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杭州西湖从唐代起就是知名的风景区。南宋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后,西湖已经发展成为“四时朝暮,阴晴雪月,无所不宜”的风景胜地。在游览西湖的人群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平民百姓。南宋高宗皇帝赵构就非常热衷于游西湖,在其禅位孝宗之后,游西湖成为赵构晚年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他甚至在自己的居所“德寿宫”内凿建了一个“小西湖”,可见其对西湖的喜爱。南宋时期的文人雅士也时常流连于西湖山水,西湖的秀丽景色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客居杭州时曾多次畅游西湖,写就有关西湖的诗作多达数十首,这些诗无疑又给西湖平添了几缕文化气息。
根据《宋会要辑稿·食货志》记载,当时很多的豪门大姓、军中兵卒侵湖围田,从而形成了大量的“坝田”、“塘田”等。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朝廷对非法围田进行清理,每一处合法的围田标明界址立石为凭,共有1489处,可见围田之盛。肆无忌惮的围湖造田,致使许多河湖滩涂被侵占殆尽,其中,杭州之西湖、萧山之湘湖、江浙之间的太湖等均上演与水争地的一幕。围湖造田的结果是,虽然开垦了大量农田,但是“每年大雨时行之际,陂泽填满,无以容蓄,遂至泛滥,颇为民患”。围田降低了水体的行洪、蓄洪能力,一旦暴雨洪水来袭,自有溃堤漫坝之忧。夏圭是南宋中期的画院待诏,他的这幅《西湖柳艇圖》在有意无意间为我们再现了南宋中前期针对西湖围湖造田的历史痕迹。
《西湖柳艇图》以及叶肖岩的《西湖十景图》等皆是从某一侧面或相对狭窄的视角来描绘西湖的,就如盲人摸象,仅及西湖之一隅。而《万松金阙图》《荷香消夏图》和《西湖图》等画作,则从更加开阔的视野乃至鸟瞰的方式来展现西湖,可以窥见南宋时期西湖的全貌。 《万松金阙图》为绢本青绿设色画卷,纵27.7厘米,横135.2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万松金阙图》的作者赵伯骕是南宋宗室出身的画家,其画作自然别有一番富丽堂皇。画卷开篇水天渺茫,渐见坡岸,坡上青松挺立、群鹤翱翔;其后渐入山中,山峦起伏,祥云朵朵,其间宫阙隐现,整幅画水天、湖岸、苍松、山峦、宫殿浑然一体。有研究认为“万松”是指南宋临安皇城之北的万松岭,“金阙”是指皇帝居住的宫殿,而西湖则位于万松岭之西,与之毗邻,因此这幅画反映了南宋时期杭州和西湖的历史风貌。
《荷香消夏图》是南宋画院画家马麟的作品,为绢本浅设色画卷。画中近景处有小桥曲折,桥两端柳荫蔽日,桥上行人似在驻足观赏湖上风光,又似在享受瞬间拂过的湖风;中景以宽阔的湖面为主体,湖上莲叶田田,有画舫、小艇正随着微波轻轻荡漾;在湖对岸,远山逶迤,柳林如烟,云雾飘动,烘托出一片闲适安宁的氛围。
盛夏时节,天气闷热难耐,南宋诗人周麟之在《苦热行》诗中就有“避暑如避仇”之语。西湖正是避暑的好去处,南宋时杭州人常常泛舟湖上,作避暑之游。据《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纳凉人多在湖船内,泊于柳荫下饮酒。”对此,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有详细描述:“都人士女,骈集炷香,已而登舟泛湖,为避暑之游……多占蒲深柳密宽凉之地,披襟钓水,月上始還。或好事者则敞大舫,设蕲簟高枕取凉,栉发快浴,惟取适意。或留宿湖心,竟夕而归。”如此避暑消夏,当真是好不惬意,这幅《荷香消夏图》可谓南宋杭州人夏季泛舟湖上避暑纳凉的真实写照。
《西湖图》为南宋李嵩所绘卷纸本水墨画卷,纵27厘米,横80.7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李嵩采用了全景画法,似置身空中,俯瞰而下,将西湖的诸般风景名胜尽收眼底。画卷展开,但见烟云明灭,山色依稀,气势旷远,在一片湿润淋漓的雾霭中,西湖边的宝塔、桥垣、楼亭、扁舟,还有环湖的群山,都隐现其间。
