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处是桃源①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2008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处世间,看到追求“更好生活”的人们步履匆匆,被裹挟着不断向前。我不停叩问(对人生的沉思与反问,用“叩问”比“询问”更恰当贴切):我想要的是怎样的生活?我心中的世外桃源在哪里?
   寻一条上山的小径,伴着山林中隐隐传来的琴声,沿着青翠的竹林,我向深山巨谷中走去。琴聲离我越来越近,竹林中隐隐约约可见一屋(“隐隐约约”写出小屋因竹林遮挡看不真切的情形,用词贴切),我悄然走近,只见屋前坐着一个书生。那书生盘膝而坐,正在抚琴唱歌。竹林旁,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淌在山石上。泉水叮叮咚咚,与琴声、歌声交汇成美妙的乐音。那不正是醉心于山水的摩诘居士吗?我走近他,轻声问道:“摩诘先生,敢问桃源在何处?”他对我微微一笑,抬头望着远处的山峰说道:“这山间林中有鸟鸣,有花香,有流泉,有竹林,不就是桃源吗?”说罢,琴声重新响起。难道,这宁静的山野就是我心中的桃源吗?
   我慢慢离开了静谧的山林。沿着流水走去,我看到了一片湖,郁郁葱葱的树林环绕着清澈的湖水。湖面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这里用蓝天白云、青山绿树等倒过来映现在水中,以突出湖水清澈,景色优美,用“倒映”较贴切)。一条木船泊在湖面,有一个人手握船桨伫立船头,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梭罗。
   湖边的小木屋是他自己搭建的(用“搭建”能突出小木屋简单的特点,用词贴切),小木屋里只有一张木床,几样炊具,几件衣服。在这里,他仿佛一个普通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远离城市,远离人群;可他又不像一个普通的农民,他爬过悬崖,踏过山峰,与兽为邻,与鸟为伴。他从哈佛大学走来,从纷繁的世间走来,走向这片宁静的小湖,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世界,过上了最简朴的生活。我沉浸在这一片宁静之中,似乎明白了什么。大道至简,把一切不属于生命本真的东西剔除得干干净净,使之简单,再简单。这大概就是我心中的桃源吧!
   我默默走开,不忍打扰他宁静的生活。一阵驼铃声把我带到了一望无际的戈壁滩。
   我慢慢走向风沙中的敦煌莫高窟。在莫高窟的崖壁上,我看到了遥远的历史,我看到仙女在舞蹈,活佛在静坐;我看到敦煌女儿樊锦诗的银发在阳光的映照下闪闪发亮;我看到她眼角的皱纹,仿佛一朵花开在广阔无垠的戈壁滩上。
   我走近询问:“樊先生,您知道世外桃源在哪里吗?”她微笑着说:“我心安处是敦煌。敦煌便是我的世外桃源啊。”我把手伸向石壁,触摸(用手触碰石壁感受历史的厚重,“触摸”用词贴切)到了历史的厚重。这一刻,我懂得了她成为敦煌这棵大树上枝条的自豪(“成为敦煌这棵大树上的枝条”表现的是樊锦诗身为“敦煌女儿”的自豪,用词贴切),我读懂了“我心安处是敦煌”的纯粹(“纯粹”贴切地表达出樊锦诗的心无杂念和有梦想、有追求)。
   我突然明白,这才是我向往的生活,我心归处自是桃源!
