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当我们踏着红军足迹寻觅当年的故事,发现过去贫穷的革命老区早已发展变化。特别是当年红军经过的民族地区,不仅自然风光闻名遐迩,各项事业也蒸蒸日上,更成为了红色旅游的首选。
真是: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已换新颜。
嘎哇风情寨是红军长征途中三大主力会师北上抗日的唯一通道和首次集中经过的第一个藏寨,与“童话世界”九寨沟仅一山之隔,地处阿坝州若尔盖县求吉乡境内。这里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景、浓郁的民俗风情和神秘的宗教文化,同时也有可歌可泣的红军长征故事。
嘎哇寨及其周围是红军长征在雪山草地革命遗址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已经核实的红色遗址就有:紅军长征草地第一村——班佑寨、巴西会议会址、巴西(阿西牙弄)紧急会议会址、包座战役求吉寺战斗遗址、包座战役上包座战斗遗址、包座战役达金寺战斗遗址、包座战役嘎哇寨战斗遗址、俄咯塘包座战役庆功会场遗址、阿西牙弄百年水磨遗址、求吉甲基毛泽东居所、求吉潘州前敌总指挥部遗址、求吉红四方面军四军十师师长“王佑钧烈士墓”、求吉寺中共西北局会议会址、求吉钦多三大主力红军行军路线首次汇聚点、求吉苟均九大元帅共同经过的风雨桥等十六处,是红色旅游线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嘎哇寨周围之所以有众多长征红色遗址,主要是由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嘎哇寨附近的求吉寺院(旧址),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地处川甘古道咽喉要冲,自国民党胡宗南纵队驻松潘后,川甘古道便成为其主要粮道(从求吉寺至甘肃迭部只有8公里),为保粮道,更为阻挡红军北上,国民党在主要关口腊子口、求吉寺、上包座达金寺设关卡,并以求吉寺为重。紧临求吉寺的嘎哇藏寨,在1935年8月和1936年8月两次见证了红军北上的悲壮与艰苦,并在红军与国民党的激战中,被国民党烧为废墟。
同年9月9日至9月中旬,红军(右路军)分别先后从这一带北上、南下后,逃进深山的嘎哇寨百姓陆续回到寨子,房子没了,粮食颗粒无收,满目凄凉,大家度过了一个饥寒交迫的漫长冬天。1936年,嘎哇寨的百姓已没有能力重建家园。只能艰苦度日。时至夏天,听说“甲玛”(汉兵)又要来了,全寨人又惊惶地逃进深山。红军部队离开后,陆续回到寨子的人们看到土墙周围写满了他们不认识的汉字,直到1957年若尔盖县第一所学校(小学)在原求吉寺旧院内诞生,嘎哇寨的人才逐渐明白,那些汉字是红军有关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等方面的宣传标语,从此对红军及共产党有了全新的认识。
就在嘎哇人民用勤劳的双手重建自己的家园,刚刚过上幸福生活的时候,1993年5月28日,因电线短路引起的一场大火,再次将嘎哇寨烧成一片废墟。
大火无情人有情。在党和国家及社会各界的关怀、支持下,全村高标准、高要求、高起点地按照独特的传统风格对整个村寨进行重新修建,使全村面貌焕然一新。2003年,若尔盖县将嘎哇村列为全县新村扶贫点,重点发展“红、绿”结合的乡村民俗生态旅游。
如今的嘎哇寨,正在依托地处九环线路上的区位优势,以家庭为单位,以当地丰富厚重的红色旅游资源为基础,结合厚重的宗教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开发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倾力打造“若九线上藏族风情第一村——嘎哇民俗风情寨”,同时,这里已成为阿坝州“自驾车旅游定点接待”站。
2005年6月,嘎哇民俗村举行了民俗风情村开业仪式,开始了以家庭为单位接待游客,提供藏式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将“红色文化与绿色观光、乡村游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很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享受嘎哇原始古朴的民俗风情,品尝原汁原味的特色藏餐,欣赏莽莽苍苍的森林风光,感受震撼人心的长征文化。
