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用说太远,就说5年后的罗平吧——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美好。我有信心,能做到!”
云南,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地区。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说,“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2016年1月,这个拥有全国最多贫困县数量的西南省份,决定在全省选取12个县率先脱贫摘帽,时间期限是2016年底。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以“鸡鸣三省”闻名的罗平县,就是其中之一。
就在罗平县委今年1月10日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第二天,《民生周刊》记者赶赴罗平,专访了罗平县委书记、县长吕品红。
民生周刊:作为连片特困地区的重点扶贫区县,罗平县的贫困状况和扶贫开发面临的任务是怎样的?
吕品红:罗平县是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680个扶贫攻坚片区县之一,受制于自然条件、区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罗平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仍有10248户33548人,约占全县52.4万农业人口的6.4%。有3个贫困乡镇、24个贫困村委会、474个贫困自然村、21032户农村D级危房,其中大多数分布在基础设施薄弱、自然条件恶劣的高寒山区、石漠化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全县还有27个行政村未通四级路,91个20户以上的自然村未通公路,450个自然村村内道路未硬化,农村饮用水水质不达标占38.9%,水量和水源保证率不达标占40.1%,67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严重,196个村未进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
民生周刊:近些年来,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并对扶贫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后,罗平的扶贫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吕品红:自2007年以来,罗平的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将减贫增收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扶贫工作,全县贫困乡镇从8个减少到3个,贫困人口从18.8万人减少到33548人,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的13.1%下降为6.1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的4413元提高到2015年的11160元。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罗平的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尤其是2015年以来,我们按照“1 N”思路,制定出台了以《罗平县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为统领的脱贫攻坚类文件19个,先后启动实施以“33688”为主要内容的扶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以及以“33211”为主要内容的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
罗平的扶贫,首先从组织领导入手,变“组织优势”为“决胜优势”,省市县乡共有5816名党员干部与全部贫困群众结成“一帮一、一帮几、几帮一”的帮扶对子,做到“全覆盖”“不脱贫不脱钩”。
我们还从财金扶持入手,变“各自为战”为“攥指成拳”,积极与金融机构协调,对贫困群众实行一次性授信,10万元以内贷款免担保免抵押,县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资金给予全额贴息,三年内向贫困户贷款10亿元以上。目前,已发放扶贫贷款6517笔2.95亿元;除整合项目资金外,每年县级再筹集至少3.6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户均配套5万元以上;2015年10月12日,还获得了省农发行8亿元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性贷款。
除此之外,我们狠抓产业扶贫,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每年安排1000万元的高原特色农业、3000万元的旅游产业扶持发展资金。目前,共扶持农业龙头企业56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专业大户639 个(户),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经济作物145万亩、经济林果19.5万亩,养殖大牲畜16.8万头,建成特色种养殖基地200多个。三年内将实现每个贫困村有1至2个产业发展项目,每个贫困户至少参与1个增收项目,发展乡村旅游示范户300户以上;保证贫困群众脱贫有出路,致富有门路。
民生周刊:我们知道,罗平原计划是确保到2017年底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但是在今年1月根据省里的部署,罗平作为云南12个率先脱贫的县,摘帽期限提前到了2016年底,提前了整整一年。作为罗平的党政一把手,您是否感到了压力?您认为罗平的扶贫开发工作还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
吕品红:我在前面讲到的关于罗平贫困状况和扶贫任务的一些具体数据,就能说明我们扶贫工作的艰巨性,现在我们又领受了市委“年内率先完成整体脱贫摘帽”的任务要求,同时要完成全县21032户农村D级危房拆除重建任务,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压力也更大了。目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有:
一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状况依然严峻。我们贫困人口占全县农业人口的6.4%,且大部分分布在基础设施薄弱、自然条件恶劣的高寒山区、石漠化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要实现脱贫难度很大。
二是扶貧投入与需求矛盾突出。近年来,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扶贫资金总量一直不断增加,但县级财政投入、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总量与脱贫攻坚的刚性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缺口。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瓶颈制约明显。我们的乡村公路建设相对缓慢,农村饮用水、电网改造等设施亟待改善,但是项目资金缺口却很大。
四是产业化水平低,发展后劲不足。扶贫产业资金安排与困难群众发展产业需求矛盾突出,扶贫产业存在规模小、带动面不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五是返贫和新的致贫情况时有发生。绝对贫困群众脱贫难度大,稳定脱贫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差,部分本来已经脱贫的群众因灾、因病、因学返贫的情况仍然存在。
六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有的群众仍然存在“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送低保小康”的慵懒心态。
这些矛盾和问题,都需要我们逐一克服和解决。
民生周刊:从现在起到2016年底,还有不到一年时间,罗平如何做到精准扶贫,从而实现提前一年脱贫摘帽的目的?
