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总是以某个特定区域的特定生活为描写对象,从而体现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而风俗则是遗传性与习惯性的表现。风俗是人为的风俗,人是风俗中的人,“文学是人学”,风俗与文学的关系是:风俗渗透在文学中,文学根植于风俗里。风俗之于文学是孕育孵化之母,文学之于风俗是“移风易俗”之用。
关键词:风 风俗 文学 文学与风俗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它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风俗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联系传统和现实,反映集体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
一、从“风”到“风俗”
在先秦文献中,“风俗”之义最早由“风”字指称。“风”最初指“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到最后演变为具有地方、民族感情、群体文化品格的一种广义风俗。
(一)殷商之际
殷商时期“风”的含义只是简单地指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甲骨卜辞常将“风”和“雨”联系在一块。从字源学上来看,“风”来源于“凤”,王国维《晋寿堂所藏殷墟文字考释》:“从住从凡,即凤字,卜辞假凤为风。”凤是一种远古图腾动物形象凤鸟。远古姓氏人名常常和各部落、各氏族的图腾有关,因而“风”最早用于人名和地名。
(二)西周时期
西周时期“风”仍指自然风,但开始和音乐联系起来。西周的官员利用音乐省察风气土气用以确定农时。《国语》记载:“先时五日,卜告有协风至,王即斋宫,百官御事,各节其斋三日……是日也,卜帅、音官以观风土。”韦昭注释:“协,和也……风土,以音律省土风,风气和则土气养也。”这时的官员通过听测风声和不和顺来考察土气是否适宜种植。
(三)春秋前期
春秋前期,音乐和自然风同样具有传播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音乐和自然风的关系。《左传》“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自八以下”,“八风”指八方之风。前面讲到,风不仅用于人名,还用于地名。“谓舞所以随乐,乐则节以八音之器,而播八方之风者也。”自然风和音乐共同具有传播性,这一认识较之以音乐“省风”功能更加证明了音乐和自然风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后面“采风”“风化”之义蕴含了演化的因子。
(四)春秋中后期
1.牝牡相诱。春秋中后期,“风”继续其文化化的演进,由“牝牡相诱”到“国风”,由原始歌谣继而出现“采”“风化”之意,最后出现具有群体文化品格意涵的国风。《尚书》“马牛其风,臣妾逋逃”第一次出现“风”的文化意义。东汉经学家服虔注说:“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雌雄两性牛马互相引诱为“风”。这也和先秦时期人们宇宙阴阳论密切相关。阴阳是世界存在的两极,是万事万物产生的本源。阴阳之分,就认识论而言是由人类两性之别类推而来的。将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产生的自然现象称为“风”最先是由将男女相悦谓之“风”类推而来。
2.原始歌谣。《诗经·匏有苦叶》:“雉鸣求其牡。”歌谣是原始初民表达感情最直接、最常见的方式之一,“风”既指“牝牡相诱”,那么那些表达先民感情而产生的原始歌谣相应的称为“风”就是很顺理成章的事了。《诗经》中将明显写男女婚恋之情的诗歌收集到《国风》中。所谓“国风”就是指土乐,即地方的民间音乐。《诗经·国风》中的几乎每一篇作品都是为传达感情而作,表现当时社会的民情氛围。因此《诗经·国风》中的“风”的含义表面上指歌谣、音乐,实际上蕴涵了先秦民众自然、粗犷、简单、率真感情的民俗文化氛围,开始具有了文化化的内涵。
3.“风”到“风化”社会风气。《国语·晋语六》载范文子语说:“吾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于民,于是乎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风听胪言于市,辨妖祥于谣,考百事于朝,问谤誉于路,有邪而正之,尽戒之术也。”伟昭作注:“风,采也。胪,传也。采听商旅所传善恶之言……行歌且谣。”“胪言”散布于市井,本来自然风就有吹起所经之物的特点。因此“风”从自然的这一特性而引申出“风化”“采风”的含义。
4.“风”到“风俗”。《汉书·艺文志·六艺略》:“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礼记》中:“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俗”。根据歌谣来了解民间的社会风气古已有之。春秋末期,乐官州鸩提出“天子省风以作乐”的官方文化政策,一方面概括了古之王者采风听政的政治传统。省风即观风,“省风俗,作乐以移之”,不仅要听到民间歌唱了什么,更要知道他们为什么歌唱。天子省风第一次表现出官方对民间风俗的重视,“省”只是手段,移其恶俗才是目的。
综上所述,对风俗的理解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演化,最开始指民间歌谣,接着指积久而成的风气习俗。笔者认为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风俗,它就不仅仅是现成的、已有的,而是包含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是一首古今的变奏曲。
二、古代诗歌中的风俗
(一)《诗经》爱情诗中的风俗
《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卫风·氓》“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综上可知,《诗经》中的爱情诗体现了婚约要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风气。
(二)《楚辞》巫术招魂
《礼记·檀弓下》:“骨肉复归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而遂行。”灵魂不是实体,而是一种气,可以脱离身体而四处游荡。古人迷信,以为人有会离开躯体的灵魂,人生病或死亡,灵魂离开了,就要举行招魂仪式,呼唤灵魂归来。屈原写作《招魂》,是模仿民间的创作,呼唤楚怀王的灵魂回到楚国来。在《楚辞·招魂》中,招魂这一民间风俗成为了屈原创作的主题。
