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教育的重要性、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现状分析,教育在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举足轻重,必须高度重视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参与,要树立正确的办学方向和教育观念,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实现新农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教育 西部民族地区 新农村建设 可持续发展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少数民族人口为1044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1%。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59.5%。据不完全统计,55个少数民族中有52个分布在西部。因此,西部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少数民族的教育。制约和影响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因素有很多,在各种生产要素中,人始终是最根本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不是单纯由于低收入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本能力缺失造成的”,贫困的真正含义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的贫困。①必须高度重视教育,才能使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标本兼治。
教育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是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的复杂社会活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文化素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以来教育发展和教育产出积累的结果,一般用全体国民平均受教育标准来进行综合评价。在人口素质的研究中,常用的是“人均受教育年”这一指标,它指的是“人口所受正规教育年限总和/人口总数”,②反映了人口文化素质的综合增长,人均受教育年是由各层次受教育人口加权平均组合构造的一种统计数据,对人口普查的依赖性强。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的测算,2000年我国全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已经达到7.10年,若按“6岁及6岁以上人口”的统计口径,则人均受教育年已经达到7.61年。③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均受教育年与东部非少数民族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表所示)。可见,发展教育已成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教育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人类的未来并不完全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取决于人类智慧的开发”。所谓治穷先“治愚”。只有解决了能力贫困的问题,发挥贫困人口的自我脱贫能力和参与社会的能力,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状态才有可能获得比较好的改善。我国西部农村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大多自然生态条件恶劣,经济极其落后,基础设施匮乏,人口综合素质低下,当地的人口无力推进当地农业现代化,又缺乏外出就业的竞争力,面对这些偏重于体力的劳动者,单纯以“输血”的救济方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当地少数民族人口的贫困状态,更谈不上把贫困人口从窘境中解放出来。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教育,科技兴农,才能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教育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先决条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保存了许多原生态的传统文化和习俗,这对人类文化是一个瑰宝,而对本民族的发展进步则往往起阻碍作用;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该民族发展的悲哀。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应该通过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生存能力,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
教育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农村人口素质主要包含技术技能、理论素养与思想道德素质等,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农村人口走向现代化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也是建设成果的享有者。西部民族地区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制约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要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的素质提高,离不开教育。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问题及成因
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明确地将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后来更确定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可是,在发展经济的热潮中,各级政府更倾向于为“看得见”的经济项目投资;教育经费被称为“剩余财政”,有剩余才投给教育。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实际上成了“略占地位”。教育经费的投入除了数量不足之外,多年来有限的教育经费大多投向城(镇)市教育,以确保升学率;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投入是十分有限的,加大了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致使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难于摆脱经济贫困。
教育观念问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成为城市居民的主要途径是教育考试,教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农村,跳出“农门”成为大多数农民教育子女的重要信条,现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上带有很大的“离农”性,受教育者知道全国甚至全世界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而对本省、地(州)、市(县)、乡(镇)甚至本村的情形却缺乏了解,对乡土之情缺乏理性认识,加之本身落后的客观现实,使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后不愿意再回到农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还存在养儿防老,多子多福,重男轻女,不让女孩上学或少上学,甚至在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还存在不与外族人通婚、不与外界交往等拒绝接受现代文明的现象。
教育教学联系实际较少,教育管理单一。目前,农村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转,学生全力以赴学习必考的教材,实际动手能力非常有限。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并不是每一个农村人口都能够成为城市人口,城市的包容量还非常有限,很多的农村人口在农村接受教育后仍旧必须回到农村。现行的教学方式由于没有让学生在思想、心理、技术与劳动技能等方面形成预期的准备,其结果必然为农村制造较多的生存能力较弱的“书呆子”。在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上,长期是教育部门一家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考虑较少,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影响了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参与办学和农民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
对教育的外延认识不够。目前,人们对教育无论是其内涵还是其外延的认识都还有欠缺的地方,表现在内涵上的问题已经在前面有所论述,在外延上,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基础教育,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大教育,应该包括学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口素质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教育、老年教育、社保教育、网络文化教育和道德文化建设等。
解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参与。发展教育必须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树立“综合”的观念,才能使教育内部和外部相互协调,相互支持,促进农村教育健康发展,为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服务。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办学方向和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要由主要为升学服务,转到主要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兼顾升学上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部门要主动关心当地经济的发展,始终坚持农村教育教学为农业、农村、农民、农民工“四农”服务的办学方向。
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首先,重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进一步抓好“两基”巩固和提高工作;扫除某些地方假报“两基”数据,搞自欺欺人的数字工程。加强农村初中和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其次,要扩大普通高中的办学规模,解决普通高中持续扩招带来的问题。最后,应把“9 1”职业培训的对象扩大到全部不准备升学的初中毕业生和高考落选生,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训,以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即“80后”、“90后”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竞争力或返乡务农的生存力。(作者为中共贵州省黔南州委党校副教授)
