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向卫国,文学硕士,副教授,供职广东茂名学院中文系,研究方向:文学理论;中西诗学。在《学术研究》、《南方文坛》、《名作欣赏》、《当代文坛》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
戴望舒(1905~1950),祖籍南京,生于杭州。中国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主要代表之一。1932-1935年留学法国。1942年春,诗人在香港因参加抗日活动而被捕入狱,受伤致残,他在狱中作《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名篇。
戴望舒早期的诗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影响较大,这从他最有名的一首《雨巷》可以看出:这首诗既有浓烈的中国晚唐诗歌的感伤气息,又有某种象征意味。但是戴望舒很快抛弃了早先的风格,“望舒的作风从《我的记忆》这一首诗而固定”。在我们今天看来,这句话真正的意义是,戴望舒的诗从《我的记忆》一诗而成熟,这也可以说是中国现代诗歌成熟的标志之一。
戴望舒诗的快速成熟并非仅靠天才或直觉,实际上他是具有高度的理性自觉的,这从他1932年发表的《诗论零札》可以看出:“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诗不能借重绘画的长处”……那么诗当如何呢?“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诗当将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而使人感到一种东西,诗本身就像是一个生物,不是无生物”……对音乐和绘画(尤其是前者)的借重显然是《雨巷》这类诗歌的特点,但戴望舒此处已明确反对人为地“凑韵脚”。诗有“自己的情绪”,一方面强调的是诗歌艺术自律,一方面指诗所描绘的对象的自然特征及其生命节奏,其中已经包含今天人们熟知的“客观化”理论。
《萧红墓畔口占》一诗写于1944年底,这是抗战胜利前最艰苦的时期。诗人独自步行漫长的“六小时”去看望墓中的萧红。这是为什么呢?萧红(1911~1942)是中国现代天才的女作家,一生命运坎坷,1942年1月在无比的寂寞凄凉中病逝于香港,死后草草葬于浅水湾的山坡上。诗中“寂寞”一词既是写诗人步行的寂寞,似乎也暗示了没有同伴肯予陪同前往的世态炎凉,同时它还与萧红生前和死后的寂寞形成某种心理上的同构关系。两个寂寞之人各自承受着自己的寂寞,寂寞的原因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同者,同生于乱世也,这是乱世的孤独;异者,萧红的寂寞有更多的个人情感因素,戴望舒的寂寞则主要是时代原因。第二行的“红山茶”至少也有两种象征意义:一是诗人对逝者萧红纯洁的追慕之情,一是萧红高洁的人格和纯净情感世界。“红山茶”所象征的情感是全诗的基础,是诗歌所由产生的依据。
但是,诗的重心显然在后两句,它们把前两句中的个体遭遇和个体性情感加以升华:第三句中的“长夜漫漫”还是可以同时理解为个人生命的寂寞和时代的黑暗双重意义,因而“等待”一词也有了内外两层含义:外在的历史期待(抗战的胜利、国家的新生等);内在的死亡期待——希望有一天“我”终于完成漫长的寂寞人生,到九泉之下与你相见——这层意思由第四句“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中的羡慕的语气可得到印证。这两句颠倒了某种人之常情,仿佛死者比生者更为幸运。里面似乎还隐藏着中国传统的“回归自然”的观念,有陶诗“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的某种回响。但无论如何,这两句诗一方面揭示出时代的恐怖,更高的意义则在于说出生命的虚无和无意义的本质,成为一个历史的和生命的双重反讽。生命到底有何意义?这是所有的伟大诗人必然会发出的生命追问。对于死亡的体验和思考于戴望舒而言,本来就是一个重要课题,比如早在《秋蝇》一诗中,他就借一只深秋时节临死的苍蝇的独特视角,以惊人的冷静,直观了死亡的过程和内心感受。
本诗的另外一个特色,是以传统的“口占”形式,保留住了诗歌生成时的鲜活的现场感,因而也就必然性地以朴素的口语完成。诗歌前两句的叙述说出一个客观性事件,后两句面对死者的独白简单、直接、客观,仿佛诗人走了“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就是专门为了对死者说这两句话而来。
