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ME: 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全球航空业都放慢了发展的脚步,请问普惠在近一年多来受到了哪些影响?有哪些项目进展或战略调整?
PW: 的确如你所说,新冠疫情对航空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全球范围的旅行限制使航空公司的运营大幅减少。回首疫情爆发期间,我们的首要优先事项之一是确保我们员工的生命安全。在疫情刚开始爆发时,我们就当机立断,让我们的员工居家办公,同时为员工提供了个人保护用品以确保他们的安全。当国内疫情得到控制时,我们又与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制定了安全返岗的具体措施并严格执行。为了直面应对财务方面的挑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减少资本支出、实施员工带薪休假计划并相应减少员工人数以确保财务稳定。凭借传奇性的PT6A和改变游戏规则的GTF发动机、涵盖商用航空、通用航空、支线航空、公务机和直升机的全面产品组合以及不断扩展的维修服务,我们相信我们的业务可以随着航空交通趋于2024年复苏而得到恢复。
普惠对中国国内疫情的高效控制非常赞赏。尽管全球航空业面临着巨大的波动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不明确性,普惠去年在中国市场仍然取得了坚实的业绩:共有32架由GTF发动机提供动力的空客飞机交付了中国的航空公司客户,另有两家运营商也加入了我们的机队。而普惠本身,加快了低压涡轮(LPT)升级计划,现已对100%的GTF机队进行了升级。去年,PW1100G-JM(A320neo)机队实现了99.98%的签派可靠性,与普惠为空客A320经典飞机提供动力的V2500发动机机队相当。我们还宣布了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Ameco)和珠海摩天宇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MTU)加入普惠GTF MRO网络。2021年,我们继续专注于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世界一流的体验。
AME: 在波音737MAX恢复运营前,空客A320neo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交付表现,请问作为其选装机型PW1100G的市场表现如何?2020年的订单及交付量如何?普惠如何评价这一成绩?
PW:自2016年1月投入服役以来,普惠PW1100G-JM发动机已经为全球40家运营商的780多架飞机提供了动力。接近48%已交付的A320neo飞机选择了普惠PW1100G,交付份额保持稳定(在2019年占50%,2020年占48%)。与A320ceo选装的V2500发动机整个生命周期的交付份额(约占42%)相比,PW1100G在A320neo系列产品上的占有率是不断提高的。如今,由GTF提供动力的三种在役飞机累计飞行时间超过850万小时,运送旅客3.4亿。GTF的燃油效率帮助运营商节省了超过17亿公升的燃油,避免了43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这表明GTF在减少其对气候变化的环境足迹上是非常具有优势的。
为了支持这一增长并确保提供世界一流的产品支持,除了继续投资于技术升级外,过去5年里,我们建立了全面的GTF 维护、维修和大修网络,目前在全球拥有9家发动机中心,可以随时准备为客户提供在发动机使用寿命内优化其性能所需的服务。去年,普惠宣布新增4家发动机中心加入GTF维护、维修和大修网络,包括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Ameco)、珠海摩天宇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MTU)、葡萄牙的OGMA和中国台湾的中华航空。这正是普惠致力于通过本地化设施为中國和整个亚太地区服务的承诺。
AME: 在商用飞机售后服务市场,过去的一年里,普惠的市场表现和收益如何?接下来会有哪些MRO领域的动作或工作计划?
PW:谈到营收,由于全球疫情对行业所造成的冲击,普惠公司2020年销售额与2019年相比下降了约20%。截至2020年第四季度,普惠的商用发动机销售额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6%;由于返厂维修量如预期下降,商用售后市场销售额也减少了32%。普惠认为,随着疫苗的推出和乘客开始恢复旅行,航空运输量将于2023—2024年恢复到新冠疫情之前的水平。为此,普惠的售后市场业务已准备就绪,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今年预计下半年会较为忙碌。我们的工作重点将是,满足客户重启飞机时不断变化的需求,扩大全球业务范围以更贴近客户,投资全球范围的产能扩大,并利用创新技术交付更高的效率和客户服务。
AME: 在中国,成功将Ameco和珠海摩天宇纳入GTF授权维修网络,华普中心也取得了国内首家发动机培训资质,请问您如何看待中国市场?
PW:中国市场是我们的战略中心,是世界最大的单一市场,具有最强劲的增长前景。中国具有丰富的本地经验与行业知识,拥有一个涵盖了航空公司、MRO服务商及生产厂的非常兴盛的生态体系。普惠公司很高兴与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Ameco)和珠海摩天宇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MTU)一同将GTF MRO引入中国。这是一个正确的举措,不仅确保普惠可为中国客户提供最佳支持,而且对普惠来说,与强大的合作伙伴合作也是明智的商业决策。随着市场的增长,我们的GTF机队也在增长。只有携手合作,我们才能应对这种增长。我们将自身的发动机技术与当地的运营及维修相结合,可谓强强联手。我们的客户培训中心在确保培训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与我们的客户加强了彼此间的关系。
AME: 在全球经济进入数字化转型时期,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传统企业的必选项。请问普惠在数字化进程中做了哪些工作?亚太地区作为普惠售后服务的主要阵地,目前有哪些创新性的MRO项目在开展?
