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1-000-01
摘 要 本文从儿童体育培训的社会价值分析入手,对儿童体育培训在社区推广的形式和特征,以及推广时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以供各方参考。
关键词 儿童体育培训 社会价值 社区推广 注意问题
儿童体育培训指的是针对儿童群体或家长开展的体育技能、知识和理念的教育活动。儿童的身心发育及成长逐渐成为被人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儿童健康问题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儿童体育培训可满足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学校以外的体育运动需求。儿童体育培训的社区推广是一个逐渐兴起的社会现象。
一、儿童体育培训的社会价值分析
(一)健身价值
体育本身具有健身功能,健身功能也是其最基础的价值。体育活动以多种身体运动的形式开展,人会直接参与到身体活动中。科学的、适度的体育运动会使人体机能和器官产生良好的适应性,从而提高人自身的身体健康水平。儿童体育培训针对特定的儿童,主要健身价值体现在促进儿童身體生长发育,改造身体骨骼和肌肉系统,提高人的运动能力,改善人体内脏、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以及儿童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已有研究表明,不同的干预手段,如体育、社会互动、饮食干预等对认知能力和脑健康会产生交互影响。
(二)娱乐价值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体育是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是满足人与社会休闲和娱乐需要的重要方式。儿童体育项目的取向一般可分为技能型和娱乐型,体育培训项目主要以课外培训的形式开展,比如跆拳道、游泳课外班等形式,当前的培训特点不拘泥于单一的技能技法培训,还有适合儿童的各个年龄段的很多体育游戏,将游戏融入到儿童体育培训中,不仅增加了儿童的参与兴趣,调动了积极性,同时也将一些体育项目的表演性、技能型和娱乐性很好的结合起来,是体育培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教育价值
体育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促进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在学校体育中,各项体育活动的制定和实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生活,即培养学生养成规则意识,同时也为未来健康的体格打基础。儿童体育培训同样如此。二、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人的个性通过教育形成和完善,而体育在教育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只有正常完成社会化,才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需求。儿童体育培训提供社会规范教育,比如跆拳道中的礼节;提供社会角色的体验,比如体育游戏中的各种角色扮演等。
(四)文化价值
体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儿童体育培训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也必将具备其特定的文化价值。在社区推广中,文化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体育本身注重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个体的人格同社会人格的统一。二、增强社区凝聚力。在体育活动中,不仅是儿童,家长也是不可或缺的,儿童体育培训通过集中式的活动,集聚社区力量,以一种社会语言的形式,提高家长和社区对体育的认同感。三、美学价值。儿童体育项目通常能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满足人的心理需求。通常家长是以观众的角色参与体育活动的,互动形式为鼓励和赞美。
二、儿童体育培训在社区推广的形式和特征
(一)网络媒体推广
网络媒体,通常培训机构一般选择的方式是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或企业网站,公布关于儿童体育培训的内容、师资、价格、时间等信息资源,同时借助搜索引擎、网页论坛等网络手段推广信息。其特征是:优点是覆盖面广,不仅面对社区,而且面对全社会;缺点是没有精确定位到社区儿童的家长群体。
新媒体,当下微信、weibo已成为各类组织宣传的重要阵地。利用微信、weibo这样的平台可以使即时信息在家长之间得到传播,在家长中建立口碑宣传,建立一个圈子,使信息处于共享状态。其特征:优点是因其广泛普及性,且已操作,大众易接受;缺点是年级大的家长可能不会覆盖到,而且需要一定的线下活动才能建立圈子。
电视媒体,在周边有大型商场或是公园的社区,儿童体育培训机构往往联系商场投放电视广告或是播放相关视频,帮助吸引眼球。特征:效果明显,但成本较高
(二)社区地面推广
信箱直投,就是将广告单直接投递到居民信箱中。特征是具名可能以为是拉进广告而不再关注。小区海报,在小区门口或是公园等在小区人流量较大的地方摆放,关于儿童体育培训的海报或易拉宝,特征是比较显眼,但是耗费人力。
(三)联合政府推广
当今社会,政企合作越来越广泛,政府直接向机构购买体育服务用于社区建设,常见的体育服务有体育器材、赛事举办以及体育培训等。特征是具有政策指向性,但是还处于探索阶段。
三、儿童体育培训在社区推广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项目及推广形式多元化
推广方应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性别特点和认知规律,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设计不同的项目以满足绝大部分社区儿童运动需求。针对不同的儿童及家长,选择合适的推广方式,避免推广形式的单一。
(二)加强同社区政府互动
加强同社区政府的沟通,在推广时应考虑社区的实际情况,如社区人员结构、场地设施、儿童的课外时间等。
(三)以人为本,提升服务意识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认识体育的功能,结合儿童体育培训的社会价值,充分发挥体育的功能,服务于社区的儿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尹燕涛.北京市海淀区幼儿体育培训市场研究——以轮滑、游泳、跆拳道为例[D].北京体育大学.2012.
[2] 何之是.棒球项目社区推广研究[D].复旦大学.2008.
