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烤烟房的艺术化重生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cul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团村公共服务中心项目位于中国福建省建宁县溪源乡都团村。基地在村口外约500米,是路边毗邻荷塘的一块用地。场地中有一组烤烟房(用于烘烤烟草的生产建筑),因为工艺技术的改变,已经长期闲置。
  项目背景——村边的老烤烟房
  项目位于中国福建省建宁县溪源乡都团村。基地在村口外约500米,是路边毗邻荷塘的一块用地。场地中有一组烤烟房(用于烘烤烟草的生产建筑),因为工艺技术的改变,已经长期闲置。
  烤烟房是福建一种典型的生产建筑,有大有小。基地中有两座小型的传统烤烟房,及一座大型烤烟房。大型烤烟房为砌体结构,由4个独立且平行的矩形烘烤空间组成,屋顶为平顶且相互联通,用于存放木柴等杂物。为了保持木柴干燥,屋顶上设有一个雨蓬,材料为石棉瓦。烤烟房面向荷塘,背依道路和山林,具有很好的视野和势。此外,都团村一系列建设也给此场地带来了发展的机会:水利项目对周边溪流进行了疏通,水岸进行了整修,建设了儿童戏水池;荷塘中修建了栈道,加强了农业景观的可达性和体验性。这一系列改变都加强了都团村的活力,也增加了都团村的访客。本项目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开始的,它旨在补充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的不足,为本地居民和外来者提供公共休憩空间。
  空间布局——生产空间的艺术化演绎
  保留了两座小型传统烤烟房,设计主要针对大型烤烟房展开。新建筑在老建筑的基地上建设,借用了原建筑的空间逻辑,并加以艺术化演绎。
  建筑师对烤烟房建造的自发性特别感兴趣。平面上,原建筑由4个平行的矩形空间构成,方盒子的大小、形态、间距完全一致,形成清晰的平面秩序。竖向上的逻辑也是清晰的,烤烟房生产单元和储藏单元分别位于首层和不规范的“二层”空间。雨蓬是原建筑特别有趣的元素,它是功能需要,但其结果也给建筑带来了空间属性上的改变。雨蓬以一种超尺度和随意感,打破了烤烟房生产单元的秩序感。
  设计的开始是向自发建造学习。新建筑的空间逻辑沿用了老烤烟房的空间模式:建筑也分为两层,首层由多个体块组成,分别是社区中心、展厅、会议室和厨房。如果仔细看,会发现一层体块的组合方式脱胎于原建筑的4个长方体。建筑师通过对原体块的消减、增加、组合,重构了平面的秩序。平面不再是原来的匀质肌理,而呈现出变化:室内空间更符合新功能的要求,体块之间的空隙为使用者提供了室外活动空间。一层空间朝向荷塘的立面为通高的木板,可以完全打开,人可以从建筑西南侧进入区域,并以一种自由的方式进入室内。这里室内外的界限是模糊的,建筑师希望形成一种自由空间。
  一层和二层由建筑西北角的一个室外楼梯连接。二层为长方形的大空间,是多功能厅,可以作为餐厅或者聚会使用。西侧面向荷塘的立面是落地大玻璃,将景观引入室内,西南角有一个室外平台,为室外就餐提供了条件。东侧立面因为朝向道路和山林,设计的较为封闭。齿状的外形是对原烤烟房的回应。建筑二层的另一个入口也开设在东侧,并用连桥与道路联通,解决了人流疏散的问题。
  大屋顶——理性和荒诞之间
  新建筑的重要视觉元素是夸张的大屋顶。这个大屋顶的处理是建筑师刻意为之:超尺度、不对称、甚至是“浮夸”的。它将建筑笼罩,为建筑提供了舒适的檐下空间,回应了当地多雨、湿热的气候。同时,它也是原建筑雨蓬的一种戏剧性的衍化。屋顶的檐口不是水平的,它被一条弧线切割,南侧屋顶较小,北侧屋顶大且长,一直延伸到接近地面的位置,设计团队戏称它为“象鼻子”。连接一层和二层的室外楼梯在此处穿越屋顶,形成了戏剧性的空间体验。
  屋顶为弧顶,钢结构,支撑屋顶的钢柱延续了理性和荒诞并存的特征。柱子并不是垂直设立,而是倾斜,且不平行的。人行走于屋檐下,柱子之间,有一种行走于竹林中的感觉。这种错位感,也正是建筑师希望给人带来的。柱子分为真正的承重构件,和虚假的承重构件,建筑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别。颜色的加入,也为柱子带来了时尚感和陌生化的效果,并与另一个“夸张”的处理——屋顶彩色釉面瓦形成呼应。
  釉面瓦——关于乡村普通材料的一次实践
