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一堂课来说,课堂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教学成败。有效的导入可以带给学生学习知识的快乐和兴趣,良好的课堂教学开端是教学质量的起点,作为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的个性特征来灵活运用导入方法;教师在课堂的开端就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问题导入 动手操作导入 故事导入 实际需要导入
导入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课堂教学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曲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景的作用。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部好电影,精彩别致的开头,就能迅速吸引观众,让人产生非看不可的强烈欲望;一则好文章,开篇寥寥数语,就能使人展开无限遐想,置身其中;一部好乐曲,委婉动人的序曲,就能拨动起听众心灵中的琴弦,令人心神相随。对于一堂课来说,课堂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教学成败。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然而由于学科性质所决定,数学课又相对枯燥,所以对数学教学来说用什么方法导入新课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将我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的导入方法简述如下。
第一种方法是由问题导入。
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从理论上讲,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新课教学之始,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联想或渗透等形式形成问题,是有效的导入。
例如,我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方》时,开始便发问:“同学们,我们知道:将一张纸对折一次时纸有2层,对折2次时纸有4层,对折5次呢?有2×2×2×2×2=32层。那么把1张0.01毫米的纸对折30次,估计有多高呢?”话音刚落,学生们踊跃回答:有的说可能有1厘米;有的说可能有1米;有的大胆地估计可能接近10米。在这种热烈的气氛中,我告诉他们结果:“1张0.01毫米厚的纸对折30次会超过10000米,比珠峰还高。”这时候,教室里发出一片惊叹声,还有几个充满了怀疑的声音:怎么可能?我再适时引导:“等我们学完这节课,你们自己计算一下1张0.01毫米的纸对折30次到底有多少米。”在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情况下,学生进入了《有理数乘方》的学习探究,每个同学都学得非常认真,整堂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学们不仅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方的计算,还亲身体会了乘方的魔力。
第二种方法是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导入。
这种方法最大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且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便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思考。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操作而引入新知识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力、思考力,使知识引入自然,使抽象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挖掘教材内容,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的手、脑、眼、口同时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在情境中思维,在活动中考虑。
《新课标》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理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在一个充满探索的情景中学习数学。让学生感到生活中需要这方面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材中学习素材的呈现,力求体现“问题情景——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
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是这样引入的。首先要求每个学生在纸上任意作一个三角形,再把三个内角剪下来,然后再把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很容易就得到:三个内角的和等于一个平角等于180度;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结论,让学生多画几种三角形再拼。从而,学生轻松就掌握了这个知识。
再如:我讲《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搞清楚“边边角”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我先让学生画了两个:有两边相等但夹角不等而其他的一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得到满足条件的一个钝角三角形和一个锐角三角形。很显然,这两个三角形是不可能全等。从而掌握了“边边角”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知识。如果老师只讲解,学生不亲自动手实践,这个知识学生很难掌握;而且在以后的证明题中,学生还会用“边边角”这个错误的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第三种方法是运用历史典故、寓言故事、民间传说等方面的故事导入。
这种方法非常容易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个人都爱听故事,青少年也不例外。恰好在科学发展史中就充滿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需要,选取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断导入新课,将会对课堂教学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我在讲《解概率初步》的内容时,用我国历史典故《田忌赛马》的故事引入。我先提出问题:“为什么用田忌的办法就能取得胜利呢?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这种方法呢?”让学生们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再引出概率的概念,学习概率的知识。学生不仅对概率的知识掌握的很好,而且踊跃发言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概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地方。
又如,我在讲《解方程》的时候,用鸡兔同笼的故事引入:“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让学生们产生疑问,带着问题去学习肯定事半功倍。
再如,我在讲《无理数》时,先引入问题:“在边长等于1的正方形中,对角线有多长?由于问题存在难度,当学生深入思考仍然得不出答案时,教师便进一步引导:“距今2500年前,我们的一位伟大前辈,为了这个问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到底是个什么故事呢?等同学们学完这节课便可知道问题的答案。”然后讲授无理数的相关知识,由于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所以教学效果特别好。
当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之后,便告诉他们故事内容:“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在公元前500年,以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毕达哥拉斯为代表的一个学派有一个信条:“万物皆数”,即“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也就是一切现象都可以用有理数去描述。公元前五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一个成员希伯索斯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不能用整数或整数之比来表示。这个发现动摇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引起了信徒的恐慌。希伯索斯为此被投进大海,他为真理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真理是不可战胜的,后来,古希腊人终于正视了希伯索斯的发现,并进一步给出了证明。通过这个故事还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既完成了学科教学任务,还对学生的思想灵魂进行了一次洗礼,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真是一举多得。
第四种方法是由学生身边的实际需要导入。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从同学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动身,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同学开展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交流等活动……”大量的实践也证明:当同学的资料来自于实际生活时,同学的学习兴趣会备加高涨;当数学和同学的实际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此,新课导入应该关注同学的生活经验,“选择同学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努力为同学创设一个“生活化”情境,让同学在生动具体的实际情景中开始数学学习,体验和理解数学。
