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读出恰当的语气和重音”。每篇课文后面的习题和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中,均对这一教学重点进行了提示。《古诗二首》“朗读课文”渗透了“注意语气和重音”的要求;《找春天》“读下面的句子,试试怎样读更好”,侧重“注意重音”训练;《开满鲜花的小路》“分角色朗读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朗读课文”,这些习题都是“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的具体体现;口语交际的“注意说话的语气”,从交际的角度反映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语文园地的“字词句运用”第二题“根据不同的提问,读读下面的句子”,这是对“注意重音”的小结与运用。
朗读时,只有把握了情感才能读出恰当的语气,只有把握了句子的意思才能读出恰当的重音。下面以本单元教材内容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读出恰当的语气和重音。
一、读出恰当的语气
“注意语气”,学生并不陌生,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教材多次训练过。本单元教学,继续巩固根据标点符号读出不同的语气,侧重学习根据不同的角色读出不同的语气。
1.根据标点符号,读出恰当的语气。
在以前的训练中,学生能够根据句号、问号、感叹号读出不同的语气。在此基础上,继续训练学生根据标点符号读懂句意,读出恰当的语气。
《找春天》一课第一自然段,反复出现“春天来了!”并连续用了两个感叹号,表达了孩子们在经历了漫长的寒冬后,切身感受到春天来临的喜悦之情。朗读时,要结合感叹号表达的情感,读出惊喜、赞叹的语气。
《开满鲜花的小路》是一篇童话故事,本课角色较多,每个角色说话时的语气不同,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标点符号读懂内容,读出不同的语气。第七自然段和第九自然段分别写了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看到自家门前的鲜花时的惊讶与疑惑,这里写了两位“太太”的语言。分别是:“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多美啊!”“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这两个角色说的话,句式相同,意思一样。前面写出了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的疑问,教学时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和句子使用的标点符号,读出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的疑惑。朗读的时候,语气要上扬。后面是两个感叹句,“多美啊!”“真美啊!”教学时要让学生读出感叹号所表达出来的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惊喜与赞美的情感。
2.结合生活体验理解句意,读出恰当的语气。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朗读课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文本的内容,有助于读出恰当的语气。
《找春天》一课,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朗读时,要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亲近大自然的乐趣,读出春光的美好。第二自然段,“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引导学生结合生活,设身处地地想象,在初春时节,大地复苏,孩子们脱掉厚厚的棉袄,换上美丽的春装,去大自然中奔跑、跳跃的快乐心情。此时学生的情感一定处于兴奋状态,这时引导学生抓住“脱掉”“冲出”“奔向”体会“我们几个孩子”去寻找春天时无比急切、激动、兴奋的心情,自然水到渠成。
《邓小平爷爷植树》第二自然段,“这一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描绘了春日里阳光明媚的美好景致,这正是植树的好时光。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正在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大多数学生没有植树的经历,自然不好体会邓爷爷的心情。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积累,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在家帮助爸爸妈妈劳动时的快乐,特别是有了劳动成果后的喜悦心情,以此帮助学生体会出邓小平爷爷植树时的快乐。这样朗读的节奏可稍快,表现愉悦心情。
3.联系课文插图理解句意,读出恰当的语气。
每篇课文都有插图,插图的内容不仅美观,还很好地诠释了教材的内容。所以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借助插图,读懂图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读出恰当的语气。
《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的插图是邓小平爷爷和一名小学生一起用一个水桶给一个刚种上小树苗的树坑浇水的画面。往远处看天空,可以看到“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朗读时,可以引导学生看着插图想象当时的天气,想象当时的天空,读出晴朗、清爽的天气里,邓爷爷植树的快乐心情。
童话《开满鲜花的小路》的插图描绘了故事情节。在一片碧绿的草地上,远处有两座房屋,房屋前分别站着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说明这两座房屋分别是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的家,在她们家前的小路上,可以看到开满了美丽的鲜花。这条小路一直延伸到我们面前的松鼠太太家,松鼠太太家门前同样是繁花似锦,很多小动物都在鲜花丛中快活地玩耍。从图中可以看到每一个小动物都是笑眯眯的,说明小路上这美丽的鲜花给大家带来了好心情。朗读时,结合插图中描绘的画面,体会小动物的内心世界,读出小动物们看到美丽的鲜花后高兴的心情,由于是不经意撒下的花种开出的美丽鲜花,这“美好的礼物”带给大家惊喜,带给大家快乐,所以要读出快乐的语气。
