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课堂讨论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一种教学行为,能够激活课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是彰显学生个性、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的有效途径。但是,我们发现,物理教师运用课堂讨论并不积极,只在面临教学检查或评优时才运用课堂讨论为自己的教学增色,而且课堂讨论活动的组织也出现“热热闹闹开始,冷冷清清收场”的怪现象。虽然多数教师把其归结为教学时间不足、教学内容过多、学生数多且素质参差不齐、不能较好地配合等原因,其实,这更多地是与许多物理教师对新课程背景下实施课堂讨论的认识不足有关。笔者觉得,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是新课程背景下优化物理课堂讨论必不可少的。
一.讨论内容的选择
物理课堂讨论内容的选择应改变单纯依据教科书和参考书的课堂现状,把教材知识与学生实际、现实中的热点敏感问题以及科技发展动态结合起来。根据相关结合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设计恰当的讨论题;既不超越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范围,又不局限于己有知识,保持难度适当,并能引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因此,在课堂讨论前,教师应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多层次的问题,使讨论活动成为学生交流的动力,把知识的获取、规律的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寓教于物理课堂讨论之中,真正把问题作为“自我探究、自我发现、主动实践、合作交流”的载体,从而提高课堂讨论的质量。
1.把握课堂讨论问题的广度和深度
设计的讨论问题要有尽可能大的广度,即所提的问题要面向绝大数学生;又要有一定的难度,而且问题的难度要控制在“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也只有跳起来才能摘到果子”,即所提的问题应遵循多数学生包括学习上的后进生经老师不同程度的点拔和引导后能答出、少数学习上的“尖子生”经独立慎密的思考就能解答的原则。过易,广度虽大,但学生没有兴趣;过难,不仅广度不够,而且不能让学生品味到智力角逐的乐趣,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在学习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后,学生由于头脑中早已有了与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理论类似的观念,不能正确运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去解释原来已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后的运动情况,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问:“你坐在向前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里,将手中的钥匙竖直向上抛出,当钥匙落下时,是落在手里,还是落在手后面?为什么?”引导学生克服“钥匙抛出后,虽然在竖直方向上做先上后下的运动,但水平方向上它还将保持抛出时钥匙随汽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这一认识难点。
2.选准课堂讨论问题的角度
问题的设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能为学生所接受,又富有启发性、研究性,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以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方面应充分注意选准课堂讨论问题的角度;另一方面应从同一角度去设计几个相似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同一思维方式去思考,以实现知识和方法的内化与迁移。
3.设计好课堂讨论问题的梯度
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推进,使学生的课堂讨论积极、主动,有兴趣。对难度较大又不利于学生课堂讨论的问题,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垫铺性的问题,为学生铺路搭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以帮助学生问题的解决。如:在《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一节的教学中设计这样一些问题进行讨论:为什么线框在非匀强磁场中的摆动会很快减弱?同学们很快想到:安培力做负功, 机械能减少,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接着又问:能量又是如何转化的呢?然后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洛仑兹力的两个分力的作用。 通过这些问题的层层设问和讨论,不断激发思维火花,使之成为有序的思维训练过程。
实施物理课堂讨论,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主体地位丧失,相反,为了能更好地保证课堂讨论的有效性,而不是流于形式,对作为在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理教师在实施课堂讨论中应考虑每个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上存在的差异,尽量多的设计“引导性”问题,着眼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创设,使学生通过讨论在原有知识水平上能够前进一步,使学生发展的可能性通过讨论变成现实。
二.讨论时间的安排
课堂讨论的展开,一般要经过情景设置(或背景材料呈现)——自由讨论——表述见解——师生总结四个阶段。要完成这一过程,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讨论时间。讨论时间空间需要多长,没有定数,过长会使课堂松懈,过短会使讨论流于形式无法深入,教师应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第一,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有所了解,对讨论问题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映有一定的预见性。第二,教师提出议题后,要布置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阅读教材和必要的参考材料,做好充分的背景知识准备,这样才不会在讨论过程中出现泛泛而谈或即兴“胡言乱语”。第三,教师可以提前告诉讨论问题,通知学生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外阅读、找资料、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相对“成熟”的见解,然后在课堂上发言。这样,既保证了讨论的质量,也能激发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自主探究。以上几项工作,不仅能节约时间,还能保证讨论的成效。
