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开乃困薄。”
——《素问·生气通天论》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人们应该立即起床活动,以助阳气的生发;日暮阳气收藏的时候,就应及时休息安睡,以防阳气蓄积。如果违反阳气运行的规律而任意作息,身体就会困顿而衰败。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内的经气就像潮水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流动,在各经脉间起伏流注,不仅四季的变换是一个完整的循环,有一套相应的养生理论,一天24小时也是如此,且每个时辰都会有不同的经脉“值班”。由于古时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古代养生家根据昼夜阴阳的变化规律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明代石室道人称为“二六功课”,清代医学家又称此为“十二时无病法”。
子时(子夜11~凌晨1时)
胆经当令(值班)。这段时间正是中医养生中特别强调的睡觉时间。
子时犹如种子开始发芽之时,嫩芽最易受影响。这时不要熬夜,要及时上床睡觉。子时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常在子时前入睡者,第二天醒来后头脑会变得更加清醒,气色也显红润。子时前入睡是对胆经最好的照顾。
丑时(凌晨1时~3时)
肝经当令。静心养气是最好的保肝方法。要特别指出的是,某些年轻一族如在这个时间喝酒,将会对肝造成极大的损伤。
寅时(凌晨3时~5时)
肺经当令。按照中医理论,寅时是人体阳气的开始,也是人体气血从静变为动的开始,必须要有深度睡眠,最怕有人打扰。
卯时(早晨5~7时)
大肠经当令。这个时候天也基本上亮了。如果晚上十点半睡的话,五点醒也是不早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正常的排便,把代谢产物排出来。
养生法:见晨光即披衣坐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先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轻轻按摩两目六七遍,然后用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24次。随后去室外活动如做操、散步、打太极拳等。
辰时(上午7~9时)
胃经当令。胃经是人体很长的一条经脉,胃疼也是胃经的问题,脚面疼也是属于胃经疼。
养生法:起床练功后饮一杯白开水,用木梳梳发百余遍,有醒脑明目的作用。洗脸漱口、早餐。早餐宜清淡,宜饱,从现代医学角度看,牛奶、面包、粥、鸡蛋是不错的选择。餐后,慢慢走走百步,边走边以手摩腹,老年人脾胃虚弱,轻微活动的按摩腹部可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
巳时(上午9~11时)
脾经当令。脾主身之肌肉,思虑过度的人会消瘦,古代人讲心宽体胖,人心特别宽的话,食欲就旺盛,胃口好消化吸收就好,就容易长肉,这些都与脾有关。
养生法:此时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养花。疲倦时即闭目静坐养神,或叩牙齿咽口水几十次。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为说话耗气,尤其是老年人,本来就气弱,所以须“寡言语以养气”。
午时(上午11时~午后1时)
心经当令。这是午餐时间。午餐应该是美食,这里的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要求多样化,食物要“暖”和“软”。不要吃生冷坚硬的食物。只吃八分饱。食后用茶漱口,洗去油腻,然后静坐或午休。
养生法:睡午觉最为重要,即使睡不着闭一会儿眼睛都有好处。因为天地之气(阴阳)在这个时间段转换,转换的时候我们别搅动它,你没那么大的能量去干扰天地之气,那么怎么办呢?歇着,以不变应万变也是最好的养生。
未时(午后1~3时)
小肠经当令。午饭的营养如果小肠吸收不好的话,就会在人体形成垃圾(代谢产物)。可以在中午睡醒后做少量和缓的运动,喝一杯茶,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读书看报,或做家务等。
申时(午后3~5时)
膀胱经当令。膀胱经是很重要的经脉,中医称太阳经。它是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比如说小腿疼、后脑疼都是膀胱经的问题,记忆力衰退也和膀胱经有关。
养生法:肾与膀胱相表里,养护膀胱经应注意养肾,因此要注意多喝水。此时也是最好的学习时间,记忆力和判断力都很活跃,上班工作或读名人诗文,或练书法,或抚古琴,或去田园小劳等都不错。
酉时(午后5~7时)
肾经当令。肾主藏精。这个时辰应该注意养好肾精。晚餐宜早,宜少,可以适当加一些补肾之食品,如枸杞、核桃、黑大豆等。可饮酒1小杯,不能喝醉。
戌时(晚7~9时)
心包经当令。是娱乐时间,应该让我们自己高兴。用冷水洗脸、温水刷牙、热水洗脚,准备睡眠,睡前要静心养气,什么都不想,自然入睡,睡姿宜采取右侧卧位。
亥时(晚9—11时)
为三焦经当令。 “亥”字在古文中是生命重新孕育的意思,所以你要想让身体有一个好的起点,就要从此刻拥有好的睡眠开始。对老年人而言,可能存在睡眠困难问题,但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尽量在晚上11点半前进入睡眠状态。
注: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上焦为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中焦为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下焦为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大小肠等。三焦与心包经相表里。三焦的生理功能一为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