  升格总结
  优秀的作文既要有鲜明的主题,清晰的思路,独特的构思,更离不开准确贴切的表达。升格后的作文,解决了原文用词不贴切的问题,表达更准确、规范。“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好文章需反复锤炼修改。炼字即炼意,修改后的作文用词贴切,内容表达更准确,提升了作文的整体水平。
  【陈艳辉/供稿】
其他文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②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桓宽   ③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   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   ⑤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⑥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   ⑦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毛泽东   上面六句诗,习近平总书
期刊
如果说成功的人生是一首气壮山河的歌,那么在成功的道路上,梦想只是音符,歌唱家精彩的演绎才是关键。很多人都有着伟大的梦想,但实现者寥寥无几,为何?因为但凡实现梦想的人,都能不忘初心,勇于承担,且与时俱进,最终构筑起自己的华美人生。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以梦为马,坚守初心。在人生的道路上,别人的看法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的坚持。繁华世间数十年,人们或争名,或逐利,抑或是为了年少时
期刊
一切都不知不觉,糊里糊涂;岁月啊,正是一条飞快猎犬。   姚家的大全是哥哥,小全是弟弟,我们住在一个院子里。我们在一个小学上学,小学也在院子里,这是一个大院子。大全比我高一级,可是他长得高,稳重得很,特别挺拔,所以好像比我大得多;小全比我低一级,羞羞怯怯,说话细声,脸上总是笑着,所以好像比我小得多。   暑假、寒假,我是常去他们家玩的。小孩喜欢到一家人家去玩,并不是那家人家一定有好玩的东西,而是因
期刊
【主题导写】   悠久的历史积淀了厚重的文化,经历了千百年风霜的古迹吸引着无数人去探访、去阅读它们曾经的辉煌。那无数的遗址古迹中,又蕴藏着多少历史文化和传奇故事?对历史文化的追寻,更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让我们穿越时空,感受历史,去追怀那些厚重的历史故事和傳奇人物吧!
期刊
“那你们小时候都玩什么呢?”语文老师盯着我的眼睛问。   我想了半天,失望地对老师说:“石头剪刀布。”   是啊,老师小时候玩的踢窝口袋、打跑关、摔泥碗碗、撞拐等,我们都没玩过。我的童年只有和伙伴们玩“石头剪刀布”。或许女生的花样多点,但我们男生真的只有这简单的一项。尽管如此,快乐却充满我的整个童年。   记得上幼儿园时,班里会玩“石头剪刀布”的只有我们三个人,其中包括一个女生。一到室外,我们三个
期刊
沿着太仓市致和塘边的绿化带行走,一不留心就会撞见一处名胜古迹。什么“太师府”“太师第门楼”“李时珍上岸处”,等等,让我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两个词有了不一般的感受。不知不觉间,我已穿过人民路,走过卖秧桥,来到了城西。   只见一座庄严肃穆的院落,静静地被路边的梧桐树掩映着。一方水磨青砖上镌刻着四个淡雅清秀的大字——“张溥故居”。哦,张溥,晚明杰出的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古文观止》中《五人墓碑
期刊
閱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说: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有人赞成米兰·昆德拉的观点,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都应该负重前行,这样才会真正获得成功;也有人反对他的观点。   请以“必须负重前行/无须负重前行”为
期刊
【例题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PM2.5,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对它的准确定义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又被称为细颗粒物或入肺颗粒物。由于体积小,重量轻,PM2.5可以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PM2.5的比表面积①比较大,可以吸附更多的病毒细菌和各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空气中的PM2.5,可以通过呼吸道,
期刊
感动中国,  传递平凡又伟大的力量  ◎王玉星  走过2019年,总有人温暖你我,感动社会,感动中国。樊锦诗、顾方舟、杜岚、尤端阳、中国女排……来自各个行业、领域的获奖者们,精神催人奋进,事迹令人动容,传递出了平凡又伟大的向上向善力量。   感动中国,擎起不忘初心的伟大旗帜。从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却深藏功名、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张富清,到在笔记中写道:“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却不幸
期刊
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北京青年小李,重点高校毕业,工作体面,有车有房,在合适的年龄结婚生子,他这样的人生被称为“标配人生”,令同龄人羡慕不已。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多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过半受访者追求这样的“标配人生”,他们认为,“标配人生”目标清晰,追求“标配人生”的人值得尊重。   材料二:大学毕业生顾亚毕业后来到海嘎小学任教,全校只有几十名学生,大多数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