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始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即教师没有直接陈述结论,而是依据教育目标设计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同时让学生自由探讨、积极质疑、发现问题。在中职财会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创设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情境。
关键词:中职;财会教学;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形式的高度综合,是以创见性、新颖性和独特性为主要特征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始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即教师没有直接陈述结论,而是依据教育目标设计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同时让学生自由探讨、积极质疑、发现问题。笔者现就在中职财会教学中以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习惯的养成谈几点认识。
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提高
思维的独创性和新颖性指把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提出与众不同的、有新意或进步意义的设想和发现,它反映了独立思考、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阐述账簿记账规则中的“错账更正法”时,通过实例诱导学生思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某企业某日提取现金300元,账簿上却记了3000元。该怎么办?学生经过讨论提出了各种改正办法:用橡皮擦、用刀子刮、用涂改液改等等,甚至有的学生提出把3000元改为300.00元,这些方法都不符合会计错账更正方法。可见,错账更正绝不等同于平时的数学作业修正。有一名学生则提出如果是凭证中的金额多记,只要把多记金额用红字编制一张凭证并登账,就可以。看似简单,其实别出心裁、有创意,是思维独创性和新颖性的具体体现。在学生积极思考后教师才教给正确的更正法。
思维的流畅性即对某个问题有多样化的思路。例如“某会计人员月末结账前编制试算平衡表,发现其借方金额合计不等于贷方金额合计,请你帮她找出原因。”这个问题一提出,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学生纷纷发言,给出许多答案:“可能试算平衡表本身抄错了,账簿记录没错”;“记账时登错了”;“凭证编错了”……这些答案充分展示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思维的灵感性这是一种综合性、短暂性的突发心理现象,是人脑中最优越的功能和加工处理信息的最佳心理状态。思维的灵感性常表现为“逆向而行”。教师故意设置悬念、引导思考,然后在学生疑惑不解之中加以点拨,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思维的批判性指对自己或他人的思维活动、结果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评定的思维品质。传统教学有压抑创造性思维的一面,对“权威”的理论无条件地绝对服从,导致学生“唯书、唯师、唯上”的思维定势根深蒂固,学生具有独创性的见解也往往得不到教师的肯定和赞赏。在上习题课时,我常采用问题讨论法,引导学生自己逐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错误的答案敢于纠正,强调要有主见,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比如判断题“单位存货采购业务都要填制存货采购收入凭证并办理入库手续”,大部分学生根据书本相应的内容认为“对”。我说课本提供的习题参考答案却是“错”,学生都感到诧异。忽然有一学生质疑:“习题参考答案不一定都准确”。我欣喜地追问为什么,学生说:“按书本所阐述的内容来理解,这道题肯定是对的。”我立即赞扬这位学生敢于质疑,不盲从课本现成答案,具有可贵的批判精神。
当然,创造性思维包含各种思维的成分,在教学中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种思维。如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与求同思维(集中思维)结合、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直觉思维与批判思维结合等等,以再现创造性思维各基本成分的综合性,在此不一一列举。
二、课堂教学创设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情境
激发兴趣与好奇心兴趣、好奇心是人的一种带有强烈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创造性思维的领路人,是创新的触发点。财会专业理论知识是抽象枯燥的,而各项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又非常具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抽象理论到具体应用操作,又从具体实践应用到抽象理论依据,这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存在着差距与矛盾。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学生的思维特征与财会专业教学特点之间存在差距和矛盾,因此必须善于营造问题情境,诱导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教师加工、深化后的教材所展示的财经世界,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奠基。
克服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指思维定向预备状态,即依据既定方向去思考,其积极作用在于帮助学生联系新旧知识,按一定途径、办法解决面临的问题。在教材内容、学生求知心理发生了变化的具体财经问题和固有认识之间制造一种“冲突与不协调”,把学生引入克服思维定势负面影响,透过复杂现象把握事物本质,甚至尝试预见事物发展过程和结果这样一种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遇到矛盾—探究—深思—解决问题”的过程。
开拓知识领域知识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载体和基础,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问题意识,用问题进行点拨,引导组织多方面知识、事实,按事物发展的具体情况,从不同层次、多角度、多方向提出并论证各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在沿着探究的轨迹拓宽、深化知识的同时开发思维。例如讲解《工业企业会计》中“对外投资”的账务处理时,结合“接受投资”的账务处理问题,站在两个不同的会计主体位置分析账务处理的不同之处,从而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思考问题。这样既可综合巩固知识,又可以多途径地启发学生的观察比较力、思考力和想象力,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提高思维品质,使课堂成为创新阵地
激励探索求异要改变传统教育片面重视继承性、接受性的做法,激励学生广开思路、探索求异,对习以为常的现象和“权威理论”敢于持怀疑、分析、批判的态度,而不是一味盲从,同时不能用自己的思路取代学生的探索过程。只有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可能处于活跃状态。对教学中的难点及学生解题中常出错的地方,可精心设计“失误情境”激发学生思考,从而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遵循逻辑原则,要有条有理、层次分明、前后连贯,应用已有知识和逻辑规律导出正确结论,提高思维品质,使课堂成为创新阵地。
加强实践教学实践之实质是尝试,任何创新都离不开尝试,没有尝试财经教学就失去了应有的活力。除了完成必要的实践外,应适当增加实践内容,促进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等思维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安排学生进入有关实习单位,直接进行具体实务操作,特别是会计业务电算化的训练。学生从中独立发现或获取新知识、新思路、新见解、新方法,这些都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屈文.现代思维方式种种[J].现代技能开发,2002,(8).
