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儿童的戏剧是一种游戏,它没有整齐划一的动作,变化新颖的队形,而是孩子们的一种自我创作。整个儿童戏剧是由一场一场的角色游戏组合而成的。当然,没有整齐划一并不代表放任自流,教师要掌握好“高结构,低控制”的原则。
【关键词】创意戏剧 幼儿教育 活动 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194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各方面的发展,大班幼儿不再满足于追随、服从成人,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他们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水平明显提高。这就要求教师“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和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于是,我们大班年段尝试开展创意戏剧《三只小猪》的编排,希望以此为平台,通过各种策略来探究培养幼儿的主动性,进一步促进孩子自主、和谐发展。
我们的主旨是凡是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情,我们创造条件让孩子去做;凡是孩子应该获得的体验,我们创造条件让孩子去体验。本人在主题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实施了一些促进培养幼儿主动性的策略。孩子们在自创、自编、自导、自演的过程中,语言能力、音乐能力、创造力、想象力、肢体运动能力等各方面能力都能取得一定的提高,这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内在的快乐和思维的活跃,也促使他们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现将《三只小猪》主题实施过程整理如下图:
一、自主“悦”读,体验共鸣
《三只小猪》,这是一个老故事,对于大班孩子来说应该不陌生。活动一开始,就请孩子们人手一本图画书进行自由阅读。“早上很多小朋友都讲了自己看过的《三只小猪》,现在请大家读一读这本书,看看和你原来看过或听过的故事有什么不一样,故事里有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一环节我给孩子们留了充足的时间去阅读故事,观察画面,与同伴交流阅读时的想法,然后再进行集体交流。对于不是很自信的孩子来说,“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尤为重要,从积累简单的语言交流经验开始,促使孩子们能够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伴之间个别充分地交流之后,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内容也就顺理成章多了。一番交流之后再倾听教师讲述故事,幼儿会有更多的共鸣与收获。
活动后,图画书投放到了语言区,便于孩子们再次进行自由阅读。一天午餐后,我听到语言区里传来的一段有趣的对话。“小猪胖噜噜,我饿了,快点出来做我的午餐。”阳阳指着对面的天天说。“哼,可恶的大野狼,我才没那么笨呢!”天天往后退了一步说……我在一旁看完了整个过程,然后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大野狼饿了,他的表情是怎样的?小猪不肯出来,大野狼还会说些什么呢?”
在幼儿的再次阅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引导幼儿从情节出发,观察画面的细节部分,想象可能会发生的事或角色会说什么话。自由阅读了大概一周的时间,孩子们的对话丰富起来了,也更有条理了。我们决定进行一次故事接龙大赛,分成两组比一比,相互之间评一评,哪一组的故事讲得好。在故事接龙比赛中,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合理的空间,属于孩子自己的独特剧本也就慢慢地成形了。
二、自我展示,魅力无限
在孩子们和老师的一起努力下,我们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制作了《三只小猪》的剧本,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有趣的故事“动”起来。《三只小猪》里不仅有憨态可掬的猪爸爸和猪妈妈,有个性鲜明的小猪,有凶恶的大野狼,设计者还赋予了稻草、木头、砖头以生命,由孩子们扮演稻草人、木头人、砖头人,用集体舞的形式在不同风格的音乐声中表现稻草、木头、砖头的特征,并通过肢体的合作创造性地表现各种形态的房子造型。
(一)音乐律动,创意舞动
儿童的戏剧是一种游戏,它没有整齐划一的动作,变化新颖的队形,而是孩子们的一种自我创作。整个儿童戏剧是由一场一场的角色游戏组合而成的。当然,没有整齐划一并不代表放任自流,教师要掌握好“高结构,低控制”的原则。这里所谓的“高结构”就是每一个律动都有一段固定的音乐,教师在引导孩子学会欣赏倾听音乐旋律、感受音乐节奏之后,如何来创意动作就可以任由孩子们尽情发挥了。
例如在《稻草人之舞》的活动中,先请孩子完整欣赏倾听音乐,初步了解乐曲的AB结构,感受AB段音乐的不同风格,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第一段是柔和的,第二段则很有力)。然后进一步引导幼儿感受A段音乐的乐句,稻草在自由舞蹈的时候一个乐句变化一个动作,让幼儿知道每一个乐句快结束的时候就要做一个房子的造型不动。(刚开始时老师可以用手势帮助提醒幼儿乐句的变换。)在了解了稻草柔软特点的基础上,鼓励孩子们用身体创意造型。“看看哪个稻草的造型最特别啊?”好胜的孩子们纷纷摆出了自己觉得最棒的动作。
(二)个性台词,精彩纷呈
