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色是教育的底色。我们血管中流淌的一腔热血,胸膛里跳动的一颗红心,入学时系在脖子上的鲜艳的红领巾,教室里红色的光荣榜等,无不彰显着红色之于生命生长的力量。红色教育是指以红色作为时代精神内涵的象征,务实的落点在于教育。如何让红色教育走进书本、走进生活,为儿童烙刻鲜明的红色基因?我们学校充分挖掘本土的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儿童的精神补钙铸魂。
一、志愿军故事,播撒红色基因的种子
颜怡奶奶是我们学校的退休老教师,也是一位离休的志愿军老战士,今年已经88岁高龄了。前些年,她每年都会应邀到学校来,为少先队员讲述当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故事;这几年,我们少先队员都会结伴来到阳光老年公寓,看望、慰问这位为捍卫国家尊严奉献青春与热血的革命功臣,听颜奶奶讲述那一个个浴血奋战的感人故事。
“1950年冬,我们接到演练任务,踏上火車,直到火车驶过鸭绿江,领导才说,‘你们现在是抗美援朝志愿军’,让我们摘下帽徽、肩章。”颜奶奶说,“大家在一块白布上写下名字、家庭地址等信息,每个人都时刻做好牺牲的准备……”颜奶奶每每介绍她参加革命的经历和在朝鲜战场上的动人故事时,总是心情激动,两眼放光,声音有些微微发抖,似乎重又回到了那热血沸腾的朝鲜战场上。当年,年仅17岁的她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来到朝鲜战场前线,成为一名活跃的志愿军文艺女兵。而今,她是南通城家喻户晓的“知心奶奶”,还建立了“小太阳成长基金”,成为南通市文明新风典型。情到深处,她深情地为少先队员们演唱了一首朝鲜民歌《春天来了》——当年她在战地慰问演出时经常演唱的歌曲。看着她沧桑的面庞、动情的微笑,听着她不那么动听的嗓音却流淌着一片深情的歌声,学生们都沉默不语,有的学生眼角还噙着泪花。
他们在生活笔记中这样写道:
在颜怡奶奶的生动讲述下,我们重温了那一段属于她的记忆。颜奶奶娓娓道来,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或许在她看来,这是人生中最辉煌的经历吧!我跟随着颜奶奶的思绪,回到往昔的峥嵘岁月,仿佛看到她和战友们在战场上奋不顾身地救治伤员的画面,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正是有了像颜奶奶那样拥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大无畏精神的革命先辈,我们的国家才日益强大,屹立在世界东方!(王可欣)
什么是舍生忘死、义无反顾?什么是祖国至上、人民至上?88岁的颜怡老奶奶用自己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的壮举向我们作了诠释。听着她的讲述,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她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伤员的情景。听着听着,我的眼里噙着激动的眼泪,心中涌动着惊涛骇浪,久久不能平静。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像颜奶奶一样为祖国作出贡献。(陈馨玥)
听着颜怡奶奶讲述的抗美援朝故事,我感受到了她和千千万万志愿军战士身上,那种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是抗美援朝取得胜利的保证,也是祖国繁荣昌盛的源泉。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也要像颜奶奶一样,在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张钧洁)
颜奶奶还将她的故事,写成了一本书《爱心在驰骋》。借此机会,她亲笔题名,赠送给少先队员们。学生手捧这本承载着信仰和豪情的书,体会着一位耄耋老人深沉的爱国情怀。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敬意,心中激情洋溢。颜奶奶已然成为他们心目中最耀眼的那颗“星”。也许,每次来听颜奶奶讲故事,就是一次“精神补钙”。在这样的过程中,儿童渐渐筑牢信仰之基。
阅读课上,学生们都争先恐后、津津有味地读着这本书,畅谈着自己的读书感悟。周五的班会课上,他们又走进了一年级学弟学妹们的课堂,光荣而自豪地宣讲颜奶奶的红色故事,将这些红色基因的种子播撒到学弟学妹们幼小的心田中,一点点地生根、发芽……
二、红领巾寻访,筑牢红色基因的根基
