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方面存在一些不协调的现象,不利于提升教育质量。本文通过对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在合作上的不协调现象,探讨和研究如何实现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推进基层院系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协同育人的精致化。
[关键词]学生工作 教学工作 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7-0222-01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正在逐渐朝着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教学工作片面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学生工作则注重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造成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合作,在目标、理念上存在误解,在活动安排、环节设计上也配合不足。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等各种素质综合发展的人才,应该有机配合、协同育人,以提升整体教育质量和育人效果。
1.高校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的不协调现状
1.1 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管理没有体现“以学生为本”
虽然高校都提倡全员育人的观念,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中,并没有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体现不够,只是为完成岗位职责中规定的内容。一些专业教师只强调教学,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课堂上或学习上的不良行为不能及时制止,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等不愿维护,甚至认为这些工作就应该是辅导员负责的,片面地认为教学就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持无所谓的态度。而一些学生工作管理者则一味强调学生活动,且活动大多流于形式,既没有专业教师的参与也与专业课程无关。
1.2 教学工作者和学生工作者之间缺乏沟通机制和交流平台。
大部分教学工作者和学生工作者认为自己的工作需要和对方进行沟通,在思想上得到一定的重视,而实际上主动向对方进行沟通的只占少数。在现实工作中,学生工作者只注重学生活动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课堂表现、上课情况也无从了解;教学工作者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智育”,对学生课后的情况知之甚少。
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原因在于两者之间没有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平台。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都有相对独立的管理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两者很少需要相互配合,就可以独立完成工作。这样情况下,教学和学生工作自然缺少沟通。
1.3 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协同性差
一方面,学生工作专业化程度不高,不能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管理体制职责不清,需要改革;另一方面,两者之间时有冲突发生,且主要矛盾在于学生活动安排与教学授课安排上。比如:学生请假事项,找到辅导员请假了,但是任课老师认为影响正常的教学没有批准,导致这节课学生按照旷课处理。再比如,学生在团委的课外活动经常和正常的教学安排,经常使学生不能将活动和教学安排同时兼顾。像这种发生重叠和脱节等不协调现象,不但容易造成管理死角和矛盾冲突,而且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2.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融合的措施
2.1 教學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融合的思想
学生既是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共同的工作对象,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所以,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之间相互配合,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中之重,对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住“以学生的成人与成才为目标”这一主线,对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归纳,改变原有的工作管理方法和管理体系,建立管理工作流程;对高等教育模式作出相应调整,整合多方资源,构建立体化、全方位、多领域的“全员育人”工作格局。
2.2 具体措施
2.2.1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高校以育人为培养目标,无论学生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那么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要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学生真正需要什么,处处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仅仅考虑自己的工作对自己是否有实惠,能不能显示出自己的业绩。那么,在合作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那么多不愉快和不负责任的相互推诿,同时可以让学生在每一项工作中得到锻炼,学到知识。
2.2.2 创新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制度安排
为了实现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相互配合,更好地完成管理运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合理的制度安排。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制度的创新要有利于构建两者之间的桥梁。从工作联席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学生成绩预警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师生评价体系、学生干部评价制度等方面来进行综合的改革。在制定过程中,注意融合两者的力量,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和意见,紧紧围绕“学生主体”和“育人”目标开展相关工作,从而真正实现全员育人这一目标。
2.2.3 加强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沟通,共同指导课内外活动
加强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沟通,将课堂内外结合起来,达到协同育人的教育效果。
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它是推动教师参与学生管理、促进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有效结合的一个很好平台。它不再是传统模式中教师只负责传授课堂知识,而是由专业教师担任学生的导师。导师制可以通过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思想各方面的需求,更好的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便于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态度和志向,尤其是特殊学生,例如家庭经济困难生、心理困惑生和学习困难生等,对他们进行全面了解,因材施教,真正发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导师作用,同时可以改善教学工作将思想教育融入专业知识的学习之中。
3.结束语
在实际工作中,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都有相对独立且详细的工作内容,各自有自己的工作制度、工作方法,但是,二者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从不同的角度服务于学生,都是为了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高校应高度重视两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形成有机联动,充分发挥专业教师与学生工作者的特长,实现管理效率的最大化、最优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 冯金明,陈审声,孙晓民.高校学院(系)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合作的探索与研究 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6月.