主题实施过程中,相关的图书、道具等都投放到了区域中,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便于孩子们进行自发性的即兴表达。在亲自参与创编的剧本的提示下,孩子们能够更自由、自信地展示创编的台词。幼儿在了解故事中角色特征的基础上,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角色的性格特征,在表演中就变成了个性化的台词。每个角色由不同的幼儿扮演将会出现不同的台词。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适当地进行了一些启发性的引导:“如果你是老三,你会怎么介绍自己呢?”有的说:“我是家里最小的宝贝,但我可聪明了,我给自己设计了间砖头房子,造好以后一定又漂亮又结实。”有的说:“大家好,我是猪小弟,我可是一名建筑师,设计房子最厉害了,等我的房子造好以后请大家来玩哦!”……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既动口又动脑,还丰富了角色的语言。幼儿表演时,教师在一旁观察,把幼儿讲到的好听的词语、句子记下来;或是用相机记录下精彩的片段,活动后供其他幼儿学习,丰富他们的词汇量,自然而然地语言表达能力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同时也让孩子们真实地感受到了参与戏剧活动带来的多重成长体验。 (三)多样角色,别样演绎
《三只小猪》实际上是一种经过组织的、具有戏剧艺术特点的高级游戏。它在内容上表现幼儿的游戏活动,在形式上具备幼儿游戏的特点,给幼儿的精神和身体带来了舒适和愉快。在自主选择角色、自由练习表演、明确有意义地运用语言和肢体动作尽情表现的过程中,幼儿加深了对故事角色的了解,甚至是对故事角色的再塑造,体验到了戏剧表演的愉悦。
故事中的每一个角色,其实就是孩子们生活中的“影子”,今天,我扮演的是“猪小弟”,明天,我扮演的可能就是“大野狼”。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以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进行演绎,同时也适当地宣泄情绪。当音乐与戏剧角色或戏剧情景相结合时,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角色外部的动作和语言,还有他们的思想和情感状态。
例如:“大野狼”这个角色受到了班上比较要强、任性的孩子们的欢迎,有面目狰狞的“大野狼”,表现出了角色凶恶的样子;有表情戏谑的“大野狼”,表现出了角色恶作剧的样子;甚至有内敛羞涩的“大野狼”,表现出了角色有点傻傻的样子。虽然是一个“反面”的角色,却深受小观众们的喜爱
三、自制道具,体验成功
孩子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给予、直接灌输的,而是幼儿自己通过活动、调整经验来获得的。幼儿在自主操作、探索中,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获得亲身经验,而这样获得的经验知识才是孩子自己的、内化了的。与以往的表演活动最大的不同就是孩子们全程参与了活动,连上台表演的道具都是孩子自己制作完成的。这大大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平台中,锻炼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开始,我很担心,孩子们会不会使用专用的胶水,会不会弄得全身都是;制作的道具是不是牢固,会不会还没上台就掉了……但是,实践过后孩子们的表现让我惊喜,一件件个性十足的道具是成人制作完全无法达到的。作为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让他们去尝试,当然也应该允许孩子在尝试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包容那些成人眼中的“不完美”。
例如在制作过程中,虽然老师讲解时强调了涂上酒精胶后,粘到自己想粘的地方,要用手压一会,再拿开,这样才能粘紧。但是制作时还是遇到了问题,特别是在制作“砖头人”帽的时候(“砖头”是用纸板制作的,表面光滑,比较难粘)。孩子们发现,涂上酒精胶后好一会,“砖头”还是会掉下来。就有孩子问了:“为什么稻草人帽就粘得牢,砖头怎么那么滑?”“再按一会试试。”另一边一个孩子自言自语地说:“胶水太多了,没干就粘不牢,要涂少一点。”就这样,在不断的摸索、尝试中我们完成了道具的制作。虽然使用的时间比较长,但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却都在孩子们的动手操作中一一解决了。
演出之前的宣传、观众的邀请等等,一件一件都是由孩子自己来完成的。儿童戏剧是一项集体的工作,每个幼儿在这个集体中承担了特定的任务,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最终,童话剧《三只小猪》成功地搬上了舞台。受到了弟弟妹妹以及爸爸妈妈们的热烈好评。
通过创意戏剧活动,幼儿的自主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孩子们能积极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遇到问题时,已渐渐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会自己尝试着去解决,甚至学会了发现身边的问题,主动探索,会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想法,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鼓励孩子大胆地去探索、去体验。并且将创意戏剧活动渗透到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把活动还给幼儿,把幼儿还给他自己,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地“动”起来,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 许卓娅.探究阅读·创意戏剧综合课程.北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8.