画幅正中是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西湖,也是刻意的留白。湖上点缀着几叶扁舟,正随着清风微澜穿梭往来。近景的湖滨岸边,画家用坚挺的界画笔法勾勒出楼阁屋宇,自左向右一字排开,形断而势连,借此挽住湖水。西湖的左岸,在散点叠染绘出的树丛小丘之上,雷峰塔脱颖而出,与画面右侧的保俶塔遥遥相望,雷峰塔下楼宇遍布,大多数建筑均是靠山面湖而建。西湖的右岸,跨过断桥白堤,是孤山风景,其墨色浓重、草木郁茂,可得生发之气。从孤山隔湖右望,画家以凝练之笔画出层层亭阁。其后,在山林掩映间,渐与湿笔抹出的连绵远山融为一体。
《西湖图》不仅是最能展现南宋时期西湖全貌的优秀画作,也是最早记录雷峰塔历史原貌的画作。雷峰塔是五代时期吴越国末代国王钱俶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建成的佛塔。《湖山便览》记载,雷峰塔原拟建十三层,后因财力所限,改为七层。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方腊起义,起义军攻陷临安,雷峰塔的塔院及外部的木构建筑物全部被焚毁,这是雷峰塔建成后遭受的第一次破坏。南宋宁宗时期(1194-1224年),雷峰塔得以大规模修缮,但塔身只恢复到五层。重修后的雷峰塔在建筑和陈设上重现了昔日的辉煌,特别是到了黄昏时分,西湖边的宝塔与瑰丽多彩的落日相映生辉,前人有诗赞曰:“浮屠会得游人意,挂得斜阳一抹金。”这就是著名的“雷峰夕照”。
此后,在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雷峰塔外部木结构檐廊为倭寇焚毁,仅存砖砌塔芯;到民国十三年(1924年)砖塔彻底倒塌,“雷峰夕照”顿成无可依托的想象和回忆。直至2002年,雷峰新塔在旧塔遗址之上重建。新塔采用了南宋重修时旧塔的设计风格,在外观上保留了五层八角楼阁式样式。在雷峰新塔重建过程中,最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就是李嵩的《西湖图》。
李嵩是南宋光宗、宁宗和理宗时期的画院待诏,时人尊之为“三朝老画师”。当时画院中人多兼工界画,而以李嵩最为著名。元代夏文彦所著的画论《图绘宝鉴》中说李嵩“尤长于界画”,明代的文徵明更是评价“嵩在画院最善界画,昔人谓其折算无亏”。李嵩对亭台楼阁等建筑方面的界画达到了“画法工细,不用界尺,而规矩准绳皆备”的地步,因此可以说李嵩能在最大程度上忠实地记录雷峰塔的历史原貌。
《西湖图》犹如琥珀一样,封存了南宋时期西湖的水光山色和人文景观,保留了雷峰塔的早期形象和整体样式。这幅现存的宋代最完好的西湖全景图,如今正陈列在上海博物馆中,作为宝贵的艺术遗产供人们静静地欣赏。通过《西湖图》,我们仿佛看到了雷峰塔的前世与今生;通过这些珍贵的宋代古画,我们仿佛也看到了西湖深厚的历史与人文底蕴。
根据《宋会要辑稿·食货志》记载,当时很多的豪门大姓、军中兵卒侵湖围田,从而形成了大量的“坝田”、“塘田”等。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朝廷对非法围田进行清理,每一处合法的围田标明界址立石为凭,共有1489处,可见围田之盛。肆无忌惮的围湖造田,致使许多河湖滩涂被侵占殆尽,其中,杭州之西湖、萧山之湘湖、江浙之间的太湖等均上演与水争地的一幕。围湖造田的结果是,虽然开垦了大量农田,但是“每年大雨时行之际,陂泽填满,无以容蓄,遂至泛滥,颇为民患”。围田降低了水体的行洪、蓄洪能力,一旦暴雨洪水来袭,自有溃堤漫坝之忧。夏圭是南宋中期的画院待诏,他的这幅《西湖柳艇圖》在有意无意间为我们再现了南宋中前期针对西湖围湖造田的历史痕迹。
《西湖柳艇图》以及叶肖岩的《西湖十景图》等皆是从某一侧面或相对狭窄的视角来描绘西湖的,就如盲人摸象,仅及西湖之一隅。而《万松金阙图》《荷香消夏图》和《西湖图》等画作,则从更加开阔的视野乃至鸟瞰的方式来展现西湖,可以窥见南宋时期西湖的全貌。 《万松金阙图》为绢本青绿设色画卷,纵27.7厘米,横135.2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万松金阙图》的作者赵伯骕是南宋宗室出身的画家,其画作自然别有一番富丽堂皇。画卷开篇水天渺茫,渐见坡岸,坡上青松挺立、群鹤翱翔;其后渐入山中,山峦起伏,祥云朵朵,其间宫阙隐现,整幅画水天、湖岸、苍松、山峦、宫殿浑然一体。有研究认为“万松”是指南宋临安皇城之北的万松岭,“金阙”是指皇帝居住的宫殿,而西湖则位于万松岭之西,与之毗邻,因此这幅画反映了南宋时期杭州和西湖的历史风貌。
