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6月23-25日,由山东省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主办,环保部委托项目“开展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研究”课题组协办,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承办的2017年全国传统生态思想文化与环境教育高层论坛在山东理工大学召开。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传统儒道佛生态思想文化,传统生态政治、法律、社会思想文化,民俗及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环境教育等相关主题进行了研讨。论坛挖掘传统生态思想文化资源,探讨开展环境教育的方式和路径,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儒道佛生态思想文化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传统生态思想文化与环境教育”,对传统思想文化的生态诠释与建构是论坛的亮点。卢风、孙亦平、黄夏年、周勤勤、陈红兵、耿国华、朱阿丽等专家学者,探讨了儒家、道家、佛教中的生态思想文化资源,论述了儒道佛三家独特的生态智慧。
清华大学卢风教授在报告中区分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和西方文化中的“敬畏自然”观念。传统儒家思想文化也强调“畏天命”,但又强调人与天地并立、赞天地之化育、为天地立心的价值和地位,因而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中对上帝的敬畏有本质不同。当代西方思想提出的“敬畏自然”观念,与基督教文化的“敬畏上帝”的理路一脉相承,是一种外向超越的思维路径;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念则是一种内向超越的思维路径。卢风教授认为,在阐释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的丰富内涵时,应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及其基本概念放在21世界的新语境中重新进行诠释,注意摒弃其神化圣人的倾向,将其内化为当代生态智慧。
南京大学孙亦平教授探讨了现代新视野下的道教生态思想。她认为,从现代新视野来回视中国传统文化,道教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化论出发,将外在的自然宇宙视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环境。人只有循天道而生活,法自然而行动,才能确立自己在自然宇宙中的地位,在成就自己的德性的同时,进而参天地之化育,长养万物,推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道教的生态智慧中隐含的人类必须依赖于“整体的福利”,才能实现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共同发展。若将道教强调的顺之以天道、应之以自然、追求以普遍生命关怀为中心的生态思想,置于现代新视野中进行重新解释,一方面可帮助我们更好地以传统文化智慧为参照来认识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我们在我国当前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中,采取积极态度和有效方法来保护当下人类栖居的生态环境,促进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和谐。
中国社会科学院黄夏年研究员从隐山与生态环境的改变、隐山与“小隐隐于野”、隐山与炼心解脱、隐山之功德四方面,阐释了禅宗隐山的佛教意蕴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黄夏年研究员认为,禅宗隐山是中国佛教的传统之一,古代许多禅僧生活在山林之中,过着隐山修行的生活,希望实现解脱生死这一“大事因缘”。中国佛教是创造名山文化的重要因素。中国佛教僧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将名山的自然生态与自身的名山理念组合成既有自然生态又有人文历史相统一的天下名山。禅僧追求与自然生态合为一体,尽情享受因自然趣味带来的愉悦,将佛教的治心传统贯穿到隐山的实践当中。禅宗隐山实践不仅保护了山林生态环境,而且给我们今天留下了宝贵的生态思想文化资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周勤勤教授从四方面论述了《易经》中蕴含的生态文化思想:其一,《易》是圣人注解天地自然变化运动的,因而是“天地之《易》”;其二,《易经》中提出的“节以制度”观念,其中蕴含对自然资源使用的节制和对人类自身欲望的节制两方面内涵;其三,《易经》的“保合太和”观念将天地人视为有机统一整体,因此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其四,《易经》中的“生生之谓易”,强调阴阳合德则气化生育,生生不息。周勤勤教授指出,《易经》古朴的生态文化观念,有利于当代人建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
山东理工大学陈红兵教授从山居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精神追求三方面系统论述了《寒山诗》的生态环保意蕴。他指出,《寒山诗》中描述的隐居生活是一种热爱自然、融入自然的生活,是一种自足简朴的生活,是一种关注精神追求的生活。这种生活是关爱自然、生态友好的生活。在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当然很难去践行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这种生活方式中蕴含的理念,对于我们今天培养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情感,形成生态观念及生活方式依然具有启迪意义。同时,《寒山诗》结合佛教戒杀护生戒律,吸收融合道家爱护生命的观念,体现了传统思想文化动物保护的思想特质,同样能为我们今天的动物保护提供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