[3] 赖敏利.儿童创意戏剧的实践和理论.北京:《少年儿童研究》,2011年14期
【关键词】创意戏剧 幼儿教育 活动 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194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各方面的发展,大班幼儿不再满足于追随、服从成人,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他们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水平明显提高。这就要求教师“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和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于是,我们大班年段尝试开展创意戏剧《三只小猪》的编排,希望以此为平台,通过各种策略来探究培养幼儿的主动性,进一步促进孩子自主、和谐发展。
我们的主旨是凡是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情,我们创造条件让孩子去做;凡是孩子应该获得的体验,我们创造条件让孩子去体验。本人在主题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实施了一些促进培养幼儿主动性的策略。孩子们在自创、自编、自导、自演的过程中,语言能力、音乐能力、创造力、想象力、肢体运动能力等各方面能力都能取得一定的提高,这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内在的快乐和思维的活跃,也促使他们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现将《三只小猪》主题实施过程整理如下图:
一、自主“悦”读,体验共鸣
《三只小猪》,这是一个老故事,对于大班孩子来说应该不陌生。活动一开始,就请孩子们人手一本图画书进行自由阅读。“早上很多小朋友都讲了自己看过的《三只小猪》,现在请大家读一读这本书,看看和你原来看过或听过的故事有什么不一样,故事里有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一环节我给孩子们留了充足的时间去阅读故事,观察画面,与同伴交流阅读时的想法,然后再进行集体交流。对于不是很自信的孩子来说,“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尤为重要,从积累简单的语言交流经验开始,促使孩子们能够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伴之间个别充分地交流之后,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内容也就顺理成章多了。一番交流之后再倾听教师讲述故事,幼儿会有更多的共鸣与收获。
活动后,图画书投放到了语言区,便于孩子们再次进行自由阅读。一天午餐后,我听到语言区里传来的一段有趣的对话。“小猪胖噜噜,我饿了,快点出来做我的午餐。”阳阳指着对面的天天说。“哼,可恶的大野狼,我才没那么笨呢!”天天往后退了一步说……我在一旁看完了整个过程,然后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大野狼饿了,他的表情是怎样的?小猪不肯出来,大野狼还会说些什么呢?”
在幼儿的再次阅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引导幼儿从情节出发,观察画面的细节部分,想象可能会发生的事或角色会说什么话。自由阅读了大概一周的时间,孩子们的对话丰富起来了,也更有条理了。我们决定进行一次故事接龙大赛,分成两组比一比,相互之间评一评,哪一组的故事讲得好。在故事接龙比赛中,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合理的空间,属于孩子自己的独特剧本也就慢慢地成形了。
二、自我展示,魅力无限
在孩子们和老师的一起努力下,我们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制作了《三只小猪》的剧本,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有趣的故事“动”起来。《三只小猪》里不仅有憨态可掬的猪爸爸和猪妈妈,有个性鲜明的小猪,有凶恶的大野狼,设计者还赋予了稻草、木头、砖头以生命,由孩子们扮演稻草人、木头人、砖头人,用集体舞的形式在不同风格的音乐声中表现稻草、木头、砖头的特征,并通过肢体的合作创造性地表现各种形态的房子造型。
(一)音乐律动,创意舞动
儿童的戏剧是一种游戏,它没有整齐划一的动作,变化新颖的队形,而是孩子们的一种自我创作。整个儿童戏剧是由一场一场的角色游戏组合而成的。当然,没有整齐划一并不代表放任自流,教师要掌握好“高结构,低控制”的原则。这里所谓的“高结构”就是每一个律动都有一段固定的音乐,教师在引导孩子学会欣赏倾听音乐旋律、感受音乐节奏之后,如何来创意动作就可以任由孩子们尽情发挥了。
例如在《稻草人之舞》的活动中,先请孩子完整欣赏倾听音乐,初步了解乐曲的AB结构,感受AB段音乐的不同风格,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第一段是柔和的,第二段则很有力)。然后进一步引导幼儿感受A段音乐的乐句,稻草在自由舞蹈的时候一个乐句变化一个动作,让幼儿知道每一个乐句快结束的时候就要做一个房子的造型不动。(刚开始时老师可以用手势帮助提醒幼儿乐句的变换。)在了解了稻草柔软特点的基础上,鼓励孩子们用身体创意造型。“看看哪个稻草的造型最特别啊?”好胜的孩子们纷纷摆出了自己觉得最棒的动作。
(二)个性台词,精彩纷呈
