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在对四川省高校构建职前体育教师专业化评价体系的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个案,探讨性的构建了四川师范大学职前体育教师专业化评价体系,为各高校构建符合学校特点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化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职前体育教师 职前体育教师教育 专业化 评价体系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pre-service PE teachers' specialization appraisal system in universities in Sichua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四川省有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院校有成都体育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华大学、乐山师范学院、绵阳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宜宾师范学院、西昌学院、西南石油大学和四川文理学院。本研究抽取其中的成都体育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华大学、乐山师范学院五所高校的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体育教育专业教师100人,体育教育本科生400人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首先,通过查阅文献,收集整理大量相关性研究,分析研究现状,归纳总结出本研究命题,对本课题的确立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支撑,并进行文献综述;其次,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初步选定相关指标。
1.2.2专家访谈法
走访了四川省五所高校体育教育方面的专家、教授,对体育教师专业化、体育教师教育以及后续构建评价体系等相关问题,征询专家意见,并请专家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师问卷》、《体育教育本科生问卷》进行效度评价。
1.2.3层次分析法
在特尔斐法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将专家对指标权重的定性判断结果进一步量化。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四川省高校构建职前体育教师专业化评价体系的现实依据
——四川省高校职前体育教师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2.1.1四川省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现状分析
“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无疑是职前体育教师教育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只有对培养目标准确定位,明确“培养什么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据此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职前体育教师教育的水平才会有正确的方向。关于“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所调查的5所高校,西华师范大学定位于“体育师资和其他专门人才”,其他四所高校定位于“体育人才、体育专门人才或体育专业高素质人才”。 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竞争日益残酷的今天,体育教育专业打破传统的培养“单一型”体育师资的观念,将培养目标定位于“体育人才”以拓宽学生的就业范围,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本无争议,但若一味强调“宽口径”则难免显得宽泛,就现有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来说,也是不现实的。
2.1.2四川省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类别结构的分析
课程类别是依据人们对课程内容的性质及重要性的认识而对课程所进行的划界和分类,依据对课程内容性质的认识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划分为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大板块,依据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笔者通过对四川省5所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课程类别”的统计发现,一、课程分类主要是依据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进行划分的,如对“公共课”的命名,仅有四川师范大学是以“通识教育课程”即从课程性质的角度来分类的,其他几所高校称其为“公共课”、“公共基础课”、“公共必修课”。
这种分类虽然可以体现课程对学生的意义和重要性,但并不能反映课程的性质。二、仅有西华师范大学专设了“教育专业课程”,四川师范大学在专业拓展课程内设置了教师教育课程,乐山师范学院在公共必修课中设置了教师教育课程,其余院校都未专设“教育专业课程”类别,而是散见于“公共课”、“学科专业课程”之中。这表明仍有很多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决策者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双专业”意识淡薄,对“教育专业课程”的性质认识不足,对“教育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及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
2.2四川省高校构建职前体育教师专业化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
2.2.1终身教育思想
终身教育思想强调教育具有整体性,即教育面向全体人民,并把一切具有教育功能的机构连接起来,使各种教育机构趋向专业化,强调教育具有连续性,它贯穿于人生的整个过程,把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联系起来,使人生各个阶段的发展持续不断。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直接影响了教师教育的发展,它要求把教师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统一起来,它要求教育计划的安排“必须把各种教学和学习形式看作是互相关联的,必须努力发挥现代教育环境和阶段的互补性,实现教师教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反观体育教师教育领域关于教育性质的“通才”与“专才”之争,即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究竟是采用“专才”教育,还是采用“通才”教育的论争。从终身教育思想来看,所谓的“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都是相对的“专”与“通”,并不存在实质的对立,其争论的实质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一次性教育”的思想与模式,即在有限的受教育阶段内目标实现与时间分配冲突。
结论
职前体育教师专业化要求职前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
四川省高校职前体育教师教育亟待更进一步的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在培养目标上着重强调所培养的人要“会什么”,忽略了所培养的人要“具备什么”的问题,过于强调所培养的人达到“宽口径、广适应”要求,弱化了其本位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对教育专业课程的性质与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仅很多高校没有专设教育专业课程,而且所占比重偏低,内容结构不完善;在教学上,体育教师自身对“体育教师专业化”关注度不高,不能准确把握职前体育教师专业化内涵,自然不能很好的将“体育教师专业化”理念创造性地运用于教学中,而学生也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专业发展基点偏差,过于强调运动技能的习得,忽视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汉升、季克异、林顺英,中国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曲宗湖、顾渊彦主编,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3] 黄爱峰,体育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李章洙(1982-),男,甘肃酒泉人,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余友情(1984-),女,四川眉山,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关键词】 职前体育教师 职前体育教师教育 专业化 评价体系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pre-service PE teachers' specialization appraisal system in universities in Sichua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四川省有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院校有成都体育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华大学、乐山师范学院、绵阳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宜宾师范学院、西昌学院、西南石油大学和四川文理学院。