耿国华阐述了佛教动物保护观念及方式,认为佛教动物保护是建立在众生平等、因果报应等观念基础上的,佛教戒杀、素食、放生等是动物保护的主要形式。除此之外,佛教忏悔、超度等法会、仪式对于促进人们形成动物保护观念及情感具有深远意义,因而也是动物保护的重要方式。
此外,朱阿丽论述了佛教自然观的特质及其与现代科学思想的相应;毛墉论述了生态危机本质上是心灵的危机,要解决生态危机,进行环境教育,应从根本上改善人的心灵。传统儒道佛思想文化对于改善人的心灵具有重要价值。
二、传统生态法律、社会思想文化
中国传统政治、法律、社会思想文化是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术界关于这方面主题的研究相对较少,深入挖掘传统生态政治、法律、社会思想能够为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提供本土资源。“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研究”课题组注重該主题研究,白洋、李德营等学者在本次论坛上阐述了传统生态法律、社会思想文化。
白洋认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对现代法治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立法层面,传统法律思想主张在“法自然”理念指引下,在生产安排上,注重“以时禁发”,在资源利用上要求“取之有节”。在法律制定上,注重尊重人性、“以民为本”、以礼法规范引导百姓生产生活;执法层面,传统法律思想“义务本位”贯穿执法,在资源管理方面设置“虞衡”等职位,法律实施注重“赏罚有时”,注重经济调节措施;司法层面,传统法律思想将司法实践纳入天人关系视域中考察,强调“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以“代天行罚”为己任,以“春秋大义”为价值标准,以“天理、国情、人法”“法情允协”为终极目标;守法层面,传统法律思想主张“发于内”而“形于外”,遵循“天地君亲师”人伦大要,强调主体内在的羞恶之心。深入挖掘传统生态文化中的法律思想,对于化解当今环境危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李德营認为,中国传统社会拥有丰富的关于社会生活的生态认知,这方面内容大体上可概括为生产、消费、居住等方面。生产方面,传统生态观念可概括为“顺天应地”的系统观、“循环往复”的圜道观以及“尚中求衡”的关系论;消费方面,儒家有着“尚俭、依礼”的消费观,道家强调“无为、寡欲”,墨家则注重“节用、节葬、非乐”,反对以别人利益为代价的奢侈享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观则从居所选址、建筑布局等方面提供了一些有关生态人居的合理观念。中国传统社会丰富的生态思想,在今天需要借助教育的力量将其转化为现实实践。
三、民俗及少数民族生态文化
民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文化内涵。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生活模式,包含着朴素的生态伦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民俗文化直接影响到民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代少数民族也更多地保存了传统生态文化的内容。因此,挖掘民俗文化、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内涵,对发挥其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民俗及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是“传统生态思想文化”课题研究的重要方面,也是本次论坛探讨的重要主题。
云南大学廖国强编审在报告中,通过对云南哈尼族《苦扎扎》等民间传说的现代解读,探讨了哈尼族的自然权利观。《苦扎扎》传说讲述的是哈尼族从游居到定居,从采集狩猎生产方式到农业生产方式的文明演进过程中,人与动物界之间从冲突到和解的过程。廖国强编审运用环境伦理学中的自然权利理论,从两方面对哈尼族自然权利观作了解读:其一,哈尼族的自然权利观主要体现为一种动物权利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哈尼族是“动物权利论者”;其二,哈尼族的动物权利观奉行的是一种“基于差异性的公正原则”,即当人的基本生存权与动物的基本生存权发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时,人类可以依据食物链中的层级关系,为满足生存权而有节制地利用自然,包括猎杀动物。哈尼族力图在人的权益与动物权益之间寻找一种相对公平的解决路径,即在维护自身生存权的同时,通过各种禁忌、仪式和行为,表达对动物生命充分的尊重及内心深深的歉意。从中可以看出,哈尼族的公正的观念没有局限于人类社会,而是涵盖人与自然关系,显现出其生态伦理观超越时空的深邃性。
苏州科技大学王建明教授探讨了苏州古典园林的生态智慧及其当代价值。他指出,当前城市注重现代化建设,却忽视了中国本土传统的生态智慧,因而许多城市出现城市病问题。研究传统园林文化,特别是苏州古典园林文化,对于当前生态城市建设以及环境教育具有重要启迪。苏州园林中隐含的生态智慧的主线是和合文化。和合文化一方面肯定不同事物在共生过程中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强调不同事物能够共生和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和合文化在苏州园林文化中体现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人地和合的风水观、物我和合的居住观。苏州园林文化中体现的有机整体观、简约观、善通与善变、道法自然、生生智慧等理念,是传统生态智慧的集中体现。苏州园林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启发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应注重整体性规划、简约化原则、差异性呈现、人文与生态统一。