  屋顶使用了鲜艳的釉面瓦,这是对中国乡村1990年代后新民居大量使用釉面瓦的一種艺术化挪用。釉面瓦脱胎于琉璃瓦,在1912年以前只用于宫殿、庙堂,民居中不允许使用。1990年代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釉面瓦生产成本的降低,中国乡村民居中开始大量使用釉面瓦。除了釉面瓦比传统的筒瓦更坚固、防水效果更好外,其闪亮的外观,鲜艳的颜色,以及曾经作为皇家和官府专用的符号性都是民间乐于使用它的原因。但在学界,特别是在建筑、文化学者眼中,釉面瓦是破坏乡村传统风貌的重要杀手之一。和它并列的杀手还包括:瓷砖和彩钢棚。这种审美的分歧使建筑师喜欢的朴素、传统材料并不被普通乡村所接受,而村民因为功能需要和展示富足需要所选择的“闪耀”材料也很难得到学者的认可。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建筑师希望探讨釉面瓦在现代乡村建筑中当代审美性的可能性。釉面瓦是否可以登上大雅之堂,成为既满足村民对“闪耀”材料的追求,又具有当代美学的材料?当然,这必将是一次大胆,甚至冒险的实验。
  本项目的釉面瓦采用了最普通的产品,从淘宝采购,具有普适性。设计中,建筑师做了多种尝试,讨论釉面瓦的色彩和组合方式。最终,瓦面颜色的选择为黑、灰、红、橙、深绿、浅蓝。屋顶的上部以黑色瓦为主,这样的处理将建筑与背后竹林的拓扑关系呈现为黑与绿的关系,这与传统建筑屋顶与山林的关系是一致的。其他色彩的瓦面主要集中在屋顶的前部和檐口处,这使建筑在被正常视角观察时,下探屋顶形成的立面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釉面瓦的排序并非完全随机,建筑师将其图案化。图案的原型来自于周边荷塘和稻田的航拍图,但经过了抽象和调整,使施工相对便捷。
  室内——新空间与老记忆
  室内的处理并不复杂。建筑分为两层,一层由几个小空间组成,除了厨房外,都具备很强的公共性。社区中心和展厅串联在一起,既可以服务于本地人,也为外来者提供休憩的空间。展厅室内保留了原烤烟房的空间格局和部分构件,如挂烟草的木架、观察火势的开口等。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展桌,用于摆放与地域有关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为建筑未来的经营提供条件。社区中心设有服务台,室内相对自由,可以摆放桌椅,为社区交流提供了可能性。会议室增加了服务的类型,也可作为小型包间使用,满足未来使用人群的不同诉求。
  值得注意的是,一层的室内和室外空间具有流动性,可以转动的木隔墙让内外空间可以轻易的串联在一起。借此,建筑的一层空间完成了流动性、可伸缩性和模糊性的建构。
  二层为多功能厅,建筑东侧的墙面呈凹凸起伏,并对应着墙面和玻璃,这是对原烤烟房四个平行生产空间的记忆性表达。室内墙面被橙黄色瓷砖覆盖,并延伸到地面,终止于结构柱的位置。地面的其他区域采用水磨石,这样的处理将建筑室内空间分为开敞和包裹两个区域,对应了后续的家具布置。天花保持了建筑屋顶的弧线形态,吊顶采用竹席作为装饰材料,体现了地域性。灯光的处理略显“任性”,建筑师采用线性灯进行基础照明,但灯管被不规则的布置在天花下,形成构成感,给建筑室内平添了当代性的气氛。
  结语和反思
  本项目的设计、建造时间持续了3年,特别感谢业主的信任和支持,让建筑师可以进行一次研究性设计。
  中国乡村建筑问题是复杂的。在审美层面,很难用简单的逻辑评判传统和当代,风貌与实用,乡村原生态形式与外来入侵形式的对错。建筑师和学者在批评传统乡村风貌被破坏的同时,很少设身处地的思考为何乡村原住民会选择城市性、现代性的形式和材料,也甚少从乡村社会学、经济学的视角思考这些形式和材料被使用的内在逻辑,更不会“俯身”以民间审美视角去看待其价值。
  本设计中,建筑师尝试从农村生产建筑中学习空间设计的语言,从乡村当代普通材料——釉面瓦、瓷砖中学习装饰的运用。但这种学习自然不是简单的复制,或者全盘的否定或肯定,而是带着批判的再创作。
其他文献
杨紫明,卡宾先生,Cabbeen卡宾服饰主理人、中国著名设计师、金顶奖得主。卡宾先生认为,在进入21世纪之后的十几年,国内的服装还是蛮争气的。在这段时间,中国国内的品牌都在进行从款式设计到供应链,再到柔性供应链的打造,现在品牌的开发能力远超国际平均标准,不管是从渠道、供应链和设计等多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卡宾服饰,颠覆流行”是卡宾先生创立卡宾品牌的第一个slogan,它有很多的原创,很多的叛
