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天然林可持续经营是现代世界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森林资源是现代林业建设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现有的森林资源总体而言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经营水平较低,这种状况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林业的要求。
【关键词】天然林 可持续 经营 意义 建议
一、天然林可持续经营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资源质量提升
实施天然林可持续经营,森林资源量的增加和质的提升,是重点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调减木材产量、加强后备资源培育,将进一步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蓄积,森林资源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对于建立资源结构合理、林地生产力高、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构建北方主要水系、农牧业生产和气候调节的生态屏障,建设我国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具有重要作用。
(二)生态效益显著
森林是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碳循环的重要载体,那就意味这它是维持空气碳平衡的重要杠杆,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天然林的优势在于能最小限度、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有着显著的生态效益。天然林含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一个巨大而宝贵的生物基因库,因人为活动少,林区各种野生动植物之间保持着原始的生存状态,各种生物在长期的自然演化中形成了与本地环境相适应的独特关系,林区的生物多样性和原始基因库在未来研究和开发生物资源领域内具有极高的价值,实施天然林保护对林区的生物种群和原始基因库的保护有着深远的意义。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减少单纯生产木材的行为、提高林分质量,让珍贵的森林资源尽可能多地为社会提供涵养水源、调节水量,改善小气候,优化生态环境和丰富旅游资源等多种效益,不论是对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还是对社会进步和保证本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天然林可持续经营存在的问题
天然林保护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有着深刻的原因,既反映了国家法律法规建设的不足,又反映了人们思想认识的缺陷,天然林经营者如何在满足当前社会对木材需求的同时,又能做到满足将来人们对林产品以及天然林其他服务功能的需求;我国不仅是主要木材生产国之一,同时也是木材消耗大国。如何对林产品市场进行进一步调整以适应新的需求就显得十分重要。天然林资源保护禁伐和限伐,可供采伐的森林资源越来越少。但是,经济发展对木材的需求日益增加,木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一)发展认识不足
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且不能立竿见影,导致基层组织抓林业生产力度不大,部分农民积极性不高。
(二)林地产出水平不高
林业经济见效较慢,一般速生杨树需要10年才能够成才,与耕地生产产出相比,差距很大。
(三)投入机制不够健全
自建区以来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虽然个体投资造林、经营林业的明显增多,但由于林业投资较高,加之政府投入机制不够健全,导致农民自发投资林业生产的积极性仍然不高,规模不大,效益也不明显。
三、天然林可持续经营的建议
天然林生态系统的作用日益彰显,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天然林已经成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促进绿色增长的基础和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天然林可持续经营不仅仅是建立生态环境问题,也事关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问题。
(一)科学调整发展思路
充分发挥林业科技潜力,提高林业整体水平。积极开发和引进适合当地的能源树种、经济树种、珍贵中草药品种,适于冠下更新改造树种,引进和推广现有技术,研究和探讨提高森林质量的技术措施,调整林种结构、树种结构、林分结构和景观布局,营造多层立体混交林,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实施科技兴林,认真执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质量技术标准,开展技术培训,普及先进实用技术,抓好科技示范,努力提高基地建设、工程建设、体系建设的质量和科技水平。
(二)合理规划和科学划分森林分类
天然林可持续经营发展的前提是要合理划分森林分类,这样才能有效的针对森林类型、特点,科学地制定经营方针和经营原则,通过可行的、有效的、科学的措施将天然林引向持续经营状态,使森林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获得充分发挥。总之,只有对类型划分的森林进行经营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学制定规划,合理的森林分类,这样的举措也为明确经营资金的筹措渠道,提供依据。实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考虑森林资源自然消长的内在规律,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物种的外在的生存环境,既要确定国有林场的经营管理模式与经营目标,还要注重小型森林的发展空间,以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整体需要出发,促进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最佳结合,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高瑞馨,王凤友,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研究概述[J],防护林科技,2005年04期