本研究抽取其中的成都体育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华大学、乐山师范学院五所高校的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体育教育专业教师100人,体育教育本科生400人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首先,通过查阅文献,收集整理大量相关性研究,分析研究现状,归纳总结出本研究命题,对本课题的确立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支撑,并进行文献综述;其次,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初步选定相关指标。
1.2.2专家访谈法
走访了四川省五所高校体育教育方面的专家、教授,对体育教师专业化、体育教师教育以及后续构建评价体系等相关问题,征询专家意见,并请专家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师问卷》、《体育教育本科生问卷》进行效度评价。
1.2.3层次分析法
在特尔斐法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将专家对指标权重的定性判断结果进一步量化。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四川省高校构建职前体育教师专业化评价体系的现实依据
——四川省高校职前体育教师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2.1.1四川省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现状分析
“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无疑是职前体育教师教育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只有对培养目标准确定位,明确“培养什么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据此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职前体育教师教育的水平才会有正确的方向。关于“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所调查的5所高校,西华师范大学定位于“体育师资和其他专门人才”,其他四所高校定位于“体育人才、体育专门人才或体育专业高素质人才”。 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竞争日益残酷的今天,体育教育专业打破传统的培养“单一型”体育师资的观念,将培养目标定位于“体育人才”以拓宽学生的就业范围,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本无争议,但若一味强调“宽口径”则难免显得宽泛,就现有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来说,也是不现实的。
2.1.2四川省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类别结构的分析
课程类别是依据人们对课程内容的性质及重要性的认识而对课程所进行的划界和分类,依据对课程内容性质的认识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划分为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大板块,依据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笔者通过对四川省5所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课程类别”的统计发现,一、课程分类主要是依据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进行划分的,如对“公共课”的命名,仅有四川师范大学是以“通识教育课程”即从课程性质的角度来分类的,其他几所高校称其为“公共课”、“公共基础课”、“公共必修课”。
这种分类虽然可以体现课程对学生的意义和重要性,但并不能反映课程的性质。二、仅有西华师范大学专设了“教育专业课程”,四川师范大学在专业拓展课程内设置了教师教育课程,乐山师范学院在公共必修课中设置了教师教育课程,其余院校都未专设“教育专业课程”类别,而是散见于“公共课”、“学科专业课程”之中。这表明仍有很多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决策者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双专业”意识淡薄,对“教育专业课程”的性质认识不足,对“教育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及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
2.2四川省高校构建职前体育教师专业化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
2.2.1终身教育思想
终身教育思想强调教育具有整体性,即教育面向全体人民,并把一切具有教育功能的机构连接起来,使各种教育机构趋向专业化,强调教育具有连续性,它贯穿于人生的整个过程,把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联系起来,使人生各个阶段的发展持续不断。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直接影响了教师教育的发展,它要求把教师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统一起来,它要求教育计划的安排“必须把各种教学和学习形式看作是互相关联的,必须努力发挥现代教育环境和阶段的互补性,实现教师教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反观体育教师教育领域关于教育性质的“通才”与“专才”之争,即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究竟是采用“专才”教育,还是采用“通才”教育的论争。从终身教育思想来看,所谓的“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都是相对的“专”与“通”,并不存在实质的对立,其争论的实质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一次性教育”的思想与模式,即在有限的受教育阶段内目标实现与时间分配冲突。
结论
职前体育教师专业化要求职前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
四川省高校职前体育教师教育亟待更进一步的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在培养目标上着重强调所培养的人要“会什么”,忽略了所培养的人要“具备什么”的问题,过于强调所培养的人达到“宽口径、广适应”要求,弱化了其本位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对教育专业课程的性质与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仅很多高校没有专设教育专业课程,而且所占比重偏低,内容结构不完善;在教学上,体育教师自身对“体育教师专业化”关注度不高,不能准确把握职前体育教师专业化内涵,自然不能很好的将“体育教师专业化”理念创造性地运用于教学中,而学生也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专业发展基点偏差,过于强调运动技能的习得,忽视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汉升、季克异、林顺英,中国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曲宗湖、顾渊彦主编,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3] 黄爱峰,体育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李章洙(1982-),男,甘肃酒泉人,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余友情(1984-),女,四川眉山,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