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丽丝·门罗小说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探微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_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当中,利用八个小故事深入细致刻画了小镇上普通女性的日常生活状态,为广大读者展现了一个平凡真实的女性世界,在这部小说当中充分彰显了艾丽丝·门罗的女性主义思想,对普通女性在父权文化下的艰难生存状态、弱势地位以及无法真正摆脱的悲剧命运进行描写,进而表达了作者对弱势女性的同情以及对捍卫女权地位的渴望。本文将通过简要论述波伏娃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的内涵,并以此为理论指导对《逃离》中女权主义的他者体现、超越性和内在性进行解释说明。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小说;存在主义;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2
  引言:
  在2013年斩获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的加拿大籍作家艾丽丝·门罗,一举成為第十三位诺贝尔文学奖女性得主,同时也成为凭借短篇小说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人。门罗也因此被成为加拿大的“现代契诃夫”,在其创作生涯当中一共创作了将近两百篇短篇小说,用其自身的女性视角以及对现实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深刻的理解体会,揭示了普通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悲剧命运。而女性主义也始终贯穿于门罗的作品当中,本文将以其作品《逃离》为例,着重围绕艾丽丝·门罗小说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一、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
  波伏娃通过吸收借鉴萨特的存在主义,主张立足于人的角度对比男性与女性。在波伏娃看来,正是由于父权文化使得女性成为他者,进而造成了女性当前面临的种种生存困境。波伏娃认为当超越再次陷入内在和停滞状态当中,那么人的生活将会退化,并由此形成一种“自在”的状态即长期处于被动僵化的生存状态。如果主体自身选择退化则是一种失德行为,如果主体被迫选择退化则意味着其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压迫和威胁[1]。而这也正是导致女性处于他者地位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女性在长期以来其生活退化完全是由于受到父权文化的压制。另外,女性自身选择被动接受父权文化的挟制与压迫,没有为反抗父权文化做出任何实质性举措,也同样是女性受困于他者之境的一大重要原因。但是在这一困境下,逐渐开始有女性想要改变这一状态,开始寻找能够真正摆脱父权控制的方法。这种方法也就是萨特存在主义中的自为选择,即女性主动选择一种自由的、富有创造性的生存状态。具体来说在社会生存中,每一个自由的人都能够通过自我设计和选择,寻找和塑造真正的自我,从而彻底逃离“自在”的状态,完成自我超越。然而,波伏娃在萨特存在主义的基础上意识到女性在做出自由选择的同时必将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因此女性不同的自为选择将导致其处于不同的存在状态,而这也恰恰就是波伏娃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的核心。
  二、艾丽丝·门罗小说中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分析——以《逃离》为例
  (一)女权主义他者体现
  在艾丽丝·门罗的小说《逃离》当中主要描写了女主人公卡拉分别逃离父母和逃离爱情的两次出逃故事,但在第一逃离当中卡拉获得了成功,而在第二次逃离当中卡拉失败了,门罗正是通过卡拉的视角向读者展现了女权主义的动态发展历程。在第一次逃离当中,卡拉在马术学校打工的过程中与马术教练克拉克相恋,但由于克拉克学识浅薄而遭到了卡拉父母的强烈反对,但由于在长期的家庭生活当中卡拉始终无法感受到家庭的爱、理解与温暖,这也正是门罗受到波伏娃存在主义女性主义中女性长期以来受到父权文化的压制,使其始终处于他者地位。因此卡拉急于想要逃离父母的掌控,想要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于是卡拉带着对克拉克的无限爱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成功逃离了家庭[2]。但由于此时卡拉并未从内心中想要真正摆脱男权主义,因此为卡拉第二次的逃离埋下了伏笔。在卡拉与克拉克共同生活的初期阶段,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二人仍旧保持着新婚时期的浪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开始出现矛盾与隔阂,克拉克的大男子主义和窘迫的生活环境促使其对卡拉的态度发生逆转,在满无休止的吵架当中卡拉再次萌生了逃离的念头。在雇主贾尔森太太的帮助下卡拉短暂地逃离了丈夫,但由于卡拉对克拉克的过分依赖以及其对自身缺乏信心、对新生活的恐惧等种种原因使得最终卡拉又再次回到了克拉克的身边。而这也正好验证了波伏娃存在主义女权主义当中女性因自身选择被动接受父权文化的挟制与压迫,没有为反抗父权文化做出任何实质性举措,使之长期处于他者困境的体现。
  (二)女权主义实现超越