摘 要 本文从儿童体育培训的社会价值分析入手,对儿童体育培训在社区推广的形式和特征,以及推广时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以供各方参考。
关键词 儿童体育培训 社会价值 社区推广 注意问题
儿童体育培训指的是针对儿童群体或家长开展的体育技能、知识和理念的教育活动。儿童的身心发育及成长逐渐成为被人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儿童健康问题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儿童体育培训可满足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学校以外的体育运动需求。儿童体育培训的社区推广是一个逐渐兴起的社会现象。
一、儿童体育培训的社会价值分析
(一)健身价值
体育本身具有健身功能,健身功能也是其最基础的价值。体育活动以多种身体运动的形式开展,人会直接参与到身体活动中。科学的、适度的体育运动会使人体机能和器官产生良好的适应性,从而提高人自身的身体健康水平。儿童体育培训针对特定的儿童,主要健身价值体现在促进儿童身體生长发育,改造身体骨骼和肌肉系统,提高人的运动能力,改善人体内脏、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以及儿童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已有研究表明,不同的干预手段,如体育、社会互动、饮食干预等对认知能力和脑健康会产生交互影响。
(二)娱乐价值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体育是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是满足人与社会休闲和娱乐需要的重要方式。儿童体育项目的取向一般可分为技能型和娱乐型,体育培训项目主要以课外培训的形式开展,比如跆拳道、游泳课外班等形式,当前的培训特点不拘泥于单一的技能技法培训,还有适合儿童的各个年龄段的很多体育游戏,将游戏融入到儿童体育培训中,不仅增加了儿童的参与兴趣,调动了积极性,同时也将一些体育项目的表演性、技能型和娱乐性很好的结合起来,是体育培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教育价值
体育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促进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在学校体育中,各项体育活动的制定和实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生活,即培养学生养成规则意识,同时也为未来健康的体格打基础。儿童体育培训同样如此。二、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人的个性通过教育形成和完善,而体育在教育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只有正常完成社会化,才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需求。儿童体育培训提供社会规范教育,比如跆拳道中的礼节;提供社会角色的体验,比如体育游戏中的各种角色扮演等。
(四)文化价值
体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儿童体育培训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也必将具备其特定的文化价值。在社区推广中,文化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体育本身注重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个体的人格同社会人格的统一。二、增强社区凝聚力。在体育活动中,不仅是儿童,家长也是不可或缺的,儿童体育培训通过集中式的活动,集聚社区力量,以一种社会语言的形式,提高家长和社区对体育的认同感。三、美学价值。儿童体育项目通常能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满足人的心理需求。通常家长是以观众的角色参与体育活动的,互动形式为鼓励和赞美。
二、儿童体育培训在社区推广的形式和特征
(一)网络媒体推广
网络媒体,通常培训机构一般选择的方式是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或企业网站,公布关于儿童体育培训的内容、师资、价格、时间等信息资源,同时借助搜索引擎、网页论坛等网络手段推广信息。其特征是:优点是覆盖面广,不仅面对社区,而且面对全社会;缺点是没有精确定位到社区儿童的家长群体。
新媒体,当下微信、weibo已成为各类组织宣传的重要阵地。利用微信、weibo这样的平台可以使即时信息在家长之间得到传播,在家长中建立口碑宣传,建立一个圈子,使信息处于共享状态。其特征:优点是因其广泛普及性,且已操作,大众易接受;缺点是年级大的家长可能不会覆盖到,而且需要一定的线下活动才能建立圈子。
电视媒体,在周边有大型商场或是公园的社区,儿童体育培训机构往往联系商场投放电视广告或是播放相关视频,帮助吸引眼球。特征:效果明显,但成本较高
(二)社区地面推广
信箱直投,就是将广告单直接投递到居民信箱中。特征是具名可能以为是拉进广告而不再关注。小区海报,在小区门口或是公园等在小区人流量较大的地方摆放,关于儿童体育培训的海报或易拉宝,特征是比较显眼,但是耗费人力。
(三)联合政府推广
当今社会,政企合作越来越广泛,政府直接向机构购买体育服务用于社区建设,常见的体育服务有体育器材、赛事举办以及体育培训等。特征是具有政策指向性,但是还处于探索阶段。
三、儿童体育培训在社区推广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项目及推广形式多元化
推广方应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性别特点和认知规律,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设计不同的项目以满足绝大部分社区儿童运动需求。针对不同的儿童及家长,选择合适的推广方式,避免推广形式的单一。
(二)加强同社区政府互动
加强同社区政府的沟通,在推广时应考虑社区的实际情况,如社区人员结构、场地设施、儿童的课外时间等。
(三)以人为本,提升服务意识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认识体育的功能,结合儿童体育培训的社会价值,充分发挥体育的功能,服务于社区的儿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尹燕涛.北京市海淀区幼儿体育培训市场研究——以轮滑、游泳、跆拳道为例[D].北京体育大学.2012.
[2] 何之是.棒球项目社区推广研究[D].复旦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