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风俗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1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总是以某个特定区域的特定生活为描写对象,从而体现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而风俗则是遗传性与习惯性的表现。风俗是人为的风俗,人是风俗中的人,“文学是人学”,风俗与文学的关系是:风俗渗透在文学中,文学根植于风俗里。风俗之于文学是孕育孵化之母,文学之于风俗是“移风易俗”之用。
  关键词:风 风俗 文学 文学与风俗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它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风俗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联系传统和现实,反映集体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
  一、从“风”到“风俗”
  在先秦文献中,“风俗”之义最早由“风”字指称。“风”最初指“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到最后演变为具有地方、民族感情、群体文化品格的一种广义风俗。
  (一)殷商之际
  殷商时期“风”的含义只是简单地指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甲骨卜辞常将“风”和“雨”联系在一块。从字源学上来看,“风”来源于“凤”,王国维《晋寿堂所藏殷墟文字考释》:“从住从凡,即凤字,卜辞假凤为风。”凤是一种远古图腾动物形象凤鸟。远古姓氏人名常常和各部落、各氏族的图腾有关,因而“风”最早用于人名和地名。
  (二)西周时期
  西周时期“风”仍指自然风,但开始和音乐联系起来。西周的官员利用音乐省察风气土气用以确定农时。《国语》记载:“先时五日,卜告有协风至,王即斋宫,百官御事,各节其斋三日……是日也,卜帅、音官以观风土。”韦昭注释:“协,和也……风土,以音律省土风,风气和则土气养也。”这时的官员通过听测风声和不和顺来考察土气是否适宜种植。
  (三)春秋前期
  春秋前期,音乐和自然风同样具有传播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音乐和自然风的关系。《左传》“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自八以下”,“八风”指八方之风。前面讲到,风不仅用于人名,还用于地名。“谓舞所以随乐,乐则节以八音之器,而播八方之风者也。”自然风和音乐共同具有传播性,这一认识较之以音乐“省风”功能更加证明了音乐和自然风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后面“采风”“风化”之义蕴含了演化的因子。
  (四)春秋中后期
  1.牝牡相诱。春秋中后期,“风”继续其文化化的演进,由“牝牡相诱”到“国风”,由原始歌谣继而出现“采”“风化”之意,最后出现具有群体文化品格意涵的国风。《尚书》“马牛其风,臣妾逋逃”第一次出现“风”的文化意义。东汉经学家服虔注说:“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雌雄两性牛马互相引诱为“风”。这也和先秦时期人们宇宙阴阳论密切相关。阴阳是世界存在的两极,是万事万物产生的本源。阴阳之分,就认识论而言是由人类两性之别类推而来的。将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产生的自然现象称为“风”最先是由将男女相悦谓之“风”类推而来。
  2.原始歌谣。《诗经·匏有苦叶》:“雉鸣求其牡。”歌谣是原始初民表达感情最直接、最常见的方式之一,“风”既指“牝牡相诱”,那么那些表达先民感情而产生的原始歌谣相应的称为“风”就是很顺理成章的事了。《诗经》中将明显写男女婚恋之情的诗歌收集到《国风》中。所谓“国风”就是指土乐,即地方的民间音乐。《诗经·国风》中的几乎每一篇作品都是为传达感情而作,表现当时社会的民情氛围。因此《诗经·国风》中的“风”的含义表面上指歌谣、音乐,实际上蕴涵了先秦民众自然、粗犷、简单、率真感情的民俗文化氛围,开始具有了文化化的内涵。
  3.“风”到“风化”社会风气。《国语·晋语六》载范文子语说:“吾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于民,于是乎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风听胪言于市,辨妖祥于谣,考百事于朝,问谤誉于路,有邪而正之,尽戒之术也。”伟昭作注:“风,采也。胪,传也。采听商旅所传善恶之言……行歌且谣。”“胪言”散布于市井,本来自然风就有吹起所经之物的特点。因此“风”从自然的这一特性而引申出“风化”“采风”的含义。
  4.“风”到“风俗”。《汉书·艺文志·六艺略》:“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礼记》中:“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俗”。根据歌谣来了解民间的社会风气古已有之。春秋末期,乐官州鸩提出“天子省风以作乐”的官方文化政策,一方面概括了古之王者采风听政的政治传统。省风即观风,“省风俗,作乐以移之”,不仅要听到民间歌唱了什么,更要知道他们为什么歌唱。天子省风第一次表现出官方对民间风俗的重视,“省”只是手段,移其恶俗才是目的。
  综上所述,对风俗的理解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演化,最开始指民间歌谣,接着指积久而成的风气习俗。笔者认为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风俗,它就不仅仅是现成的、已有的,而是包含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是一首古今的变奏曲。
  二、古代诗歌中的风俗
  (一)《诗经》爱情诗中的风俗
  《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卫风·氓》“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综上可知,《诗经》中的爱情诗体现了婚约要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风气。
  (二)《楚辞》巫术招魂