仲夏的山野,不时传来野鸡的鸣叫。微风吹动着田边山林,送来一阵阵青稞、野花的芳香,浓似酒、淡如梦。但这里最令人遐想、感悟的,还是那段悲壮的长征史诗……
真是: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已换新颜。
嘎哇风情寨是红军长征途中三大主力会师北上抗日的唯一通道和首次集中经过的第一个藏寨,与“童话世界”九寨沟仅一山之隔,地处阿坝州若尔盖县求吉乡境内。这里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景、浓郁的民俗风情和神秘的宗教文化,同时也有可歌可泣的红军长征故事。
嘎哇寨及其周围是红军长征在雪山草地革命遗址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已经核实的红色遗址就有:紅军长征草地第一村——班佑寨、巴西会议会址、巴西(阿西牙弄)紧急会议会址、包座战役求吉寺战斗遗址、包座战役上包座战斗遗址、包座战役达金寺战斗遗址、包座战役嘎哇寨战斗遗址、俄咯塘包座战役庆功会场遗址、阿西牙弄百年水磨遗址、求吉甲基毛泽东居所、求吉潘州前敌总指挥部遗址、求吉红四方面军四军十师师长“王佑钧烈士墓”、求吉寺中共西北局会议会址、求吉钦多三大主力红军行军路线首次汇聚点、求吉苟均九大元帅共同经过的风雨桥等十六处,是红色旅游线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嘎哇寨周围之所以有众多长征红色遗址,主要是由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嘎哇寨附近的求吉寺院(旧址),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地处川甘古道咽喉要冲,自国民党胡宗南纵队驻松潘后,川甘古道便成为其主要粮道(从求吉寺至甘肃迭部只有8公里),为保粮道,更为阻挡红军北上,国民党在主要关口腊子口、求吉寺、上包座达金寺设关卡,并以求吉寺为重。紧临求吉寺的嘎哇藏寨,在1935年8月和1936年8月两次见证了红军北上的悲壮与艰苦,并在红军与国民党的激战中,被国民党烧为废墟。
同年9月9日至9月中旬,红军(右路军)分别先后从这一带北上、南下后,逃进深山的嘎哇寨百姓陆续回到寨子,房子没了,粮食颗粒无收,满目凄凉,大家度过了一个饥寒交迫的漫长冬天。1936年,嘎哇寨的百姓已没有能力重建家园。只能艰苦度日。时至夏天,听说“甲玛”(汉兵)又要来了,全寨人又惊惶地逃进深山。红军部队离开后,陆续回到寨子的人们看到土墙周围写满了他们不认识的汉字,直到1957年若尔盖县第一所学校(小学)在原求吉寺旧院内诞生,嘎哇寨的人才逐渐明白,那些汉字是红军有关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等方面的宣传标语,从此对红军及共产党有了全新的认识。
就在嘎哇人民用勤劳的双手重建自己的家园,刚刚过上幸福生活的时候,1993年5月28日,因电线短路引起的一场大火,再次将嘎哇寨烧成一片废墟。
大火无情人有情。在党和国家及社会各界的关怀、支持下,全村高标准、高要求、高起点地按照独特的传统风格对整个村寨进行重新修建,使全村面貌焕然一新。2003年,若尔盖县将嘎哇村列为全县新村扶贫点,重点发展“红、绿”结合的乡村民俗生态旅游。
如今的嘎哇寨,正在依托地处九环线路上的区位优势,以家庭为单位,以当地丰富厚重的红色旅游资源为基础,结合厚重的宗教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开发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倾力打造“若九线上藏族风情第一村——嘎哇民俗风情寨”,同时,这里已成为阿坝州“自驾车旅游定点接待”站。
2005年6月,嘎哇民俗村举行了民俗风情村开业仪式,开始了以家庭为单位接待游客,提供藏式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将“红色文化与绿色观光、乡村游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很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享受嘎哇原始古朴的民俗风情,品尝原汁原味的特色藏餐,欣赏莽莽苍苍的森林风光,感受震撼人心的长征文化。
仲夏的山野,不时传来野鸡的鸣叫。微风吹动着田边山林,送来一阵阵青稞、野花的芳香,浓似酒、淡如梦。但这里最令人遐想、感悟的,还是那段悲壮的长征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