《荷香消夏图》是南宋画院画家马麟的作品,为绢本浅设色画卷。画中近景处有小桥曲折,桥两端柳荫蔽日,桥上行人似在驻足观赏湖上风光,又似在享受瞬间拂过的湖风;中景以宽阔的湖面为主体,湖上莲叶田田,有画舫、小艇正随着微波轻轻荡漾;在湖对岸,远山逶迤,柳林如烟,云雾飘动,烘托出一片闲适安宁的氛围。
盛夏时节,天气闷热难耐,南宋诗人周麟之在《苦热行》诗中就有“避暑如避仇”之语。西湖正是避暑的好去处,南宋时杭州人常常泛舟湖上,作避暑之游。据《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纳凉人多在湖船内,泊于柳荫下饮酒。”对此,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有详细描述:“都人士女,骈集炷香,已而登舟泛湖,为避暑之游……多占蒲深柳密宽凉之地,披襟钓水,月上始還。或好事者则敞大舫,设蕲簟高枕取凉,栉发快浴,惟取适意。或留宿湖心,竟夕而归。”如此避暑消夏,当真是好不惬意,这幅《荷香消夏图》可谓南宋杭州人夏季泛舟湖上避暑纳凉的真实写照。
《西湖图》为南宋李嵩所绘卷纸本水墨画卷,纵27厘米,横80.7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李嵩采用了全景画法,似置身空中,俯瞰而下,将西湖的诸般风景名胜尽收眼底。画卷展开,但见烟云明灭,山色依稀,气势旷远,在一片湿润淋漓的雾霭中,西湖边的宝塔、桥垣、楼亭、扁舟,还有环湖的群山,都隐现其间。
画幅正中是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西湖,也是刻意的留白。湖上点缀着几叶扁舟,正随着清风微澜穿梭往来。近景的湖滨岸边,画家用坚挺的界画笔法勾勒出楼阁屋宇,自左向右一字排开,形断而势连,借此挽住湖水。西湖的左岸,在散点叠染绘出的树丛小丘之上,雷峰塔脱颖而出,与画面右侧的保俶塔遥遥相望,雷峰塔下楼宇遍布,大多数建筑均是靠山面湖而建。西湖的右岸,跨过断桥白堤,是孤山风景,其墨色浓重、草木郁茂,可得生发之气。从孤山隔湖右望,画家以凝练之笔画出层层亭阁。其后,在山林掩映间,渐与湿笔抹出的连绵远山融为一体。
《西湖图》不仅是最能展现南宋时期西湖全貌的优秀画作,也是最早记录雷峰塔历史原貌的画作。雷峰塔是五代时期吴越国末代国王钱俶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建成的佛塔。《湖山便览》记载,雷峰塔原拟建十三层,后因财力所限,改为七层。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方腊起义,起义军攻陷临安,雷峰塔的塔院及外部的木构建筑物全部被焚毁,这是雷峰塔建成后遭受的第一次破坏。南宋宁宗时期(1194-1224年),雷峰塔得以大规模修缮,但塔身只恢复到五层。重修后的雷峰塔在建筑和陈设上重现了昔日的辉煌,特别是到了黄昏时分,西湖边的宝塔与瑰丽多彩的落日相映生辉,前人有诗赞曰:“浮屠会得游人意,挂得斜阳一抹金。”这就是著名的“雷峰夕照”。
此后,在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雷峰塔外部木结构檐廊为倭寇焚毁,仅存砖砌塔芯;到民国十三年(1924年)砖塔彻底倒塌,“雷峰夕照”顿成无可依托的想象和回忆。直至2002年,雷峰新塔在旧塔遗址之上重建。新塔采用了南宋重修时旧塔的设计风格,在外观上保留了五层八角楼阁式样式。在雷峰新塔重建过程中,最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就是李嵩的《西湖图》。
李嵩是南宋光宗、宁宗和理宗时期的画院待诏,时人尊之为“三朝老画师”。当时画院中人多兼工界画,而以李嵩最为著名。元代夏文彦所著的画论《图绘宝鉴》中说李嵩“尤长于界画”,明代的文徵明更是评价“嵩在画院最善界画,昔人谓其折算无亏”。李嵩对亭台楼阁等建筑方面的界画达到了“画法工细,不用界尺,而规矩准绳皆备”的地步,因此可以说李嵩能在最大程度上忠实地记录雷峰塔的历史原貌。
《西湖图》犹如琥珀一样,封存了南宋时期西湖的水光山色和人文景观,保留了雷峰塔的早期形象和整体样式。这幅现存的宋代最完好的西湖全景图,如今正陈列在上海博物馆中,作为宝贵的艺术遗产供人们静静地欣赏。通过《西湖图》,我们仿佛看到了雷峰塔的前世与今生;通过这些珍贵的宋代古画,我们仿佛也看到了西湖深厚的历史与人文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