物理教师还可以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时机,适时安排课堂讨论。
1.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展开讨论有助于知识的内化。物理学习是学生在其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构建新知识和新经验的过程。因此,物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抓住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置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在问题的疑难处展开讨论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有一定的困难。此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启迪和引导,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如:摩擦力是中学物理概念应用比较广泛、重要但却比较难理解的一个概念。通常的情况下,学生学习摩擦力的困难,却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课堂教学往往是停留在概念的字面上做文章,或者只是举一些常规的事例。而事实发现,这样的教学是不能够让学生理解、掌握并应用摩擦力。我们发现在教学中,如果能够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汽车,就汽车摩擦力的产生、大小、方向与运动的关系和学生一起讨论,他们往往会有比较深刻的印象。也更容易引发他们思考和理解,能够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勤于思考的习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3.围绕学习策略展开讨论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习策略的运用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就学习策略展开讨论,并对各种策略的运用情况进行总结,既可以为教师教学提供反馈信息,又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迪,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三.讨论的组织和引导
课堂讨论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过程。一次成功的课堂讨论除了选择适当的讨论内容、安排合理的讨论时间之外,还离不开教师适时的组织和引导。教师既不能“放羊”,彻底放手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自由讨论,也不能去主宰讨论,抵制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而应设法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勤于动脑、动口,使讨论高效、有序地进行。
教师首先要把握好讨论话题始终围绕着主题。其次要适时进行机智的点拨。学生在讨论时往往表现出独立性与依附性的矛盾,讨论暂时中断、“卡壳”的现象常常发生,教师通过侧面暗示、搭桥过渡、画龙点睛等方法,可使学生茅塞顿开、柳暗花明。三要传授深入讨论的技法,如追溯法:寻根索源,穷追不舍,尽其所有;辩驳法:吹毛求疵,见缝插针;补充法:互找遗漏,互相支持,共同提高;求异法:力求不同,突出区别,寻找差异;创新法:独出心裁,争当首例。四要实施激励的评价。适时鼓励很有必要,当学生在满足了成功欲望之后,情绪就会更亢奋,思维就会更活跃,态度就会更积极,行动就会更投入。不过,鼓励的时机一定要把握准,一定要在学生仍在兴奋之时顺水推舟,因势利导。鼓励也应真心诚意,要用孩子的心理去看待成功。否则,学生已心灰意冷,鼓励言不由衷都会引来相反的效果。五要及时总结。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如果不及时进行总结,就难以使学生对讨论的结果和讨论中出现的问题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不利于学生对讨论问题形成明确的认识。
(作者通联:431700湖北省天门市侨乡中学)
一.讨论内容的选择
物理课堂讨论内容的选择应改变单纯依据教科书和参考书的课堂现状,把教材知识与学生实际、现实中的热点敏感问题以及科技发展动态结合起来。根据相关结合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设计恰当的讨论题;既不超越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范围,又不局限于己有知识,保持难度适当,并能引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因此,在课堂讨论前,教师应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多层次的问题,使讨论活动成为学生交流的动力,把知识的获取、规律的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寓教于物理课堂讨论之中,真正把问题作为“自我探究、自我发现、主动实践、合作交流”的载体,从而提高课堂讨论的质量。
1.把握课堂讨论问题的广度和深度
设计的讨论问题要有尽可能大的广度,即所提的问题要面向绝大数学生;又要有一定的难度,而且问题的难度要控制在“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也只有跳起来才能摘到果子”,即所提的问题应遵循多数学生包括学习上的后进生经老师不同程度的点拔和引导后能答出、少数学习上的“尖子生”经独立慎密的思考就能解答的原则。过易,广度虽大,但学生没有兴趣;过难,不仅广度不够,而且不能让学生品味到智力角逐的乐趣,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在学习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后,学生由于头脑中早已有了与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理论类似的观念,不能正确运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去解释原来已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后的运动情况,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问:“你坐在向前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里,将手中的钥匙竖直向上抛出,当钥匙落下时,是落在手里,还是落在手后面?为什么?”引导学生克服“钥匙抛出后,虽然在竖直方向上做先上后下的运动,但水平方向上它还将保持抛出时钥匙随汽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这一认识难点。
2.选准课堂讨论问题的角度
问题的设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能为学生所接受,又富有启发性、研究性,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以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方面应充分注意选准课堂讨论问题的角度;另一方面应从同一角度去设计几个相似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同一思维方式去思考,以实现知识和方法的内化与迁移。
3.设计好课堂讨论问题的梯度
