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和有机肥对芳樟油料林精油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30fj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6年生芳樟油料林(牡丹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二次正交回旋组合设计试验,研究有机肥和微量元素对芳樟油料精油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肥和微量元素对芳樟油料林不同组织的精油含量促生效果不同。以精油产量为目标,前3组施肥方案分别为T5>T2>T3;以芳樟精油品质为目标,前3组施肥方案,分别是T7>T5>T6;综合芳樟油料林的精油产量、精油品质,最佳施肥方案是T5(有机肥=750g、微量元素=3.5g),其总精油含量为18.42mL。
  关键词:芳樟;精油;品质;微量元素;油料林
  中图分类号 TQ65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6-0126-02
  Abstract: Taking 6-year-old Cinnamomum camphora oil forest (MD1)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effects of organic fertilizers and trace elements on the content and quality of C. camphora oil essential oils were studied by a quadrature orthogonal maneuver design experiment.The result shows:Different organic fertilizers and trace element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growth of essential oils in different tissues of C. camphora oil forests.The first three groups of fertilization schemes with the target of essential oil production are T5>T2>T3; the first three groups of fertilization schemes with the target of linal camphor essential oil quality are T7>T5>T6; comprehensive oil production, essential oil quality, The best fertilization scheme is T5 (organic fertilizer=750g, trace elements=3.5g), and its total essential oil content is 18.42ml.
  Key words: Cinnamomum camphora;Essential oil; Quality; Trace elements; Oil plantation
  芳樟[Cinnamomum camphora(L.) Presl]是樟树的一个生化变种,含有丰富的芳樟醇(C10H18O),故称为芳樟[1]。芳樟是集珍贵用材、绿化、香精香料等为一体的多用途树种。芳樟油料林的生物量大、精油产量高、品质好是发展其产业化的关键环节。芳樟的精油形成、积累和转化过程非常复杂,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2-4],栽培方式可以影响芳樟的精油合成[5]。科学的经营措施可为芳樟油料林提质增效,又能节约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因此,本试验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研究有机肥和微量元素对芳樟不同组织精油含量的影响,并以芳樟精油产量、精油品质为目标设计施肥方案,以期为芳樟油料林的科学施肥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材料为6年生优良芳樟油料林(牡丹1号),于9月份对芳樟油料林进行统一平茬(留桩30cm),于10月份对芳樟油料林进行施肥试验。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南美村芳樟油料林试验基地,试验林造林密度5104株/hm2。试验基地的海拔300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氣温21.6℃左右,年均降雨量达1304.2mm,年均无霜期约330d。试验地为丘陵地、山地红壤,土层深厚,肥力中等。
  1.3 试验设计 芳樟施肥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设计(见表1、表2)。共设16个试验处理+1个对照空白处理(不施肥),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50株。将微量元素和有机肥按照试验设计,在距离芳樟树桩30cm处环状扩穴,施入肥料,回填表土。
  1.4 测定方法 从施肥后的翌年8月份,随机选取每个处理组和对照组30株为采样对象,整株采集(包括枝条和叶子),当天将各个试验组叶片和枝条分开、擦净,称量其鲜重,并将数据整理保存。芳樟叶精油和枝精油提取采用常压水蒸汽蒸馏法[6]。
  1.5 数据分析 精油产量=生物量×精油含油率,总精油产量=叶精油产量+枝精油产量,精油含量=生物量×精油含油率。采用Excel 2017和DPS7.05进行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芳樟精油产量的影响 由不同微量元素和有机肥处理对芳樟叶精油含量的比较分析可知(表2),叶精油含量前3组依次为T5>T2>T3,叶精油含油率分别为15.10、14.33和13.84mL。枝精油含量前3组分别是T2>T3>T5,叶精油含油率分别为3.97、3.80和3.33mL。总精油含量前3组分别是T5>T2>T3,叶精油含油率分别为18.42、18.30和17.64mL。
  2.2 对芳樟精油品质的影响 由表2可知,芳樟的叶精油含量和枝精油含量不同,同样芳樟的叶精油芳樟醇和枝精油芳樟醇含量也不同[7]。芳樟的精油价格由精油的品质决定,芳樟精油中的芳樟醇含量直接影响芳樟精油价格。芳樟的叶精油的芳樟醇含量比枝精油芳樟醇含量高出很多,因此,在芳樟油料林中叶精油含量/枝精油含量的比值越大越好。叶精油含量/枝精油含量的比值前3组分别是T7>T5>T6。   3 小结
  叶精油含量前3组依次是T5>T2>T3、枝精精油含量前3组依次是T2>T3>T5,表明不同微量元素和有机肥处理对芳樟不同组织的精油促生效果不同。试验组(T1~T16)的叶精油含量平均值为12.20mL、枝精油含量平均值为2.95mL、芳樟总精油含量为15.15mL,表明叶精油含量是芳樟油料林精油提取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以芳樟精油产量为目标,选择前3组T5、T2、T3,其总精油含量分别为18.42、18.30和17.64mL。
  以芳樟精油品质为目标,精油品质最好的前3组分别是T7>T5>T6,其叶精油含量/枝精油含量的比值分别为4.53、4.51和4.89,总精油含量分别为14.21、18.42和14.38mL。综合樟精油产量和芳樟精油品质,最佳施肥方案是T5(有机肥=750g、微量元素=3.5g),其总精油含量为18.42mL。在经营芳樟油料林过程中,为提高芳樟精油产量和提升精油品质,不但需要增加芳樟的生物量、精油含油率等,还需合理控制叶/枝。在经营过程中需合理施肥、合理调节芳樟的树形长势、掌握采收时间等,實现科学的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江燕.芳樟醇型樟叶精油中主要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J].香料香精化妆品,2018,2018,(6):1-3.