  长期以来,男权主义一直在现实社会中掌握着绝对的主导权利,女性只能主动或被动的选择依附男权生存,即使在萌生了摆脱难男权控制的思想之下也只是简单地选择逃避,但这种方式只是使得女性从一个牢笼当中跳入到另一个牢笼之中。小说《逃离》中的女主人公卡拉有着一个叛逆之心,为了能够获得自己渴望已久的自由生活,卡拉选择使用私奔的方式逃离自己的父母,因此在第一次逃离当中卡拉获得了成功。但现实的残酷使得卡拉这样位于社会底层的女性很快迷失了生活的方向,迫于丈夫克拉克的压迫卡拉甚至被迫敲诈善良的雇主贾米森太太,但此种生活境遇使得卡拉反抗男权主义的想法越来越强,在贾米森太太的指点之下,卡拉的女权主义精神和自我寻找意识得以再次觉醒。于是卡拉策划了自己的第二次逃离,这也印证了波伏娃存在主义女权主义当中提出女性主动选择一种自由的、富有创造性的生存状态,通过寻找和塑造真正的自我,从而彻底逃离“自在”的状态,完成自我超越。然而由于女性长期以来受制于男权,使之其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对男权的依赖心理,这也使得女性的此番“自为选择”变得困难重重,最终导致逃离失败,而卡拉也为此付出了无尽的寂寞和感情牺牲的代价。门罗在这里向广大读者暗示了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想要改变在男权世界中的地位,不仅难度非常之大,同时希望也极其渺茫,表达出女权主义的种种无奈[3]。
  (三)女权主义内在自我
  虽然门罗描绘的卡拉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向往和追求的女性形象,但长期受到男权文化禁锢的影响使得卡拉最终还是没有能够彻底逃离丈夫、逃离男权主义的控制。在《逃离》当中,女主人公卡拉对丈夫的忍耐已经到达了极限,于是选择坐着巴士寻找新生活,自由的生活成为一盏明灯使得卡拉对此次逃离充满兴奋,但紧接着卡拉意识到在逃离之后对新生活的担忧、摆脱婚姻束缚之后的寂寞与孤独等一点一点地吞噬着卡拉想要逃离的心,最终在反复的内心矛盾和煎熬之中卡拉选择放弃其追求自由的想法,再次回到丈夫身边、再次回到自己原来的生活之中。在这里,作者彻彻底底地揭露了女性在面对新生活和摆脱婚姻、爱情中形成的痛苦、焦虑心理的矛盾冲突,表明了女性自我意识的不彻底性[4]。在门罗看来,女性在面对生活的无奈之时常常会选择逃离的方式以此想要做出改变,完成自我救赎,但实际上对于女性来说,浅层的逃离并不能够冲破自己内心之中产生的冲突,只有当自我意识得到真正觉醒,女性由内而外想要完成自我救赎时,女权主义才能够真正得到发展壮大,女性也才能彻底摆脱男权的控制与束缚。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说《逃离》当中描绘了一个在男权文化世界中普通女性想要反抗和逃离的场景,真实地表现出西方宗教和等级思想观念对女性的残酷压迫。小说中的女性为了能够彻底逃离这种悲剧命运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只能无奈地再次回归到男权世界当中。虽然在艾丽丝·门罗笔下,小说《逃离》中的女性人物最后仍然没能够彻底摆脱其悲剧命运,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抗争已经反映出女权主义的发展,而门罗也通过小说告诉广大读者,只有女性真正意识到自身心中的矛盾想要进行自我超越、自我救赎,有朝一日才能彻底逃离男权社会的种种压迫,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
  参考文献:
  [1]王莹,郭冰茹,郑岩芳. 解读艾丽丝·门罗小说中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特征[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149-151.
  [2]柯倩婷,李昀,冯芃芃. 爱丽丝·门罗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分析[J]. 创作与评论,2015,08:112-122.
  [3]刘爽,陈艾云. 探析艾丽丝·门罗作品中的女性形象[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102-104.
  [4]赵萍,张敏,杨波. 爱丽丝·门罗《逃离》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04:118-122.
其他文献
摘 要:只要说起村上春树的作品,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孤独,丧失,迷茫,寻求”,而形成这种“桎梏”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是否深究过,常有人说,文章不仅仅可以从最深处折现一个人的内心,也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成长经历,我想从村上从小的家庭环境,求学经历,社会背景等探求一下形成村上春树这种写作风格的原因。  关键词:村上春树;作品;原因  作者简介:袁月,西安翻译学院应用日语专业2014级,班级:1461102
摘 要:迈克尔·坎宁安的代表作《时时刻刻》巧妙地把英国现代主义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故事和两位现代女性的生活编织在一起,记述了她们生命中的重要的一天。三位不同时空的女人身上有很多共同的特质,伍尔夫是现代女性主义的先驱,正是她的小说《达洛维夫人》把她们的处境和命运串联起来。三个人都寻求精神独立和自我价值,同时又内心孤独、困惑;她们都与同性有过难忘的一吻,这种女性之间的情愫与相互支撑是她们彼此心灵栖
摘 要:《巴彻斯特大教堂》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现实主义小说家安东尼·特罗洛普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故事情节紧凑,人物对话幽默风趣,作者笔下形形色色的牧师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通过分析作者塑造的牧师形象,表明特罗洛普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取得了成功,也揭示了英国教会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世俗性质。  关键词:《巴彻斯特大教堂》;特罗洛普;牧师形象  作者简介:李晓芳(1991-),女,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