附:《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戴望舒(1905~1950),祖籍南京,生于杭州。中国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主要代表之一。1932-1935年留学法国。1942年春,诗人在香港因参加抗日活动而被捕入狱,受伤致残,他在狱中作《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名篇。
戴望舒早期的诗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影响较大,这从他最有名的一首《雨巷》可以看出:这首诗既有浓烈的中国晚唐诗歌的感伤气息,又有某种象征意味。但是戴望舒很快抛弃了早先的风格,“望舒的作风从《我的记忆》这一首诗而固定”。在我们今天看来,这句话真正的意义是,戴望舒的诗从《我的记忆》一诗而成熟,这也可以说是中国现代诗歌成熟的标志之一。
戴望舒诗的快速成熟并非仅靠天才或直觉,实际上他是具有高度的理性自觉的,这从他1932年发表的《诗论零札》可以看出:“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诗不能借重绘画的长处”……那么诗当如何呢?“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诗当将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而使人感到一种东西,诗本身就像是一个生物,不是无生物”……对音乐和绘画(尤其是前者)的借重显然是《雨巷》这类诗歌的特点,但戴望舒此处已明确反对人为地“凑韵脚”。诗有“自己的情绪”,一方面强调的是诗歌艺术自律,一方面指诗所描绘的对象的自然特征及其生命节奏,其中已经包含今天人们熟知的“客观化”理论。
《萧红墓畔口占》一诗写于1944年底,这是抗战胜利前最艰苦的时期。诗人独自步行漫长的“六小时”去看望墓中的萧红。这是为什么呢?萧红(1911~1942)是中国现代天才的女作家,一生命运坎坷,1942年1月在无比的寂寞凄凉中病逝于香港,死后草草葬于浅水湾的山坡上。诗中“寂寞”一词既是写诗人步行的寂寞,似乎也暗示了没有同伴肯予陪同前往的世态炎凉,同时它还与萧红生前和死后的寂寞形成某种心理上的同构关系。两个寂寞之人各自承受着自己的寂寞,寂寞的原因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同者,同生于乱世也,这是乱世的孤独;异者,萧红的寂寞有更多的个人情感因素,戴望舒的寂寞则主要是时代原因。第二行的“红山茶”至少也有两种象征意义:一是诗人对逝者萧红纯洁的追慕之情,一是萧红高洁的人格和纯净情感世界。“红山茶”所象征的情感是全诗的基础,是诗歌所由产生的依据。
但是,诗的重心显然在后两句,它们把前两句中的个体遭遇和个体性情感加以升华:第三句中的“长夜漫漫”还是可以同时理解为个人生命的寂寞和时代的黑暗双重意义,因而“等待”一词也有了内外两层含义:外在的历史期待(抗战的胜利、国家的新生等);内在的死亡期待——希望有一天“我”终于完成漫长的寂寞人生,到九泉之下与你相见——这层意思由第四句“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中的羡慕的语气可得到印证。这两句颠倒了某种人之常情,仿佛死者比生者更为幸运。里面似乎还隐藏着中国传统的“回归自然”的观念,有陶诗“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的某种回响。但无论如何,这两句诗一方面揭示出时代的恐怖,更高的意义则在于说出生命的虚无和无意义的本质,成为一个历史的和生命的双重反讽。生命到底有何意义?这是所有的伟大诗人必然会发出的生命追问。对于死亡的体验和思考于戴望舒而言,本来就是一个重要课题,比如早在《秋蝇》一诗中,他就借一只深秋时节临死的苍蝇的独特视角,以惊人的冷静,直观了死亡的过程和内心感受。
本诗的另外一个特色,是以传统的“口占”形式,保留住了诗歌生成时的鲜活的现场感,因而也就必然性地以朴素的口语完成。诗歌前两句的叙述说出一个客观性事件,后两句面对死者的独白简单、直接、客观,仿佛诗人走了“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就是专门为了对死者说这两句话而来。
附:《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