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协调性初探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ebleclef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代快速发展,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大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系统教育后,即将步入社会,开始自我职业发展生涯,因此大学的教育水平和效果显得格外重要。在我国高校管理中,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是较为重要的两方面,在工作推进中既有相互作用,也有交叉重叠。若学校没能及时做好协调管理工作,将给后期的各项工作开展形成阻力。作者分析了高校管理中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之间存在的矛盾,并对两者如何协调发展给予了建议,希望能为相关管理人员带来启发。
  关键词:大学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
  一、大学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不协调的问题
  1.学籍管理问题
  从2013年起,我国初步建立了小学中学大学学籍的信息管理系统。在大学中,学籍不仅是学生在某一学校进修、学习的法律上的资格和身份,还会伴随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始终,其包括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和在大学学习、生活中的各种表现。因涉及方面众多,大学学籍管理是一项琐碎复杂的工作。大学学籍管理从属于大学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共同范畴内,很多大学都会将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进行分别设立、独立划分,两个部门职责不同、工作内容也有所差异,但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需要协同处理的工作及问题。进行学籍管理时,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需通力合作,既要针对具体管理工作划分来开展各自的工作,又要充分沟通交流,对需要配合的工作积极响应。高校在管理学籍时,一般都会有专门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这些信息管理问题主要由教务处管辖,辅导员负责学生的学籍注册、记录及变更等工作,这就使得一项工作出现多部门管理的情况,如一方工作失误、操作不规范导致失职,就会使整体工作推进受阻,进而影响学籍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学风建设问题
  “大学的快乐”也反映出我国大学教育中的学风弊病。校园中翘课族常有、游戏族常有、沉迷吃喝玩乐不务学业者更是比比皆是。学风问题不仅是大学校园氛围的表现,而且是学校教学方式与学生素养优劣的重要标志。若想树立良好的学风、推进学风建设,一般大学都会将其交至学工部和教务处一同管理。不过以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意识到了,也落实了,但由于没有明确学风建设的相关责任,导致两部门都忽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在追责中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其中,学工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把握学风建设的总体观,因视角偏差,易导致学风建设出现矛盾和问题。当出现学风问题时,教务处不会去考虑自身履职问题,而是将责任全部归结于学工部。在这种因缺乏合作、共同导致的问题循环中,学工部不能将问题妥善处理,教务部也根本不会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使学校的管理工作陷入“有人问、无人管”的恶性循环。
  3.教学管理问题
  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在教学运行中的不协调性主要体现在考务、教学运行以及教务等三方面工作中。一般的教育管理工作如需完成考试组织、论文答辩、考评工作等,但实际情况是将一些教务、考务和教学运行的问题都交由学工部处理[1]。分工缺乏科學性,甚至很多原本属于教务秘书的工作,却交由辅导员来完成,这就导致在执行的过程中,教师不熟悉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从而延迟重要通知,抑或因信息延迟,导致消息不准确等,进而对各项活动的开展造成阻碍。
  4.大学生社团活动管理问题
  大学校园内会时常组织一些社团活动,学生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团活动可以丰富自身的阅历和经验,进而培养出更多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高校中的很多社团活动都由学工部负责,但学工部与教学管理工作部门没有深入了解育人的目标及宗旨,就会导致许多活动偏离了创办初衷而没有起到原本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务部门任由社团活动交至学工部,对开展情况不闻不问,也会导致社团活动时间与教学时间发生冲突,若再因社团活动重要性远不如正常授课重要而取消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仅会产生与学工部的工作误解,也会对学生全面素养的提升起到负面影响。
  二、大学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协调发展策略
  1.密切教务部和学工部之间的联系
  面对学校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需要两个部门共同管理的问题,教务部门需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以全局观审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做好统筹计划,与学工部密切沟通和配合,对学工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问题,要予以积极配合、共同妥善处理。此外,校方领导也需关注两者协调发展、推进工作的问题,对一些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之间的矛盾,不仅要高度重视,全面审视,给予解决方案,也需做好教务管理和学生管理部门之间的调整工作,努力促进两部门之间的合作、联动。面对需要一起管理解决的问题,教务和学工部要拿出具体的方案,进行讨论和统一实施。为了促进两部门之间的相互理解和配合,校方可组织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轮期换岗体验,让两个部门的员工都能够深入了解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细节及具体内容。通过轮值交换,各岗位管理人员不仅能够明确自身的职责和工作,也有助于相互的理解,为以后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夯实基础。
