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每次创造都当作是一场野营拉练

来源 :金点子生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0406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在地产界有一个人非常引人注目,他就是大连万达集团的老总王健林。他的万达商业广场,指的是建造购物中心、商业街、写字楼、商务酒店等商业用途的房地产项目。仅在2009年,王健林带领的万达集团就开业了8个大型商业广场以及两个五星级酒店。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商业广场耗时之短,屡屡创下行业之最。其中,西安民乐园万达广场仅用了12个月就竣工;南京建业万达广场用了10个月时间;而沈阳太原街市内步行街更是只用了8个月就完成。万达集团的这种超人速度人们称之为“万达速度”。“万达速度”正是王健林把企业做大做强的杀手锏。这个速度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般的商业地产都是先建好楼宇,然后再进行招商,招商完毕之后再开业。而王健林在动工之前就已经招商完毕,然后根据商家的需求量身打造,这就使得万达广场不但快速竣工开业,而且能够满足每一个商家的设计需求。可是这一切,都需要商家的信任和配合,王健林怎么让万达达到这个信誉水准,吸引众多品牌商家加盟合作的呢?
  王健林,是四川成都人。1970年,初中刚毕业的他就被父亲送到部队去锻炼。在他当兵的整整6年时间里,部队里进行的1000公里以上的野营拉练成为了王健林最难忘的经历。在每一次的野营拉练中,王健林从未掉过队。“在野营拉练过程中,如果你掉队了,完全可以申请坐汽车,因为部队里有专门的'收容车'供掉队的士兵使用。可是,当你坐着这辆收容车到达目的地,从车上下来的时候,你会强烈地感觉到别人用的是一种不屑的眼光来看你。为此,我一直都是咬着牙挺过来,从不让自己掉过队。”王健林说。正是这种坚韧成就了王健林的自信和忍耐。
  20世纪90年代,王健林刚刚开始他的房地产生涯,最初是从旧房改造做起,虽然速度不快,但是踏实。2000年,已经做了11年房地产的王健林把目光从住宅房地产转向了兴建商场、购物中心的商业地产领域。然而,刚刚进入商业地产的王健林没有想到的是,等待他的是几百场的官司。
  商业地产的概念源自外国,是专门投资建设楼宇租给商铺以租金为主要收入的地产形式。但是在国内没有现成的例子供王健林参考,所以他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为了能够保证及时回拢资金,王健林就把建好的商铺卖出去一部分。然而,卖出去的很多商铺生意萧条,很多商家都反过头来与王健林打官司。三年之间,他整整打了222场官司!虽然222场官司中,王健林只输了两场,但是他高兴不起来,因为只要自己的商铺不赚钱,官司还是会源源不断。
  2004年,王健林果断地做了一个决定:建完商业广场后只租不售!为了能保证投资资金的充足,王健林在大的商业中心上面盖一些塔楼,或者在商业中心的旁边开发一些住宅区,通过销售这些塔楼和住宅来解决资金的问题。这种把商业和住宅组合在一起的商业模式在外国从来没有过,但是十分符合中国百姓方便快捷的消费习惯。
  这之后,万达广场发生了质的变化。人气和收租率越来越高,商家也有了与以往不同的反应。为了能够重新定义万达商业地产的品牌形象,王健林千方百计地邀请沃尔玛、百盛集团等世界知名品牌企业进驻万达。可毕竟万达刚刚起步没多久,王健林根本约不到这些500强企业的总裁或副总裁洽谈合作的事。无奈之下,王健林大胆地写了一封信给沃尔玛在亚洲区的主席。在信里,王健林写到:“你们沃尔玛难道永远只做郊区店吗?为什么你们不能在城市的中心开一个店试一下呢?”这封充满诚意又有见地的信终于打动了沃尔玛的总裁,万达广场和沃尔玛有了第一次的合作。
  因为万达选的地段都是在城市中心街区,并且都是与商家协商完设计方案后再兴建,再加上万达快速准确的竣工时间保证了商家的开业时间,所以跟万达合作的世界级企业越来越多。现在,万达集团已经成为全亚洲最大的不动产企业,在全国已经开设了27个万达广场,8家五星级酒店,有400块电影屏幕和11家连锁百货店。
  在说到万达从一个小企业发展成亚洲区最大不动产企业而走过的一路艰辛时,王健林说到:“这一路走过来确实很不容易。但是我把每一次商业高楼大厦的快速创造都当做是我的又一次野营拉练,我的目标就是一定不能掉队,而且一定要赶在最前头!”■
其他文献
“这个星期,无数的求爱电话和短信让我看到手机就心烦!”未婚的张小姐告诉记者,她在某家婚恋交友网站注册了新用户,由于该网站保密技术很差,个人信息泄露了出去,她现在不得不更换手机号码。  记者随后通过深入了解发现,目前众多社交、招聘等涉及个人信息的网站,已然成为黑客和商业网站盗取财富的新平台。一份较为详细的个人资料,售价甚至可以达到50元,黑客一个月可获利高达上万元。  泄密:个人信息被刊登在网站  
期刊
