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实施至今,小语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诸多与课改精神相悖的症结。例如,在实施教学目标过程中,有的教师仍有意无意地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或各持一端,或分疆而治;在教学内容把握上,或就文论文,或尽情发挥;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或机械实施教法,或过于突出学为主体,信马由缰。凡此种种,究其实质,是小语课堂教学中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缺失,表现为小语课堂教学的筋骨分离、失之一端。小学语文是一门独具灵气的学科,课堂教学各要素须协调统一、水乳交融,应努力做到“三个融合”。
三维目标有机融合:实现交际工具与人文情怀的合一
关于工具和人文的融合问题,支玉恒老师曾说:“我们指导学生朗读。看起来是在进行工具性训练,但学生在一次比一次读得更好的同时,就一次比一次更好地阐发和接受了所读文章的人文因素。也就是说,语言文字掌握、运用得越好,语言文字中蕴含的人文情怀就越能完美地表达。”因此,只有学生自身在语言文字中感悟到人文力量,才是真正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以,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灵活处理,将教学的三维目标有机融合,在这方面有两个技巧一是“扣读导悟,读中见悟”。即对课文的感悟要紧扣读书进行,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再通过诵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削枝强干,突出重点,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多读,读准、读通、读顺,读出语气,读出感情。二是要实实在在地从语言文字入手,抓住关键词语,以课文中情感变化、情节发展、人物行为、文章结构中的某一方面为主线,围绕一两个重点内容进行板块式教学,做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在这方面,薛法根、王崧舟、窦桂梅等著名特级教师,都达到了妒火纯青的境界。如薛法根老师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时,出示“茫茫的大沙漠、无边无际的大沙漠、松散的沙子、陷进沙子里”等词组,在生字教学时引导学生读出沙漠的壮观气势,归纳出“读词语或读词组,就是要将词语或词组的意思表现出来”的学法,引导学生归纳词语特点,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对沙漠的印象和理解,进而引疑激趣:沙漠环境恶劣,谁又能生活在沙漠里呢?薛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并未仅停留在教会学生识字,更注重对学生识字的情感、态度、习惯的培养。他将一组生词巧妙地进行归类,要求学生将它们的意思通过读表现出来。学生在读词时自然要展开联想和想象,将书面符号化为具体事物,再找出这类生词的特点,利用教科书外的学习资源,交流彼此学习成果,使沙漠在他们眼里已不再是一个平面单调的词汇。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又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产生了浓厚兴趣,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
文本内外有机融合:实现回归原点与不断超越的合一
小语课堂中,既要用好教材,又要努力超越教材,要在教好教材的基础上用教材教,使文本内外有机融合。需注意的是,语文教学的应用与拓展不能割裂与文本间的联系,应以文本为原点进行有效辐射。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又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使学生的积累变得厚重起来。对课文本身的理解、领悟越深,超越就有了根基,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根植文本”是超越文本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要根植文本,引导学生积极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时话,使学生读通文本、读懂文本、读活文本。所谓读通文本,就是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破词,不破句,不添字,不落字,这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步。对小学生来说,读通文本并非易事,不经反复读是不能实现的。读通文本,不能让学生机械地读,要采取有效策略,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谓“读懂文本”,追求的并不是对文本的唯一解读,而是让学生去自主探究,主动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自己的感受、体悟。读懂并不意味着把所有问题全部在课堂上解决。把学生教得没有了问题,正是我们教育的最大弊端、如果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走进广阔的社会,去主动探究,才是教育的成功。所谓读活文本,就是置身于文本之中,融入作者营造的情境之中,赋予文本中描绘的人、景、物以自己的情感,通过自己的朗读,使他们活起来、动起来,使自己如目睹其形、耳闻其声,如历其境。
其次,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读。进行适度延伸。不少文本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与学生的阅读、生活、游戏等世界融合起来,设计根植文本又超越文本的训练,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一是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的融合。薛法根老师在教学《做什么事最快乐》时充分移植教材,让文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空间接轨,通过“说自己最快乐的事”,将课堂各个环节自如地连缀,浑然一体,使生活中的快乐走进课堂。二是与学生的游戏世界的融合。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孩子的乐园,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是在玩中学习的。”语文学习概括起来有四个特点:情景性、情感性、可再创造性、答案的不确定性,游戏世界正具有这些特点。三是与师生的阅读世界的融合。许多学生通过看课外书、上网、家长讲解等途径,了解到许多与课文相关的知识,一些课文后面也安排了“资料袋”栏目,所以在课堂上,不妨自然地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一些延伸和拓展,丰富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效地推进语文各项能力的协调均衡发展。
