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物理学困生是独立学习能力差,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缺少好的学习方法与策略。物理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教育系统工程,转化过程是一长期的过程。
[关键词]学困生;内部成因;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学困生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但新课标实施以来高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相应地被提到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结合高中物理新课标的特点,谈谈对高中物理学困生的内部成因和转化的认识。
一、物理学困生的内部成因
(一)畏惧困难
许多的学困生是在刚入高二时对高中物理畏惧困难的情绪造成的。从高中物理新课标安排顺序来看,虽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是在原有教材基础上的一大飞跃性的大进步,但是因为学科的特点而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从教材的编排上看,高中学生所学习的是介绍性的有关物质结构的内容。这些内容一般仅要求学生对所教内容的认识、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都结合自然界中的实物(或模型)进行学习,以学生的形象思维作载体进行学习;一向习惯于利用形象思维方式的初中学生,突然要求其具有抽象思维,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学生对这一转变过程的畏难情绪。由于学习内容的改变,必然造成学习方法、策略的改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很顺利地得以转变。学习方法、策略一般容易转变的人是很容易适应不同学习环境和方法的人。在我们的学生当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做不到这一点的学生,容易成为学困生。
(二)独立学习能力差,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学困生一般不能独立完成一项作业,不能独立完成一个实验、不能独立回答一个完整的问题......这些对于一名学困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名高中物理的学困生来说,由于长期的得不到在学习上的成功的体验,学困生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缺乏思维的毅力;缺乏注意的稳定性;学习态度差。
(三)缺少好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方法与策略是追求学习效率的学习者在特定的学习情景中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加工过程中所运用的学习方法技能,以及对整个学习活动及其有关因素进行监控的方法技能。一般的高中物理学困生的学习由于没有很好的学习方法作指导,学习过程中只重视对一些物理的概念、名称的"死记硬背",并把这种"死记硬背"带到以后的学习中来。针对高二学生来说,物理学上的一个个概念与名称仅是文字上的抽象概念,没有实际上的现实意义。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这些内容,当然记忆的长久性就无从谈起了。
二、高中物理學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形象开路,抽象渐入:
从高中学生生理上的发展特点分析,高中学生已经逐渐地从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了,这种转化对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但是在转化高中物理的学困生时,我们要重视形象思维的训练,并作为学生学习高中物理概念、规律的基础,而抽象思维可在形象思维基础之上得以培训与提高。以形象的思维去表达抽象的概念规律,是高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培养抽象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二)勤奋作基,方法作径:
一类高中物理学困生是因为学生本身不努力、不勤奋造成的,而有些学困生很勤奋地学习,但是缺乏必要的方法而使自己成为了学困生。要想学好高中物理这门学科,勤奋与方法这两者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对于勤奋,这里勿需多言。但是一般的学困生都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学困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1)全面理清问题,通过较快速地浏览整个问题的整体框架大致了解问题的状况,但一定要明确提出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提出的目的性是什么。
(2)以问题为思维的中心,以问题中已知各数量关系为主线,理清已知问题中的各数量关系与问题存在的关系是什么。
(3)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类型,大致以什么方式回答。
(三)重视解疑,更重激疑
对于高中物理的学困生,学生的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是进行学困生转化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平时的学困生转化过程中,我们发现学困生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一般的学困生很难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确实,对于高中物理的学困生,平时的他们很少把时间投入到思考一些初中物理的学习问题上来,即使有些学生平时有思考学科上的一些问题,但由于其在思考的过程中,他们所获得的失败的消极体验机会比积极体验机会多得多,所以这给他们下一次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形成一定的障碍,教师在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问题。有问题的学生往往是对某一个方面经过认真思考的。通过点拨后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并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兴趣。
(四)倾情投入,师生共感: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教育系统工程,转化过程是一长期的过程。这过程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转化一名学困生,我认为教师在情感的投入方面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取得学困生的信任与支持。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并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指导工作,更是对学生心理上支持、理解、信任工作。(2)相信学困生具有可发展的潜力。"真诚地相信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这一点是转化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工作的基础。(3)教师是学困生学业上的指导者,又是精神上的支持者。任何一个学困生,其总是回避着自己在学业上的后进,总是以自我封闭的形态出现在教师的面前。其实学困生在班集体中的心理压力是无形的,也是非常大的。教师在这里的角色并不仅仅是对学困生进行学业上的指导工作,更重要的是给学困生以精神上的支持,使学困生走出"自卑、自闭"的心理。