二、读出重音
在前三册读出停顿、读好长句子训练的基础上,二年级下册进行“注意重音”的朗读练习,这是教材对学生的新要求。朗读时“注意重音”比较复杂,本单元教学时,学生有注意重音的意识,能尝试读出来即可,要求不要过高。通过读出重音读懂每句话,读出每句话表达的内容,知道文本表达的结果。
1.突出结果,读出重音。
朗读时,往往要把句子表达的结果突出出来,这样通过读出结果的重音,来读出句子要表达的意思。
《找春天》第四至第七自然段,共有四句话,这四句话写出了孩子们与春天玩捉迷藏,找到了春天后又惊奇又喜悦的心情。孩子们找啊找,都找到了什么呢?在寻寻觅觅中,孩子们找到了“小草”,找到了“早开的野花”,找到了“树木吐出”的“嫩芽”,找到了“解冻的小溪”。在朗读时,把这些找到的结果突出出来,因此这几个词语要读出重音。
2.联系画面,读出重音。
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联系课文的插图,通过图画帮助理解内容,让学生说说图画的意思,再朗读课文,通过读出重音,把图画的意思朗读出来。
《邓小平爷爷植树》有一幅邓爷爷植树时和一位小朋友一起浇水的画面,课文只有这一幅插图,而邓爷爷植树不单单是浇水,他有一系列动作,课文也进行了描述。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把这幅图看成有声、能动的动态图,根据课文表达的内容联想邓爷爷植树时的一系列动作,并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说说邓爷爷植树的情景,并突出说出他的动作。在朗读第三自然段时,读好这连续的动作,突出强调“精心地挑选”“小心地移入”“挥锹填”“仔细看看”“扶正”这些词语,再现邓爷爷植树时的一丝不苟。
3.根据句意,读出重音。
讀出重音的前提是理解句子的意思,读出句子表达的结果,就是读出这句话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如语文园地一“根据不同的提问,读读下面的句子”这项练习,要读的句子是“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要想表达“什么睡在松软的泥土里”这个意思,重音要读出“什么”,“种子”要重读。要想表达“种子睡在哪里”这个意思,重音要读出“哪里”,“泥土”要重读。要想表达“种子睡在什么样的泥土里”这个意思,重音要读出“什么样的”,“松软”要重读。这是一道能很好地检验学生是否根据要求读出重音的练习,重音落在哪里,哪里就是结果,这也很好地帮助学生总结了读好重音的方法。
除此外,本册第一次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内容聚焦“注意说话的语气”,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读出恰当的语气与重音”有相通的要求。此次口语交际侧重提升“说”和沟通的能力,在一年级下册使用礼貌用语向他人求助,二年级上册用商量的语气与人沟通交流,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注意说话的语气”“说话的语气不要太生硬”。如何说才能让听的人感到舒服?小贴士提供了两项提示:一是说话的语气不要太生硬,二是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这既是对学生“使用恰当的语气”方法的具体指导,也是教材对口语交际要求的落实。
(责任编辑
朗读时,只有把握了情感才能读出恰当的语气,只有把握了句子的意思才能读出恰当的重音。下面以本单元教材内容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读出恰当的语气和重音。
一、读出恰当的语气
“注意语气”,学生并不陌生,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教材多次训练过。本单元教学,继续巩固根据标点符号读出不同的语气,侧重学习根据不同的角色读出不同的语气。
1.根据标点符号,读出恰当的语气。
在以前的训练中,学生能够根据句号、问号、感叹号读出不同的语气。在此基础上,继续训练学生根据标点符号读懂句意,读出恰当的语气。
《找春天》一课第一自然段,反复出现“春天来了!”并连续用了两个感叹号,表达了孩子们在经历了漫长的寒冬后,切身感受到春天来临的喜悦之情。朗读时,要结合感叹号表达的情感,读出惊喜、赞叹的语气。
《开满鲜花的小路》是一篇童话故事,本课角色较多,每个角色说话时的语气不同,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标点符号读懂内容,读出不同的语气。第七自然段和第九自然段分别写了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看到自家门前的鲜花时的惊讶与疑惑,这里写了两位“太太”的语言。分别是:“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多美啊!”“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这两个角色说的话,句式相同,意思一样。前面写出了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的疑问,教学时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和句子使用的标点符号,读出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的疑惑。朗读的时候,语气要上扬。后面是两个感叹句,“多美啊!”“真美啊!”教学时要让学生读出感叹号所表达出来的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惊喜与赞美的情感。
2.结合生活体验理解句意,读出恰当的语气。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朗读课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文本的内容,有助于读出恰当的语气。
