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如何肩负起历史的使命,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安徽省;职业教育;国际化
经济发展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正如火如荼,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乃大势所趋。国际劳工组织曾指出:“在全球化的市场上,在争夺销售市场的竞争中,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素质正越来越成为使竞争者之间拉开距离的因素。”劳动者技能水平和素质的提高更大程度上源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一种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重要推动作用的社会活动。[1]
那么,面对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浪潮,安徽省的高等职业教育又该如何应对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呢?我们首先要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不适合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因素,然后再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面临的问题
首先,我国还没有与国际通行的与其他国家职业教育互相融通的规范与标准,就像互相交流没有通用的语言一样。
其次,理念与认识的偏差。仍然有些高职院校对发展职业教育的理念和培养模式存在模糊的认识,离发达国家和地区有一定的差距,在实践上有明显的不足,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没有处理好规模扩张和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效益。或者,规模扩张不能兼顾自身条件,有点盲目扩张,有些新建院校的质量工程才刚刚起步,迫于意识局限或资金等方面的压力,质量还没有实现根本性的转变。
第四,师资力量的局限。传统模式的教育、知识能力结构不能适应激烈竞争的挑战,国际化所要求的双语素质教师更是我们与国际接轨交流的瓶颈。
另外,教育市场的开放,对我国才刚刚起步、初具规模的职业教育市场来说,竞争加剧,这无疑是一种挑战,再加上机制的局限性、资金的欠缺、措施的不到位等等内外压力,必然带来各种各样的新问题。
二、解决的措施
1.转变理念,准确定位。教育的国际化要求我们树立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观念,在教育贸易服务大格局中确定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位置。要坚持在开放中求生存,在交流合作中求发展,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发展观念和创新观念,增强WTO规则意识、竞争意识、教育服务意识和教育国际化意识。要将职业教育办成在国内外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主动性和引领性的外向型人才的培养基地,使职业教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2]
目前,我们已经普遍认识到高职教育的重要性,明白职业教育要重视实践,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忽视了理论和知识的积累,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忽视了基本技能的训练,这其实是影响了学生本人和职业教育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学校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的欠缺,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偏差,认为上高职就是低人一等,学生也这么认为,这些都不符合职业教育国际化趋势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大力发展高职,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这明确提出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
安徽职业教育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现实中仍然存在一种两难的尴尬境地,一是高职毕业生就业难,二是人才市场的技工荒。究其原因,是高等职业教育在现实的定位出现了偏差,与市场需求脱节严重。[3]
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应逐步摈弃过去片面强调教育复制传统、培养因循守旧的“封闭式”、“本土型”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要站在“面向世界”的高度,对人才在了解世界、具有国际意识并适应国际交往需要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能力和知识要求,坚持开放性、创造性、自主性的人才标准,努力致力于“开放型”、“国际型”人才的培养。[4]
2.对接国际规范与国际标准。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国际化有利于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有利于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加强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如何推进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国际化呢?第一,参照国际经验,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第二,加强中外职业教育的合作与交流,鼓励开展国内外、境内外职业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第三,在得到国际认可的国家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实施之前,引用某些国际公认的质量标准如ISO9000系列进行职业教育质量管理。以上都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发展策略[5]。
安徽省职业教育大省建设规划(2008-2012年)总体目标明确提出,到2012年,基本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强城乡联合、区域合作、国际交流,实现主体多元、办学灵活、发展自主,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开放教育体系。其中,所提到的国际交流是形成开放教育体系的途径之一,开放的教育体系也必然包括与国际接轨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规范与标准。
另外,在高职教育的资格认定上,也要依据与国际接轨的教育质量标准进行职业资格认定,制定学生的毕业标准,迅速开展跨国、跨校的学籍、学分、证书、学位的认定工作,建立、完善诸如HSK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考试体系,规范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社会客观评估制度,创造条件,接受国际质量标准化组织(ISO)对教育和培训机构的认证,争取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更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4]
3.建设双语师资队伍。教育的国际化也必将给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是我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良好契机。有利于引进国际职业教育的资本、技术和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有利于我国职业教育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管理水平。
有关的研究显示,随着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竞争力的提升,对双语型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大幅度成倍增加,职业市场也呈现出国际化的变化趋势,人才的流动频繁,这种国际化趋势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迫切要求职业教育加快对外开放,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人才。
对于高职院校,推行双语教学和交流,培养国际型的人才,关键在于双语型的教师。一方面要在相关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中,推行双语教学,使学生能够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教一门甚至多门专业课;另一方面要聘用国外的职业教育教师,通过其外语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两种方法都需要,而且应该并举。[2]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安徽省的高等职业教育也是如此。职业教育在发达国家很受重视,被一些学者喻为“使社会走向博雅的杠杆”[6]。职业教育的国际化使竞争加剧,由此带给职业教育的挑战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及时借鉴,开拓求新,跨越式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迅速缩短差距;二是迫于应付,无法与之竞争,以至于被挤出人力资源开发市场。[7]我们要直面现实,开拓创新,更新观念,创新模式,培养师资队伍,这样才能培养优秀的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骆习群.关于职业教育地位的四点认识[J].观察与思考,2003,(12).
[2] 秦虹.适应职业市场国际化发展 加快职业教育对外开放[J].职教论坛,2007,(6).
[3] 张琳娜.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限制因素分析及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4] 邓宏宝.WTO与职业教育国际型人才的培养[J].前沿,2004,(4).
[5] 赵守东,李建华.谈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国际化[J].职教通讯,2001,(9).
[6] 曾玉清.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启迪[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
[7] 王玉霞.职业教育应向国际化标准看齐[J].职业技术,2007,(16).