山东理工大学陈静的发言,以北方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为例,阐述了少数民族r 传统生态文化。她将东北地区满族的生态文化概括为万物有灵生态观、动植物图腾崇拜、萨满教生态伦理观、行为禁忌与神话传说的生态伦理观等方面;从自然信仰生态观与牲畜祭祀阐述蒙古族草原游牧生态文化;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概括为生计模式中的生态观、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两方面。其中,生计模式中体现的生态观包括狩猎、采摘、游牧、农耕等多种生计模式互补共存的农业文明和狩猎文明,其文化中包含了朴素的生态伦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体现为创世神话文本、万物有灵观、神树崇拜等实践所蕴含的丰富生态文化。
四、环境教育及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教育及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本次论坛的重要主题。国家环保部宣教司凌越调研员应邀出席了论坛并作了发言。叶平、朱伯玉、苏百义、奚延辉、康玲玲等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环境教育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主题。
环保部宣教司宣传处凌越调研员以北京大气污染防治宣传为例,论述了当前环境权利、义务教育的缺失问题。他说,科学数据表明,近年来,通过大气污染防治,北京市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是,环境治理效果并没有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客观上存在环境治理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不同步、不协调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是人们对环境科学、环境事实的认知不科学。如人们从不同立场出发,对环境问题会有不同认知;科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环境治理的认知也会不同。因此,如何统一思想、协调人们认知上的误解,是当前环境宣传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环境权利而言,我们应辩证看待三种权利关系:一是个人权利和公共权利。要求我们行使个人环境权利时,不能无视、损害公共环境权利;二是此地权利与彼地权利。要认识到不同区域环境容量不同,人们的环境权利必然不同。当某地环境容量有限时,必然要求限制人们的环境污染;三是过去权利与现在权利。过去生态环境容量大,我们可能拥有较多的环境权利,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容量有限,我们拥有的环境权利就要受到限制。我们在环境宣传和教育过程中,要强调环境的相对性,应根据环境容量的现实,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约束,让社会成员自觉意识到行使自身环境权利的前提。
中国环境伦理学会会长叶平教授从生态文明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两个维度,论述了如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他说,所谓生态文明的物质力量是指自然保护形成的自然资本、自然资源的物质存在和生态功能的作用,是指绿色科技发展、工业生态化等形成的实体力量;生态文明的精神力量则是国家生态文明意识形态,以及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环境伦理。如果说生态文明的物质力量依靠的是环境保护与绿色生产,那么生态文明的精神力量则依靠的是环境教育。叶平教授认为,当前环境教育应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大力推进环境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大力推进环境教育政策制度建设,三是大力推进高校环境教育建设。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朱伯玉教授对于中国环境教育立法问题进行了探讨。他首先介绍了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现状,指出中国至今没有出台全国范围的环境教育立法,仅三个地方出台了环境教育专门性的地方法规。指出我国环境教育立法,一是应积极借鉴美国、巴西、菲律宾、韩国、日本等国环境教育立法经验,二是应在现有地方性环境教育立法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为中央立法积累经验。提出要加快环境教育的立法进程,一是应加快中央立法,制定专门的《环境教育法》或者《环境教育条例》;结合环境教育的实践,制定一些单行法规。二是继续深化扩展地方立法。
