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中学化学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实验教学仍然是化学教育中薄弱的一环。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当适时引导学生结合实验观察过程,激发思维活动,实现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的飞跃。
  关键词:化学 实验课 思维训练
  近几年来,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实验教学仍然是化学教育中薄弱的一环。化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实验教学由原来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口头”实验变为由教师、学生的实际操作,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只是从实验中简单的“验证”某一原理、某一结论,对于学生各种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效甚微,必须对这种实验教学予以优化、创新。本文探讨通过创新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必须强化实验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这是掌握化学科学知识的需要。化学实验既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又是掌握化学知识规律的入门的向导和手段。学生从实验事实出发,形成化学概念,上升为化学规律,进而编织知识网络,建筑知识架构,非经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维过程,由感性上升至理性不可。因此,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当适时引导学生结合实验观察过程,激发思维活动,实现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的飞跃。
  例如,教师忽略了指导和严格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实验教材,以致不少學生对实验目的、内容、操作步骤不甚明确。有的学生只是抱着“好玩”的态度来实验。到实际操作时,就形成盲目混乱。又如,教师在课前没有准备好实验用的仪器和药品,到实验开始时,学生发现没有某种仪器或药品,或仪器已有破损,就会围住教师要这要那,造成混乱局面。再如,教师没有根据实验目的要求和学生实际,作好周密的指导计划上课时,往往顾此失彼,陷于被动、忙乱。有困难的学生常因得不到及时指点而呼喊教师;实验技能比较好的学生,又因提前完成了实验而未得到很好安排,就无事可作,互相谈论,甚至来回走动,影响别人操作,等等。因此,要上好学生实验课,就提高学生实验课的质量。
  二、作好课前准备工作
  首先,要求教师做好实验的预试。与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的预试相比,对学生实验课的预试实验的要求应更高一些。除掌握实验成败的条件和关键外,还要估计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时可能发生的困难,拟出上课时向学生交待的注意事项,并作好课中巡视指导计划。指导计划应包括重点指导实验内容和操作技能,重点指导的学生以及巡视指导的路线等。
  其次,应充分准备好仪器、药品和器材,并将仪器,药品等放置有序,保持实验室的清洁、整齐。
  最后,按实验内容的多少和难易程度,以及实验室的设备情况将全班学生合理分组。
  三、加强上课时的组织指导
  实验课开始时先要提问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有时还要进行课前讨论和个别操作示范,然后挂出事先写好了实验项目以及重点内容与安全注意事项的小黑板,待学生检查实验用品齐全后,再允许学生动手实验,检查时间不宜过长,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和思考。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通常采用重点深入与普遍照顾相结合的方式巡视指导,即在重点指导的学生中发现问题,立即普遍巡视,如发现某个问题具有共同性,则立刻在全班作必要的提示。一般应着重从下面两个方面巡视指导:
  一是指导学生严格遵守化学实验操作规程。指导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是一项必须坚持不懈进行的重要工作,指导中既应重视使学生明确每一个正确操作所依据的原理,认识错误操作可能发生的危害,更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严格要求学生养成正确操作的习惯和熟练的技巧。”不能代替学生操作如需教师示范,示范后也要求学生重做,在纠正错误中向学生分析说明原理。
  二是通过答疑与质疑,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和积极思维。教师在巡视指导中,要善于根据实验内容和学生情况给学生恰当地揭示观察要点。要善于对学生恰当地启发提问。要善于及时启发学生解决实验失败的问题。这样,既保证了实验进度,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实验课的质量。
  三是指导学生作好实验记录。记录的主要内容是实验题目,所用仪器、药品、操作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数据,对现象的分析解释和结论。
  四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教师在巡视指导中,应随时记下学生在以上各方面的具体表现并作为小结中讲评的依据。
  四、实验结束后要认真总结
  在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要作好小结,要求学生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并布置学生洗涤仪器和整理实验用品,做好整洁工作。小结时既可补足重点指导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又能全面巩固和发展实验的成果。小结要全面地指出学生实验中的优缺点,并分析原因。应以学生是否能自觉地、熟练地把理论运用于实际作为小结的主要内容。此外,对实验效果方面;哪些实验做得好,哪些实验做得不好;实验操作技能方面,哪些操作有错误,哪些试剂用得不适当,等等。每次实验都应结合当时具体情况,对以上各方面有所侧重地进行小结,同时予以表扬和批评,使学生取得经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
  以上是笔者在学生实验课教学方面的一些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验课的质量,又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三中学 )
其他文献
摘要:长期以来,社会中的人们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认识都是觉得政治课枯燥无味,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这是学生上政治课产生厌倦情绪的重要原因,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注重改进教学方式和丰富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赋予时代性。  关键词:初中政治 时代性 教学策略  在教学实际中,许多教师尤其是七、八年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往往忽视了“思想政治课要紧密结合时事内容进行教学”的要求,只是到了九年级的下学期才时事
摘要: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在新课改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断探究和寻找提高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新课改 物理 教学  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在新课改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断探究和寻找提高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那么,如何实施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
目的建立并优化人嗅黏膜组织块离体培养获取神经干细胞的方法,诱导所得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为获取神经干细胞提供简便易行的新方法,为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对象。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
摘要:初中数学虽然是小学数学的延伸与扩充,与小学数学有相关知识上的衔接,但是无论是从数学知识还是数学思维方法上都有一个质变。初中数学入门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过渡阶段如果不能用正确得体的教学方法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就很有可能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所适从。从而对学习失去热情,自此一蹶不振,形成恶性循环。由此可见入门学习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今后的数学及其他基
摘要: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这是学生精神上的需要。如果精神上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产生消极思想。在农村中学,原本枯燥乏味的词汇就已经使学生丧失了乐趣,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就变成学生对学习的信任,激励这种无声语言,会使词汇教学绽放异彩。  关键词:激励;创设语境;情感激励;荣誉激励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成功地掌握英语词汇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积极性,关系着学生学习英语的成败。加强英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是制订旨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现代化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是21世纪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要求,是与人类生存质量休戚相关的现代数学发展的需要,更反映了基础教育的性质、任务及其质的规定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标准”研制小组将通过多种途径及时介绍有關进展情况,以便全国的数学教育工作者都能参与到这一关系下一代成长的重大课题上来,使得“标准”的制订过程成为数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