  《礼记·檀弓下》:“骨肉复归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而遂行。”灵魂不是实体,而是一种气,可以脱离身体而四处游荡。古人迷信,以为人有会离开躯体的灵魂,人生病或死亡,灵魂离开了,就要举行招魂仪式,呼唤灵魂归来。屈原写作《招魂》,是模仿民间的创作,呼唤楚怀王的灵魂回到楚国来。在《楚辞·招魂》中,招魂这一民间风俗成为了屈原创作的主题。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对毕飞宇《青衣》中的人物进行解读,并将侧重点放在对女主角筱燕秋这一复杂人物形象的剖析之上。本文首先由镜像理论出发探讨筱燕秋与其他“青衣”的关系并寻求其对于自我存在的体认与身份的确认;其次探讨在这种自我复杂性之下生存困境与悖论的显现,分析其亦坚守亦迷失的过程;最后由毕飞宇提出的自己的创作母题,即“伤害”,结合《青衣》进行进一步探析和总结。  关键词:镜像 身份认同 生存困境 “伤害”
摘 要: 文章主要将黄庭坚诗与辛弃疾词进行对比研究,考察了辛弃疾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文化交游,指出他可能受到了黄庭坚的影响。然后结合具体作品,从二者的创作理念、诗词意象、创作技巧、创作风格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从中或许可以看出,黄诗与辛词,一北宋,一南宋,一诗,一词,这些容易被人忽略的时代和体裁方面的差异,内里却隐藏着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黄庭坚 辛弃疾 诗 词 对比 研究  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
摘 要:近年来,《智取威虎山3D版》《湄公河行动》《战狼》等带有主旋律色彩的战争(动作)电影引发热潮,获得口碑和票房的双重肯定。这一方面缘于这几部电影制作精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几部电影建构起的大国形象和大国自信,与当前受众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及民族自豪等情绪密切缝合。在这些作品中,上映于2018年的现象级作品《红海行动》,在建构国家形象方面又实现了新突破。  关键词:《红海运行》 想象的共同体
摘 要:笔者以参加红旗渠建设者摄影项目为契机,整理了2018年采访得来的红旗渠口述史料,并将采访视频和录像转换成文本,再以此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印证,最后将采访得来的红旗渠口述史料妥善地分類保存。  关键词:红旗渠 口述史料 保存  2018年春,郭怀玉老师和我等三位同学受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红旗渠建设者”、(摄影)主持人秦国防老师的委托,对红旗渠口述史料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2019年春,我们在郭怀玉
摘 要: 张网络以其便捷性、时效性、共享性,使得网络小说发展迅速,文学得到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以穿越小说《如果我有霸总光环》为例,多方面解读当代网络文学的虚拟性和想象性特征。网络文学的虚拟性和想象性来源于现实世界,有其特定的现实基础。  关键词:网络文学 虚拟性 想象性 现实基础  网络文学的发展在国内已有二十余年之久,在我国文坛也已成功占据一席之地。网络文学作品中一般会展现出一个充满传奇、跌宕起
摘 要:《第七天》中,余华以小人物杨飞的鬼魂游走在虚幻世界的七日见闻拆解现实谜团,从不同角度呈现了一个又一个取材于现实新闻的荒诞故事。这些荒诞是中国社会可笑可悲却司空见惯的种种现实,是人们为欲望为保有生存之地的思想扭曲,也是余华借以呼唤至纯至美的警钟。余华用一系列密切联系的荒诞情节向读者搭建了一个荒唐悲哀的世界,同时借这个世界的诡异唤醒人们对荒诞的反思,呼唤亲情、爱情,唤醒对社会的关怀与爱。  关
摘 要: 诸葛亮是历史演义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其形象的塑造,作者突破常见写法,无论是外在形象,还是内在智慧,都不同常人而具备神化的特点。本文从文学塑造的需要、作者理想的寄托、传统文化尤其是道教文化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就《三国演义》之诸葛亮的神化写法的原因进行探究。  关键词:《三国演义》 诸葛亮 形象 神化写法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着墨最多的人物。从三十六回徐庶举荐到一百〇五回临终
摘 要:《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小说集,虽取材于我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历史小说,有着其现实针对性,因而带着鲁迅深刻的批判精神,是一部充满讽刺艺术的作品。本文就《故事新编》的批判精神和讽刺艺术进行分析,强调欣赏鲁迅的《故事新编》应站在与欣赏《呐喊》和《彷徨》既相联系而又有区别的视野上,充分认识其中的批判精神和讽刺艺术,方能准确把握《故事新编》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鲁迅
摘要:作为20世纪西方文论和文化研究的重要概念,“凝视”成为文学作品解读的一个新切口。本文从“凝视”出发,对《包法利夫人》中的凝视类型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即想象凝视、欲望凝视、女性反凝视。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 想象凝视 欲望凝视 女性反凝视  “凝视”就其意义而言,指“长时间的看”。它的理论资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代先哲们对视觉的研究充斥在那个时代的艺术哲学等领域
摘 要:长篇小说《围城》堪称“曾经的流行、现在的经典”,无疑是钱锺书作品中版本最多、发行量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知名度最高的一部。本文借助WorldCat、Google Scholar、亚马逊图书官网和孔夫子旧书网等网络资源,通过文献阅读和史料爬梳,追踪《围城》出版、绝版、修订和再版的轨迹,考察不同版本的源流变迁及其在世界各地图书馆的收藏情况。这是对钱锺书诞辰110周年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围城》新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