预计生成有机融合:实现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合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和生成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生成,离不开教师科学的预设,而科学的预设又必须通过生成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预设和生成可谓水乳交融、和谐共生。
首先,构建动态化的教学预设。小语课堂教学呼唤“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设计,这是一种不同于制造标准化、统一化教学产品的教学预设,是一种不同于以“忠实执行”为价值取向的教学预设。这样的预设,内在地包含着教学生成,内在地包含着教学创造。所以,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预案,讲求实效,预约精彩,在钻研教材时应投入情感,把自己的心放到文章中去,与主人公产生共鸣。预案设计还要为教学生成、教学创造提供充分空间,可以尝试采用“板块式”的设计思路,立足文本,设计一些“间域宽、解答距长、思维强度大”的问题,像“积木”一样,在课堂上可以随机结合,自由配搭,让预案具有适度弹性。还要预设好细节。努力形成亮点。
其次,要预约不期而遇的生成性的精彩。教学预案的设计是建立在教师主观经验基础上,对课堂教学的预设和构想,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意外事件。所以,在设计教学预案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不确定”因素,尽量设想一些应对、调控措施,让动态生成的课堂里充满“顺学而教”的教学智慧。例如,课文《在金色的沙滩上》赞美了两种思想:人必须履行诺言:人不应随便接受别人的赠物。执教老师在教学中忠实于这两个观点,然而,在讨论留还是走、拿还是不拿时,许多学生提出不同看法:1、对小姑娘不假思索地答应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帮他看衣鞋,非常担心,认为小姑娘应保持谨慎,况且在人烟稀少的海滩;2、小女孩完全可以在安全情况下实现自己的诺言,可以请老伯伯与她一起等候,因为老伯伯曾主动要求替她等;3、小姑娘帮画家看衣鞋花去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挑选几个贝壳合情合理。这些观点虽然与课文赞颂的观点背道而驰。但确实很有道理。这一教学过程打破了原来的预设,老师用生成性的课堂观,以动态生成的观念来处理课堂教学,教学过程精彩纷呈。
总之,在小语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让感情和感情、心灵和心灵、智慧和智慧互通,使教学的诸要素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分割走向整合,从知识化、理性化走向生活化,这样的课堂会呈现一种炉火纯青、游刃有余的境界。在这境界中,课堂成为师生精神诉求的自由平台,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三维目标有机融合:实现交际工具与人文情怀的合一
关于工具和人文的融合问题,支玉恒老师曾说:“我们指导学生朗读。看起来是在进行工具性训练,但学生在一次比一次读得更好的同时,就一次比一次更好地阐发和接受了所读文章的人文因素。也就是说,语言文字掌握、运用得越好,语言文字中蕴含的人文情怀就越能完美地表达。”因此,只有学生自身在语言文字中感悟到人文力量,才是真正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以,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灵活处理,将教学的三维目标有机融合,在这方面有两个技巧一是“扣读导悟,读中见悟”。即对课文的感悟要紧扣读书进行,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再通过诵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削枝强干,突出重点,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多读,读准、读通、读顺,读出语气,读出感情。二是要实实在在地从语言文字入手,抓住关键词语,以课文中情感变化、情节发展、人物行为、文章结构中的某一方面为主线,围绕一两个重点内容进行板块式教学,做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在这方面,薛法根、王崧舟、窦桂梅等著名特级教师,都达到了妒火纯青的境界。如薛法根老师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时,出示“茫茫的大沙漠、无边无际的大沙漠、松散的沙子、陷进沙子里”等词组,在生字教学时引导学生读出沙漠的壮观气势,归纳出“读词语或读词组,就是要将词语或词组的意思表现出来”的学法,引导学生归纳词语特点,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对沙漠的印象和理解,进而引疑激趣:沙漠环境恶劣,谁又能生活在沙漠里呢?薛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并未仅停留在教会学生识字,更注重对学生识字的情感、态度、习惯的培养。他将一组生词巧妙地进行归类,要求学生将它们的意思通过读表现出来。学生在读词时自然要展开联想和想象,将书面符号化为具体事物,再找出这类生词的特点,利用教科书外的学习资源,交流彼此学习成果,使沙漠在他们眼里已不再是一个平面单调的词汇。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又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产生了浓厚兴趣,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
文本内外有机融合:实现回归原点与不断超越的合一