期刊
崔天剑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设计专业负责人  崔天剑,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南大学设计科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专业负责人。历任艺术学院院长助理兼艺术设计系主任(2006-2008)、副院长(2008-2019),长期分管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教学(2006-2019)。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工业
期刊
Apple Pro Display XDR的网格式创新设计,既减轻了重量,又增大了通风量。其凭借突破性的背光技术,将显示器所能拥有的亮度、对比度和色彩,提升到了一個新境界。它还能将屏幕调整为横向或纵向模式,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工作需要。
期刊
殷博,2000年加入深圳报业集团旗下报刊,担任新闻中心记者,以媒体人的视角报道社会关注行业。2008年加入深圳影儿时尚集团,担任影儿时尚集团副总裁,兼任集团旗下品牌Song of Song歌中歌总经理。从媒体人跨界成为服装人,以媒体人的视角创立影儿时尚集团电商部,开启全新的线上购物体验;她打破传统的培训方式,构建终端培训体系,她创立集团对外传播推广体系。从歌中歌品牌创立之时起,伴随品牌十年成长,殷
期刊
2021年三月,即将与大家见面的第47届中国家博会(广州),以了5万平方米的超大规模,4000多家品牌的超强阵容,数十场特展活动的超精彩呈现,带来一场家具家居行业的顶级盛会。  围绕“设计引领、内外循环、全链协同”的新定位,2021年3月18-21日,第47届中国家博会(广州)民用家具展将携手行业头部品牌、新锐设计品牌等豪华阵容,共同打造一场看点丰富、精彩绝伦的行业大秀。们巅峰设计同台竞技现场氛围
期刊
SJX2000高速火车车厢内部的各个元素之间和谐且相辅相成,整体外观精致动人,其精心打造的照明理念营造出车厢内温暖和幸福的感觉。这列火车的座位具有高度专属感,全新开发的座椅,带有厚坐墊,设计符合人体工学,乘坐极舒适。
期刊
SF90 Stradale是法拉利量产的第一款PHEV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其组合一个内燃机和三个电机的领先技术代表着法拉利向新潮流方向的迈进。它的内部设计浓墨重彩地打造了全景驾驶艙和环绕驾驶员的仪表盘,让人印象深刻。
期刊
BrainRobotics假体结合了人工智能和个性化编程。它能够对用户的预期动作和手势做出反应,并且几乎可以凭直觉執行。用户还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轻松定制假体的运动方式。
期刊
冯荟,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副院长,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武汉纺织大学服装设计系、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纺织学院。主要从事服装设计教学、纺织服装领域艺术策展、研究及设计。浙江省级精品在线课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主持人。中国丝绸博物馆特邀策展人,中国丝绸博物馆时尚专业咨询委员会委员。  关于服装设计教育与产业的发展,冯荟有着自己的思考:服装本质上是生活方式的另一种面貌,也是文明发展的
期刊
Alcantara携手意大利21世纪国家艺术博物馆(MA X XI)发起了“保护与尊重!”艺术项目,与四位艺术家——Andrea Anastasio、Gentucca Bini、Elena Salmistraro和Sissi——合作,利用Alcantara?材料设计艺术口罩。四位专注于不同细分领域(艺术、时尚、设计)的设计师,基于他们之前对口罩的象征意义和人类学意义的研究,创造出此次“保护与尊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