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物理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这便决定了物理学科需要生活因素进行补充与完善的特性。在物理学科中融入生活素材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热情,更能促进学生对课堂所学的掌握,并有效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为此,如何有效搜集生活素材,将之与初中物理教学更好地融合,推动初中物理教学更好更快地发展,便是初中物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步骤。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素材;融合
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生活素材,满足了日常生活走进物理课堂的要求,也能使物理知识走出课堂,作用于实际生活。通过生活化模式的渗透,能极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有效掌握,并能在生活中发现物理规律,从而根据所学知识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渗透生活素材,并有效构建物理生活化教学模式。
一、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与感受物理知识的重要过程,也是教师进行物理知识点教学的主要过程。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物理知识点与物理规律,使学生有效掌握物理规律与物理知识点,并将之合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教师在其中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初中物理教学渗透生活化理念,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热情为教学目标,从而科学地融合生活素材。
(一)初中物理课程导入生活化
课程导入阶段是物理教学的开端,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阶段,教师应对此加以重视。初中物理是较为复杂且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对女生来说本就存在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接受物理知识的水平与情况。在日常教学导入中应巧妙融合生活实例,并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知识点教学,从而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兴趣点。
在教学“力学”部分前,教师可根据日常生活中“为什么人用手打桌子时,手也会疼”这一生活现象进行导入,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能够确定这一生活现象的真实性,便会产生疑问和困惑,教师在这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结合物理知识点进行答疑,则能使学生理解力学特点之后,教师可逐步解析力学为生活带来的各种“趣事”,让学生掌握生活中发生的力学现象的规律与原因。
(二)初中物理教学过程生活化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融合生活素材,可直接为学生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物理现象,之后通过实验操作为学生展示直观的物理知识,通过多次实验操作能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内在含义与规律。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哪种生活化教学方法,则需要教师根据具体课程与具体生活现象进行分析与总结,从而设计出一套符合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过程。比如,在“浮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个实际操作的平台,让学生进行物体漂浮实验。为学生准备一个装有水的桶,并预先准备几个不同质量但体积与形状相同的物体,让学生将物体分别放入水桶之中,并观察水面平静后物体漂浮的位置,并用铅笔进行标记,在多轮测试后,对物理已标记的位置进行分析与比较,从中发现不同点,并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的内容便是为何标记会不同?教师可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浮力的内在规律,并继续实验得出浮力的公式。这种生活素材在物理教学中经常需要运用,且很多生活素材都可渗透到物理知识中,让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二、初中物理教学实验生活化
初中物理教学离不开物理实验的支持,并且,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日常物理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实验教学的价值与意义。比如,在讲解测量的知识点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分别进行50米、200米和300米的赛跑比赛,并记录学生跑步所用时间。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跑步记录时间的方法很常见,组织学生进行赛跑的过程,实则是对测量理论知识的一种验证过程,通过对学生跑步时间的记录,能使学生明白与掌握测量的知识点,可有效帮助学生更清晰地掌握所学,课堂之外的实验操作也能让学生实现劳逸结合,从繁重的课堂学习中“脱身”,锻炼一下身体。物理知识源自生活,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并时刻探索生活中的物理规律,能够培养学生发现与探究的能力。
三、初中物理课后作业生活化
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不应仅在书本上下功夫,也不应固定课后作业的内容与形式,应该将课后作业更多地融入到生活之中。比如,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一个实验作业,让学生通过生活现象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对其中包含的物理规律与物理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再如,在学习了惯性的物理知识后,教师可让学生坐一次公交车,体会公交车启动时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后退,汽车刹车时身体不由自主地前倾,以切实体会惯性在生活中的“踪迹”。在样的课后实验作业融入了生活因素,能使学生在课后作业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感受。这种形式的课后作业,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充满满足感与成就感,并愿意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布置的任务,也能让学生自行探索与发现生活中的物理规律,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在初中物理作业中融入生活素材,应做到与传统应试教育区分开来,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并时刻谨记成绩不是物理教学的最终目标,应使学生能够透过生活规律明白物理的内在含义,要让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与物理规律,并能结合日常生活现象加以运用,从而为自己的未来保驾护航。
四、初中物理教学评定考核生活化
初中物理教学应努力摆脱应试教育理念的支配,并确立学生为课堂主体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中物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物理考核评定标准,从多方面进行全方位考核。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评定考核往往只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论优劣,这种单方面的考核评定标准显然不符合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目标,因为很多学生的优秀品质并未能体现在考试成绩之中,这种片面性的教学评定考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为改善这一局面,教师可在初中物理教学评定考核过程中融入生活素材,根据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与对生活物理现象的解决情况,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以科学的方法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潜力与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生活素材,并积极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也应时刻谨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营造生活化情境,在创新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善学生消极的学习情绪,进而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娜娜.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14
