是不是该更强势一些呢?有时候,即使病人已转去别处,我依旧不能停止责备自己。我曾收治过一位律师病人,出生于显赫的政治世家。她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并且循环功能很差,更糟的是,她的脚逐渐变得疼痛难忍。作为业内人士,我权衡了利弊后,尽一切可能阻止她去做手术。
  但是,她最后还是找了位我不认识的外院专家,后者并不很了解她的全部状况,因此,他们决定在她血块日益积聚的双腿上做支架手术。这次手术没能恢复她的循环功能,同时由于糖尿病,她的创口无法愈合。很快,她的双腿开始坏疽,最终截肢了。两周后,在那个为她进行了手术及之后所有治疗的著名医学中心里,她去世了。
  从这类故事里想挑出医生或病患的错并不是件难事。但在很多时候,医患双方都只不过是这个推广“过度医疗”的庞大系统中的受害者而已。在一些不幸的例子中,一些医生用“有治疗,就有进账”的思路去做一切他们能做的事,为了钱而不择手段。而在更多的例子中,医生们只是单纯出于害怕被诉讼,而不得不进行各项治疗,以避免官司缠身的下场。
  然而,即使做出了正确的决定,这个系统仍然能够使人身陷囹圄。我有个病人名叫杰克,78岁,疾病缠身,曾做过大大小小共15次手术。他曾和我说过,以后无论如何也不会再接受仰赖机器的生命支持治疗。然而,在某个周六,杰克突发严重中风并很快失去了意识。他被火速送往急诊室,妻子当时不在身边。那里的医生用尽全力将他抢救过来,并给他插了管,转入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监护室。这简直是杰克的噩梦。
  当我匆匆赶到医院并接手了杰克的治疗后,我拿出杰克的病历本和他的私人意愿,经过和他的妻子以及医院相关部门的谈话后,拔掉了他的生命支持,随即坐在他的身边。两小时后,他安然地走了。
  尽管杰克的意愿有正式文件为据,他也没能完全按自己的愿望死去。这个系统还是进行了干预。事后我发现,当时的一名在场护士曾将我拔管的行为以“涉嫌谋杀”上报给监管机构。当然,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因为过程的每一步都有理可循。杰克生前留下的大量文件清晰地证实了这一点。然而,面对法律机构的质疑是每一位医生都不想面对的事。我本完全可以忽视杰克的私人意愿,将他留在ICU里苟延残喘,以挺过那最后的几周时间。我甚至可以通过这么做来多赚点诊疗费,让保险公司多付近50万美元的账单。难怪那么多的医生都在进行过度治疗。
  我会放弃临终抢救
  不过,医生们仍旧不对自己过度治疗。因为这种治疗的结局他们见得太多了。几乎所有人都能待在家里宁静地离去,伴随的疼痛也可以被更好地缓解。临终关怀和过度医疗相比,更注重为病人提供舒适和尊严感,让他们能安然度过最后的日子。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发现,生活在临终护理所的终末期病人比患有同样疾病但积极寻求治疗的病人活得更久。当我前阵子在广播里听到著名记者汤姆·维克(Tom Wicker)“在亲人的陪伴中,安详地去世了”的消息时,不禁愣了一下。值得庆幸的是,现在这样的消息已经越来越多了。
  很多年前,我的表哥大炬发了一场病,事后查出是肺癌,并已扩散至脑。我带着他去看了各种专家门诊,最后明白了:像他这种情况,如果采用积极治疗的话,需要每周3~5次去医院化疗,而即使这样他也最多只能活4个月。
  最终,大炬决定拒绝任何治疗,仅仅服用防止脑水肿的药物,回家休养。他搬进了我家。我们在之后的8个月里共度了一段快乐时光,做了许多小时候爱做的事。我们去了迪士尼公园,这是他的第一次。我们有时也宅在家。大炬热爱体育,他最中意的事就是边看体育赛事,边吃我做的饭。在那段时间里,他甚至长胖了几斤,每天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完全不用忍受医院那糟糕的饮食。他没有经受剧烈的疼痛,情绪一直很饱满快活。直到有天没再醒来。他昏睡了三天,最后安静地走了。这八个月来他在医疗上所有的花销,仅仅为20元的药费。
  大炬不是医生,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生活的质量,而非生命的长度。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不也正是这样想的吗?假如死亡也有一种艺术形式,那它应该是:有尊严地死去。至于我,已经清楚地向我的医生说明了我的意愿。放弃抢救,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对于绝大多数医生来说都不是。当死亡最终来临的时候,我可以不被奋力抢救,而将安详地睡去,就像我的导师查理,我的哥哥大炬一样;就像我的那些做了同样选择的同事们一样。
   (摘自:译言网)
  
  
  说起“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我觉得它只是人生的必经之路,与生命之旅的其他部分是相同的。正如初生、成长等部分一样,死亡也可能或糟糕,或令人满意。我们有能力控制死亡的某些方面,以此来决定逝去时是安详的还是痛苦的。而过度治疗决不能帮助病人走上安详而逝的道路。正如在文中提及的,我提前从全职医生的岗位上退休了,现在可以投入到其他脑力活动中。我感到很轻松,不必再担负起“决定病人的生与死”的责任,也无须再困惑于医务收支的问题。但同时,我也很遗憾,退休后失去了与以前患者的联系。我还是很关心他们的近况,很想念他们,只是不再“想念”从前的工作了。
  (Ken Murra口述 整理/记者 秦勉)
其他文献