主题实施过程中,相关的图书、道具等都投放到了区域中,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便于孩子们进行自发性的即兴表达。在亲自参与创编的剧本的提示下,孩子们能够更自由、自信地展示创编的台词。幼儿在了解故事中角色特征的基础上,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角色的性格特征,在表演中就变成了个性化的台词。每个角色由不同的幼儿扮演将会出现不同的台词。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适当地进行了一些启发性的引导:“如果你是老三,你会怎么介绍自己呢?”有的说:“我是家里最小的宝贝,但我可聪明了,我给自己设计了间砖头房子,造好以后一定又漂亮又结实。”有的说:“大家好,我是猪小弟,我可是一名建筑师,设计房子最厉害了,等我的房子造好以后请大家来玩哦!”……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既动口又动脑,还丰富了角色的语言。幼儿表演时,教师在一旁观察,把幼儿讲到的好听的词语、句子记下来;或是用相机记录下精彩的片段,活动后供其他幼儿学习,丰富他们的词汇量,自然而然地语言表达能力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同时也让孩子们真实地感受到了参与戏剧活动带来的多重成长体验。 (三)多样角色,别样演绎
《三只小猪》实际上是一种经过组织的、具有戏剧艺术特点的高级游戏。它在内容上表现幼儿的游戏活动,在形式上具备幼儿游戏的特点,给幼儿的精神和身体带来了舒适和愉快。在自主选择角色、自由练习表演、明确有意义地运用语言和肢体动作尽情表现的过程中,幼儿加深了对故事角色的了解,甚至是对故事角色的再塑造,体验到了戏剧表演的愉悦。
故事中的每一个角色,其实就是孩子们生活中的“影子”,今天,我扮演的是“猪小弟”,明天,我扮演的可能就是“大野狼”。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以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进行演绎,同时也适当地宣泄情绪。当音乐与戏剧角色或戏剧情景相结合时,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角色外部的动作和语言,还有他们的思想和情感状态。
例如:“大野狼”这个角色受到了班上比较要强、任性的孩子们的欢迎,有面目狰狞的“大野狼”,表现出了角色凶恶的样子;有表情戏谑的“大野狼”,表现出了角色恶作剧的样子;甚至有内敛羞涩的“大野狼”,表现出了角色有点傻傻的样子。虽然是一个“反面”的角色,却深受小观众们的喜爱
三、自制道具,体验成功
孩子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给予、直接灌输的,而是幼儿自己通过活动、调整经验来获得的。幼儿在自主操作、探索中,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获得亲身经验,而这样获得的经验知识才是孩子自己的、内化了的。与以往的表演活动最大的不同就是孩子们全程参与了活动,连上台表演的道具都是孩子自己制作完成的。这大大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平台中,锻炼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开始,我很担心,孩子们会不会使用专用的胶水,会不会弄得全身都是;制作的道具是不是牢固,会不会还没上台就掉了……但是,实践过后孩子们的表现让我惊喜,一件件个性十足的道具是成人制作完全无法达到的。作为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让他们去尝试,当然也应该允许孩子在尝试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包容那些成人眼中的“不完美”。
例如在制作过程中,虽然老师讲解时强调了涂上酒精胶后,粘到自己想粘的地方,要用手压一会,再拿开,这样才能粘紧。但是制作时还是遇到了问题,特别是在制作“砖头人”帽的时候(“砖头”是用纸板制作的,表面光滑,比较难粘)。孩子们发现,涂上酒精胶后好一会,“砖头”还是会掉下来。就有孩子问了:“为什么稻草人帽就粘得牢,砖头怎么那么滑?”“再按一会试试。”另一边一个孩子自言自语地说:“胶水太多了,没干就粘不牢,要涂少一点。”就这样,在不断的摸索、尝试中我们完成了道具的制作。虽然使用的时间比较长,但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却都在孩子们的动手操作中一一解决了。
演出之前的宣传、观众的邀请等等,一件一件都是由孩子自己来完成的。儿童戏剧是一项集体的工作,每个幼儿在这个集体中承担了特定的任务,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最终,童话剧《三只小猪》成功地搬上了舞台。受到了弟弟妹妹以及爸爸妈妈们的热烈好评。
通过创意戏剧活动,幼儿的自主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孩子们能积极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遇到问题时,已渐渐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会自己尝试着去解决,甚至学会了发现身边的问题,主动探索,会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想法,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鼓励孩子大胆地去探索、去体验。并且将创意戏剧活动渗透到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把活动还给幼儿,把幼儿还给他自己,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地“动”起来,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 许卓娅.探究阅读·创意戏剧综合课程.北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8.
[3] 赖敏利.儿童创意戏剧的实践和理论.北京:《少年儿童研究》,2011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