山东农业大学苏百义副教授在发言中,对生态文明核心价值理念进行了探讨。他认为,生态文明核心价值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在发言中,他首先运用生态文明本质内涵以及真善美标准,分析批判了当前“和谐论”、“仁本论”、“自然论”等三种预设论的核心价值理念观点。在此基础上,他提出生态文明核心价值理念应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西方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实践等方面,通过逻辑的提炼和实践的凝练,形成生态文明核心价值理念。他认为,如果说“天人合一”彰显了传统农业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工业文明则是“天人相分”科学思想的显现,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否定之否定阶段,其核心价值理念必然是“天人和一”,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
山东理工大学奚彦辉副教授的发言关注生态心理学及其本土化问题。他在发言中首先介绍了西方生态心理学思潮:生态心理学主张每个人在潜意识层面与大地、自然都具有本真的情感连结;主张去除对生态潜意识的抑制,建立生态自我;强调自然、荒野的心理保健价值,强调荒野之于神经症的辅助治愈功能及自我和谐的维系意义。其次介绍了生态心理学本土化现状。指出生态心理学目前在我国更多停留在学院层面的介绍、引进层次,更缺乏本土化的研究努力与实践检验。主张要实现生态心理学的本土化,一方面需将生态心理学与我国传统生态思想相结合,另一方面,应将本土化的生态心理学融入到广阔的、第一线的生态環保实践之中。
南京林业大学康玲玲博士在发言中探讨了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命观变革与重构。她认为,在生态文明时代,对生命的认知与理解将在整体主义的范式下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囹圄,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理解人类生命与非人类生命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用平等、开放的目光去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命权利,同时也要重视对生命共同体的关怀与责任。生态文明时代的生命观重构将实现科学认知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使人类认识到社会意识全面生态化转型的重要性,用全新的生命观思想反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传统儒道佛生态思想文化,传统生态法律、社会思想文化,民俗及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环境教育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研讨。大家达成共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文化资源,从探寻解决生态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出发,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生态意蕴,对于加强环境教育、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启迪意义。
[作者简介:赵乔乔,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古东)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传统儒道佛生态思想文化,传统生态政治、法律、社会思想文化,民俗及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环境教育等相关主题进行了研讨。论坛挖掘传统生态思想文化资源,探讨开展环境教育的方式和路径,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儒道佛生态思想文化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传统生态思想文化与环境教育”,对传统思想文化的生态诠释与建构是论坛的亮点。卢风、孙亦平、黄夏年、周勤勤、陈红兵、耿国华、朱阿丽等专家学者,探讨了儒家、道家、佛教中的生态思想文化资源,论述了儒道佛三家独特的生态智慧。
清华大学卢风教授在报告中区分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和西方文化中的“敬畏自然”观念。传统儒家思想文化也强调“畏天命”,但又强调人与天地并立、赞天地之化育、为天地立心的价值和地位,因而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中对上帝的敬畏有本质不同。当代西方思想提出的“敬畏自然”观念,与基督教文化的“敬畏上帝”的理路一脉相承,是一种外向超越的思维路径;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念则是一种内向超越的思维路径。卢风教授认为,在阐释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的丰富内涵时,应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及其基本概念放在21世界的新语境中重新进行诠释,注意摒弃其神化圣人的倾向,将其内化为当代生态智慧。
南京大学孙亦平教授探讨了现代新视野下的道教生态思想。她认为,从现代新视野来回视中国传统文化,道教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化论出发,将外在的自然宇宙视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环境。人只有循天道而生活,法自然而行动,才能确立自己在自然宇宙中的地位,在成就自己的德性的同时,进而参天地之化育,长养万物,推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道教的生态智慧中隐含的人类必须依赖于“整体的福利”,才能实现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共同发展。若将道教强调的顺之以天道、应之以自然、追求以普遍生命关怀为中心的生态思想,置于现代新视野中进行重新解释,一方面可帮助我们更好地以传统文化智慧为参照来认识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我们在我国当前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中,采取积极态度和有效方法来保护当下人类栖居的生态环境,促进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和谐。