[2]杨亮.走近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探究[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21)
[3]冷耀.试析初中物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研究[J].才智,2013(9)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素材;融合
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生活素材,满足了日常生活走进物理课堂的要求,也能使物理知识走出课堂,作用于实际生活。通过生活化模式的渗透,能极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有效掌握,并能在生活中发现物理规律,从而根据所学知识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渗透生活素材,并有效构建物理生活化教学模式。
一、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与感受物理知识的重要过程,也是教师进行物理知识点教学的主要过程。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物理知识点与物理规律,使学生有效掌握物理规律与物理知识点,并将之合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教师在其中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初中物理教学渗透生活化理念,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热情为教学目标,从而科学地融合生活素材。
(一)初中物理课程导入生活化
课程导入阶段是物理教学的开端,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阶段,教师应对此加以重视。初中物理是较为复杂且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对女生来说本就存在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接受物理知识的水平与情况。在日常教学导入中应巧妙融合生活实例,并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知识点教学,从而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兴趣点。
在教学“力学”部分前,教师可根据日常生活中“为什么人用手打桌子时,手也会疼”这一生活现象进行导入,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能够确定这一生活现象的真实性,便会产生疑问和困惑,教师在这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结合物理知识点进行答疑,则能使学生理解力学特点之后,教师可逐步解析力学为生活带来的各种“趣事”,让学生掌握生活中发生的力学现象的规律与原因。
(二)初中物理教学过程生活化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融合生活素材,可直接为学生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物理现象,之后通过实验操作为学生展示直观的物理知识,通过多次实验操作能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内在含义与规律。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哪种生活化教学方法,则需要教师根据具体课程与具体生活现象进行分析与总结,从而设计出一套符合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过程。比如,在“浮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个实际操作的平台,让学生进行物体漂浮实验。为学生准备一个装有水的桶,并预先准备几个不同质量但体积与形状相同的物体,让学生将物体分别放入水桶之中,并观察水面平静后物体漂浮的位置,并用铅笔进行标记,在多轮测试后,对物理已标记的位置进行分析与比较,从中发现不同点,并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的内容便是为何标记会不同?教师可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浮力的内在规律,并继续实验得出浮力的公式。这种生活素材在物理教学中经常需要运用,且很多生活素材都可渗透到物理知识中,让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二、初中物理教学实验生活化
初中物理教学离不开物理实验的支持,并且,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日常物理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实验教学的价值与意义。比如,在讲解测量的知识点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分别进行50米、200米和300米的赛跑比赛,并记录学生跑步所用时间。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跑步记录时间的方法很常见,组织学生进行赛跑的过程,实则是对测量理论知识的一种验证过程,通过对学生跑步时间的记录,能使学生明白与掌握测量的知识点,可有效帮助学生更清晰地掌握所学,课堂之外的实验操作也能让学生实现劳逸结合,从繁重的课堂学习中“脱身”,锻炼一下身体。物理知识源自生活,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并时刻探索生活中的物理规律,能够培养学生发现与探究的能力。
三、初中物理课后作业生活化
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不应仅在书本上下功夫,也不应固定课后作业的内容与形式,应该将课后作业更多地融入到生活之中。比如,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一个实验作业,让学生通过生活现象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对其中包含的物理规律与物理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再如,在学习了惯性的物理知识后,教师可让学生坐一次公交车,体会公交车启动时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后退,汽车刹车时身体不由自主地前倾,以切实体会惯性在生活中的“踪迹”。在样的课后实验作业融入了生活因素,能使学生在课后作业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感受。这种形式的课后作业,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充满满足感与成就感,并愿意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布置的任务,也能让学生自行探索与发现生活中的物理规律,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在初中物理作业中融入生活素材,应做到与传统应试教育区分开来,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并时刻谨记成绩不是物理教学的最终目标,应使学生能够透过生活规律明白物理的内在含义,要让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与物理规律,并能结合日常生活现象加以运用,从而为自己的未来保驾护航。
四、初中物理教学评定考核生活化
初中物理教学应努力摆脱应试教育理念的支配,并确立学生为课堂主体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中物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物理考核评定标准,从多方面进行全方位考核。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评定考核往往只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论优劣,这种单方面的考核评定标准显然不符合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目标,因为很多学生的优秀品质并未能体现在考试成绩之中,这种片面性的教学评定考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为改善这一局面,教师可在初中物理教学评定考核过程中融入生活素材,根据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与对生活物理现象的解决情况,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以科学的方法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潜力与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生活素材,并积极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也应时刻谨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营造生活化情境,在创新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善学生消极的学习情绪,进而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娜娜.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14
[2]杨亮.走近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探究[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21)
[3]冷耀.试析初中物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研究[J].才智,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