  [2]RIOS-ESTEPA R, LANGE I, LEE J M, et al. Mathematical modeling-guided evaluation of biochemical, developmental, environmental, and genotypie determinants of essential oil composition and genotypie determinants of essential oil composition and yield in peppermint leaves[J].Plant Physiology, 2010, 152(4):2105-2119.
  [3]GANJEWALA D,LUTH R A R. Essentila oil biosynthesis and regulation in the genus Cymbopogon[J].Natural Product Communications,2010,5(1):163-172.
  [4]DAVIET L,SCHALK M. Biotechnology in plant essential oil pmduction:progress and perspective in 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the terpene pathway[J].Flavour and Fragrance Journal,2010,25(3):123-127.
  [5]陈晓明,韦璐阳,刘海龙,等.配方施肥对芳樟枝叶产量和含油率的影响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12,41(5):68-72.
  [6]黄秋良,张国防,张春,等.芳樟优良无性系叶精油主成分遗传稳定性分析[J].福建林业科技,2016,43(1):39-42.
  [7]李兆双,王喜男,王鹏,等.江西古樟树枝叶精油及成分研究[J].应用化工,2016,45(11):2182-2185.
  (责编:张 丽)
其他文献
摘 要: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医药、食品和农林等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毕业论文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今后的生产实践及科研工作等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分析了生物统计学教学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教学模式的创新途径,以期为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应用型;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
期刊
摘 要:茅山生态圈是以茅山风景区为中心延伸形成的面积超过50km2的自然区域,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圈内多数村镇底子薄、基础差、起步晚,且地理、气候、生态资源各异,经济水平差别较大,农村面临着产业匮乏、人口老龄化、基础设施差、环境保护乏力等诸多问题,急需探索出一条符合当地实情的乡村振兴之路。该研究以生态圈内句容市茅山镇乡村振兴实践为例,总结了其乡村振兴的发展实践,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
期刊
摘 要:以安徽铜陵狮子山附近的农田土壤为对象,外源添加竹炭(0,1%,2%,5%)、稻壳生物炭(0,1%,2%,5%)以及两者混合物(1∶1,2%),在室温下老化45d,含水量始终保持在最大田间持水量的30%,研究土壤pH及土壤重金属Cu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生物炭质量比的不断增大,土壤pH逐渐增大,Cu的可交换形态减少,残渣态增多。说明生物炭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其中1∶1混
期刊
摘 要:盐城市盐都区按照省、市、区域1∶2∶3的比例,建成了5个省级、10个市级、15个区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形成了覆盖全区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域、代表不同土壤类型和种植制度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该文根据30个省、市、区3级耕地质量监测点的2007—2018年监测数据,参照近几年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相关资料,对比第2次土壤普查时的土壤检测结果,分析了区域耕地土壤养分现状与变化趋势、耕地环境质量以及肥料投入状况
期刊
摘 要:为适应国家对兽医学专业人才执业化的发展需求,对兽医专业相关课程进行了有效改革。该文分析了《兽医病理学》课程对于兽医学专业的重要性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兽医病理学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从改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及调整实践教学等3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执业兽医;兽医病理学;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S85-4 文献标识码 A 文
期刊
摘 要:针对巢湖抱书河流域16个监测断面的COD、NH3-N、TP,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的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COD超地表V类水标准断面占比为50%,NH3-N为75%,TP为25%,平水期分别为100%、75%、100%,丰水期为81.25%、62.5%、75%,总体水质属于Ⅴ类和劣Ⅴ类水;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枯水期监测断面轻度污染占比6.25%、
期刊
摘 要:信息化教学改革是“互联网+”背景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的整体改革。该文从教学分析、策略选择、过程实施和教学总结等方面提出了高职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水生观赏动物养殖技术》课程中“水族箱生态系统构建”项目的教学设计方案,总结了教学创新效果,旨在为涉农高职院校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自主学习;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 G
期刊
摘 要:以闽江公园北园服务中心为例,探讨了城市屋顶绿化技术,为推动城市屋顶绿化建设提供了借鉴。闽江公园北园服务中心的屋顶绿化采取了设计施工一体化招标方式,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古典园林理念进行設计,恰当融入一些现代元素;并从整体性出发看待整个屋顶绿化,巧妙运用外墙爬藤、内庭绿柱等方式实现屋顶绿化与公园建筑物外的公园区域、内庭区域融合。通过骨架安装、“不打孔,不打钉”等多种技术手段,进
期刊
摘 要:为探究固氮蓝藻和叶面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龙垦201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在水稻分蘖末期施用固氮蓝藻,拔节初期施用3种叶面肥密高、液体硅和光合促进剂,于收获期测定各处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施用固氮蓝藻和3种叶面肥,水稻的理论产量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有所增加,其中,施用密高、固氮蓝藻、液体硅和光合促进剂处理的水稻理论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6.81%、6.34
期刊
摘 要:开展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教学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相关专业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的迫切需要。该文介绍了植物生物技术实验课程的实验教学观念、实验项目模块化、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并分析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  关键词: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教学;模块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 Q94-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6-0153-03  Ab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