PW:尽管全球疫情给行业造成了巨大影响,但普惠仍坚持继续投资产品技术以及工业能力,以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今年,普惠宣布将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建造一个100万平方英尺的涡轮机翼制造厂。该工厂将于2022年完工,将作为完全集成的工业4.0架构的一个范例,并将成为普惠工业转型计划的基石,该计划将进一步实现智能制造和运营。其中,机器人技术、自动化测试、增强现实、增材制造、基于模型的工程和制造,商业智能和数据洞察力等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影响极为显著。它是连接各种数据流的框架的一部分,将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设计、开发、服务和支持)提供所有影响操作的全方位视图。这样的端到端数字基础架构还可以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使用数据和模型来连接利益相关者,以推动生产力、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显著提高。虽然基础架构似乎适用于运营,但它主要是在此框架的核心中以客户为基础进行设计的。最终,在普惠工业4.0的数字化转型中,对客户和运营商的利益都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今天,普惠最新的GTF发动机上的传感器每次飞行可产生约1.2 TB的信息,这为普惠的“ EngineWise”服务组合提供了动力,该服务组合还包括使用一套支持网络软件的发动机健康管理服务工具(如高级诊断和发动机监控(ADEM)),可以分析8000多个在翼发动机的运行状况数据。简单地说,这使公司及其发动机运营商都可以使用预测性人工智能来提出推力建议,从而将飞机的燃油经济性提高多达20%,并减少运营中断和停机时间。
为了进一步减少发动机维修和支持期间的停机时间,普惠一年多前在其位于新加坡的一家大修厂啟动了一个互联工厂试点项目。该项目最终将在全球各地的工厂中分阶段进行,到今年年底将连接超过1800台机器,明年还将连接另外1500台。该试点计划希望将订单执行时间缩短多达30%,将机器闲置时间减少多达30%,并将能耗减少多达10%。借助增强的物料流可见性,互联工厂将帮助普惠以速度、质量和最优化的成本履行对客户的承诺。
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一部分,普惠还将在其维护、修理和大修(MRO)设施中部署使用先进的机器人、自动化技术和增材制造技术,以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例如,普惠新加坡航空零件公司成功地将3D打印的MRO首次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零件制造,同时开发了业界首创的机器人技术——自动化夹具,该系统使用12臂机器人代替了用于修理管道的手动固定装置。同样,其涡轮机检修服务设施开发了全自动超声波测量系统,这也是其全球运营的首创。此外,它还引入了先进的机翼壁厚自动机械检查,集成了基于商业智能的专有零件检查(PPI)技术,并在涡轮叶片生产中使用了自动光纤技术开发了粉末钛包层(现在无需在维修过程中进行焊接返工)。
拥抱数字化转型将普惠推向未来,它将不仅把客户体验与运营整合在一起,还将完善的供应链作为其继续建立的数字网络的一部分。除了4.0技术对生产率和质量的影响外,它还对普惠员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释放了更多的人力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并执行更多的增值任务。当他们采用先进的技术并在生产过程中拥有更大的主人翁精神时,这也使员工感到自豪。因此,在普惠,数字化转型是将机器和系统推向未来的机会。
AME: 今后在与中国航空工业、中国民航业的合作方面,普惠有哪些想法或项目?
PW: 普惠认为,中国航空市场极具增长潜力,在可持续航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深受整个行业的关注。未来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将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采用最新技术、由大幅改进燃油效率的发动机提供动力的飞机,从而帮助人们相互联接并促进经济发展。
在普惠推出GTF发动机时,中国的主要航空公司就成为了普惠GTF的早期采用者。与为波音737和空客A320机队提供动力的传统发动机相比,由PW1100G-JM发动机提供动力的空客A320neo飞机可为中国航空公司节省多达20%的燃油,减少50%的碳排放和缩小75%的噪声轨迹。普惠认为中国航空市场充满活力,而且具有继续强劲发展的潜力。虽然新冠疫情对航空市场造成了暂时的停滞影响,但是,中国长期发展的基本要素并没有改变。中国航空市场拥有一个非常兴盛的生态体系,包括已建成的大型航空公司、刚起步的小型航空公司、维修设施和有关发动机零部件的本地生产厂,以及庞大的国内市场定位和强大的国际互联。在中国,机场的增加量大大高于全球其他任何地方。随着机场的增加和空中交通量的增长,希望在空域管制方面有所改进,这样将为不断增长的商用航空运营力上加力。普惠和其他业界伙伴与国内的同仁一直积极合作,通过诸如美中航空合作项目等促进市场发展。普惠希望在未来仍然与中国航空市场和中国的航空公司客户保持坚实的伙伴关系,利用普惠发动机技术方面的优势,与业界共同面对环境方面的挑战并寻求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