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景观建筑中的人文关怀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gui198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深入、景观学科和景观教育体系的逐步发展和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景观建筑点缀我们的生活,它们在协调土地和人的关系,营造和谐诗意的人居空间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我们应该将其纳入到人文关怀的视野中悉心研究。
  关键词:景观建筑城市文化人文关怀
  
  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外景观设计思想的大量引进和新世纪之初景观设计师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认定为我国的新职业之一,在建筑理论、园林设计和环境科学等学科领域都有基于专业视角的对景观美学的深入研究和探讨。而在美学文艺学界,伴随着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与后工业时代人类生存问题的热烈讨论,景观美学、环境美学等概念也活跃在人文学术的视野中,成为美学文论界关注的话题。现代景观设计已逐渐成为城市建设、城乡协调发展和保护自然生态的新的重要环保手段之一。随着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深入,景观学科和景观教育体系的逐步发展和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景观建筑点缀我们的生活,它们在协调土地和人的关系,营造和谐诗意的人居空间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对此我们应该将其纳入到人文关怀的视野中悉心研究。
  
  一、景观建筑中人文关怀的核心
  
  如今,景观建筑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从大地的生态规划、流域规划到区域风景规划;从国家的生态保护到国家公园的建设;从城市绿化系统规划到城市广场、步行街规划;从城市公园建设到私家花园的建设;从局部环境建设到街头小品、雕塑设计等都纳入到景观建筑体系。在以上一系列景观建筑的创作中所表现的是一种全新的建筑创作理念。其特点是把景观分析融入建筑的设计之中,通过景观评价来确定建筑在景观体系和自然环境中的角色定位。它要求我们运用现代景观设计理念和生态技术,建造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历史文化更加和谐的建筑。景观建筑是现代景观理念、方法和文化背景相结合而形成的对建筑设计的新的审美方式和创作手段。对于景观建筑中人文价值的追求,是一代又一代景观设计师与规划师的理想与憧憬,从埃克博《为了生活的景观》)、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到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都始终贯穿了创造可持续的、为人类生活服务的的景观思想。可以说,这是西方景观建筑学一个世纪的追求,也是景观建筑学人文价值的核心所在。这一核心也许并没有涵盖景观建筑学的所有原动力,但它却是构成现代景观建筑实践思索中深层价值取向的基础,体现了现代人景观观念的发展和变化,得到了许多景观建筑学者的认可和坚持。以美学、环境和社会需求中人性价值的高扬为轴心,景观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社会公平的体现,强调对人的精神愉悦的诉求,这些越来越清晰地成为构成其价值体系的基石。从小尺度的庭院和街区花园到巨大尺度的国家公园,其实践中所关怀的价值也许有不同的侧重,但每一个优秀的设计都是美学、社会、环境三个价值评估领域的平衡与综合,而不仅仅是图案化的形式或者功能的简单满足。
  工业文明带来的危机正在唤醒越来越多的人,“回归自然”、“敬畏自然”也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环境的美化,生态的平衡是当代景观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成为现代人生存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景观建筑中强调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以人为本,与环境为善。景观建筑在扮美人居生活空间的同时,将不仅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文化意识,也承载着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藉的重任。
  
  二、景观建筑中的人文关怀要素
  
  景观建筑的设计应该始终体现功能性、艺术性、生态性和地域性相统一的原则。这既是从景观设计与规划艺术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提出的要求,也是适应当今城市化进程中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传承历史文脉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需要。
  