在我们学校的西边,有一个方圆约14公顷的古街区——寺街,这里被誉为“南通千年历史的‘活化石’”。在老街里漫步,满眼都是历史的痕迹。寺街中蕴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遗址和烈士故居,是江海大地革命火种的诞生地,也是一块彰显革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寺街研究专家姚老师的指引下,我们踏上了探访寺街红色基因的行程。学生们走进寺街巷道,观赏明清建筑,探访名人故居,品味世俗风情人生,凝视历史留下的红色印记:铮铮铁骨江上青、红色“女谍”马世和、革命文艺战士史白、中国的“保尔”徐惊百、民主斗士钱素凡、青艺志士季天择……一大批革命志士,他们都从寺街中走出来,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先后转战大江南北,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寺街彰显着的是质朴而鲜艳的红色革命情怀,历经百年沧桑,在阳光下仍熠熠生辉。
其中,胡家园6号,是徐惊百烈士的故居。一座白色的半身雕像,徐惊百烈士侧头凝视着。在这座有些破旧的屋子里,学生们放慢脚步,驻足流连,他们认真地读着27位爱国烈士的简介,目光在年轻的面庞上久久停留,眼神中写满了敬意。还有一张毛泽东主席亲笔签名的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似乎都在讲述它的主人那段浴血奋战的光荣历史,见证着一个个不屈的灵魂和伟大的精神。学生们认真地念着这段文字,品味着这份精神。革命烈士的爱国情、报国志,深深地镌刻在每个人的心中。
石桥头巷11号是革命烈士钱素凡烈士的家。他曾在南通中学任文史、地理教员,1946年因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参加南通中共地下党发起的“三一八”游行示威,被国民党特务从南通中学绑架杀害。钱素凡的妻子孙术奶奶虽已90多岁高龄,仍在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学生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到了这座岁月斑驳的小合院,拜访了孙述奶奶。孙奶奶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着装朴素,精神矍铄,置身院内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的盆栽之间,更显气度不凡。
孙奶奶微笑着接受学生敬献的鲜花,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她的笑容似乎更灿烂了。学生们手捧采访本,认真聆听孙奶奶回顾历史、讲述现在、展望未来,笔尖在纸上沙沙地写着。此时,阳光暖暖地照在寺街上,也照在孩子们的脸上。他们不再说笑,也不再追闹,一张张稚气的脸上,充满着严肃和敬意。学生们还在细细回味着孙术奶奶的话。 学生高梵晟在活动记录中写道:
讲历史——孙奶奶回顾了南通惨案,那血雨腥风的年代,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振兴,不惜抛头颅,洒热血。钱素凡老师在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不仅利用讲台教授科学知识、传播革命火种,而且在课余和社会生活中关心学生、青年的成长。他教育、团结了一大批进步青年,影响、指导他们走上了革命道路。在“三·一八”的斗争中,他带领学生走在游行队伍的前列,设法营救战友,安排进步学生离城,始终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谈现在——孙奶奶九十高龄,仍坚持天天看新闻、读报刊杂志,中国这些年的巨变她娓娓道来。她与我们讲述过去三十年生活的点滴变化,询问我们父辈生活的经历,让我们这些十七八歲的孩子,感受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孙奶奶的话语倾注了对国家的热爱和自豪,我们也感同身受。最后,孙奶奶勉励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从小要勤奋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展未来——孙奶奶细致耐心地回答了我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又真诚地教导我们在班级中帮助、关爱同学,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那一刻,所有的人似乎都感受到孙奶奶的人格魅力。
历史带走了那些人、那些事,却带不走那份沉重的记忆,那份厚重的爱国情怀。学生穿行在古老的石板中,似乎脚步变得沉重了,肩头又多了一些担当、一份责任……
三、夜行军体验,赓续红色基因的血脉
每年的毕业季,我们学校都会开展传统的夜行军活动。通过学科联动,进行资源整合。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走进长征历史,体会长征的艰辛,学习长征英雄,发扬长征精神。夜行军活动在学生的心灵筑就了一道永恒的丰碑。
语文课上,我们编选了一组“长征”主题的课文进行学习,如《长征》《彭德怀与大黑骤子》《金色的鱼钩》《三人行》等,这些课文叙述了长征时期红军战士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品赏语言的意味和美感,形象地感悟长征路途的艰辛和长征精神的伟大。