中国社会科学院黄夏年研究员从隐山与生态环境的改变、隐山与“小隐隐于野”、隐山与炼心解脱、隐山之功德四方面,阐释了禅宗隐山的佛教意蕴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黄夏年研究员认为,禅宗隐山是中国佛教的传统之一,古代许多禅僧生活在山林之中,过着隐山修行的生活,希望实现解脱生死这一“大事因缘”。中国佛教是创造名山文化的重要因素。中国佛教僧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将名山的自然生态与自身的名山理念组合成既有自然生态又有人文历史相统一的天下名山。禅僧追求与自然生态合为一体,尽情享受因自然趣味带来的愉悦,将佛教的治心传统贯穿到隐山的实践当中。禅宗隐山实践不仅保护了山林生态环境,而且给我们今天留下了宝贵的生态思想文化资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周勤勤教授从四方面论述了《易经》中蕴含的生态文化思想:其一,《易》是圣人注解天地自然变化运动的,因而是“天地之《易》”;其二,《易经》中提出的“节以制度”观念,其中蕴含对自然资源使用的节制和对人类自身欲望的节制两方面内涵;其三,《易经》的“保合太和”观念将天地人视为有机统一整体,因此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其四,《易经》中的“生生之谓易”,强调阴阳合德则气化生育,生生不息。周勤勤教授指出,《易经》古朴的生态文化观念,有利于当代人建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
山东理工大学陈红兵教授从山居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精神追求三方面系统论述了《寒山诗》的生态环保意蕴。他指出,《寒山诗》中描述的隐居生活是一种热爱自然、融入自然的生活,是一种自足简朴的生活,是一种关注精神追求的生活。这种生活是关爱自然、生态友好的生活。在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当然很难去践行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这种生活方式中蕴含的理念,对于我们今天培养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情感,形成生态观念及生活方式依然具有启迪意义。同时,《寒山诗》结合佛教戒杀护生戒律,吸收融合道家爱护生命的观念,体现了传统思想文化动物保护的思想特质,同样能为我们今天的动物保护提供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
耿国华阐述了佛教动物保护观念及方式,认为佛教动物保护是建立在众生平等、因果报应等观念基础上的,佛教戒杀、素食、放生等是动物保护的主要形式。除此之外,佛教忏悔、超度等法会、仪式对于促进人们形成动物保护观念及情感具有深远意义,因而也是动物保护的重要方式。
此外,朱阿丽论述了佛教自然观的特质及其与现代科学思想的相应;毛墉论述了生态危机本质上是心灵的危机,要解决生态危机,进行环境教育,应从根本上改善人的心灵。传统儒道佛思想文化对于改善人的心灵具有重要价值。
二、传统生态法律、社会思想文化
中国传统政治、法律、社会思想文化是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术界关于这方面主题的研究相对较少,深入挖掘传统生态政治、法律、社会思想能够为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提供本土资源。“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研究”课题组注重該主题研究,白洋、李德营等学者在本次论坛上阐述了传统生态法律、社会思想文化。
白洋认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对现代法治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立法层面,传统法律思想主张在“法自然”理念指引下,在生产安排上,注重“以时禁发”,在资源利用上要求“取之有节”。在法律制定上,注重尊重人性、“以民为本”、以礼法规范引导百姓生产生活;执法层面,传统法律思想“义务本位”贯穿执法,在资源管理方面设置“虞衡”等职位,法律实施注重“赏罚有时”,注重经济调节措施;司法层面,传统法律思想将司法实践纳入天人关系视域中考察,强调“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以“代天行罚”为己任,以“春秋大义”为价值标准,以“天理、国情、人法”“法情允协”为终极目标;守法层面,传统法律思想主张“发于内”而“形于外”,遵循“天地君亲师”人伦大要,强调主体内在的羞恶之心。深入挖掘传统生态文化中的法律思想,对于化解当今环境危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李德营認为,中国传统社会拥有丰富的关于社会生活的生态认知,这方面内容大体上可概括为生产、消费、居住等方面。生产方面,传统生态观念可概括为“顺天应地”的系统观、“循环往复”的圜道观以及“尚中求衡”的关系论;消费方面,儒家有着“尚俭、依礼”的消费观,道家强调“无为、寡欲”,墨家则注重“节用、节葬、非乐”,反对以别人利益为代价的奢侈享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观则从居所选址、建筑布局等方面提供了一些有关生态人居的合理观念。中国传统社会丰富的生态思想,在今天需要借助教育的力量将其转化为现实实践。
三、民俗及少数民族生态文化