注释
①[印]阿玛蒂亚·森:《自由:发展的目的和手段》,1999年。
②叶平:“我国人口文化素质发展实证研究”,《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第11期。
③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6月。
【关键词】教育 西部民族地区 新农村建设 可持续发展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少数民族人口为1044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1%。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59.5%。据不完全统计,55个少数民族中有52个分布在西部。因此,西部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少数民族的教育。制约和影响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因素有很多,在各种生产要素中,人始终是最根本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不是单纯由于低收入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本能力缺失造成的”,贫困的真正含义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的贫困。①必须高度重视教育,才能使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标本兼治。
教育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是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的复杂社会活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文化素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以来教育发展和教育产出积累的结果,一般用全体国民平均受教育标准来进行综合评价。在人口素质的研究中,常用的是“人均受教育年”这一指标,它指的是“人口所受正规教育年限总和/人口总数”,②反映了人口文化素质的综合增长,人均受教育年是由各层次受教育人口加权平均组合构造的一种统计数据,对人口普查的依赖性强。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的测算,2000年我国全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已经达到7.10年,若按“6岁及6岁以上人口”的统计口径,则人均受教育年已经达到7.61年。③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均受教育年与东部非少数民族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表所示)。可见,发展教育已成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教育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人类的未来并不完全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取决于人类智慧的开发”。所谓治穷先“治愚”。只有解决了能力贫困的问题,发挥贫困人口的自我脱贫能力和参与社会的能力,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状态才有可能获得比较好的改善。我国西部农村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大多自然生态条件恶劣,经济极其落后,基础设施匮乏,人口综合素质低下,当地的人口无力推进当地农业现代化,又缺乏外出就业的竞争力,面对这些偏重于体力的劳动者,单纯以“输血”的救济方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当地少数民族人口的贫困状态,更谈不上把贫困人口从窘境中解放出来。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教育,科技兴农,才能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教育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先决条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保存了许多原生态的传统文化和习俗,这对人类文化是一个瑰宝,而对本民族的发展进步则往往起阻碍作用;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该民族发展的悲哀。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应该通过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生存能力,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
教育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农村人口素质主要包含技术技能、理论素养与思想道德素质等,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农村人口走向现代化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也是建设成果的享有者。西部民族地区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制约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要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的素质提高,离不开教育。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问题及成因
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明确地将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后来更确定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可是,在发展经济的热潮中,各级政府更倾向于为“看得见”的经济项目投资;教育经费被称为“剩余财政”,有剩余才投给教育。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实际上成了“略占地位”。教育经费的投入除了数量不足之外,多年来有限的教育经费大多投向城(镇)市教育,以确保升学率;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投入是十分有限的,加大了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致使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难于摆脱经济贫困。
教育观念问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成为城市居民的主要途径是教育考试,教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农村,跳出“农门”成为大多数农民教育子女的重要信条,现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上带有很大的“离农”性,受教育者知道全国甚至全世界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而对本省、地(州)、市(县)、乡(镇)甚至本村的情形却缺乏了解,对乡土之情缺乏理性认识,加之本身落后的客观现实,使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后不愿意再回到农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还存在养儿防老,多子多福,重男轻女,不让女孩上学或少上学,甚至在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还存在不与外族人通婚、不与外界交往等拒绝接受现代文明的现象。
教育教学联系实际较少,教育管理单一。目前,农村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转,学生全力以赴学习必考的教材,实际动手能力非常有限。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并不是每一个农村人口都能够成为城市人口,城市的包容量还非常有限,很多的农村人口在农村接受教育后仍旧必须回到农村。现行的教学方式由于没有让学生在思想、心理、技术与劳动技能等方面形成预期的准备,其结果必然为农村制造较多的生存能力较弱的“书呆子”。在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上,长期是教育部门一家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考虑较少,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影响了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参与办学和农民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
对教育的外延认识不够。目前,人们对教育无论是其内涵还是其外延的认识都还有欠缺的地方,表现在内涵上的问题已经在前面有所论述,在外延上,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基础教育,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大教育,应该包括学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口素质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教育、老年教育、社保教育、网络文化教育和道德文化建设等。
解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参与。发展教育必须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树立“综合”的观念,才能使教育内部和外部相互协调,相互支持,促进农村教育健康发展,为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服务。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办学方向和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要由主要为升学服务,转到主要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兼顾升学上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部门要主动关心当地经济的发展,始终坚持农村教育教学为农业、农村、农民、农民工“四农”服务的办学方向。
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首先,重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进一步抓好“两基”巩固和提高工作;扫除某些地方假报“两基”数据,搞自欺欺人的数字工程。加强农村初中和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其次,要扩大普通高中的办学规模,解决普通高中持续扩招带来的问题。最后,应把“9 1”职业培训的对象扩大到全部不准备升学的初中毕业生和高考落选生,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训,以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即“80后”、“90后”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竞争力或返乡务农的生存力。(作者为中共贵州省黔南州委党校副教授)
注释
①[印]阿玛蒂亚·森:《自由:发展的目的和手段》,1999年。
②叶平:“我国人口文化素质发展实证研究”,《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第11期。
③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