机器猎豹酷似变形金刚  由美国军方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资助、波士顿动力公司研制的名为“猎豹”的四腿机器人,打破了198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研制的两腿机器人每小时13英里(约合21公里)的陆上速度纪录。研发者表示,他们的目标是让“猎豹”跑得更快,计划达到每小时50英里(约合80公里)。 ——英国《每日电讯报》    电视要比iPad薄了?    韩国三星电子和LG电子两家公司,将在55英寸电视机上使用新
期刊
“恶性杀人案中需要用到‘颅面复原’技术的案件并不普遍,该项技术没必要在全国公安系统普遍推广,这样的专门机构也不必太多,一般而言一个省有1~2个基地也就足够了。”    日前从国家科技部传出消息,称我国“颅面复原”技术研究现已取得重大突破,已建成56个民族颅面复原五官数据库,其储存的五官数据已经达到7.6万人。而这些数据正是 “颅面复原”技术最重要的一环。这项技术对于确定死者、为警方破案,将提供最关
期刊
缺乏惊喜的硬件、让人意外的名字,新iPad的出现更像是一种宣告,宣告了与PC的割裂,iPad将会是一个母品牌,战略意义或许才是苹果看重的。但对果粉而言,iPad不该这么早就放慢创新的脚步。  北京时间3月8日凌晨,一台被全部猜中细节、唯独没猜对名字的平板电脑揭开了毫不神秘的面纱,它叫iPad,距离上一次发布,时隔两年。  命名彰显野心  普通青年管它叫“iPad 3”,文艺青年将其命名为“iPad
期刊
您开车吗?那得小心了。在目前没有对装饰材料所含有害物质进行标准限制的情况下,采用的装饰材料越多,意味着产生车内空气污染的源头就越多。  “人们在购车时,除了对汽车的品牌、型号、外观、特性等比较关注外,往往会忽视车内空气污染。实际上,车内空气有毒气体的超标,对人体的损害远甚于空气污染及PM2.5超标。”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政协开幕前一天的媒体见面会上再次语出惊人,他今年带来
期刊
新浪科技 :  【互联网上的一天】互联网上,一天的信息量足以刻满1.68亿张DVD;每天有2940亿封电子邮件被发送;200万篇博文发布;2.5亿张照片上传至Facebook;864000小时时长的视频上传至YouTube;上网者平均每天花费14.6分钟浏览黄色网页;每天iPhone销量(378000台)超出了全世界每天新增人口数量(371000)......(1843) | (311) 
期刊
两大袋40包装的滋补汤售价1000元,还不能在医保里报销,患者与医务人员“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北京部分妇产医院涉嫌违规推销“滋补汤”。  近日,市民王女士在北京某妇产医院做完流产手术后,主治医生向她推荐了一种可以滋补身体的“滋补汤”。由于没有家人在身边照顾,王小姐花了一千块钱购买了医生推荐的滋补汤。这种滋补汤究竟有何神奇内效能让患者掏这么多钱?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按照王女士所说,记者来到北
期刊
破解考古“未知数”    12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做客《科技生活》周刊访谈节目,与主持人、记者畅谈考古、文化等话题。   从小喜爱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刘庆柱,没有选择当时“热门”的理工科专业,而是选择了有些“生僻”的历史、考古专业。他表示,考古的未知数特别多,可以尽情翱翔和发挥在这个领域里,通过实物去接触历史。   对于时下流行的小说《盗
期刊
广西山口红树林、上海崇明东滩、江西鄱阳湖、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新疆巴音布鲁克及塔里木河胡杨林、青海三江源、云南哈尼梯田,这些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湿地景观,在这里都能与其微缩版零距离接触。  在杭州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主入口东南角,有一个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绿丘”一样的建筑,这就是中国湿地博物馆。  几乎埋入山丘的博物馆  这座投资3亿元的博物馆以“绿丘”为主要意象,绿色植被覆盖的建筑主体几乎埋入人工
期刊
iPhone、iPad的火爆与流行,不仅仅在于其独特的“外表”和极简的“内在”,应用才是其核心内容。微博、流量监测仪……基于iOS平台的这八大应用,值得尝试。    新iPad发布,iOS应用下载突破250亿。恐怕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因为,无论是哪种终端,应用才是产品的核心内容。iOS平台也正是有着这样迷人的应用生态系统。   社交:微博  我想这是无可争议的应用王者。在中国,有的时候很难
期刊
地震、车祸等突发事件会给人造成创伤后压力症,使其一直保持紧张、恐惧的状态。新一期的美国《连线》杂志揭示了科学家们正在尝试改变患者的回忆、甚至消除痛苦记忆来治疗他们。    记忆是生命的一部分,但是有些记忆伴随灾难而来,如地震、车祸、暴力抢劫,这些记忆有可能一直保持在紧张、恐惧的状态,这就是PTSD(创伤后压力症)。如何治疗PTSD?新一期的美国《连线》杂志揭示了科学家一直在做着各种尝试,现在也许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