民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文化内涵。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生活模式,包含着朴素的生态伦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民俗文化直接影响到民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代少数民族也更多地保存了传统生态文化的内容。因此,挖掘民俗文化、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内涵,对发挥其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民俗及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是“传统生态思想文化”课题研究的重要方面,也是本次论坛探讨的重要主题。
云南大学廖国强编审在报告中,通过对云南哈尼族《苦扎扎》等民间传说的现代解读,探讨了哈尼族的自然权利观。《苦扎扎》传说讲述的是哈尼族从游居到定居,从采集狩猎生产方式到农业生产方式的文明演进过程中,人与动物界之间从冲突到和解的过程。廖国强编审运用环境伦理学中的自然权利理论,从两方面对哈尼族自然权利观作了解读:其一,哈尼族的自然权利观主要体现为一种动物权利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哈尼族是“动物权利论者”;其二,哈尼族的动物权利观奉行的是一种“基于差异性的公正原则”,即当人的基本生存权与动物的基本生存权发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时,人类可以依据食物链中的层级关系,为满足生存权而有节制地利用自然,包括猎杀动物。哈尼族力图在人的权益与动物权益之间寻找一种相对公平的解决路径,即在维护自身生存权的同时,通过各种禁忌、仪式和行为,表达对动物生命充分的尊重及内心深深的歉意。从中可以看出,哈尼族的公正的观念没有局限于人类社会,而是涵盖人与自然关系,显现出其生态伦理观超越时空的深邃性。
苏州科技大学王建明教授探讨了苏州古典园林的生态智慧及其当代价值。他指出,当前城市注重现代化建设,却忽视了中国本土传统的生态智慧,因而许多城市出现城市病问题。研究传统园林文化,特别是苏州古典园林文化,对于当前生态城市建设以及环境教育具有重要启迪。苏州园林中隐含的生态智慧的主线是和合文化。和合文化一方面肯定不同事物在共生过程中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强调不同事物能够共生和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和合文化在苏州园林文化中体现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人地和合的风水观、物我和合的居住观。苏州园林文化中体现的有机整体观、简约观、善通与善变、道法自然、生生智慧等理念,是传统生态智慧的集中体现。苏州园林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启发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应注重整体性规划、简约化原则、差异性呈现、人文与生态统一。
山东理工大学陈静的发言,以北方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为例,阐述了少数民族r 传统生态文化。她将东北地区满族的生态文化概括为万物有灵生态观、动植物图腾崇拜、萨满教生态伦理观、行为禁忌与神话传说的生态伦理观等方面;从自然信仰生态观与牲畜祭祀阐述蒙古族草原游牧生态文化;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概括为生计模式中的生态观、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两方面。其中,生计模式中体现的生态观包括狩猎、采摘、游牧、农耕等多种生计模式互补共存的农业文明和狩猎文明,其文化中包含了朴素的生态伦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体现为创世神话文本、万物有灵观、神树崇拜等实践所蕴含的丰富生态文化。
四、环境教育及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教育及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本次论坛的重要主题。国家环保部宣教司凌越调研员应邀出席了论坛并作了发言。叶平、朱伯玉、苏百义、奚延辉、康玲玲等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环境教育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主题。
环保部宣教司宣传处凌越调研员以北京大气污染防治宣传为例,论述了当前环境权利、义务教育的缺失问题。他说,科学数据表明,近年来,通过大气污染防治,北京市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是,环境治理效果并没有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客观上存在环境治理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不同步、不协调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是人们对环境科学、环境事实的认知不科学。如人们从不同立场出发,对环境问题会有不同认知;科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环境治理的认知也会不同。因此,如何统一思想、协调人们认知上的误解,是当前环境宣传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环境权利而言,我们应辩证看待三种权利关系:一是个人权利和公共权利。要求我们行使个人环境权利时,不能无视、损害公共环境权利;二是此地权利与彼地权利。要认识到不同区域环境容量不同,人们的环境权利必然不同。当某地环境容量有限时,必然要求限制人们的环境污染;三是过去权利与现在权利。过去生态环境容量大,我们可能拥有较多的环境权利,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容量有限,我们拥有的环境权利就要受到限制。我们在环境宣传和教育过程中,要强调环境的相对性,应根据环境容量的现实,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约束,让社会成员自觉意识到行使自身环境权利的前提。
