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管理模式用于急诊预检分诊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来源 :健康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vil521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问题管理模式用于急诊预检分诊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急诊收治的71例患者为对照组,另选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1例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分诊准确率、就诊等候时间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分诊准确率为87.50%,明显较对照组53.33%高(P<0.05);观察组患者就诊等候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问题管理模式用于急诊预检分诊中可提高分诊准确率,也能缩短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问题管理模式;急诊预检分诊;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0-0051-02
  急诊科为抢救患者生命的首诊科室,主要负责病情危重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当前我国尚无统一的急诊预检标准,急诊护士多根据临床经验对危重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并未对患者病情轻重缓急进行严格区分[1]。因缺乏统一可靠的急诊分诊标准,使得急诊护士难以对患者病情进行精准判断,可一定程度耽误最佳抢救时间,影响救治效果[2]。本研究将问题管理模式用于急诊预检分诊中,旨在探究其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急诊科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性76例,女性66例,年龄19~68岁,平均(45.63±3.15)岁。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急诊科收治的14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男性80例,女性62例,年龄20~70岁,平均(45.66±3.18)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比,差异不明显(P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分析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主要措施和临床特点,为提升治疗疗效提供建议和支持。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牙体缺损或者缺失的老年人,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15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患牙数量一共有880颗。所有患者中进行活动义齿修复的人数有94例,其余64例则为固定义齿修复。结果:从基础情况上看,属于牙齿缺损的颗数上看有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在用于儿童乳牙龋齿治疗时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8年-2019年期间收治的110例乳牙龋齿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修复治疗措施,观察组患儿采用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对比两组患儿的乳牙龋齿修复效果和其在治疗环节的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修复效果明显提高,且治疗依从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对比。  1.2治疗
【摘 要】目的:研究消化内镜联合抗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对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胃溃疡出血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计算机表法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应用抗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消化内镜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再出血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优于参照组,其再出
【摘 要】目的:院感监督对患者在医院感染的临床效果优势,以提高医院的防感染机制。方法:本次实验中,抽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的新进员工,并进行为期60d的院感预防知识培训,将阶段性测试结果、实际操作结果及所产生的效果记录在表中。实验结束后,将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得出最后结论。结果:采取院感监督后,新进员工的理论及实际操作的合格率均在90%以上,感染预防率均在95%以上。结论:院感监督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