数学学科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补充和整合,开发出“数字长征”课程。如:中央红军长征历时368天,平均每天行军37公里,纵横11个省份,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这些数字如血如火如剑,为我们勾画出波澜壮阔的长征历史,也为我们数学学科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从解读长征数据、了解长征历史,描绘长征路线、体会长征曲折,测算长征距离、感悟长征艰辛等方面,让学生通过算一算、画一画、测一测、写一写,触摸长征历史,烙刻红色记忆,感悟民族精神。
夜行军当天,六年级学生在白天学校的活动比较单一:上午,学生学习各学科开发的“长征”主题课程;下午,则是一个微军训活动:站军姿、队列、行进等。一个小小的动作,一次次反复的训练,军官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学生有模有样,反复训练。短短半天的时间,整齐的步伐,方正的队列,无不彰显着小小红军战士严明的纪律和昂扬的斗志。
晚饭后,我们驱车来到园博园。这里的亲水平台前,早已灯光辉煌。小小红军们在这里开展长征歌曲大联唱。他们满面红光,慷慨激昂,用铿锵有力的歌声唱出了战胜困难、一往无前的决心和勇气,唱出了新时代小红军的满腔豪情与壮志。
子夜零时,军号嘹亮,夜行军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了。一个班就是一个连,在小小连长的带领下,红军战士们穿越铁丝网、翻越障碍、沙地排雷、穿越雷区、转移阵地……尽管天空飘着毛毛细雨,学生都不以为然,反而觉得很兴奋。七个多小时的系列活动,他们从园博园正门出发,穿过滨江公园,走到狼山和剑山,再折回园博园,行程达整整五公里。然而,800多名学生,全程无一人掉队;一辆随时备用的大巴车跟在队伍后面,却没有一个人上车休息。有的学生脚上磨破了,他们一声不吭,继续前行;有的学生鞋子跑掉了,他们悄悄地捡起来穿上;有的学生跑得肚子疼,他仍然坚持紧跟队伍、一步不落……
在这次模拟红军长征艰难险阻的情境中,学生们锻炼了体能,磨砺了意志,勇敢地战胜了自己。夜色里,学生用年轻的心灵触摸红色的岁月;在雨中,学生用脚步丈量成长的可能;队旗下,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少先队员的精神与风貌。
最后,16个连会师吴起镇——园博园亲水平台。这里,重又燃起熊熊的篝火,师生同台,围着篝火,载歌载舞,迎接胜利的到来。篝火映照着孩子们欢舞的身影,映红了孩子们的张张笑脸,那一刻,我热泪盈眶:每一个幼小的生命,都能经历磨练,绽放同样的精彩。这些红色基因,必将融入儿童的血脉,注入他们年轻的生命,铸就他们不屈的灵魂。
在红色教育系列活动中,儿童夯实生命的根基,磨砺生长的力量,努力向下扎根,向上拔节,栉风沐雨,成为一棵棵挺拔的栋梁之材,成就一片片伟岸的生命之林!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一、志愿军故事,播撒红色基因的种子
颜怡奶奶是我们学校的退休老教师,也是一位离休的志愿军老战士,今年已经88岁高龄了。前些年,她每年都会应邀到学校来,为少先队员讲述当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故事;这几年,我们少先队员都会结伴来到阳光老年公寓,看望、慰问这位为捍卫国家尊严奉献青春与热血的革命功臣,听颜奶奶讲述那一个个浴血奋战的感人故事。
“1950年冬,我们接到演练任务,踏上火車,直到火车驶过鸭绿江,领导才说,‘你们现在是抗美援朝志愿军’,让我们摘下帽徽、肩章。”颜奶奶说,“大家在一块白布上写下名字、家庭地址等信息,每个人都时刻做好牺牲的准备……”颜奶奶每每介绍她参加革命的经历和在朝鲜战场上的动人故事时,总是心情激动,两眼放光,声音有些微微发抖,似乎重又回到了那热血沸腾的朝鲜战场上。当年,年仅17岁的她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来到朝鲜战场前线,成为一名活跃的志愿军文艺女兵。而今,她是南通城家喻户晓的“知心奶奶”,还建立了“小太阳成长基金”,成为南通市文明新风典型。情到深处,她深情地为少先队员们演唱了一首朝鲜民歌《春天来了》——当年她在战地慰问演出时经常演唱的歌曲。看着她沧桑的面庞、动情的微笑,听着她不那么动听的嗓音却流淌着一片深情的歌声,学生们都沉默不语,有的学生眼角还噙着泪花。
他们在生活笔记中这样写道:
在颜怡奶奶的生动讲述下,我们重温了那一段属于她的记忆。颜奶奶娓娓道来,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或许在她看来,这是人生中最辉煌的经历吧!我跟随着颜奶奶的思绪,回到往昔的峥嵘岁月,仿佛看到她和战友们在战场上奋不顾身地救治伤员的画面,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正是有了像颜奶奶那样拥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大无畏精神的革命先辈,我们的国家才日益强大,屹立在世界东方!(王可欣)