  (一)功能性要素。毫无疑问,景观设计与规划,首先是科学,然后才是艺术,美学。在充分尊重科学规律的前提下,我们必须指出景观建筑中功能性因素的重要性。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来看,评价景观设计的优劣。不单单在于环境好看与否,更重要的是其是否首先解决了功能的问题,是否形成了适宜的场所感,使用上是否方便舒适,与周围环境是否和谐,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否合理等。景观规划的使用功能存在于各类景观设施自身,它直接向人提供便利、安全、保护、信息等服务。它是景观设计外在的、首先为人感知的因素。因此也是第一功能。有时我们往往过于偏重景观形式的新异怪诞、色彩的眩目夸张和某些象征意义含混的符号构成,而忽略了其技术含量和对功能的合理诠释:人们容易把不无浪漫、理想主义的设计理念寄托在形式之上,而忽略了功能的完美和对人的良好服务才是美的真正源头。事实上,形式也只有和功能密切结合,才具有理性的根基。景观的美学价值,只有在功能与形式的相互协调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二)艺术性要素。卡尔普纳认为,艺术不能提供任何知识层面的意义,艺术只以美为对象。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对景观规划的美学评价。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因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至于附着在景观之上的时代精神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往往蕴涵在我们对形式一观念提出的新的解读之中,而不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标,更不能用替代景观规划设计的权利意志,先入为主的所谓某某文化的特征、风格、功能来束缚甚至窒息了富于想象和创造力的景观设计。如其不然,往往会导致设计的呆板和思维的僵化,所创造出的景观可能是既流于形式的空洞又缺乏精神蕴涵的败笔。如在有“中国角”之称的武汉南岸嘴地区景观规划的招标方案评审中就体现出这一原则。武汉南岸嘴地区位于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北邻汉口,东望武昌,南枕龟山,西接月湖,作为武汉山轴水系的交点,是武汉特大城市自然景观的中心。为了将南岸嘴地区建设成为具有鲜明滨水特色的市民文化活动中心、旅游观光中心,塑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标志性景观,武汉市邀请了荷兰、澳大利亚、日本、德国、香港和内地等9家海内外知名的景观设计机构参与规划竞赛,并对提交的11个创意方案进行了两轮评审。在这些方案中,有两个选用了塔的造型,两个用了“白云黄鹤”造型,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在这些古典的塔式、白云黄鹤式、黄鹤展翅式、万众一心式的造型中无一例外地都被贴上了诸如历史、传统、楚文化、时代精神等标签,而这种将传统文化泛化成一种大众文化的做法,直接导致了传统文化在作为“卖点”和炫耀的存在中消失了原有的深刻内涵。虽然任何一个景观设计。尤其是城市的文化景观设计,必然要涉及特定城市的历史文脉、地理环境以及人文风俗等要素,但一味固守这些,无疑会扼杀艺术的创意和美学的精神。一个真正优秀的景观设计,要体现出继承传统和尊重文化内涵的品位,而非简单机械套用传统的躯壳那样肤浅。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有机体制本身 作为一个总体有自己的各种前提,而它向总体的发展过程就在于: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景观设计与规划,各种文化传统和地域文化都可以作为要素“从属于自己”,而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创造、更新、发掘出新的艺术意蕴是景观设计与规划美学走向成熟和深刻的必由之路。
  
  (三)生态性要素。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城市景观规划中一个焦点问题。在景观设计中,环保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亲和及绿化等方面。西方的绿色研究(Green Studies)提倡市内的绿色景观与室外的自然融合,内外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也成为景观的一部分:而景观,则是对自然的改善和提升。如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许多景观都是没有基座的。与地面直接接触,好像建筑物是从地面直接“生长”出来的。这些生态景观设计正如布鲁诺赛维所描叙的那样,景观规划“一方面将取代拥挤的、污染严重的、混乱的、充满凶杀的城市,另一方面也将代替荒凉的、未开化的山林”,它带给人的不是一时的视觉刺激,而是长久的精神愉悦,具有持续不断富于创造性的审美体验。与此同时,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原则还应该体现在节约上。现代建筑对能源的巨大消耗以及对生态平衡的破坏所引发的生态问题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景观建筑中某些富于象征意味的视觉形象,在看似简洁、明快的景观造型背后,往往要付出比传统的繁文缛节式的造型更加昂贵的代价。英国人Hackett曾指出:“在针对景观规划这样大面积地区的规划领域,日益注重对生态学基础的需要是一件令人鼓舞的事实,但接受生态学原则是一回事,而将其付诸实践又是一回事。”在当今中国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如何突破传统的城市扩张和规划的诸多弊端。协调景观建筑的创新与保护日益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此,俞孔坚博士的“反规划”思想值得重视,他对于国际上曾经风靡一时的“城市美化运动”和中国当代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于小农意识和“暴发户”心理所走入的某些景观设计与规划的歧途都有较为清醒和深刻的反思。提出了一整套建立土地与人居相互融洽,努力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景观规划的思路。
  