[2]何东进,吴景贤,谢益林,李树忠,吴承祯,中国天然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问题与对策[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杨馥宁,张云华,郑小贤,森林文化与森林可持续经营关系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毕棠琳,伊春国有林权改革下承包户森林经营的投入效果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关键词】天然林 可持续 经营 意义 建议
一、天然林可持续经营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资源质量提升
实施天然林可持续经营,森林资源量的增加和质的提升,是重点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调减木材产量、加强后备资源培育,将进一步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蓄积,森林资源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对于建立资源结构合理、林地生产力高、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构建北方主要水系、农牧业生产和气候调节的生态屏障,建设我国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具有重要作用。
(二)生态效益显著
森林是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碳循环的重要载体,那就意味这它是维持空气碳平衡的重要杠杆,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天然林的优势在于能最小限度、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有着显著的生态效益。天然林含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一个巨大而宝贵的生物基因库,因人为活动少,林区各种野生动植物之间保持着原始的生存状态,各种生物在长期的自然演化中形成了与本地环境相适应的独特关系,林区的生物多样性和原始基因库在未来研究和开发生物资源领域内具有极高的价值,实施天然林保护对林区的生物种群和原始基因库的保护有着深远的意义。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减少单纯生产木材的行为、提高林分质量,让珍贵的森林资源尽可能多地为社会提供涵养水源、调节水量,改善小气候,优化生态环境和丰富旅游资源等多种效益,不论是对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还是对社会进步和保证本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天然林可持续经营存在的问题
天然林保护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有着深刻的原因,既反映了国家法律法规建设的不足,又反映了人们思想认识的缺陷,天然林经营者如何在满足当前社会对木材需求的同时,又能做到满足将来人们对林产品以及天然林其他服务功能的需求;我国不仅是主要木材生产国之一,同时也是木材消耗大国。如何对林产品市场进行进一步调整以适应新的需求就显得十分重要。天然林资源保护禁伐和限伐,可供采伐的森林资源越来越少。但是,经济发展对木材的需求日益增加,木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一)发展认识不足
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且不能立竿见影,导致基层组织抓林业生产力度不大,部分农民积极性不高。
(二)林地产出水平不高
林业经济见效较慢,一般速生杨树需要10年才能够成才,与耕地生产产出相比,差距很大。
(三)投入机制不够健全
自建区以来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虽然个体投资造林、经营林业的明显增多,但由于林业投资较高,加之政府投入机制不够健全,导致农民自发投资林业生产的积极性仍然不高,规模不大,效益也不明显。
三、天然林可持续经营的建议
天然林生态系统的作用日益彰显,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天然林已经成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促进绿色增长的基础和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天然林可持续经营不仅仅是建立生态环境问题,也事关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问题。
(一)科学调整发展思路
充分发挥林业科技潜力,提高林业整体水平。积极开发和引进适合当地的能源树种、经济树种、珍贵中草药品种,适于冠下更新改造树种,引进和推广现有技术,研究和探讨提高森林质量的技术措施,调整林种结构、树种结构、林分结构和景观布局,营造多层立体混交林,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实施科技兴林,认真执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质量技术标准,开展技术培训,普及先进实用技术,抓好科技示范,努力提高基地建设、工程建设、体系建设的质量和科技水平。
(二)合理规划和科学划分森林分类
天然林可持续经营发展的前提是要合理划分森林分类,这样才能有效的针对森林类型、特点,科学地制定经营方针和经营原则,通过可行的、有效的、科学的措施将天然林引向持续经营状态,使森林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获得充分发挥。总之,只有对类型划分的森林进行经营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学制定规划,合理的森林分类,这样的举措也为明确经营资金的筹措渠道,提供依据。实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考虑森林资源自然消长的内在规律,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物种的外在的生存环境,既要确定国有林场的经营管理模式与经营目标,还要注重小型森林的发展空间,以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整体需要出发,促进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最佳结合,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高瑞馨,王凤友,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研究概述[J],防护林科技,2005年04期
[2]何东进,吴景贤,谢益林,李树忠,吴承祯,中国天然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问题与对策[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杨馥宁,张云华,郑小贤,森林文化与森林可持续经营关系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毕棠琳,伊春国有林权改革下承包户森林经营的投入效果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