[关键词]学困生;内部成因;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学困生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但新课标实施以来高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相应地被提到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结合高中物理新课标的特点,谈谈对高中物理学困生的内部成因和转化的认识。
一、物理学困生的内部成因
(一)畏惧困难
许多的学困生是在刚入高二时对高中物理畏惧困难的情绪造成的。从高中物理新课标安排顺序来看,虽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是在原有教材基础上的一大飞跃性的大进步,但是因为学科的特点而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从教材的编排上看,高中学生所学习的是介绍性的有关物质结构的内容。这些内容一般仅要求学生对所教内容的认识、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都结合自然界中的实物(或模型)进行学习,以学生的形象思维作载体进行学习;一向习惯于利用形象思维方式的初中学生,突然要求其具有抽象思维,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学生对这一转变过程的畏难情绪。由于学习内容的改变,必然造成学习方法、策略的改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很顺利地得以转变。学习方法、策略一般容易转变的人是很容易适应不同学习环境和方法的人。在我们的学生当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做不到这一点的学生,容易成为学困生。
(二)独立学习能力差,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学困生一般不能独立完成一项作业,不能独立完成一个实验、不能独立回答一个完整的问题......这些对于一名学困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名高中物理的学困生来说,由于长期的得不到在学习上的成功的体验,学困生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缺乏思维的毅力;缺乏注意的稳定性;学习态度差。
(三)缺少好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方法与策略是追求学习效率的学习者在特定的学习情景中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加工过程中所运用的学习方法技能,以及对整个学习活动及其有关因素进行监控的方法技能。一般的高中物理学困生的学习由于没有很好的学习方法作指导,学习过程中只重视对一些物理的概念、名称的"死记硬背",并把这种"死记硬背"带到以后的学习中来。针对高二学生来说,物理学上的一个个概念与名称仅是文字上的抽象概念,没有实际上的现实意义。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这些内容,当然记忆的长久性就无从谈起了。
二、高中物理學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形象开路,抽象渐入:
从高中学生生理上的发展特点分析,高中学生已经逐渐地从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了,这种转化对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但是在转化高中物理的学困生时,我们要重视形象思维的训练,并作为学生学习高中物理概念、规律的基础,而抽象思维可在形象思维基础之上得以培训与提高。以形象的思维去表达抽象的概念规律,是高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培养抽象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二)勤奋作基,方法作径:
一类高中物理学困生是因为学生本身不努力、不勤奋造成的,而有些学困生很勤奋地学习,但是缺乏必要的方法而使自己成为了学困生。要想学好高中物理这门学科,勤奋与方法这两者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对于勤奋,这里勿需多言。但是一般的学困生都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学困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1)全面理清问题,通过较快速地浏览整个问题的整体框架大致了解问题的状况,但一定要明确提出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提出的目的性是什么。
(2)以问题为思维的中心,以问题中已知各数量关系为主线,理清已知问题中的各数量关系与问题存在的关系是什么。
(3)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类型,大致以什么方式回答。
(三)重视解疑,更重激疑
对于高中物理的学困生,学生的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是进行学困生转化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平时的学困生转化过程中,我们发现学困生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一般的学困生很难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确实,对于高中物理的学困生,平时的他们很少把时间投入到思考一些初中物理的学习问题上来,即使有些学生平时有思考学科上的一些问题,但由于其在思考的过程中,他们所获得的失败的消极体验机会比积极体验机会多得多,所以这给他们下一次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形成一定的障碍,教师在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问题。有问题的学生往往是对某一个方面经过认真思考的。通过点拨后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并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兴趣。
(四)倾情投入,师生共感: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教育系统工程,转化过程是一长期的过程。这过程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转化一名学困生,我认为教师在情感的投入方面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取得学困生的信任与支持。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并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指导工作,更是对学生心理上支持、理解、信任工作。(2)相信学困生具有可发展的潜力。"真诚地相信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这一点是转化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工作的基础。(3)教师是学困生学业上的指导者,又是精神上的支持者。任何一个学困生,其总是回避着自己在学业上的后进,总是以自我封闭的形态出现在教师的面前。其实学困生在班集体中的心理压力是无形的,也是非常大的。教师在这里的角色并不仅仅是对学困生进行学业上的指导工作,更重要的是给学困生以精神上的支持,使学困生走出"自卑、自闭"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