什么是舍生忘死、义无反顾?什么是祖国至上、人民至上?88岁的颜怡老奶奶用自己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的壮举向我们作了诠释。听着她的讲述,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她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伤员的情景。听着听着,我的眼里噙着激动的眼泪,心中涌动着惊涛骇浪,久久不能平静。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像颜奶奶一样为祖国作出贡献。(陈馨玥)
听着颜怡奶奶讲述的抗美援朝故事,我感受到了她和千千万万志愿军战士身上,那种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是抗美援朝取得胜利的保证,也是祖国繁荣昌盛的源泉。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也要像颜奶奶一样,在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张钧洁)
颜奶奶还将她的故事,写成了一本书《爱心在驰骋》。借此机会,她亲笔题名,赠送给少先队员们。学生手捧这本承载着信仰和豪情的书,体会着一位耄耋老人深沉的爱国情怀。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敬意,心中激情洋溢。颜奶奶已然成为他们心目中最耀眼的那颗“星”。也许,每次来听颜奶奶讲故事,就是一次“精神补钙”。在这样的过程中,儿童渐渐筑牢信仰之基。
阅读课上,学生们都争先恐后、津津有味地读着这本书,畅谈着自己的读书感悟。周五的班会课上,他们又走进了一年级学弟学妹们的课堂,光荣而自豪地宣讲颜奶奶的红色故事,将这些红色基因的种子播撒到学弟学妹们幼小的心田中,一点点地生根、发芽……
二、红领巾寻访,筑牢红色基因的根基
在我们学校的西边,有一个方圆约14公顷的古街区——寺街,这里被誉为“南通千年历史的‘活化石’”。在老街里漫步,满眼都是历史的痕迹。寺街中蕴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遗址和烈士故居,是江海大地革命火种的诞生地,也是一块彰显革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寺街研究专家姚老师的指引下,我们踏上了探访寺街红色基因的行程。学生们走进寺街巷道,观赏明清建筑,探访名人故居,品味世俗风情人生,凝视历史留下的红色印记:铮铮铁骨江上青、红色“女谍”马世和、革命文艺战士史白、中国的“保尔”徐惊百、民主斗士钱素凡、青艺志士季天择……一大批革命志士,他们都从寺街中走出来,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先后转战大江南北,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寺街彰显着的是质朴而鲜艳的红色革命情怀,历经百年沧桑,在阳光下仍熠熠生辉。
其中,胡家园6号,是徐惊百烈士的故居。一座白色的半身雕像,徐惊百烈士侧头凝视着。在这座有些破旧的屋子里,学生们放慢脚步,驻足流连,他们认真地读着27位爱国烈士的简介,目光在年轻的面庞上久久停留,眼神中写满了敬意。还有一张毛泽东主席亲笔签名的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似乎都在讲述它的主人那段浴血奋战的光荣历史,见证着一个个不屈的灵魂和伟大的精神。学生们认真地念着这段文字,品味着这份精神。革命烈士的爱国情、报国志,深深地镌刻在每个人的心中。
石桥头巷11号是革命烈士钱素凡烈士的家。他曾在南通中学任文史、地理教员,1946年因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参加南通中共地下党发起的“三一八”游行示威,被国民党特务从南通中学绑架杀害。钱素凡的妻子孙术奶奶虽已90多岁高龄,仍在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学生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到了这座岁月斑驳的小合院,拜访了孙述奶奶。孙奶奶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着装朴素,精神矍铄,置身院内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的盆栽之间,更显气度不凡。
孙奶奶微笑着接受学生敬献的鲜花,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她的笑容似乎更灿烂了。学生们手捧采访本,认真聆听孙奶奶回顾历史、讲述现在、展望未来,笔尖在纸上沙沙地写着。此时,阳光暖暖地照在寺街上,也照在孩子们的脸上。他们不再说笑,也不再追闹,一张张稚气的脸上,充满着严肃和敬意。学生们还在细细回味着孙术奶奶的话。 学生高梵晟在活动记录中写道:
讲历史——孙奶奶回顾了南通惨案,那血雨腥风的年代,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振兴,不惜抛头颅,洒热血。钱素凡老师在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不仅利用讲台教授科学知识、传播革命火种,而且在课余和社会生活中关心学生、青年的成长。他教育、团结了一大批进步青年,影响、指导他们走上了革命道路。在“三·一八”的斗争中,他带领学生走在游行队伍的前列,设法营救战友,安排进步学生离城,始终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谈现在——孙奶奶九十高龄,仍坚持天天看新闻、读报刊杂志,中国这些年的巨变她娓娓道来。她与我们讲述过去三十年生活的点滴变化,询问我们父辈生活的经历,让我们这些十七八歲的孩子,感受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孙奶奶的话语倾注了对国家的热爱和自豪,我们也感同身受。最后,孙奶奶勉励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从小要勤奋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展未来——孙奶奶细致耐心地回答了我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又真诚地教导我们在班级中帮助、关爱同学,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那一刻,所有的人似乎都感受到孙奶奶的人格魅力。
历史带走了那些人、那些事,却带不走那份沉重的记忆,那份厚重的爱国情怀。学生穿行在古老的石板中,似乎脚步变得沉重了,肩头又多了一些担当、一份责任……
三、夜行军体验,赓续红色基因的血脉
每年的毕业季,我们学校都会开展传统的夜行军活动。通过学科联动,进行资源整合。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走进长征历史,体会长征的艰辛,学习长征英雄,发扬长征精神。夜行军活动在学生的心灵筑就了一道永恒的丰碑。
语文课上,我们编选了一组“长征”主题的课文进行学习,如《长征》《彭德怀与大黑骤子》《金色的鱼钩》《三人行》等,这些课文叙述了长征时期红军战士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品赏语言的意味和美感,形象地感悟长征路途的艰辛和长征精神的伟大。
数学学科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补充和整合,开发出“数字长征”课程。如:中央红军长征历时368天,平均每天行军37公里,纵横11个省份,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这些数字如血如火如剑,为我们勾画出波澜壮阔的长征历史,也为我们数学学科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从解读长征数据、了解长征历史,描绘长征路线、体会长征曲折,测算长征距离、感悟长征艰辛等方面,让学生通过算一算、画一画、测一测、写一写,触摸长征历史,烙刻红色记忆,感悟民族精神。
夜行军当天,六年级学生在白天学校的活动比较单一:上午,学生学习各学科开发的“长征”主题课程;下午,则是一个微军训活动:站军姿、队列、行进等。一个小小的动作,一次次反复的训练,军官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学生有模有样,反复训练。短短半天的时间,整齐的步伐,方正的队列,无不彰显着小小红军战士严明的纪律和昂扬的斗志。
晚饭后,我们驱车来到园博园。这里的亲水平台前,早已灯光辉煌。小小红军们在这里开展长征歌曲大联唱。他们满面红光,慷慨激昂,用铿锵有力的歌声唱出了战胜困难、一往无前的决心和勇气,唱出了新时代小红军的满腔豪情与壮志。
子夜零时,军号嘹亮,夜行军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了。一个班就是一个连,在小小连长的带领下,红军战士们穿越铁丝网、翻越障碍、沙地排雷、穿越雷区、转移阵地……尽管天空飘着毛毛细雨,学生都不以为然,反而觉得很兴奋。七个多小时的系列活动,他们从园博园正门出发,穿过滨江公园,走到狼山和剑山,再折回园博园,行程达整整五公里。然而,800多名学生,全程无一人掉队;一辆随时备用的大巴车跟在队伍后面,却没有一个人上车休息。有的学生脚上磨破了,他们一声不吭,继续前行;有的学生鞋子跑掉了,他们悄悄地捡起来穿上;有的学生跑得肚子疼,他仍然坚持紧跟队伍、一步不落……
在这次模拟红军长征艰难险阻的情境中,学生们锻炼了体能,磨砺了意志,勇敢地战胜了自己。夜色里,学生用年轻的心灵触摸红色的岁月;在雨中,学生用脚步丈量成长的可能;队旗下,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少先队员的精神与风貌。
最后,16个连会师吴起镇——园博园亲水平台。这里,重又燃起熊熊的篝火,师生同台,围着篝火,载歌载舞,迎接胜利的到来。篝火映照着孩子们欢舞的身影,映红了孩子们的张张笑脸,那一刻,我热泪盈眶:每一个幼小的生命,都能经历磨练,绽放同样的精彩。这些红色基因,必将融入儿童的血脉,注入他们年轻的生命,铸就他们不屈的灵魂。
在红色教育系列活动中,儿童夯实生命的根基,磨砺生长的力量,努力向下扎根,向上拔节,栉风沐雨,成为一棵棵挺拔的栋梁之材,成就一片片伟岸的生命之林!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