[3]张玉森,等.基础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葛家树,等.企业财务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中职;财会教学;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形式的高度综合,是以创见性、新颖性和独特性为主要特征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始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即教师没有直接陈述结论,而是依据教育目标设计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同时让学生自由探讨、积极质疑、发现问题。笔者现就在中职财会教学中以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习惯的养成谈几点认识。
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提高
思维的独创性和新颖性指把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提出与众不同的、有新意或进步意义的设想和发现,它反映了独立思考、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阐述账簿记账规则中的“错账更正法”时,通过实例诱导学生思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某企业某日提取现金300元,账簿上却记了3000元。该怎么办?学生经过讨论提出了各种改正办法:用橡皮擦、用刀子刮、用涂改液改等等,甚至有的学生提出把3000元改为300.00元,这些方法都不符合会计错账更正方法。可见,错账更正绝不等同于平时的数学作业修正。有一名学生则提出如果是凭证中的金额多记,只要把多记金额用红字编制一张凭证并登账,就可以。看似简单,其实别出心裁、有创意,是思维独创性和新颖性的具体体现。在学生积极思考后教师才教给正确的更正法。
思维的流畅性即对某个问题有多样化的思路。例如“某会计人员月末结账前编制试算平衡表,发现其借方金额合计不等于贷方金额合计,请你帮她找出原因。”这个问题一提出,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学生纷纷发言,给出许多答案:“可能试算平衡表本身抄错了,账簿记录没错”;“记账时登错了”;“凭证编错了”……这些答案充分展示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思维的灵感性这是一种综合性、短暂性的突发心理现象,是人脑中最优越的功能和加工处理信息的最佳心理状态。思维的灵感性常表现为“逆向而行”。教师故意设置悬念、引导思考,然后在学生疑惑不解之中加以点拨,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思维的批判性指对自己或他人的思维活动、结果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评定的思维品质。传统教学有压抑创造性思维的一面,对“权威”的理论无条件地绝对服从,导致学生“唯书、唯师、唯上”的思维定势根深蒂固,学生具有独创性的见解也往往得不到教师的肯定和赞赏。在上习题课时,我常采用问题讨论法,引导学生自己逐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错误的答案敢于纠正,强调要有主见,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比如判断题“单位存货采购业务都要填制存货采购收入凭证并办理入库手续”,大部分学生根据书本相应的内容认为“对”。我说课本提供的习题参考答案却是“错”,学生都感到诧异。忽然有一学生质疑:“习题参考答案不一定都准确”。我欣喜地追问为什么,学生说:“按书本所阐述的内容来理解,这道题肯定是对的。”我立即赞扬这位学生敢于质疑,不盲从课本现成答案,具有可贵的批判精神。
当然,创造性思维包含各种思维的成分,在教学中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种思维。如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与求同思维(集中思维)结合、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直觉思维与批判思维结合等等,以再现创造性思维各基本成分的综合性,在此不一一列举。
二、课堂教学创设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情境
激发兴趣与好奇心兴趣、好奇心是人的一种带有强烈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创造性思维的领路人,是创新的触发点。财会专业理论知识是抽象枯燥的,而各项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又非常具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抽象理论到具体应用操作,又从具体实践应用到抽象理论依据,这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存在着差距与矛盾。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学生的思维特征与财会专业教学特点之间存在差距和矛盾,因此必须善于营造问题情境,诱导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教师加工、深化后的教材所展示的财经世界,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奠基。
克服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指思维定向预备状态,即依据既定方向去思考,其积极作用在于帮助学生联系新旧知识,按一定途径、办法解决面临的问题。在教材内容、学生求知心理发生了变化的具体财经问题和固有认识之间制造一种“冲突与不协调”,把学生引入克服思维定势负面影响,透过复杂现象把握事物本质,甚至尝试预见事物发展过程和结果这样一种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遇到矛盾—探究—深思—解决问题”的过程。
开拓知识领域知识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载体和基础,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问题意识,用问题进行点拨,引导组织多方面知识、事实,按事物发展的具体情况,从不同层次、多角度、多方向提出并论证各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在沿着探究的轨迹拓宽、深化知识的同时开发思维。例如讲解《工业企业会计》中“对外投资”的账务处理时,结合“接受投资”的账务处理问题,站在两个不同的会计主体位置分析账务处理的不同之处,从而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思考问题。这样既可综合巩固知识,又可以多途径地启发学生的观察比较力、思考力和想象力,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提高思维品质,使课堂成为创新阵地
激励探索求异要改变传统教育片面重视继承性、接受性的做法,激励学生广开思路、探索求异,对习以为常的现象和“权威理论”敢于持怀疑、分析、批判的态度,而不是一味盲从,同时不能用自己的思路取代学生的探索过程。只有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可能处于活跃状态。对教学中的难点及学生解题中常出错的地方,可精心设计“失误情境”激发学生思考,从而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遵循逻辑原则,要有条有理、层次分明、前后连贯,应用已有知识和逻辑规律导出正确结论,提高思维品质,使课堂成为创新阵地。
加强实践教学实践之实质是尝试,任何创新都离不开尝试,没有尝试财经教学就失去了应有的活力。除了完成必要的实践外,应适当增加实践内容,促进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等思维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安排学生进入有关实习单位,直接进行具体实务操作,特别是会计业务电算化的训练。学生从中独立发现或获取新知识、新思路、新见解、新方法,这些都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屈文.现代思维方式种种[J].现代技能开发,2002,(8).
[3]张玉森,等.基础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葛家树,等.企业财务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