——《素问·生气通天论》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人们应该立即起床活动,以助阳气的生发;日暮阳气收藏的时候,就应及时休息安睡,以防阳气蓄积。如果违反阳气运行的规律而任意作息,身体就会困顿而衰败。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内的经气就像潮水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流动,在各经脉间起伏流注,不仅四季的变换是一个完整的循环,有一套相应的养生理论,一天24小时也是如此,且每个时辰都会有不同的经脉“值班”。由于古时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古代养生家根据昼夜阴阳的变化规律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明代石室道人称为“二六功课”,清代医学家又称此为“十二时无病法”。
子时(子夜11~凌晨1时)
胆经当令(值班)。这段时间正是中医养生中特别强调的睡觉时间。
子时犹如种子开始发芽之时,嫩芽最易受影响。这时不要熬夜,要及时上床睡觉。子时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常在子时前入睡者,第二天醒来后头脑会变得更加清醒,气色也显红润。子时前入睡是对胆经最好的照顾。
丑时(凌晨1时~3时)
肝经当令。静心养气是最好的保肝方法。要特别指出的是,某些年轻一族如在这个时间喝酒,将会对肝造成极大的损伤。
寅时(凌晨3时~5时)
肺经当令。按照中医理论,寅时是人体阳气的开始,也是人体气血从静变为动的开始,必须要有深度睡眠,最怕有人打扰。
卯时(早晨5~7时)
大肠经当令。这个时候天也基本上亮了。如果晚上十点半睡的话,五点醒也是不早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正常的排便,把代谢产物排出来。
养生法:见晨光即披衣坐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先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轻轻按摩两目六七遍,然后用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24次。随后去室外活动如做操、散步、打太极拳等。
辰时(上午7~9时)
胃经当令。胃经是人体很长的一条经脉,胃疼也是胃经的问题,脚面疼也是属于胃经疼。
养生法:起床练功后饮一杯白开水,用木梳梳发百余遍,有醒脑明目的作用。洗脸漱口、早餐。早餐宜清淡,宜饱,从现代医学角度看,牛奶、面包、粥、鸡蛋是不错的选择。餐后,慢慢走走百步,边走边以手摩腹,老年人脾胃虚弱,轻微活动的按摩腹部可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
巳时(上午9~11时)
脾经当令。脾主身之肌肉,思虑过度的人会消瘦,古代人讲心宽体胖,人心特别宽的话,食欲就旺盛,胃口好消化吸收就好,就容易长肉,这些都与脾有关。
养生法:此时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养花。疲倦时即闭目静坐养神,或叩牙齿咽口水几十次。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为说话耗气,尤其是老年人,本来就气弱,所以须“寡言语以养气”。
午时(上午11时~午后1时)
心经当令。这是午餐时间。午餐应该是美食,这里的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要求多样化,食物要“暖”和“软”。不要吃生冷坚硬的食物。只吃八分饱。食后用茶漱口,洗去油腻,然后静坐或午休。
养生法:睡午觉最为重要,即使睡不着闭一会儿眼睛都有好处。因为天地之气(阴阳)在这个时间段转换,转换的时候我们别搅动它,你没那么大的能量去干扰天地之气,那么怎么办呢?歇着,以不变应万变也是最好的养生。
未时(午后1~3时)
小肠经当令。午饭的营养如果小肠吸收不好的话,就会在人体形成垃圾(代谢产物)。可以在中午睡醒后做少量和缓的运动,喝一杯茶,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读书看报,或做家务等。
申时(午后3~5时)
膀胱经当令。膀胱经是很重要的经脉,中医称太阳经。它是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比如说小腿疼、后脑疼都是膀胱经的问题,记忆力衰退也和膀胱经有关。
养生法:肾与膀胱相表里,养护膀胱经应注意养肾,因此要注意多喝水。此时也是最好的学习时间,记忆力和判断力都很活跃,上班工作或读名人诗文,或练书法,或抚古琴,或去田园小劳等都不错。
酉时(午后5~7时)
肾经当令。肾主藏精。这个时辰应该注意养好肾精。晚餐宜早,宜少,可以适当加一些补肾之食品,如枸杞、核桃、黑大豆等。可饮酒1小杯,不能喝醉。
戌时(晚7~9时)
心包经当令。是娱乐时间,应该让我们自己高兴。用冷水洗脸、温水刷牙、热水洗脚,准备睡眠,睡前要静心养气,什么都不想,自然入睡,睡姿宜采取右侧卧位。
亥时(晚9—11时)
为三焦经当令。 “亥”字在古文中是生命重新孕育的意思,所以你要想让身体有一个好的起点,就要从此刻拥有好的睡眠开始。对老年人而言,可能存在睡眠困难问题,但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尽量在晚上11点半前进入睡眠状态。
注: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上焦为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中焦为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下焦为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大小肠等。三焦与心包经相表里。三焦的生理功能一为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