《找春天》一课,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朗读时,要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亲近大自然的乐趣,读出春光的美好。第二自然段,“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引导学生结合生活,设身处地地想象,在初春时节,大地复苏,孩子们脱掉厚厚的棉袄,换上美丽的春装,去大自然中奔跑、跳跃的快乐心情。此时学生的情感一定处于兴奋状态,这时引导学生抓住“脱掉”“冲出”“奔向”体会“我们几个孩子”去寻找春天时无比急切、激动、兴奋的心情,自然水到渠成。
《邓小平爷爷植树》第二自然段,“这一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描绘了春日里阳光明媚的美好景致,这正是植树的好时光。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正在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大多数学生没有植树的经历,自然不好体会邓爷爷的心情。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积累,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在家帮助爸爸妈妈劳动时的快乐,特别是有了劳动成果后的喜悦心情,以此帮助学生体会出邓小平爷爷植树时的快乐。这样朗读的节奏可稍快,表现愉悦心情。
3.联系课文插图理解句意,读出恰当的语气。
每篇课文都有插图,插图的内容不仅美观,还很好地诠释了教材的内容。所以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借助插图,读懂图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读出恰当的语气。
《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的插图是邓小平爷爷和一名小学生一起用一个水桶给一个刚种上小树苗的树坑浇水的画面。往远处看天空,可以看到“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朗读时,可以引导学生看着插图想象当时的天气,想象当时的天空,读出晴朗、清爽的天气里,邓爷爷植树的快乐心情。
童话《开满鲜花的小路》的插图描绘了故事情节。在一片碧绿的草地上,远处有两座房屋,房屋前分别站着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说明这两座房屋分别是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的家,在她们家前的小路上,可以看到开满了美丽的鲜花。这条小路一直延伸到我们面前的松鼠太太家,松鼠太太家门前同样是繁花似锦,很多小动物都在鲜花丛中快活地玩耍。从图中可以看到每一个小动物都是笑眯眯的,说明小路上这美丽的鲜花给大家带来了好心情。朗读时,结合插图中描绘的画面,体会小动物的内心世界,读出小动物们看到美丽的鲜花后高兴的心情,由于是不经意撒下的花种开出的美丽鲜花,这“美好的礼物”带给大家惊喜,带给大家快乐,所以要读出快乐的语气。
二、读出重音
在前三册读出停顿、读好长句子训练的基础上,二年级下册进行“注意重音”的朗读练习,这是教材对学生的新要求。朗读时“注意重音”比较复杂,本单元教学时,学生有注意重音的意识,能尝试读出来即可,要求不要过高。通过读出重音读懂每句话,读出每句话表达的内容,知道文本表达的结果。
1.突出结果,读出重音。
朗读时,往往要把句子表达的结果突出出来,这样通过读出结果的重音,来读出句子要表达的意思。
《找春天》第四至第七自然段,共有四句话,这四句话写出了孩子们与春天玩捉迷藏,找到了春天后又惊奇又喜悦的心情。孩子们找啊找,都找到了什么呢?在寻寻觅觅中,孩子们找到了“小草”,找到了“早开的野花”,找到了“树木吐出”的“嫩芽”,找到了“解冻的小溪”。在朗读时,把这些找到的结果突出出来,因此这几个词语要读出重音。
2.联系画面,读出重音。
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联系课文的插图,通过图画帮助理解内容,让学生说说图画的意思,再朗读课文,通过读出重音,把图画的意思朗读出来。
《邓小平爷爷植树》有一幅邓爷爷植树时和一位小朋友一起浇水的画面,课文只有这一幅插图,而邓爷爷植树不单单是浇水,他有一系列动作,课文也进行了描述。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把这幅图看成有声、能动的动态图,根据课文表达的内容联想邓爷爷植树时的一系列动作,并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说说邓爷爷植树的情景,并突出说出他的动作。在朗读第三自然段时,读好这连续的动作,突出强调“精心地挑选”“小心地移入”“挥锹填”“仔细看看”“扶正”这些词语,再现邓爷爷植树时的一丝不苟。
3.根据句意,读出重音。
讀出重音的前提是理解句子的意思,读出句子表达的结果,就是读出这句话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如语文园地一“根据不同的提问,读读下面的句子”这项练习,要读的句子是“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要想表达“什么睡在松软的泥土里”这个意思,重音要读出“什么”,“种子”要重读。要想表达“种子睡在哪里”这个意思,重音要读出“哪里”,“泥土”要重读。要想表达“种子睡在什么样的泥土里”这个意思,重音要读出“什么样的”,“松软”要重读。这是一道能很好地检验学生是否根据要求读出重音的练习,重音落在哪里,哪里就是结果,这也很好地帮助学生总结了读好重音的方法。
除此外,本册第一次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内容聚焦“注意说话的语气”,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读出恰当的语气与重音”有相通的要求。此次口语交际侧重提升“说”和沟通的能力,在一年级下册使用礼貌用语向他人求助,二年级上册用商量的语气与人沟通交流,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注意说话的语气”“说话的语气不要太生硬”。如何说才能让听的人感到舒服?小贴士提供了两项提示:一是说话的语气不要太生硬,二是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这既是对学生“使用恰当的语气”方法的具体指导,也是教材对口语交际要求的落实。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