  (四)地域性要素。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信息传播的日益便捷,城市景观也出现了逐渐趋同的现象。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往往也催生了一批急功近利、粗糙生硬的城市景观建筑。由此导致了许多城市丧失了自己的个性,面对充斥了这类景观建筑的城市,人们无从分辨自己究竟身处何处。正如俄罗斯一部影片所讽刺的那样:“主人公在醉酒后因乘错车而到了另一个城市的一条名称相同的街道,其中有布局和建筑形式完全相同的住宅,找到了同一门牌号码的住宅,并用自家钥匙打开了构造相同的门锁。”面对这样一些识别性逐渐弱化的城市,人们不禁感到迷茫。难道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现代化的人居环境?可见,重视并提升景观建筑中地域性特征已成为彰显景观建筑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因素。优秀的景观建筑因其自身特征显著,具有明显的可识别性,往往能够成为一个地段,一个区域乃至整个城市的地标。而一组景观建筑更能形成一种有序列的标志系列,有助于人们对城市形象的记忆和识别,突出城市的特色。正如凯文·林奇在他的《城市印象》一书中所述;“一个不论远近距离、速度高低、白天夜晚都清晰可见的标志,就是人们感受复杂多变的城市时所依靠的稳定的支柱。”在具体的景观建筑中体现“地域性”,虽然也常常会反映在设计的外在形式上,但更多地并且首先地还应当表现在文化的价值取向上。如江苏省宿迁市红·黄·蓝主题公园就体现了这一原则。所谓“红·黄·蓝”,有它特别的含义,这是项羽和刘邦的故乡,也是一个革命老区。大跃进年代还是一个火热的炼造基地。所以红色代表了与这一系列中国历史相关的“红色”文化:黄色则是这个黄土地和黄河流域文明的一个缩影:蓝色则体现了一系列与水文化相关的内容,因为宿迁是黄河、京杭大运河以及骆马湖、洪泽湖同时经过的一个城市。艺术范畴里的三原色“红黄蓝”,构成了这个公园表达的三个主要内容。这个景观设计充分发挥了当地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并使社会、文化、历史、经济、地域等因素达到完美和谐,营造出富有生命力的自然生态景观,全面提升了城市品牌与国际知名度。
  此外,适度性原则、文化传承性原则等也均是充分体现景观建筑人文关怀的题中之意。当然,我们无意将景观建筑的人文蕴涵仅仅局限在以上几个方面,景观建筑中的人文关怀的维度应该是开放的和不断拓展的,景观建筑应该在充分尊重自然生态,考虑“宜人”设计的前提下,伴随城市建设的步伐不断夯实和提高自己的人文蕴涵,与发展中的城市文明相得益彰。
其他文献
摘要:记忆思维所呈现出的意象是形和意的转换,它保持图形的基本特征,是物体中的某一部分被其它相类似的形状所替换的一种组合形式。但是真的是那种我们原有的认识吗?我们记忆思维里呈现出的意象我们应该怎样看待?  关键词:记忆 思维 意象 视觉 艺术    一、现在。我们应该相信谁?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代名词,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不再有唯一的标准和真理。张
什么是白平衡  白平衡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不管在任何光源下,都能将白色物体还原为白色。工作原理是对在特定光源下拍摄时出现的偏色现象,通过加强对应的补色来进行补偿。比如现场光源偏黄,相机设置为自动白平衡时,就会主动补偿蓝色光,最终形成白色光源效果。  现实问题是我们有的时候需要还原现场白色光源效果,有的时候就希望是偏色效果,甚至偏得更远一些。比如,拍摄日出、日落时,我们大多希望光源色暖一些,而不是被校
[摘要]从莫斯科电影节的评奖情况,可以看到各国评委注重所评影片是否反映了各该国严酷的社会真实而在艺术上又有新意,但也不排除某些偶然因素会影响评审的最后结果,前苏联电影尤其是其战争题材影片创作的发展过程,有不少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关键词] 莫斯科电影节 前苏联电影 战争片 经验教训    1961年,时任文化部主管电影工作的副部长陈荒煤率领中国电影代表团参加了当年的莫斯科国际电