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推进,使学生的课堂讨论积极、主动,有兴趣。对难度较大又不利于学生课堂讨论的问题,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垫铺性的问题,为学生铺路搭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以帮助学生问题的解决。如:在《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一节的教学中设计这样一些问题进行讨论:为什么线框在非匀强磁场中的摆动会很快减弱?同学们很快想到:安培力做负功, 机械能减少,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接着又问:能量又是如何转化的呢?然后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洛仑兹力的两个分力的作用。 通过这些问题的层层设问和讨论,不断激发思维火花,使之成为有序的思维训练过程。
实施物理课堂讨论,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主体地位丧失,相反,为了能更好地保证课堂讨论的有效性,而不是流于形式,对作为在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理教师在实施课堂讨论中应考虑每个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上存在的差异,尽量多的设计“引导性”问题,着眼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创设,使学生通过讨论在原有知识水平上能够前进一步,使学生发展的可能性通过讨论变成现实。
二.讨论时间的安排
课堂讨论的展开,一般要经过情景设置(或背景材料呈现)——自由讨论——表述见解——师生总结四个阶段。要完成这一过程,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讨论时间。讨论时间空间需要多长,没有定数,过长会使课堂松懈,过短会使讨论流于形式无法深入,教师应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第一,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有所了解,对讨论问题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映有一定的预见性。第二,教师提出议题后,要布置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阅读教材和必要的参考材料,做好充分的背景知识准备,这样才不会在讨论过程中出现泛泛而谈或即兴“胡言乱语”。第三,教师可以提前告诉讨论问题,通知学生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外阅读、找资料、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相对“成熟”的见解,然后在课堂上发言。这样,既保证了讨论的质量,也能激发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自主探究。以上几项工作,不仅能节约时间,还能保证讨论的成效。
物理教师还可以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时机,适时安排课堂讨论。
1.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展开讨论有助于知识的内化。物理学习是学生在其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构建新知识和新经验的过程。因此,物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抓住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置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在问题的疑难处展开讨论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有一定的困难。此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启迪和引导,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如:摩擦力是中学物理概念应用比较广泛、重要但却比较难理解的一个概念。通常的情况下,学生学习摩擦力的困难,却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课堂教学往往是停留在概念的字面上做文章,或者只是举一些常规的事例。而事实发现,这样的教学是不能够让学生理解、掌握并应用摩擦力。我们发现在教学中,如果能够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汽车,就汽车摩擦力的产生、大小、方向与运动的关系和学生一起讨论,他们往往会有比较深刻的印象。也更容易引发他们思考和理解,能够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勤于思考的习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3.围绕学习策略展开讨论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习策略的运用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就学习策略展开讨论,并对各种策略的运用情况进行总结,既可以为教师教学提供反馈信息,又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迪,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三.讨论的组织和引导
课堂讨论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过程。一次成功的课堂讨论除了选择适当的讨论内容、安排合理的讨论时间之外,还离不开教师适时的组织和引导。教师既不能“放羊”,彻底放手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自由讨论,也不能去主宰讨论,抵制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而应设法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勤于动脑、动口,使讨论高效、有序地进行。
教师首先要把握好讨论话题始终围绕着主题。其次要适时进行机智的点拨。学生在讨论时往往表现出独立性与依附性的矛盾,讨论暂时中断、“卡壳”的现象常常发生,教师通过侧面暗示、搭桥过渡、画龙点睛等方法,可使学生茅塞顿开、柳暗花明。三要传授深入讨论的技法,如追溯法:寻根索源,穷追不舍,尽其所有;辩驳法:吹毛求疵,见缝插针;补充法:互找遗漏,互相支持,共同提高;求异法:力求不同,突出区别,寻找差异;创新法:独出心裁,争当首例。四要实施激励的评价。适时鼓励很有必要,当学生在满足了成功欲望之后,情绪就会更亢奋,思维就会更活跃,态度就会更积极,行动就会更投入。不过,鼓励的时机一定要把握准,一定要在学生仍在兴奋之时顺水推舟,因势利导。鼓励也应真心诚意,要用孩子的心理去看待成功。否则,学生已心灰意冷,鼓励言不由衷都会引来相反的效果。五要及时总结。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如果不及时进行总结,就难以使学生对讨论的结果和讨论中出现的问题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不利于学生对讨论问题形成明确的认识。
(作者通联:431700湖北省天门市侨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