吕品红: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我们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精准到户、细化到人,实施好“五个一批”工程,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一是發展生产脱贫一批。通过重点支持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大力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至2个产业发展项目,有条件的贫困户至少参与1个增收项目,到2016年底,实现1965户6851人发展生产脱贫。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及库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并完善搬迁后续扶持政策,解决好就近就业、医疗、社保、子女就学等问题,到2016年底,实现3531户11629人易地搬迁脱贫。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对贫困地区25度以上基本农田全部纳入退耕还林还草范围,大力发展林农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股份制林场等林业合作组织,发展特色经济林,到2016年底,实现649户2166人生态补偿脱贫。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免除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杂费,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高中阶段学生每生每年给予2500元的助学金资助,针对性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到2016年底,实现952户3174人发展教育脱贫。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将纳入兜底范围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使贫困人口大病医治得到有效保障,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到2016年底,实现3151户9728人通过社会保障兜底脱贫。
贫困的因素多种多样,我们在实施好上述“五个一批”工程外,还将加快道路、水利、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体系、整乡整村推进、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和人居环境整治力度。
2016年,县级财政预算将投入1亿元,压缩县级部门公用经费的15%,各部门从中央省市争取的项目资金的60%,涉农项目资金的80%以上统筹用于脱贫攻坚,同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确保脱贫攻坚贷款额度不低于30亿元。
为保障扶贫工作的实效,我们强化了督查考核,对脱贫攻坚认识不到位、精力不集中、措施不聚焦、作风不扎实、效果不明显、不能按时限完成贫困乡(镇)出列、贫困村出列和贫困人口脱贫的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追责问责、就地免职,对不能按期限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考核不合格的干部不予提拔和重用,并进行问责。
民生周刊:能否描绘一下您心中未来罗平的景象?
吕品红:不用说太远,就说5年后的罗平吧——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美好。我有信心,能做到!
云南,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地区。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说,“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2016年1月,这个拥有全国最多贫困县数量的西南省份,决定在全省选取12个县率先脱贫摘帽,时间期限是2016年底。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以“鸡鸣三省”闻名的罗平县,就是其中之一。
就在罗平县委今年1月10日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第二天,《民生周刊》记者赶赴罗平,专访了罗平县委书记、县长吕品红。
民生周刊:作为连片特困地区的重点扶贫区县,罗平县的贫困状况和扶贫开发面临的任务是怎样的?
吕品红:罗平县是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680个扶贫攻坚片区县之一,受制于自然条件、区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罗平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仍有10248户33548人,约占全县52.4万农业人口的6.4%。有3个贫困乡镇、24个贫困村委会、474个贫困自然村、21032户农村D级危房,其中大多数分布在基础设施薄弱、自然条件恶劣的高寒山区、石漠化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全县还有27个行政村未通四级路,91个20户以上的自然村未通公路,450个自然村村内道路未硬化,农村饮用水水质不达标占38.9%,水量和水源保证率不达标占40.1%,67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严重,196个村未进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
民生周刊:近些年来,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并对扶贫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后,罗平的扶贫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吕品红:自2007年以来,罗平的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将减贫增收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扶贫工作,全县贫困乡镇从8个减少到3个,贫困人口从18.8万人减少到33548人,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的13.1%下降为6.1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的4413元提高到2015年的11160元。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罗平的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尤其是2015年以来,我们按照“1 N”思路,制定出台了以《罗平县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为统领的脱贫攻坚类文件19个,先后启动实施以“33688”为主要内容的扶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以及以“33211”为主要内容的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
罗平的扶贫,首先从组织领导入手,变“组织优势”为“决胜优势”,省市县乡共有5816名党员干部与全部贫困群众结成“一帮一、一帮几、几帮一”的帮扶对子,做到“全覆盖”“不脱贫不脱钩”。