[摘要]以中国为背景的中外合拍片在近两年大量涌现,成为颇受媒体关注的电影现象。既是合拍,必想双赢,岂料这些合拍片在海外虽反响不俗,在国内却大都一片冷清。为此,本文暂不考虑演员、宣传等客观因素,就影片故事及内容本身来分析一下这种现象。  [关键词]合拍片 故事 背景 中国元素    2007年6月19日,中美合拍电影《上海红美丽》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参赛影片。然而,获此殊荣的制片人兼女主角邬君梅
数百年来人们一直在陡峭的山上开垦梯田种植庄稼,延续着自产自给的古老生产耕种生活,被称为大山的雕刻者,古老文化的守护人。2019年4月16日 旷惠民 摄春雨季节,岜沙人在梯田里蓄水,数日后犁田翻土,开始了百天糯禾种植。2017年5月28日旷惠民 摄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望江坡,秋收糯禾的苗家人。2015年10月6日 旷惠民 摄六甲祭萨节是黔东南地区古老农耕文化祭祀活动的典范,全寨老少身穿节日盛装在即将春
[摘要]关于《立春》个名字,导演在讲述的时候,说道“立春之时,春天却未至,天气依然寒冷,但人们心中已经有了对春天和温暖的渴望”。我觉得这句话很好,其实生活也便是这回事儿,追梦寻梦,梦圆梦碎,现实怀揣梦想,梦想照进现实,就像有立春,年年日历翻至此处,春天的梦早已在每个人心里孕育开来了;也就像人生虽有理想未达,现实有所改变,但新的理想也一定会再次出现。人人心里有个梦,就永远不会绝望。  [关键词]《立
摘要 连续巨资的拍摄筹码绝非偶然,其中潜藏着巨大的票房爆破力。这种奇特的火药由踏上海盗船的第一步开始,它的秘密配方的魅力就远远超过了诱人的宝藏,混合火药的超级威力就在于秘密配方里真真实实的材料,使人观看后领悟到高票房其中的必然。  关键词 海盗文化 魔幻元素 立体人物 喜剧元素 电脑特技 混合配方    电影史上还没有哪家公司敢砸下两亿巨资跟拍一部电影的续集。并于续集还未上映时又孤注一掷再扔两亿连
摘要: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崭新课题。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各个教育环节之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去寻找更加具有时代特色和具有教育实效的新载体。通过对校园DV剧的可行性和现状分析,去尝试以DV剧承载社会主义和谐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校园DV剧 高校政治思想教育 新载体 社会主义和谐的思维方式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一
[摘要]爱森斯坦等电影艺术家运用调度镜头的蒙太奇电影语言,以及部分替代整体的换喻,实现其主观创意的叙事意图,英格玛·伯格曼拓展了电影主观叙事的艺术表现空间,他充分发挥电影影像的视听表现功能,通过画面的灵活组接、镜头的调度,音响的配置等多功能电影叙事手段的运用,个性化地创造出融会了主客观审美意蕴的复合多义的电影影像世界,经典好莱坞电影叙事是以戏剧性的传奇和幻美的梦境,显现出主观倾向的情节结构模式。新
整装待发 何建钢 摄 / 徕卡S ,35mm焦距,光圈F13,曝光1/180秒。  何建钢是一位技术扎实、勤于思考的摄影师,面对任何题材,他都会以认真执着的态度潜心研究和拍摄。尤其在工业摄影方面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追求。他认为工业摄影首先需要有安全意识,并且要深入了解工业生产的工艺、工序、流程和行业规范等等,同时还要投入情感去拍摄,这样才能将中国工业以及工人的意志和信念通过影像表达出来。所以他的许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