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女神,黑暗中开花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r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蔓玫,知乎网上的植物大神,有110038位粉丝,收获了198561个点赞。她用几支彩色铅笔、一个速写本,成了植物插画界的“女神”,出版有《草木集》《节气手帖》等植物图书。
  但没人知道,她曾在抑郁深渊里苦候多年。医生再三鉴定后说她“能活到现在,算是个奇迹”。如今她说,好在,寸草不生的岁月里,还能寻觅到看似无力的花朵,它们可以伸出蜿蜒的根,把黑暗的能量一点点消解和感化。
  唯见植物如故人
  年少时,蔓玫被认为是有点写作天赋的神童“小玫瑰”。第一次写故事,是在她5岁。蔓玫看了一部动画片,是很激烈的机甲少年故事,大结局让她热血沸腾,隐隐却有遗憾。不可能让电视台改结局,蔓玫盘算一番,问外公要来稿纸,把觉得好的结局写在上面。
  她一直写得带劲,从市里到全国,作文大奖拿过不少。因文笔太好,很长一段时间里,校内不少老师竟认为她是抄的——含冤数年,蔓玫并不觉得难过,反而因这种变相肯定感到有趣。
  年少时,蔓玫兴趣广泛。除了写作,她还喜欢踏着缝纫机,缝制自己设计的裙子;写歌在音乐课上发表;为了看月食,披着毛毯在楼下坐一整夜。植物也备受她钟爱。童年时她与外公外婆住,家中养花百余盆。放学后的消遣,多半是观察花花草草。中学时,校园里的各色植物,开花时间、形态品性、背后的诗词典故,她皆倒背如流。
  那时她倨傲,锋芒毕露,是校园里的焦点人物,仰慕者多。一个女生送她生日礼物,在不远处角落偷看她的反应,她明知道对方在看,仍面无表情,把礼物往抽屉随手一扔。喜欢她的男生半夜打来电话,她嫌烦,毫不留情地掐断电话,合眼睡去。
  后来一切完全变了。她尝试写故事,脑中只能浮现支离破碎的字句,有时甚至只有空白。昔日绘声绘色的情节、活灵活现的角色,突然都让她觉得没意思,甚至厌弃。升入高中后,其他好玩的事情,也逐渐无法让她兴奋。她不知道那是抑郁症。
  高考时,她的第一志愿是心理学,但因为分数不够,被调剂到植物学系。上了大学后,她的抑郁症发展到极端,离家出走,自残,自杀……能想到的方式都闹腾遍了。大三暑假,她严重到生活无法自理。住院前做抑郁症量表测试,250分以上为症状严重,她得了400多分。
  溺水者需要抓住一根稻草,哪怕希望渺茫,创作是她唯一能感觉“自己仍存在”的东西。凭着从小打下的素描、水粉、写意中国画的基础,蔓玫在病床上画喜欢的衣服、一日三餐、甜蜜或悲伤的梦,还有路上的寻常植物。下雨了,不能出门散步,她给自己编了麻花辫,摘了些酢浆草,插在头发里,对着镜子照啊照。在门口捡到一朵木槿,已经萎蔫,但粉粉的,还是挺诱人,她摆在桌上一点点描画,慢慢勾线时,有种真切活着的感觉。这些看似无力的小小花朵,无论美丑、甘甜苦涩,扎根在很多人觉得脏的泥土里,但永远向着更接近天空的方向生长。
  抑郁症摧毁了其他爱好,唯见植物如故人。桃红,李白;堇菜玲珑,海棠春睡;将玉兰涂抹得明亮,让棣棠开成路边的阳光。可以说,植物是蔓玫亲近的伙伴,没有芥蒂,随时随地给她灵感与抚慰。
  一幅画是艺术又是科学
  病愈出院后,蔓玫依旧“调戏”花草,并在《诗经》《红楼梦》《本草纲目》《芥子园畫谱》以及古代诗词中寻找它们的倩影。她最初在知乎上回答植物问题,也是为了打发过剩的创作欲。
  但想真正对植物进行科学绘画,就必须把严谨性与艺术美结合,这就要求掌握一定的植物学知识,不能随意创造样子、颜色。因此,读完本科后,蔓玫又进入中科院,攻读观赏植物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有次做实验,从分子层面鉴定数十种同属植物的亲缘关系。过程繁琐,最终在软件中输入一千多个数据,分析形成一张表格。从简单的表格中,蔓玫好似看到了时光卷轴,千万年的画面历历在目,潮水涨退,沧海桑田,昆虫、恐龙、飞鸟、人类,足迹纷呈,来了又去。“植物们看似静默,却竭尽全力在生长蜕变。而我竟有幸,从一片叶子的细胞里见证这一切。”蔓玫感觉幼时看日食的兴奋又回来了。
