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例说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7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是语文高考试题的重点、难点,也是学生的薄弱点。之所以言其是重点,是因为该题放在试卷开头,无论是心态还是做题时间都影响着整张试卷的成败;言其是难点,是因其选文内容多为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美学等,学生对这类知识是比较陌生的,而且阅读和解题时间很短;言其是薄弱点,是因为学生的解题方法局限在快速浏览之后的原始比对,但是作为基础性阅读的论述类文本,高考对其所考查的能力和难度相对选考类文本阅读而言是比较低的,主要在于考查学生能否在获取文章信息的基础上对选项做出判断与推断。在此,以《2011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的论述类文本为例,探讨整体把握文本、科学准确答题的方法。
  【2011年高考全国大纲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回放】: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新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境》)
  【阅读方法】:
  1.阅读一篇论述类文本,要关注文章的题目或出处。因为它们往往提示着文章的论题或论点,从本文的出处可知该文的论题是“意境”。
  2.阅读文章第1段,通过勾画关键词,理清句与句间关系,从而提取出关键信息。
  3.阅读第2段,凭借语感可以判定首句为关键句,具体解释“意境”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是“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因为,论述类文本是议论文体,整体把握时分清楚观点与材料,可以快速而有效地把握信息。下文很明显是材料,“相反”“也”清晰地显示着材料间的关系。
  4.阅读第3段,根据文章的核心论题是意境,论述类文本往往围绕论题的内涵、特质、发展、意义等角度展开论述。再者,特殊的语言标志——即在一篇文章中多次出现的同一或相似的词语或句子,也可帮助学生迅速把握关键信息,即意境作品的特质:“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引领的是以这一特质为前提的结论,后文则是这个结论的材料。
  5.阅读第4段,“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是关键信息,“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是说因为西方艺术中的有些作品也“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也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自此,可以探讨出有效的阅读方法:即通过关注文本的题目与出处,抓住关键词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关注概念的内涵及概念间关系,注意文中前后照应的关键词句,快速而准确地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总之,论述类文本的阅读,一方面要依靠语感快速整体把握文本,一方面要明确考点和热点,微察病理,科学解题。只有重视阅读能力,培养理性思维,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语文素养,才能抓住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根本。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难教,语文教师的一大通病往往在于角色错位,认定自己是一个“教书先生”,只需“传道受业解惑”,只需要当好学生的“良师益友”。面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语文老师应注重平时的精讲精批,扮演在而不在、不在而在,有中有无,无中有有的灵动角色,才能满足不同个性的学生,不同场合和不同时机的需要,真正落实“让学习过程  1、多扮“新娘”角色  大多数学生觉得语文乏味,学习兴趣不浓。面对学生,没有必要过多强调
期刊
“绿色课堂”, 崇尚的是健康的、无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追求的是全面和谐的教育,提倡的是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相融的教育,强调的是以立人为中心的教育,注重的是基于民主尊重的教育,落实的是新课程背景下让课堂充满智慧与挑战的主阵地教育。在这样的“绿色课堂”中,教师将关注学生,给予学生权利——参与权、平等权、质疑权、选择权,从而改变课堂现状,呵护学生的学习情感。不但全面地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而且还
期刊
前几天,看过一个对以前现在学校课程的评价,是这样说的:当学生需要学习道德判断的时候,他们却在原始社会里爬行;当学生需要认识社会关系的时候,他们却在资本论里跋涉。这深刻地反映出原来课程教材的抽象性和非现实性,这些年的课程改革,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开放性,更加以人为本,更具有现实性,更贴近生活实际,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  课程的改革对教师实现新的课程追求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
期刊
《陈情表》自问世以来,一直好评如潮。特别是苏轼“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的评价一出,《陈情表》更是有口皆碑,一时洛阳纸贵。但细细读来,颇觉《陈情表》实难和《出》《祭》二文鼎足。故此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一吐心中块垒。  《陈情表》以孝著名,但读来激动之余却又不禁让人心为之堵。如果说《出师表》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腔赤
期刊
聪明的教师在教学里为学生传授知识,伟大的教师在灵魂里为学生点燃智慧。作为新生代的教育工作者,教师不仅要拥有前者的“聪明”,而且还必须具有后者的“伟大”。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师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亮起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做“伟大”的教育者呢?  一、让学生的兴趣和个性亮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论语》中也提到,“知之者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性”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时代特征。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在教学中的体现是教学使人成为人,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人文教育的 “种子”  教材是语文教学的依托,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
期刊
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交往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是教学过程能否按照现代教育的思想来运行的前提和保证。建立良性的师生关系也日益成为我们作为一线教师深思的问题。  首先应考查一下我们现行的教育模式中,师生关系的状况如何?现行的师生活动,有如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 单向性。它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担任文化知识的
期刊
学生的思想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我们种下了种子,并希望它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但是,我们并不能时时关照这棵树,所以我们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会浇灌打理自己的知识之树。  我们不断强调着“积累”的重要性,但是,如果积累来的东西不及时进行梳理,那么就会像一棵虽枝繁叶茂但却杂乱无序的树,知识要到用到时,学生并不能及时找到,所以,我们在教会学生积累的基础上,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及时梳理知识并进行归纳整理。  在讲字音字形
期刊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的代表作,也是唐宋散文的经典名篇。它通过对岳阳楼胜景的描写,阐发古仁人的忧乐观,以及作者自己遭贬后的旷达胸怀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文章在描写上采用大手笔,景物鲜明,画面优美,意境开阔,思想积极,语言富于音乐美,极富艺术感染力。  一、绘画美  朱自清先生说:“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好的写景散文都能做到描写生动形象,画面优美传神,本文也不例。文章共六段,首段交代写作缘由,二至四段写岳
期刊
认识杨绛先生,是从教读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老王》开始的。《老王》是一篇文质朴实无华,特别耐人寻味的叙事散文。通篇运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回忆了在那个人情冷漠的特定年代,一位人世间最平凡不过的底层百姓——靠蹬三轮车艰难度日的老王,与杨绛先生一家发生的几件凡尘琐事。追怀了这位遭遇不幸但个性善良的人生过客,表达了作者对老王难以释怀的“愧怍”之情。  就是这份“愧怍”,深深感动了我,也吸引我走近她,爱上她,更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