[2] 张岚,李瑞,高校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协作机制的研究.教学实践研究,2015年.
[关键词]学生工作 教学工作 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7-0222-01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正在逐渐朝着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教学工作片面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学生工作则注重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造成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合作,在目标、理念上存在误解,在活动安排、环节设计上也配合不足。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等各种素质综合发展的人才,应该有机配合、协同育人,以提升整体教育质量和育人效果。
1.高校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的不协调现状
1.1 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管理没有体现“以学生为本”
虽然高校都提倡全员育人的观念,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中,并没有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体现不够,只是为完成岗位职责中规定的内容。一些专业教师只强调教学,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课堂上或学习上的不良行为不能及时制止,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等不愿维护,甚至认为这些工作就应该是辅导员负责的,片面地认为教学就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持无所谓的态度。而一些学生工作管理者则一味强调学生活动,且活动大多流于形式,既没有专业教师的参与也与专业课程无关。
1.2 教学工作者和学生工作者之间缺乏沟通机制和交流平台。
大部分教学工作者和学生工作者认为自己的工作需要和对方进行沟通,在思想上得到一定的重视,而实际上主动向对方进行沟通的只占少数。在现实工作中,学生工作者只注重学生活动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课堂表现、上课情况也无从了解;教学工作者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智育”,对学生课后的情况知之甚少。
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原因在于两者之间没有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平台。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都有相对独立的管理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两者很少需要相互配合,就可以独立完成工作。这样情况下,教学和学生工作自然缺少沟通。
1.3 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协同性差
一方面,学生工作专业化程度不高,不能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管理体制职责不清,需要改革;另一方面,两者之间时有冲突发生,且主要矛盾在于学生活动安排与教学授课安排上。比如:学生请假事项,找到辅导员请假了,但是任课老师认为影响正常的教学没有批准,导致这节课学生按照旷课处理。再比如,学生在团委的课外活动经常和正常的教学安排,经常使学生不能将活动和教学安排同时兼顾。像这种发生重叠和脱节等不协调现象,不但容易造成管理死角和矛盾冲突,而且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2.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融合的措施
2.1 教學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融合的思想
学生既是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共同的工作对象,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所以,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之间相互配合,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中之重,对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住“以学生的成人与成才为目标”这一主线,对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归纳,改变原有的工作管理方法和管理体系,建立管理工作流程;对高等教育模式作出相应调整,整合多方资源,构建立体化、全方位、多领域的“全员育人”工作格局。
2.2 具体措施
2.2.1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高校以育人为培养目标,无论学生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那么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要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学生真正需要什么,处处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仅仅考虑自己的工作对自己是否有实惠,能不能显示出自己的业绩。那么,在合作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那么多不愉快和不负责任的相互推诿,同时可以让学生在每一项工作中得到锻炼,学到知识。
2.2.2 创新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制度安排
为了实现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相互配合,更好地完成管理运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合理的制度安排。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制度的创新要有利于构建两者之间的桥梁。从工作联席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学生成绩预警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师生评价体系、学生干部评价制度等方面来进行综合的改革。在制定过程中,注意融合两者的力量,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和意见,紧紧围绕“学生主体”和“育人”目标开展相关工作,从而真正实现全员育人这一目标。
2.2.3 加强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沟通,共同指导课内外活动
加强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沟通,将课堂内外结合起来,达到协同育人的教育效果。
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它是推动教师参与学生管理、促进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有效结合的一个很好平台。它不再是传统模式中教师只负责传授课堂知识,而是由专业教师担任学生的导师。导师制可以通过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思想各方面的需求,更好的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便于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态度和志向,尤其是特殊学生,例如家庭经济困难生、心理困惑生和学习困难生等,对他们进行全面了解,因材施教,真正发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导师作用,同时可以改善教学工作将思想教育融入专业知识的学习之中。
3.结束语
在实际工作中,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都有相对独立且详细的工作内容,各自有自己的工作制度、工作方法,但是,二者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从不同的角度服务于学生,都是为了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高校应高度重视两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形成有机联动,充分发挥专业教师与学生工作者的特长,实现管理效率的最大化、最优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 冯金明,陈审声,孙晓民.高校学院(系)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合作的探索与研究 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6月.
[2] 张岚,李瑞,高校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协作机制的研究.教学实践研究,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