  蔓玫坚持的本质真实的艺术创作,在国外是一门独立学科,即植物科学绘画。《玫瑰圣经》的作者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就是这方面的大师。由于画作极富风韵,公众把他定义为“画家”。蔓玫敬仰他的笔触,每个季节,她都去植物园、郊外,看植物在不同时段呈现不同状态,寻找灵感。她2016年出版的《节气手帖:蔓玫的花花朵朵》是浪漫与理性并具的花之记录。
  国人眼里,花历来是有灵、有情之物,蔓玫更视之为友,惺惺相惜。“植物落在眼里,往往叫我想起形形色色的人。”一花一人一形态,蔓玫赋予茉莉小家碧玉,赋予桑树潇洒旷达……关于她的名字“蔓玫”,玫瑰是最爱,美丽,富内涵,多刺,既坚强又痛苦;蔓性,则意味着更多自由、更旺盛的生长力,支撑人从黑暗中来,向光明中去。这是对她生命的一个注解,更是一份寄托。
  从黑暗中来向光明中去
  心中阴影并没远去,而是如蛆附骨,阴魂不散。从2015年到2017年,蔓玫总有那么几天极度亢奋,心脏狂跳,四肢颤抖,想狂笑尖叫。白天血脉贲张,血压升高,剧烈喘气。夜间梦魇不断,一晚上能做五六个梦。她睡不着,吃不下,无法做任何事。
  出院后,蔓玫恨不得做隐身人。除了闭口不提病史,她也避免谈自己的一切,从不表达个人好恶。
  硕士毕业后,她做过自然生活方向的编辑、文案,电商花店的创意,也担任过欧洲游学项目的讲师。每到一个新环境,她总担心不合群,小心翼翼,与幼年的张扬判若两人。每次同事聊起抑郁症,她只有沉默。
  她做各种从未做过的事,希望能改变内在:及腰长发剪到贴着脖子,穿酷酷的军装裤,吃以前不爱的食物,连买外套也专挑讨厌的颜色。但这种对自己的刻意扭转,很快以失败告终。几年下来,强行的遗忘、忽略、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如果无法接受生命中这些像影子一样黑暗的东西,我将永远畏手畏脚,无法在阳光下走路。”蔓玫决定放弃挣扎,像墙角的花一样,自然绽放。
  当她在知乎网公开自己的重度抑郁症病史后,粉丝反而更多了。大家好奇:什么样的情境,让你突然有种心上开出一朵花的感觉?她说画日记、画植物就是让自己“开花”的尝试。至今为止,她已经画了两百多天。无关痛痒的琐碎小事,经过这么记录之后,都变得有味道起来,内心也不再荒芜。
  “我们不会因为一朵花盛开就升职加薪,但它仍能带给我们发自内心的喜悦和美的享受。”蔓玫说,她会继续林间漫步,素手理枝,一直画下去,如果有人愿意来看,那就更好了。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赵莹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为捡便宜,投注“一元夺宝”  今年33岁的李灿是河北文安县人,大学毕业后,在保定一家建筑材料公司上班。2008年,李灿和中学教师董文旭结婚,次年生下儿子董浩。经过数年打拼,他们在保定买了一套140平方米的房子和一辆20万元的小轿车,温馨幸福。  2016年3月的一天,李灿在微信朋友圈看到闺密刘亚琴的朋友圈:“一元夺宝,1元秒杀苹果手机、单反、电脑。快快行动,惊喜等着你。”后面还附了一个网址。李灿好
期刊
她就像屋檐下的一盏灯  1933年6月,上海酷热无比,站在巴黎大戏院门口等梅志,身形高大的胡风心情激动。自从在“中国作家左翼联盟”成员韩起家中偶然见过她之后,那个穿浅蓝色旗袍的身影就一直留在他的脑海里。当时,因为在日本组织抗日文化团体,他被驱逐回到上海,任左联宣传部长、行政书记,暂住韩起家中。当韩起推荐梅志为新出的油印刊物刻蜡板时,他写信约她面谈。  梅志如约到来时,胡风早已满头大汗。在附近的冷饮
期刊
如此幸福的一天。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蜂鸟停在忍冬花上,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切斯瓦夫·米沃什  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鲁迅  我14岁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之后我用一生去学习像小孩子那样画画。  ——毕加索  人并不拥有自己的记忆,而是被自己的记忆所拥有。  ——费里尼  命运如同市场,如果老待在那里,价格多半是会下跌的。  ——培根  你所见到的,只不过是
