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合肥最大的城市名片。从创新型试点市到协同创新平台,再到打造创新高地、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合肥在一步步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信息链和资金链的“五链融合”。
“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祝大家创新愉快!”4月2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对科研人员说了这样一句极富人情味的“妙语”。
合肥以科教资源著称,与创新有不解之缘。乘火车抵达合肥站时,列车广播对合肥的介绍至今未变:“合肥是我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是包公故里……”英国《自然》杂志在2012、2013年连续两年发布报告称,合肥的基础科研实力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
然而,曾经的科教优势并没有转化成城市竞争力,仅仅停留在“名片”上。如何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推动整体经济转型发展,是合肥一直在探索的重要命题。从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到“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提出,合肥正在把创新打造成一个闪亮的城市品牌,更冀望创新成为合肥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竞争力。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合肥的创新探索之路经历了哪些崎岖?又突破了哪些瓶颈制约?创新基因是如何融入城市“血液”中的?
“引爆点”与平台经济
2013年9月,一批宁波籍企业家来合肥考察后,颇为感慨。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合肥已經培育出多个新兴产业;让他们心生羡慕的是,合肥有如此雄厚的科研创新实力。
然而,曾几何时,合肥的名片仅仅是一张“科教基地”,尽管坐拥中科大、合工大等名校以及众多国家级科研院所,却没有拿得出手的优势产业。“科教资源不转化,就如同‘捧着金饭碗要饭’。”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说。
“过去产学研合作很难,存在资源碎片化、创新孤岛和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等难题。政府和高校的关系,无非是给点钱给点项目,其它没有什么好的方式。”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长陈伟认为,“痛点”在于各种体制的导向不一样,政府的导向、教育体制的导向、研究机构的导向、企业的导向难以融合,要打破困局,必须走协同创新的路子。
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合肥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科技大学的资源。合肥与中科大,一个是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一个是享誉全球的高等学府。二者相得益彰,一拍即合。
2011年12月,首届合肥市与中科大市校联席会上,提出“大城名校”战略,双方第一次设想市校共建“科教创新园”。2012年4月,市校联合向科技部、教育部和中科院汇报规划,得到认同和支持。以“省院合作、市校共建”的原则共同推动建立,安徽省省长和中科院院长,共同担纲先研院建设领导小组组长。
中科大先研院的建设,可谓饱含各方寻求创新发展的决心。
中科大先研院既不是大学,也不是孵化器,也不是产业园,而是介于企业、大学和产业园之间的“混合体”,是“无编制、无预算、无级别”的“三无单位”。而先研院正是希望用这种“混合体”,来打破政产学研互不相通的现状,以一种全新的机制体制,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所有研发创新单元一律契约化进入,协议约定技术开发成果。成果产出后,按协议约定评估成果价值,符合条件的,迅速作价入股转变成资本运行。同时,将工程硕士培养与创新应用开发需求直接对接。”中科大先研院院长助理陈林介绍说。在这一发展思路下,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与效果大幅提升。
在先研院的建院宗旨里,有一条是“对接区域发展战略”。在合肥市看来,建设中科大先研院,是着眼于合肥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希望其成为合肥新一轮转型发展的“引爆点”。那么,先研院能否承担起这个使命?
经过3年多发展,先研院推动了创新资源的进一步汇聚,成为引领合肥创新发展的“爆点”。截至2016年4月,已与英特尔、微软、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共建了36个联合研发中心和实验室。集研究所、大学、企业孵化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创新种子汇聚成“智慧森林”,累计孵化企业达到140家,注册资本6亿元。
与此同时,通过先研院的带动,其他创新单元之间相互协作,加速了创新生态系统的扩大与完善。继中科大先研院之后,合肥先后成立了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中科院技术创新工程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安徽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等诸多创新平台。
高端协同创新平台是合肥推动创新的“牛鼻子”。研究院平台突破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隐形藩篱”,推动产学研合作由短期、松散、单项向长期、系统、实体转变。今后,这些高端协同创新平台将成为合肥乃至安徽省未来新兴产业的制高点,正在加速形成优质的产业生态和创业生态。“这是源发性创新,而不是过去的加工制造生产基地。源在合肥,就可以在源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不断转化,这个非常关键。”陈伟告诉《决策》。
创新与产业的辩证法
在创新路径选择上,合肥市决策者极为务实。
合肥市科技局的调研报告分析说:“合肥跳出了就科技创新抓科技创新的传统模式,坚持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突破口,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这就是产业与创新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现在合肥形成的局面是,一方面,众多创新平台紧扣合肥产业发展现实需求,创新平台自身延伸出相关新兴产业;另一方面,本土已培育出的新兴产业又与创新平台强强联手,再产生新的新兴产业,形成“创新叠加效应。”
比如,中科大先研院锁定微电子、健康医疗、新能源、新材料、量子信息等研究领域,涵盖合肥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半壁江山;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院结合公共安全产业园建设,初步形成“研究院 联盟 基金 园区”的公共安全产业推进体系。“从长远看,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合肥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合肥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占据了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前沿,抓住了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先机,赢得了新一轮区域竞争的主动权。”合肥市市长张庆军说。
“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祝大家创新愉快!”4月2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对科研人员说了这样一句极富人情味的“妙语”。
合肥以科教资源著称,与创新有不解之缘。乘火车抵达合肥站时,列车广播对合肥的介绍至今未变:“合肥是我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是包公故里……”英国《自然》杂志在2012、2013年连续两年发布报告称,合肥的基础科研实力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
然而,曾经的科教优势并没有转化成城市竞争力,仅仅停留在“名片”上。如何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推动整体经济转型发展,是合肥一直在探索的重要命题。从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到“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提出,合肥正在把创新打造成一个闪亮的城市品牌,更冀望创新成为合肥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竞争力。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合肥的创新探索之路经历了哪些崎岖?又突破了哪些瓶颈制约?创新基因是如何融入城市“血液”中的?
