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与青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C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老年及青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因素的异同

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胸部肿瘤内科1995年3月至2007年5月住院的晚期NSCLC 399例,其中老年(≥70岁)256例,男199例,女57例;青年(≤45岁)143例,男77例,女66例,均接受一线化疗.采用Kaplan-Meier及Cox回归法分析生存期及其影响因素,疗效相关性分析采用χ~2检验

结果

(1)青年组及老年组均以男性、腺癌、Ⅳ期患者居多,但青年组与老年组相比,女性[46.2%(66/143),22.3%(57/256)]、腺癌[71.3%(102/143),54.7%(105/256)]、Ⅳ期患者[72.7%(104/143),61.7%(158/256)]所占比例高;青年女性吸烟率高达95.5%(63/66);(2)一线治疗的疾病控制率与年龄无关;含铂联合化疗有利于疾病的控制,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毒性分级标准3-4度血液学毒性的病例数两组无差异;(3)老年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49 d(95%CI为119.5~178.5 d),青年组中位PFS为126 d(95%CI为84.0~168.0 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老年组中位生存期为398 d(95%CI为330.3~465.7 d),青年组中位生存期为424 d(95%CI为359.7~488.3 d);(5)东方肿瘤合作组评分为0~1、一线治疗达到疾病控制、以三代新药或靶向治疗为二线治疗者等因素是有利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青年组中,女性、腺癌、Ⅳ期患者所占比例较老年组高;青年女性NSCLC发生率的增加可能与吸烟有一定关系;年龄与一线治疗的疾病控制率、PFS及总生存期均无相关性.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而很多时候,学生的创新往往就是在不经意的课堂生成中.如果教师抓住了微不经意的那一瞬间,或许就能激发
多巴胺(DA)系统与帕金森病(PD)发病的机理、治疗及预后关系非常密切.笔者在以前研究[1]基础上,对DA能神经毒素N-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损毁30个月慢性PD模型猴进行D2受体研究.现报道如下。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研究重点已从结构基因组学转向功能基因组学,对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的研究愈显重要。
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系统作为组成广播电视系统的基础部分,IP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使其与三网融合有了进一步突破.本文从系统建设通用性原则和系统建设可维护原则两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