关键词:安徽省;职业教育;国际化
经济发展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正如火如荼,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乃大势所趋。国际劳工组织曾指出:“在全球化的市场上,在争夺销售市场的竞争中,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素质正越来越成为使竞争者之间拉开距离的因素。”劳动者技能水平和素质的提高更大程度上源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一种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重要推动作用的社会活动。[1]
那么,面对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浪潮,安徽省的高等职业教育又该如何应对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呢?我们首先要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不适合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因素,然后再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面临的问题
首先,我国还没有与国际通行的与其他国家职业教育互相融通的规范与标准,就像互相交流没有通用的语言一样。
其次,理念与认识的偏差。仍然有些高职院校对发展职业教育的理念和培养模式存在模糊的认识,离发达国家和地区有一定的差距,在实践上有明显的不足,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没有处理好规模扩张和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效益。或者,规模扩张不能兼顾自身条件,有点盲目扩张,有些新建院校的质量工程才刚刚起步,迫于意识局限或资金等方面的压力,质量还没有实现根本性的转变。
第四,师资力量的局限。传统模式的教育、知识能力结构不能适应激烈竞争的挑战,国际化所要求的双语素质教师更是我们与国际接轨交流的瓶颈。
另外,教育市场的开放,对我国才刚刚起步、初具规模的职业教育市场来说,竞争加剧,这无疑是一种挑战,再加上机制的局限性、资金的欠缺、措施的不到位等等内外压力,必然带来各种各样的新问题。
二、解决的措施
1.转变理念,准确定位。教育的国际化要求我们树立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观念,在教育贸易服务大格局中确定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位置。要坚持在开放中求生存,在交流合作中求发展,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发展观念和创新观念,增强WTO规则意识、竞争意识、教育服务意识和教育国际化意识。要将职业教育办成在国内外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主动性和引领性的外向型人才的培养基地,使职业教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2]
目前,我们已经普遍认识到高职教育的重要性,明白职业教育要重视实践,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忽视了理论和知识的积累,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忽视了基本技能的训练,这其实是影响了学生本人和职业教育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学校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的欠缺,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偏差,认为上高职就是低人一等,学生也这么认为,这些都不符合职业教育国际化趋势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大力发展高职,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这明确提出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
安徽职业教育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现实中仍然存在一种两难的尴尬境地,一是高职毕业生就业难,二是人才市场的技工荒。究其原因,是高等职业教育在现实的定位出现了偏差,与市场需求脱节严重。[3]
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应逐步摈弃过去片面强调教育复制传统、培养因循守旧的“封闭式”、“本土型”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要站在“面向世界”的高度,对人才在了解世界、具有国际意识并适应国际交往需要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能力和知识要求,坚持开放性、创造性、自主性的人才标准,努力致力于“开放型”、“国际型”人才的培养。[4]
2.对接国际规范与国际标准。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国际化有利于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有利于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加强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如何推进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国际化呢?第一,参照国际经验,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第二,加强中外职业教育的合作与交流,鼓励开展国内外、境内外职业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第三,在得到国际认可的国家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实施之前,引用某些国际公认的质量标准如ISO9000系列进行职业教育质量管理。以上都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发展策略[5]。
安徽省职业教育大省建设规划(2008-2012年)总体目标明确提出,到2012年,基本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强城乡联合、区域合作、国际交流,实现主体多元、办学灵活、发展自主,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开放教育体系。其中,所提到的国际交流是形成开放教育体系的途径之一,开放的教育体系也必然包括与国际接轨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规范与标准。
另外,在高职教育的资格认定上,也要依据与国际接轨的教育质量标准进行职业资格认定,制定学生的毕业标准,迅速开展跨国、跨校的学籍、学分、证书、学位的认定工作,建立、完善诸如HSK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考试体系,规范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社会客观评估制度,创造条件,接受国际质量标准化组织(ISO)对教育和培训机构的认证,争取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更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4]
3.建设双语师资队伍。教育的国际化也必将给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是我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良好契机。有利于引进国际职业教育的资本、技术和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有利于我国职业教育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管理水平。
有关的研究显示,随着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竞争力的提升,对双语型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大幅度成倍增加,职业市场也呈现出国际化的变化趋势,人才的流动频繁,这种国际化趋势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迫切要求职业教育加快对外开放,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人才。
对于高职院校,推行双语教学和交流,培养国际型的人才,关键在于双语型的教师。一方面要在相关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中,推行双语教学,使学生能够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教一门甚至多门专业课;另一方面要聘用国外的职业教育教师,通过其外语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两种方法都需要,而且应该并举。[2]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安徽省的高等职业教育也是如此。职业教育在发达国家很受重视,被一些学者喻为“使社会走向博雅的杠杆”[6]。职业教育的国际化使竞争加剧,由此带给职业教育的挑战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及时借鉴,开拓求新,跨越式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迅速缩短差距;二是迫于应付,无法与之竞争,以至于被挤出人力资源开发市场。[7]我们要直面现实,开拓创新,更新观念,创新模式,培养师资队伍,这样才能培养优秀的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骆习群.关于职业教育地位的四点认识[J].观察与思考,2003,(12).
[2] 秦虹.适应职业市场国际化发展 加快职业教育对外开放[J].职教论坛,2007,(6).
[3] 张琳娜.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限制因素分析及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4] 邓宏宝.WTO与职业教育国际型人才的培养[J].前沿,2004,(4).
[5] 赵守东,李建华.谈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国际化[J].职教通讯,2001,(9).
[6] 曾玉清.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启迪[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
[7] 王玉霞.职业教育应向国际化标准看齐[J].职业技术,2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