我们还从财金扶持入手,变“各自为战”为“攥指成拳”,积极与金融机构协调,对贫困群众实行一次性授信,10万元以内贷款免担保免抵押,县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资金给予全额贴息,三年内向贫困户贷款10亿元以上。目前,已发放扶贫贷款6517笔2.95亿元;除整合项目资金外,每年县级再筹集至少3.6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户均配套5万元以上;2015年10月12日,还获得了省农发行8亿元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性贷款。
除此之外,我们狠抓产业扶贫,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每年安排1000万元的高原特色农业、3000万元的旅游产业扶持发展资金。目前,共扶持农业龙头企业56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专业大户639 个(户),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经济作物145万亩、经济林果19.5万亩,养殖大牲畜16.8万头,建成特色种养殖基地200多个。三年内将实现每个贫困村有1至2个产业发展项目,每个贫困户至少参与1个增收项目,发展乡村旅游示范户300户以上;保证贫困群众脱贫有出路,致富有门路。
民生周刊:我们知道,罗平原计划是确保到2017年底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但是在今年1月根据省里的部署,罗平作为云南12个率先脱贫的县,摘帽期限提前到了2016年底,提前了整整一年。作为罗平的党政一把手,您是否感到了压力?您认为罗平的扶贫开发工作还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
吕品红:我在前面讲到的关于罗平贫困状况和扶贫任务的一些具体数据,就能说明我们扶贫工作的艰巨性,现在我们又领受了市委“年内率先完成整体脱贫摘帽”的任务要求,同时要完成全县21032户农村D级危房拆除重建任务,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压力也更大了。目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有:
一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状况依然严峻。我们贫困人口占全县农业人口的6.4%,且大部分分布在基础设施薄弱、自然条件恶劣的高寒山区、石漠化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要实现脱贫难度很大。
二是扶貧投入与需求矛盾突出。近年来,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扶贫资金总量一直不断增加,但县级财政投入、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总量与脱贫攻坚的刚性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缺口。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瓶颈制约明显。我们的乡村公路建设相对缓慢,农村饮用水、电网改造等设施亟待改善,但是项目资金缺口却很大。
四是产业化水平低,发展后劲不足。扶贫产业资金安排与困难群众发展产业需求矛盾突出,扶贫产业存在规模小、带动面不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五是返贫和新的致贫情况时有发生。绝对贫困群众脱贫难度大,稳定脱贫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差,部分本来已经脱贫的群众因灾、因病、因学返贫的情况仍然存在。
六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有的群众仍然存在“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送低保小康”的慵懒心态。
这些矛盾和问题,都需要我们逐一克服和解决。
罗平的扶贫,从组织领导入手,变“组织优势”为“决胜优势”,省市县乡共有5816名党员干部与全部贫困群众结成“一帮一、一帮几、几帮一”的帮扶对子。
民生周刊:从现在起到2016年底,还有不到一年时间,罗平如何做到精准扶贫,从而实现提前一年脱贫摘帽的目的?
吕品红: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我们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精准到户、细化到人,实施好“五个一批”工程,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一是發展生产脱贫一批。通过重点支持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大力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至2个产业发展项目,有条件的贫困户至少参与1个增收项目,到2016年底,实现1965户6851人发展生产脱贫。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及库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并完善搬迁后续扶持政策,解决好就近就业、医疗、社保、子女就学等问题,到2016年底,实现3531户11629人易地搬迁脱贫。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对贫困地区25度以上基本农田全部纳入退耕还林还草范围,大力发展林农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股份制林场等林业合作组织,发展特色经济林,到2016年底,实现649户2166人生态补偿脱贫。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免除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杂费,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高中阶段学生每生每年给予2500元的助学金资助,针对性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到2016年底,实现952户3174人发展教育脱贫。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将纳入兜底范围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使贫困人口大病医治得到有效保障,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到2016年底,实现3151户9728人通过社会保障兜底脱贫。
贫困的因素多种多样,我们在实施好上述“五个一批”工程外,还将加快道路、水利、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体系、整乡整村推进、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和人居环境整治力度。
2016年,县级财政预算将投入1亿元,压缩县级部门公用经费的15%,各部门从中央省市争取的项目资金的60%,涉农项目资金的80%以上统筹用于脱贫攻坚,同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确保脱贫攻坚贷款额度不低于30亿元。
为保障扶贫工作的实效,我们强化了督查考核,对脱贫攻坚认识不到位、精力不集中、措施不聚焦、作风不扎实、效果不明显、不能按时限完成贫困乡(镇)出列、贫困村出列和贫困人口脱贫的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追责问责、就地免职,对不能按期限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考核不合格的干部不予提拔和重用,并进行问责。
民生周刊:能否描绘一下您心中未来罗平的景象?
吕品红:不用说太远,就说5年后的罗平吧——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美好。我有信心,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