“引爆点”与平台经济
2013年9月,一批宁波籍企业家来合肥考察后,颇为感慨。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合肥已經培育出多个新兴产业;让他们心生羡慕的是,合肥有如此雄厚的科研创新实力。
然而,曾几何时,合肥的名片仅仅是一张“科教基地”,尽管坐拥中科大、合工大等名校以及众多国家级科研院所,却没有拿得出手的优势产业。“科教资源不转化,就如同‘捧着金饭碗要饭’。”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说。
“过去产学研合作很难,存在资源碎片化、创新孤岛和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等难题。政府和高校的关系,无非是给点钱给点项目,其它没有什么好的方式。”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长陈伟认为,“痛点”在于各种体制的导向不一样,政府的导向、教育体制的导向、研究机构的导向、企业的导向难以融合,要打破困局,必须走协同创新的路子。
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合肥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科技大学的资源。合肥与中科大,一个是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一个是享誉全球的高等学府。二者相得益彰,一拍即合。
2011年12月,首届合肥市与中科大市校联席会上,提出“大城名校”战略,双方第一次设想市校共建“科教创新园”。2012年4月,市校联合向科技部、教育部和中科院汇报规划,得到认同和支持。以“省院合作、市校共建”的原则共同推动建立,安徽省省长和中科院院长,共同担纲先研院建设领导小组组长。
中科大先研院的建设,可谓饱含各方寻求创新发展的决心。
中科大先研院既不是大学,也不是孵化器,也不是产业园,而是介于企业、大学和产业园之间的“混合体”,是“无编制、无预算、无级别”的“三无单位”。而先研院正是希望用这种“混合体”,来打破政产学研互不相通的现状,以一种全新的机制体制,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所有研发创新单元一律契约化进入,协议约定技术开发成果。成果产出后,按协议约定评估成果价值,符合条件的,迅速作价入股转变成资本运行。同时,将工程硕士培养与创新应用开发需求直接对接。”中科大先研院院长助理陈林介绍说。在这一发展思路下,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与效果大幅提升。
在先研院的建院宗旨里,有一条是“对接区域发展战略”。在合肥市看来,建设中科大先研院,是着眼于合肥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希望其成为合肥新一轮转型发展的“引爆点”。那么,先研院能否承担起这个使命?
经过3年多发展,先研院推动了创新资源的进一步汇聚,成为引领合肥创新发展的“爆点”。截至2016年4月,已与英特尔、微软、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共建了36个联合研发中心和实验室。集研究所、大学、企业孵化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创新种子汇聚成“智慧森林”,累计孵化企业达到140家,注册资本6亿元。
与此同时,通过先研院的带动,其他创新单元之间相互协作,加速了创新生态系统的扩大与完善。继中科大先研院之后,合肥先后成立了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中科院技术创新工程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安徽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等诸多创新平台。
高端协同创新平台是合肥推动创新的“牛鼻子”。研究院平台突破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隐形藩篱”,推动产学研合作由短期、松散、单项向长期、系统、实体转变。今后,这些高端协同创新平台将成为合肥乃至安徽省未来新兴产业的制高点,正在加速形成优质的产业生态和创业生态。“这是源发性创新,而不是过去的加工制造生产基地。源在合肥,就可以在源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不断转化,这个非常关键。”陈伟告诉《决策》。
创新与产业的辩证法
在创新路径选择上,合肥市决策者极为务实。
合肥市科技局的调研报告分析说:“合肥跳出了就科技创新抓科技创新的传统模式,坚持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突破口,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这就是产业与创新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现在合肥形成的局面是,一方面,众多创新平台紧扣合肥产业发展现实需求,创新平台自身延伸出相关新兴产业;另一方面,本土已培育出的新兴产业又与创新平台强强联手,再产生新的新兴产业,形成“创新叠加效应。”
比如,中科大先研院锁定微电子、健康医疗、新能源、新材料、量子信息等研究领域,涵盖合肥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半壁江山;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院结合公共安全产业园建设,初步形成“研究院 联盟 基金 园区”的公共安全产业推进体系。“从长远看,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合肥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合肥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占据了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前沿,抓住了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先机,赢得了新一轮区域竞争的主动权。”合肥市市长张庆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