  2.将教风和学风相结合
  大学校园内,教风和学风不仅是重要的两方面体现,也是相互作用的两部分。在进行校园学风管理过程中,也需同步重视教风的管理。教务处和学工部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必须将教风和学风结合在一起,使教风和学风形成互相促进的统一体[2]。针对这个问题,先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规范,才能确保教风和学风工作开展有章可依、有据可循。此外,应针对辅导员和学科教师的职责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譬如,沟通互动机制、合作管理制度等。在进行考勤管理方面,教师也应将班级内学生的上课的情况报备一份给辅导员,一方面不仅便于辅导员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另一方面也能起到督促学生的作用。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可详细记录每位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生活情况,并通过E-mail或校园互动平台的方式告知家长,以便对学生形成一定的自律约束。在学校及家长的共同影响下,学生某些不良习惯会被及时发现,及时得以纠正,实现大学内的成长和成才。校领导也要重视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这样有助于及时了解学风动态,进而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
  三、结语
  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并不能独立存在,两者不仅都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密切相关,也存在很多的工作共性。因此,在实际管理工作推进中,教学管理部门与学生管理部门必须及时沟通、交流,做好协调和配合,以为学生服务、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为最终目标,通力合作、协调发展,从而确保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胡敬成,李湘.大学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协调性研究[J].现代交际,2013(4).
  [2]于淑文.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蔡萍(1986—),女,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其他文献
需要是行为的根源。本文对大学生不合理需要的类型和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四个方面的教育对策。
摘 要:“作品驱动式”教学法,主要是指学生在日常课程当中应该树立作品的观念,将课程的基本练习当成完成自己的作品的学习态度来对待,而不是就只是完成作业而已。应该将“作品驱动式”教学法模式融入整个高职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围绕“完整作品制作”这一概念形成多层次的“作品驱动式”教学系统,从而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学习愿景。  关键词:“作品驱动式”;“产品模型设计制作”;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任务重、头绪多,需要立足全局,通盘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深刻认识和把握城乡发展的整体性、全面性、协调性、融合性和持
【正】使文本感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的生活阅历,认知基础在思想上和情感上与文本有了认同感,心灵之弦被拨动产生了共鸣。学习中能化文本的艺术质体为解读者的
【摘要】阅读是从对文字的感知开始,是通过文体媒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创造信息的复杂过程,是提高语文教学的综合运用,是人类接受前人文化的最基本手段。小学语言文阅读是培养思维的开始,是获取信息的基础。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中之重,是教学改革,更新教学新理念的关键,通过从文字的阅读、熟读,才能掌握文体含义,懂得其运用。新课程确定了语文学习的五大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
摘 要:文章从我国旅游管理项目管理的问题出发,分析了基于信息化视角我国旅游管理项目管理的对策,旨在为我国旅游管理项目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意见,以此来推动旅游管理项目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进行,同时实现对旅游管理项目资金的合理应用,进而推动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视角;旅游管理项目;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7-0075-
摘 要:临床见习属于医学生实践的重要阶段,在传统见习教学中,存在理论实践脱节、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当前医学生微生物检验见习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对医学生微生物检验见习教学质量的提升方法做出总结。  关键词:医学生;微生物检验;见习;教学质量  一、医学生微生物检验见习教学的常见问题  (1)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微生物检验技术日新月异,教材的更新速度无法与现有的技术更新速度同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