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shentai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考察一个人智力高低的主要标志,恩格斯把思维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因此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显得非常重要。
  1. 从狭义上来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 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形成果的思维活动,它往往表现为发明新技术、形成新观念、提出新方案和决策,创建新理论,它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独创性或新颖性。第二极大的灵活性。第三,艺术性和非拟化。第四,对象的潜在性。第五,风险性。
  2. 根据创造性思维的的特征和课堂教学环节的4个要素,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本人认为按如下方法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1 第一环节课堂导入——用兴趣来激发创造性思维。课堂导入指上课时教师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把学生带到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感世界,是教学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就要在从前,前人没有涉足,不敢前往领域“开垦”出自己课堂导入的一片天地,使学生不被过司空见惯的课堂导入所迷惑,也就说课堂导入要时时新,形式变化多端,这样超出了学生的思维常规,对平稳有序发展事物会有重新认识,以求新的发现,这种发现往往是一种新独创,一种新见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这一点,就要激发学生有浓厚的创新兴趣,如何激发呢?第一,设问法,导入法教学有“不愤不启,不非不发”之说,问题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能使学生的求智欲由潜伏状态教入活跃,有利于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当然提出的问题要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提出学生既感兴趣而自己又难于解决的而且新奇问题,这样才能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迫切欲知,产生连漪。第二,图片导入法,现在的资讯非常丰富,思想品德科是社会学科,与现实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充分利用平面媒,立面媒体等等具有新、奇而富 有内涵的图片,便能积极思考,展开想象,打开思路,引起学生寻要根问底的“思”,从而有新的发现。
  2.2 第二环节:主题探究——用多种形式的思维方法训练达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题探究是课堂教学环节的灵魂、核心部分,是最有效、最主动,最能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习过程。因此,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情景,创设多种形式的思维训练方法来发展学生创新精神从而达到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效果,其本人在多年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上方法:第一模仿法:模仿法指以某种模仿原型为参照,在此基础上加以变化产生新事物的方法。翻开人类历史会发现很多发明创造都建立在对前人或自然界的模仿的基础上的可见模仿法的重要意义,如上到法律常识的课时,设立模拟法庭,学生的思维很快被打开而受到启发,有时得到意想不到的结论。第二,移植法,将一个领域听 原理、方法、结构、材料、用途等移植到另一个领域中去,从而产生新事物的方法,思想品德科是一门社会学科,它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也是有密切联系的,因此两学科间的原理,方法等可以相互移植的,而且很容易产生创新的成果,如生物界的多样性统一原理来分析思想品德学科中的思想品德、经济、文化或法律现象学生可以创造性的发现许多问题和结论。思想品德课内部的不同领域原理也可相互移植,如用法律中权利义务一致原理去分析经济建设中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共同富裕的经济现象,学生就会创造性的去思维。第三批判法:批判法是指对言论、行为进行批判、剖析、以见正理,批判法仍需要以一般性的思维技能为基础,比如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思想品德科是一门社会学科,每一种类知识都可以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技能来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3 第三环节巩固新知——用求异的理念开创造思维,巩固新知,就是教师利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把本节课新学知识完全掌握。通过巩固新知环节,既能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经过以上两个教学环节,学生基本上已具备了一定知识和一定的思维能力,因此这一环节应通过复习中的去区分此知识与彼知识异同点,从而达到创造性思维 培养。
  总之,我们思想品德科教师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就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得到真正的智慧。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课堂应创造一个能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尊重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新型师生关系;自主学习;成功体验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了,焕发着勃勃的生机——教师全身心投入,学生乐学会学,师生情意浓浓,关系融洽,气氛和谐,呈现师生、生生互动的富有活力的局面。如何让语文课堂焕发盎然生机,我认
期刊
魏书生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而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当然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头有绪,集体就会像一架机器健康而有序地运转。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也渴望介入生活,更渴望自己的才干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渴望自己获得成功品尝到成功后的喜悦。因此,我在工作中特别注意这一点,那就是在班级中给学生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成为管理班级的主人。  1.
期刊
【摘要】研究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和艺术性,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运用恰当的语言激励学生,为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等。  【关键词】课堂语言;语言艺术;语文教师  教学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人们常说“言传身教”。言传是第一位的,尽管教育的手段和途径丰富多样,但其中最常用、最便捷的仍是教师的课堂语言,这是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替代的。  语言是一种艺术,它随时都在向人们绽放它的
期刊
都说花儿的美丽在于土壤的肥沃,果实的诱人在于养分的吸收,那么换而言之呢?我想,我的学生不就是那美丽、娇嫩的花儿吗?而我——他们的班主任,便是那给予他养分的土壤。而这一点却是在我当班主任十年后的今天才深刻认识到,并且深有体会的。  闲暇之余总会想起刚刚接任班主任工作时候的情景:无从下手,这是我最初的感受,面对一年级孩子的无知、淘气,我是软硬兼施,却得不到良好的效果。上课不是单纯的课堂,更贴切的说,是
期刊
1. 研究缘起 长期以来,小学低段音乐教学沿袭着以教师为中心的单调跟唱、听唱、机械模仿、表演等传统教学模式,这种被动倾听的读谱学唱促使孩子在课堂上口、身、心脱节,严重割裂了音乐语言、身体语言与心理语言,形成枯燥乏味、沉闷低迷的音乐课堂,导致孩子喜欢音乐却厌烦上音乐课。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本能听觉的基础上启蒙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是一二年级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在浩瀚的声音海洋中,要引导儿童走
期刊
【摘要】 “导学,展交,训练”是为了探究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或假设)而进行的某种操作或思维活动.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有效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更是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而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教学模式;导学;展交;训练
期刊
乐学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动力,它孕育着学习者的兴趣、乐趣、情趣等,作为老师,在教学中应创设情境,让“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在学生乐学的状态下,教师帮助学生在观察、思维、想象、动手实践、情感等各个方面有所提高。我们知道“趣味”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提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当综合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毕业生写的技能的目标要求是: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能简单描述人物和事件;能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和操作说明。如何将写作与学生的生活、兴趣爱好和学习需要联系起来呢?如何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英语写作的策略和技能呢?本文就此谈谈笔者的认识与实践。  1. 注重基础,夯实写
期刊
1. 视听结合,感知理解,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凭借着一篇篇课文,以理解内容为起点,向学生传授遣词造句、组句成段、连段成篇和记叙、议论、说明等语言文字运用知识。长期以来,由于阅读的方法比较单一,缺乏生动直观的形象,学生只能眼观文字,耳听讲解,依靠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不仅阅读速度缓慢,而且认识也非常模糊,更谈不上理解和掌握。对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如果在教学时充分利用电教手
期刊
小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它不是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成为知识的接收器,不敢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养成被动接受和依赖教师的习惯与惰性,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自由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形成良好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养成积极主动的参与习惯,为今后终身学习,不断认识客观世界奠定扎实的学力基础,同时形成相对稳定的素养和品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承认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