期刊
李娟,是中国文坛上崛起的一颗新星。开始注意到她,是在《润》杂志连续多次看到她的散文,新奇的视角、生活化的场景、趣味横生的语言风格,令人过目难忘。  记得我读到她的第一篇散文就是经典篇目《九篇雪》。她说:“雪总会让人想起一个咬着嘴唇的沉默而倔强的女孩。”这个女孩不就是她自己吗?  她说:“他准备了那么多的岁月,去一片一片反复雕琢这些精美的艺术品,再在剩下的时间里将它们一把一把撒完。这些尤物,在静处和
期刊
最美的梦也最易碎  湖南姑娘梁艺自小就是个站在人群里会发光的姑娘,又生得伶牙俐齿,在幼儿园时便展露出过人的语言天赋。从6岁起,母亲便送她去少年宫学习播音主持,从此她便包揽了学校里各类演讲比赛、文娱活动的大小奖项,成了舞台上一颗耀眼的小明星。  做主持人是梁艺从小到大的梦想。多年以来,她一直在向着这个目标前进。16岁那年,她在当地主持人大赛中一举夺魁,毕业后顺利留在湖南娄底电视台。工作不久,她考入北
期刊
1948年8月,金陵女子大学的学生们自编自演了一出话剧:吴家二小姐贻芳,才貌双全,年过30岁仍待字闺中。有好事者问“为什么不结婚”,她微笑着回答:“我在等一个合适的人。”三年后,一个英俊的男人前来求亲,吴贻芳欣然应允。是谁让她青眼有加?是“教育之神”。  “吴贻芳嫁给教育”,一时传为佳话。那一年,她执教金陵女大,已整整二十年。  1893年,吴贻芳出身于官宦之家,守旧的父亲让她和姐姐裹小脚,学女红
期刊
任何时代,文学都是我们不可匮缺的养料。回望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全世界出版业都被文学喂养和激发,那些在黑暗中摸索创作的人,无不期待着伯乐从天而降。海明威、菲茨杰拉德都遇到伯乐,他就是美国斯克里伯纳出版社的麦克斯·珀金斯。他慧眼识才,出版了很多名作家的处女作,既修改他们的书稿,也疗愈他们的心灵。以珀金斯传记为题材的电影《天才捕手》所讲述的,就是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  由于耳疾,珀金斯在任何时候都戴着帽
期刊
忙不完的工作,做不完的家务,难免焦虑。焦虑时,就选择读书,在文字里寻找宁静和力量。与其焦虑明天的阴晴,不如现在好好过。若你也喜欢读书,愿意与我们分享,请与我联系:[email protected].  《当下的力量》  【德】埃克哈特·托利 著 曹植 译 中信出版社  多年蝉联美国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被翻译成五十多种文字,畅销全球五百多万册。不仅仅是一本书,还蕴含着活生生的能量,每次阅读,都会有
期刊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乡村是落后和贫瘠的代名词。有能力的人总是争先恐后地离开故土去追逐更好的生活,只留下孩子和老人在村口翘首以待。于是,乡村日益凋敝,留守的孩子们在长大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逃离。但有位叫王茜的姑娘在逃离乡村融入城市后又主动回到了生养自己的故乡。她说:“我希望乡村重新恢复生气,也希望母亲和孩子不再分离。”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  从懂事起,王茜就盼着离开家乡。她生于河南柘城县,那儿是全国著
期刊
因为是非裔,她承受更多残忍,直面灰暗,却不由分说爱上芭蕾舞。2016年,她终于将芭蕾界的种族壁垒击得粉碎,从睡地板的贫民窟女孩,蜕变为世上最杰出的舞团台柱。  她用勇气、专注、自律告诉世人:内心美丽的人,才能在舞台上站得长久。  不由分说爱上它  那天,整个剧场极度安静,严苛的教练淘汰了许多白人舞者,现场气氛降到冰点,谁都不敢大出一口气。这是她最后一次机会,过不了关,直接走人。手心里全是汗,她仍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