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因个性而存在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aw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是双向互动的结果,更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既然有这样的双重特性,那么教学过程就离不了感动的情感体验。
  可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那种感动的情感体验却踪迹难导。相反,教师常常会发出学生怎么都是“千人一面”的感叹——怎么这些学生在阅读教学、写作训练时表现出惊人的相似呢?笔者认为,这与课堂教学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片面追求所谓的“技能、技巧”有密切关系。一旦需要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让文本与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火花产生感动时,不少教师就绕道回到自己的讲授、分析上了,所以才会让学生有着凡是描写母亲的文章那就一定是“妈妈爱孩子”之类的所谓规律,只要让学生自己动笔无非就是“深夜发高烧”之类的亲情体验。找到了经过教育化妆后而“千人一面”、难有心灵碰撞的原因,于是我们便可以着手从日常教学中去发现个性,从而激发语文教学中不应缺位的情感——感动。
  一、营造与生活结合的语文课堂环境,激发 “个性化”感动
  感动作为语文教学时一种不可或缺的情感体验,应是文本、作者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之间碰撞出的绚烂火花,那么,在教学时,重视开发感动这种情感体验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课前不妨根据自己的感悟去寻找文章的感动因素,而教材的感动因素又往往来自文章的核心。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核心就在孩子的天性是喜欢玩乐,因为喜欢玩,所以“荒园”才会令其其乐无穷;因为好乐,所以书屋的学习才倍感枯燥乏味。找到这个关键点后,就可以先让学生谈自己节假日的生活乐趣,说自己最喜欢哪位老师的教学风格。这样一来,就很容易把握全篇的体验基础,也只有这样才能以此生发出更加开放性的理解,才会有对寿老先生的评价有褒有贬之争。再如《背影》一文的核心就在小人物“父亲”没有豪言壮举,只用了一些看似不经意的动作来展现爱子之深情。把握了这点后,学生就能结合自身的经历来回顾自己以前对父亲的言语少,陪伴少的抱怨是对父亲的不理解。
  所以,文本的教学活动中,如果强调了课堂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就能展示师生的个性,这与课改强调的“课堂是生成的,不是给定的制度化的教育要素”是一致的。
  二、构建有序的互动教学流程,展示“个性化”感动
  现代教学理论主张教学要知、情、意相结合。事实上,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和学生群体的积极互动是一堂课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必要条件,反过来,组织好一堂课的活动就应当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在笔者教授《邹忌讽秦王讷谏》一文时,最后发生了这样的一幕。一名男生直接站起来质疑说:“老师,我认为这篇课文的‘比美’是假的”。该生语惊四座,学生们在课堂上兴奋了,很多人好奇地看着我和自己的同学,甚至有的开始交头接耳了。于是我请该生讲述理由,他说“作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古代家庭妇女,她们怎么会熟识城北的徐公?连邹忌这样的一个大人物都要等徐公来了,亲眼看过才知道谁美,他的妻妾却那么肯定地作出判断,我觉得这就是‘穿帮’,证明这事是假的。”听到这话时,我心里一惊,自己课前并没去思考这点细节,但我从内心深处也被该生的观点与细致行为感动,当然,这也表明了学生没有真正感受到这就是虚构艺术的高妙之处。因此,我就势引导学生说:“你还能在文中找出哪些类似破绽?”学生们议论纷纷,整理后一致认为时间有假,“比美”连续三天,从开始到结束,这种“巧合”应是有意安排;“比美”结果有假,邹忌比得如此执著、细致,不分个高下决不罢休,可结果并不是要证明自己比徐公美多少,而是要得出自己“远不如他”让人难以相信的结果。看着学生们在课堂上兴奋、雀跃的神情,我感动不已:他们有个性地成长了。所以最后我让学生说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这时,学生才恍然大悟:以虚构的故事劝谏王,王竟信以为真,读者也为之喝彩,原来,这便是虚构艺术之高超。
  至此,我才明白学生的感动主要是从教师的引领中获得的,他们会在文本阅读中寻找感动,会在交流与沟通中体验感动,也会在学习中用语言来表达感动,而这一切感动都来自于具体语文情境中的课堂活动,来自于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流程,只有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现,他们才能更多地体验学习的乐趣,也只有师生的感动相契合,我们才能在“个性”中“共享”、“共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三、深化师生互动中的个性化情感,让学生在感动中积淀
  课程改革明确语文教学实践既要注重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又要注重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点就势必要求教学时充分利用老师和文本的感动元素去调动学生的感动,充分发挥感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这样就能有效实现语文课堂工具性、人文性两大特性的统一。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几乎就是在利用感动我的关键点去撞击学生,力求在师生、生生的多向互动中产生朴素的感动。例如《散步》一文中的“分歧”延伸到生活,让学生想象晚上的电视遥控器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中的谁掌握时,一个学生就说:“我家就肯定是我,而且肯定看我喜欢的节目,因为爸爸妈妈听爷爷的,爷爷奶奶又绝对不会委屈我看京剧,所以爸爸妈妈他们不会在8点钟之前去调自己要看的节目,就算我调到了爷爷奶奶的节目,他们也会反过来提醒我哪个台在放什么。”听到这一细节,班上学生中马上有人接话,“我家也这样”。可当我再追问“你从父母的行为上感觉到什么,你从爷爷奶奶身上看到什么特点”时,学生明白:那一个瞬间其实就是甜蜜而温馨的尊老爱幼,当即就有学生说:“我现在明白了就会在学习、生活方面让长辈少操心,帮爷爷奶奶剪剪指甲、洗洗头,做一些小事来表示我的尊老。”语言虽实在,却是如此真诚,学生的情感世界无疑又积累了一份中华美德。
  其实感动从来都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它是潜在的教育;个性是人对现实的态度、趋向和选择后的行为方式的个人特征,个性是感动的外衣,感动是个性的内在,课堂因个性而精彩,感动因个性而存在。
  [作者通联:湖北孝感西湖中学]
其他文献
凌晨.空气里仿佛被注入了清凉的水.凉丝丝地从细细的毛孔渗透到每一寸肌肤.小芳的家从乡下搬进了城里。在那个借一滴墨水还需要偿还的穷酸年代.小芳步入了初中。她的经济条件十分
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拟是古诗词鉴赏中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法。这种手法说起来很简单,但学生却常常在运用中发生误判:没有使用比拟的地方判断为使用了比拟,使用了比拟的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设置上开创了“必修+选修”的模式.打破了以往“必修包打天下”的格局。必修强化“共同基础”,选修则注重“多元”与“选择”。选修课程的设
语文能力。“读”占鳌头。早在20年前,无锡市名教师徐忠宪先生即原创性地提出并阐述了两个重要的阅读学概念——原形阅读与超原形阅读。在今天.“原形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设计”
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技术,研究了应变速率(1×10-3s-1~2500s-1)对泡沫铝力学性能和能量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泡沫铝有较高的应变速率敏感性,随应变速率的增
《屈原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馋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