小语课堂中,既要用好教材,又要努力超越教材,要在教好教材的基础上用教材教,使文本内外有机融合。需注意的是,语文教学的应用与拓展不能割裂与文本间的联系,应以文本为原点进行有效辐射。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又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使学生的积累变得厚重起来。对课文本身的理解、领悟越深,超越就有了根基,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根植文本”是超越文本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要根植文本,引导学生积极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时话,使学生读通文本、读懂文本、读活文本。所谓读通文本,就是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破词,不破句,不添字,不落字,这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步。对小学生来说,读通文本并非易事,不经反复读是不能实现的。读通文本,不能让学生机械地读,要采取有效策略,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谓“读懂文本”,追求的并不是对文本的唯一解读,而是让学生去自主探究,主动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自己的感受、体悟。读懂并不意味着把所有问题全部在课堂上解决。把学生教得没有了问题,正是我们教育的最大弊端、如果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走进广阔的社会,去主动探究,才是教育的成功。所谓读活文本,就是置身于文本之中,融入作者营造的情境之中,赋予文本中描绘的人、景、物以自己的情感,通过自己的朗读,使他们活起来、动起来,使自己如目睹其形、耳闻其声,如历其境。
其次,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读。进行适度延伸。不少文本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与学生的阅读、生活、游戏等世界融合起来,设计根植文本又超越文本的训练,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一是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的融合。薛法根老师在教学《做什么事最快乐》时充分移植教材,让文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空间接轨,通过“说自己最快乐的事”,将课堂各个环节自如地连缀,浑然一体,使生活中的快乐走进课堂。二是与学生的游戏世界的融合。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孩子的乐园,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是在玩中学习的。”语文学习概括起来有四个特点:情景性、情感性、可再创造性、答案的不确定性,游戏世界正具有这些特点。三是与师生的阅读世界的融合。许多学生通过看课外书、上网、家长讲解等途径,了解到许多与课文相关的知识,一些课文后面也安排了“资料袋”栏目,所以在课堂上,不妨自然地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一些延伸和拓展,丰富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效地推进语文各项能力的协调均衡发展。
预计生成有机融合:实现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合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和生成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生成,离不开教师科学的预设,而科学的预设又必须通过生成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预设和生成可谓水乳交融、和谐共生。
首先,构建动态化的教学预设。小语课堂教学呼唤“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设计,这是一种不同于制造标准化、统一化教学产品的教学预设,是一种不同于以“忠实执行”为价值取向的教学预设。这样的预设,内在地包含着教学生成,内在地包含着教学创造。所以,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预案,讲求实效,预约精彩,在钻研教材时应投入情感,把自己的心放到文章中去,与主人公产生共鸣。预案设计还要为教学生成、教学创造提供充分空间,可以尝试采用“板块式”的设计思路,立足文本,设计一些“间域宽、解答距长、思维强度大”的问题,像“积木”一样,在课堂上可以随机结合,自由配搭,让预案具有适度弹性。还要预设好细节。努力形成亮点。
其次,要预约不期而遇的生成性的精彩。教学预案的设计是建立在教师主观经验基础上,对课堂教学的预设和构想,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意外事件。所以,在设计教学预案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不确定”因素,尽量设想一些应对、调控措施,让动态生成的课堂里充满“顺学而教”的教学智慧。例如,课文《在金色的沙滩上》赞美了两种思想:人必须履行诺言:人不应随便接受别人的赠物。执教老师在教学中忠实于这两个观点,然而,在讨论留还是走、拿还是不拿时,许多学生提出不同看法:1、对小姑娘不假思索地答应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帮他看衣鞋,非常担心,认为小姑娘应保持谨慎,况且在人烟稀少的海滩;2、小女孩完全可以在安全情况下实现自己的诺言,可以请老伯伯与她一起等候,因为老伯伯曾主动要求替她等;3、小姑娘帮画家看衣鞋花去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挑选几个贝壳合情合理。这些观点虽然与课文赞颂的观点背道而驰。但确实很有道理。这一教学过程打破了原来的预设,老师用生成性的课堂观,以动态生成的观念来处理课堂教学,教学过程精彩纷呈。
总之,在小语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让感情和感情、心灵和心灵、智慧和智慧互通,使教学的诸要素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分割走向整合,从知识化、理性化走向生活化,这样的课堂会呈现一种炉火纯青、游刃有余的境界。在这境界中,课堂成为师生精神诉求的自由平台,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