关键词:风 风俗 文学 文学与风俗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它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风俗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联系传统和现实,反映集体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
一、从“风”到“风俗”
在先秦文献中,“风俗”之义最早由“风”字指称。“风”最初指“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到最后演变为具有地方、民族感情、群体文化品格的一种广义风俗。
(一)殷商之际
殷商时期“风”的含义只是简单地指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甲骨卜辞常将“风”和“雨”联系在一块。从字源学上来看,“风”来源于“凤”,王国维《晋寿堂所藏殷墟文字考释》:“从住从凡,即凤字,卜辞假凤为风。”凤是一种远古图腾动物形象凤鸟。远古姓氏人名常常和各部落、各氏族的图腾有关,因而“风”最早用于人名和地名。
(二)西周时期
西周时期“风”仍指自然风,但开始和音乐联系起来。西周的官员利用音乐省察风气土气用以确定农时。《国语》记载:“先时五日,卜告有协风至,王即斋宫,百官御事,各节其斋三日……是日也,卜帅、音官以观风土。”韦昭注释:“协,和也……风土,以音律省土风,风气和则土气养也。”这时的官员通过听测风声和不和顺来考察土气是否适宜种植。
(三)春秋前期
春秋前期,音乐和自然风同样具有传播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音乐和自然风的关系。《左传》“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自八以下”,“八风”指八方之风。前面讲到,风不仅用于人名,还用于地名。“谓舞所以随乐,乐则节以八音之器,而播八方之风者也。”自然风和音乐共同具有传播性,这一认识较之以音乐“省风”功能更加证明了音乐和自然风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后面“采风”“风化”之义蕴含了演化的因子。
(四)春秋中后期
1.牝牡相诱。春秋中后期,“风”继续其文化化的演进,由“牝牡相诱”到“国风”,由原始歌谣继而出现“采”“风化”之意,最后出现具有群体文化品格意涵的国风。《尚书》“马牛其风,臣妾逋逃”第一次出现“风”的文化意义。东汉经学家服虔注说:“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雌雄两性牛马互相引诱为“风”。这也和先秦时期人们宇宙阴阳论密切相关。阴阳是世界存在的两极,是万事万物产生的本源。阴阳之分,就认识论而言是由人类两性之别类推而来的。将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产生的自然现象称为“风”最先是由将男女相悦谓之“风”类推而来。
2.原始歌谣。《诗经·匏有苦叶》:“雉鸣求其牡。”歌谣是原始初民表达感情最直接、最常见的方式之一,“风”既指“牝牡相诱”,那么那些表达先民感情而产生的原始歌谣相应的称为“风”就是很顺理成章的事了。《诗经》中将明显写男女婚恋之情的诗歌收集到《国风》中。所谓“国风”就是指土乐,即地方的民间音乐。《诗经·国风》中的几乎每一篇作品都是为传达感情而作,表现当时社会的民情氛围。因此《诗经·国风》中的“风”的含义表面上指歌谣、音乐,实际上蕴涵了先秦民众自然、粗犷、简单、率真感情的民俗文化氛围,开始具有了文化化的内涵。
3.“风”到“风化”社会风气。《国语·晋语六》载范文子语说:“吾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于民,于是乎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风听胪言于市,辨妖祥于谣,考百事于朝,问谤誉于路,有邪而正之,尽戒之术也。”伟昭作注:“风,采也。胪,传也。采听商旅所传善恶之言……行歌且谣。”“胪言”散布于市井,本来自然风就有吹起所经之物的特点。因此“风”从自然的这一特性而引申出“风化”“采风”的含义。
4.“风”到“风俗”。《汉书·艺文志·六艺略》:“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礼记》中:“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俗”。根据歌谣来了解民间的社会风气古已有之。春秋末期,乐官州鸩提出“天子省风以作乐”的官方文化政策,一方面概括了古之王者采风听政的政治传统。省风即观风,“省风俗,作乐以移之”,不仅要听到民间歌唱了什么,更要知道他们为什么歌唱。天子省风第一次表现出官方对民间风俗的重视,“省”只是手段,移其恶俗才是目的。
综上所述,对风俗的理解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演化,最开始指民间歌谣,接着指积久而成的风气习俗。笔者认为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风俗,它就不仅仅是现成的、已有的,而是包含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是一首古今的变奏曲。
二、古代诗歌中的风俗
(一)《诗经》爱情诗中的风俗
《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卫风·氓》“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综上可知,《诗经》中的爱情诗体现了婚约要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风气。
(二)《楚辞》巫术招魂
《礼记·檀弓下》:“骨肉复归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而遂行。”灵魂不是实体,而是一种气,可以脱离身体而四处游荡。古人迷信,以为人有会离开躯体的灵魂,人生病或死亡,灵魂离开了,就要举行招魂仪式,呼唤灵魂归来。屈原写作《招魂》,是模仿民间的创作,呼唤楚怀王的灵魂回到楚国来。在《楚辞·招魂》中,招魂这一民间风俗成为了屈原创作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