关键词:问题导入 动手操作导入 故事导入 实际需要导入
导入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课堂教学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曲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景的作用。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部好电影,精彩别致的开头,就能迅速吸引观众,让人产生非看不可的强烈欲望;一则好文章,开篇寥寥数语,就能使人展开无限遐想,置身其中;一部好乐曲,委婉动人的序曲,就能拨动起听众心灵中的琴弦,令人心神相随。对于一堂课来说,课堂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教学成败。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然而由于学科性质所决定,数学课又相对枯燥,所以对数学教学来说用什么方法导入新课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将我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的导入方法简述如下。
第一种方法是由问题导入。
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从理论上讲,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新课教学之始,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联想或渗透等形式形成问题,是有效的导入。
例如,我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方》时,开始便发问:“同学们,我们知道:将一张纸对折一次时纸有2层,对折2次时纸有4层,对折5次呢?有2×2×2×2×2=32层。那么把1张0.01毫米的纸对折30次,估计有多高呢?”话音刚落,学生们踊跃回答:有的说可能有1厘米;有的说可能有1米;有的大胆地估计可能接近10米。在这种热烈的气氛中,我告诉他们结果:“1张0.01毫米厚的纸对折30次会超过10000米,比珠峰还高。”这时候,教室里发出一片惊叹声,还有几个充满了怀疑的声音:怎么可能?我再适时引导:“等我们学完这节课,你们自己计算一下1张0.01毫米的纸对折30次到底有多少米。”在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情况下,学生进入了《有理数乘方》的学习探究,每个同学都学得非常认真,整堂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学们不仅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方的计算,还亲身体会了乘方的魔力。
第二种方法是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导入。
这种方法最大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且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便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思考。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操作而引入新知识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力、思考力,使知识引入自然,使抽象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挖掘教材内容,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的手、脑、眼、口同时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在情境中思维,在活动中考虑。
《新课标》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理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在一个充满探索的情景中学习数学。让学生感到生活中需要这方面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材中学习素材的呈现,力求体现“问题情景——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
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是这样引入的。首先要求每个学生在纸上任意作一个三角形,再把三个内角剪下来,然后再把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很容易就得到:三个内角的和等于一个平角等于180度;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结论,让学生多画几种三角形再拼。从而,学生轻松就掌握了这个知识。
再如:我讲《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搞清楚“边边角”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我先让学生画了两个:有两边相等但夹角不等而其他的一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得到满足条件的一个钝角三角形和一个锐角三角形。很显然,这两个三角形是不可能全等。从而掌握了“边边角”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知识。如果老师只讲解,学生不亲自动手实践,这个知识学生很难掌握;而且在以后的证明题中,学生还会用“边边角”这个错误的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第三种方法是运用历史典故、寓言故事、民间传说等方面的故事导入。
这种方法非常容易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个人都爱听故事,青少年也不例外。恰好在科学发展史中就充滿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需要,选取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断导入新课,将会对课堂教学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我在讲《解概率初步》的内容时,用我国历史典故《田忌赛马》的故事引入。我先提出问题:“为什么用田忌的办法就能取得胜利呢?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这种方法呢?”让学生们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再引出概率的概念,学习概率的知识。学生不仅对概率的知识掌握的很好,而且踊跃发言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概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地方。
又如,我在讲《解方程》的时候,用鸡兔同笼的故事引入:“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让学生们产生疑问,带着问题去学习肯定事半功倍。
再如,我在讲《无理数》时,先引入问题:“在边长等于1的正方形中,对角线有多长?由于问题存在难度,当学生深入思考仍然得不出答案时,教师便进一步引导:“距今2500年前,我们的一位伟大前辈,为了这个问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到底是个什么故事呢?等同学们学完这节课便可知道问题的答案。”然后讲授无理数的相关知识,由于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所以教学效果特别好。
当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之后,便告诉他们故事内容:“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在公元前500年,以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毕达哥拉斯为代表的一个学派有一个信条:“万物皆数”,即“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也就是一切现象都可以用有理数去描述。公元前五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一个成员希伯索斯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不能用整数或整数之比来表示。这个发现动摇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引起了信徒的恐慌。希伯索斯为此被投进大海,他为真理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真理是不可战胜的,后来,古希腊人终于正视了希伯索斯的发现,并进一步给出了证明。通过这个故事还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既完成了学科教学任务,还对学生的思想灵魂进行了一次洗礼,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真是一举多得。
第四种方法是由学生身边的实际需要导入。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从同学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动身,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同学开展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交流等活动……”大量的实践也证明:当同学的资料来自于实际生活时,同学的学习兴趣会备加高涨;当数学和同学的实际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此,新课导入应该关注同学的生活经验,“选择同学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努力为同学创设一个“生活化”情境,让同学在生动具体的实际情景中开始数学学习,体验和理解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