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咫画幅揽风采

来源 :中国书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yo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十年前,檀东铿是我邻居,20世纪60年代初他开始学习中国画,那时山水、花鸟、工笔、写意都画,后来逐渐转而主攻工笔鸟画。
  他对画很着迷,学习很用功,笔不离手又肯动脑筋,且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因而进步很快。尤其是近年来,画作日趋成熟精到,观之,真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之感。
  檀东铿的作品既端严精微又气度开张,给人宽博之感。他的每幅作品都画得很精美,从造型的概括取舍到用线用色都十分讲究,但是却不拘谨:形体丰秀大方,线条消劲圆隽:放得开’收得住,色彩统一协调又有统一中的小变化。像他的牡丹、芙蓉,花朵都画得硕大、丰满,占据了画面很大的位置,显得轻盈厚实,毫无空薄之感。他的几十幅作品,每一幅都有一种基调,既保持了一幅画色彩的协调,又拉开了画幅与画幅的距离。
  檀东铿的作品,在突出画面主体时,注意到主体和环境的联系,注意到借物言情,努力把对象表现得有活力,有诗情画意。因而他的作品给人许多画外的遐想,给人余韵无穷的感觉。从他的画作中,我们看到了作者高雅的情趣,看到作者经过长期实践积累起来的创作经验和深厚的传统功力。
  出画集,办画展,画作一多,往往难以避免雷同,要克服这点,就要注意收集素材,从生活中吸取营养,就要注意不同的立意取材,就要注意运用多样化的表现手法。檀东铿注意到了这些。他的作品直接来自于生活,像杜鹃、马蹄莲、芙蓉等,无一不是来自于写生稿本。正因为来自于生活,所以像木芙蓉之类的花,他画得绝不同于画本,而是画出了自家的画,且显得风姿卓约、体态万端。
  他平时学习勤奋’空余的时间抓得很紧。他注意向传统、向前人和当代的画家吸取营养,学习多样化的表现手法。他作品中以工笔花鸟为主,却能兼工写意和山水。他注意至盯工与写、双勾与没骨、白描与重彩等多样花鸟画表现手法的结合运用,且结合得十分自然。此外,为了拉开画作的距离,他还注意到构图的变化。这本扇面集的作品,有的画材满纸,枝繁叶茂,有的画面空灵,仅幽花数朵。但不论是繁是简,他的构图都处理得跌宕多变,攲正相生。画材多的画,密而通灵,风姿依然秀美:画材少的画,少而不空,空白处皆成画境。古人云:行成于思。一幅画要画好笔墨的基本功是需要的,但还要有灵感,要善于用脑筋去思考,有了创作的灵感,三思而后行,才会把作品画得更有深度,更有感染力。
  檀东铿说他画画重在表现自己的情思,重在立意,而不在于手法上的标新立异,只要立意确定后,为了突出主题,表现画作的意境,什么手法,不论新的、传统的他都用。正因为他在创作中强调了言情,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境界,因而他的作品自然渗透了自己的个性形成自己的风格,显得不同凡响。
  檀东铿年轻时是念中文专业的,他对诗歌散文尤为嗜好,也写得一手好诗文。这些文学修养赋予他作品较多的内涵,再加上他对书法的素养,使他的这些作品情调优雅,具有浓厚的书卷气。
其他文献
论文运用参与观察法分析,认为族裔身份、宗教信仰、移民背景等是影响美国华人基督教信仰研究中研究者内部人还是局外人身份及其学术观点形成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运用参与观察
目前,3D打印机采用常规PID温度控制的方式普遍存在打印机喷头实时温度变化过大的问题,经常使得打印机喷头发生堵塞、材料流出量及形态的不同等现象,导致打印效果不理想.为解
尤德民(《中国书画》杂志艺术交流中心主任):非常荣幸今天请到了10位在当代人物画坛最具实力的中青年画家,说最具实力一点都不为过,因为大家都是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非常重
期刊
<正>近年来,在片面追求考试成绩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科教学中都存在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我们
会议
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形成合力,产生"磁化"效应,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
德国产教融合机制十分健全,从上到下运行顺畅,总体概括起来具有权威性、可操作性和高效性等三个特征;日本产教融合以政府为主导,搭建合作平台、提供相关信息服务、开展高校内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是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南。十九大报告中突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也指出了建设生态文
长期以来,新古典经济学极端简化的假设(特别是完全竞争、静态市场均衡、信息完全或免费信息)使得经济过程简化得具有如同时钟一样规律性的机制,从而忽视了对能够实行发现、协调、
大学生非正规就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缓解大学生就业矛盾的主要方式。目前由于存在着多种障碍 ,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发展缓慢 ,在地区、行业、学历层次及专业结构
自从汽车进入人类生活以来,如何控制并降低车内噪音一直是车辆设计、制造行业的热门话题。车内部噪音不但增加驾驶乘坐人员的疲劳,而且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近年来,车内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