房价忽高忽低,很多想改善住房的人想买不敢买,都在这个时候收手,站在岸边看着房价的起起伏伏。有人也在为能在北京谋得一隅之地而倾其所有,身背重债,成为房奴。  刘西洋就是对房奴特别恐惧的人,今年29岁的刘西洋,错过了房价的低谷,正面对房价的高峰。看着一天天涨起来的房价,他买房的想法开始动摇,现在他不再考虑买房,而是想通过投资让钱生钱。本期财道,就为您讲述一个不想买房80后的理财故事。    ●不买房照
期刊
中国古代文房器具早于隋唐时就逐渐兴盛起来,后经宋元的普及、成型和拓展,至明代进入了繁荣期,至清代臻于鼎盛,追求这些文房器具当时已成为一种时尚。除了被誉为“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外,与之相关的辅助工具精心设计,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那些器物除了具有实用价值外,更具备观赏与把玩性,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文玩”。在清代,文玩的流行与繁荣,除了文人精心追求,冀以营造一个窗明几净、赏心悦目的文房环境外,在很大程
期刊
●案例:  广州白领小林28岁,刚结婚不久,靠工资和积蓄与“啃老”已在海珠区首付了一套78平方米的二手房,月供3500元。小林在事业单位工作,年薪8万元上下,购买了各类基本保险。林太太27岁,是某外资企业的市场部人员,年薪10万元上下。买房后,两人积蓄所剩无几。  请问如何理财才能攒够10万元的压箱底钱?  ●理财分析:  小林夫妻年收入18万元,属于城市中等收入的工薪家庭,总体投资原则可定为进取
期刊
我叫万红,郑州人。今年初我开了一家饰品店,开业至今已经5个多月了,但生意一直比较冷清。我的小店开在临街的一个小型女性购物广场内,周围虽然有几家饰品店,但我的货品质量相对较好,而且款式也很少与竞争对手重复。开业那一个月,由于促销活动比较成功,销售额上了1万元,纯利润大概有3000元左右,之后几个月销售额一落千丈,连5000元都很少达到,经常一天下来只有几十元的生意,通常一个月的营业额只有三四千元,每
期刊
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直爽、大气、豪迈,一脸笑容。  他的创业历程和发展过程,渗透了他几十年辛勤耕耘的汗水,也折射出他杰出的聪明才干、非凡的能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他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用汗水和智慧充实着自己无悔的人生,一个平凡的创业者,以诚实无私和奉献谱写着博爱的赞歌。  ——采访手记  巍巍秦岭山脉,滚滚渭河之水,在美丽富饶八百里秦川的平原大地上,有一座令世人瞩目的名城,她就是有着2350多年
期刊
“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消费者就是上帝”,类似这样的口号和企业理念我们听得太多。暂且不说真正能做到以客户需求为原点的企业有多少,单就这之间的理解就有不少盲目和偏差的成分。  这些口号是响亮的,也是很多企业客户管理的指导思想,但在实际行动中却缺乏可操作性:领导会在大会上强调客户管理重要性,但是一些员工却有苦难言,人员必须把客户的钱挣回来,而不是把商品送给我们尊敬的“上帝”,服务人员也不可能满足每一个
期刊
IBM,是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简称,1911年创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可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台式电脑风靡全球,IBM落伍了。这家曾是大型计算机领域的龙头老大,从1990年开始,销售状况迅速变得惨不忍睹,仅在1990-1993年之间就连续亏损高达168亿美元,创下了美国企业史上第二高的亏损纪录。  这个时候,没有人认为这个公司还有挽救的可能性了,它的失败甚至像它
期刊
因为家境贫寒,我在初中二年级那年告别学校,在家务农,偶尔跟着父亲在周边的小城市打零工。我并没有因此放弃学习,业余时间常去图书馆看书。图书馆一个管理员经常在报刊上发表一些“小豆腐块”,隔三差五能收到几十上百元稿费。这对于生活拮据的我,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我开始尝试写作和投稿。最初的半年,所有的稿子都如石沉大海。半年后,我的稿子开始见刊。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名某媒体驻地方记者站的记者。在那
期刊
一、打1折    商家打折大拍卖是常有事,人们决不会大惊小怪。但有人能从中创意出“打1折”的营销策略。实在是高明的枯木抽新芽的创意。  日本东京有个银座绅士西装店。这里就是首创“打1折”销售的商店,曾经轰动了东京。当时销售的商品是“日本GOOD”。  具体的操作是这样的:先定出打折销售的时间,第一天打9折,第二天打8折,第三第四天打7折,第五天第六天打6折,第七天第八天打5折,第九天第十天打4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