中国环境伦理学会会长叶平教授从生态文明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两个维度,论述了如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他说,所谓生态文明的物质力量是指自然保护形成的自然资本、自然资源的物质存在和生态功能的作用,是指绿色科技发展、工业生态化等形成的实体力量;生态文明的精神力量则是国家生态文明意识形态,以及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环境伦理。如果说生态文明的物质力量依靠的是环境保护与绿色生产,那么生态文明的精神力量则依靠的是环境教育。叶平教授认为,当前环境教育应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大力推进环境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大力推进环境教育政策制度建设,三是大力推进高校环境教育建设。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朱伯玉教授对于中国环境教育立法问题进行了探讨。他首先介绍了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现状,指出中国至今没有出台全国范围的环境教育立法,仅三个地方出台了环境教育专门性的地方法规。指出我国环境教育立法,一是应积极借鉴美国、巴西、菲律宾、韩国、日本等国环境教育立法经验,二是应在现有地方性环境教育立法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为中央立法积累经验。提出要加快环境教育的立法进程,一是应加快中央立法,制定专门的《环境教育法》或者《环境教育条例》;结合环境教育的实践,制定一些单行法规。二是继续深化扩展地方立法。
山东农业大学苏百义副教授在发言中,对生态文明核心价值理念进行了探讨。他认为,生态文明核心价值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在发言中,他首先运用生态文明本质内涵以及真善美标准,分析批判了当前“和谐论”、“仁本论”、“自然论”等三种预设论的核心价值理念观点。在此基础上,他提出生态文明核心价值理念应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西方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实践等方面,通过逻辑的提炼和实践的凝练,形成生态文明核心价值理念。他认为,如果说“天人合一”彰显了传统农业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工业文明则是“天人相分”科学思想的显现,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否定之否定阶段,其核心价值理念必然是“天人和一”,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
山东理工大学奚彦辉副教授的发言关注生态心理学及其本土化问题。他在发言中首先介绍了西方生态心理学思潮:生态心理学主张每个人在潜意识层面与大地、自然都具有本真的情感连结;主张去除对生态潜意识的抑制,建立生态自我;强调自然、荒野的心理保健价值,强调荒野之于神经症的辅助治愈功能及自我和谐的维系意义。其次介绍了生态心理学本土化现状。指出生态心理学目前在我国更多停留在学院层面的介绍、引进层次,更缺乏本土化的研究努力与实践检验。主张要实现生态心理学的本土化,一方面需将生态心理学与我国传统生态思想相结合,另一方面,应将本土化的生态心理学融入到广阔的、第一线的生态環保实践之中。
南京林业大学康玲玲博士在发言中探讨了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命观变革与重构。她认为,在生态文明时代,对生命的认知与理解将在整体主义的范式下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囹圄,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理解人类生命与非人类生命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用平等、开放的目光去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命权利,同时也要重视对生命共同体的关怀与责任。生态文明时代的生命观重构将实现科学认知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使人类认识到社会意识全面生态化转型的重要性,用全新的生命观思想反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传统儒道佛生态思想文化,传统生态法律、社会思想文化,民俗及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环境教育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研讨。大家达成共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文化资源,从探寻解决生态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出发,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生态意蕴,对于加强环境教育、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启迪意义。
[作者简介:赵乔乔,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