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主导整个课堂,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满堂灌”的现象屡见不鲜。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是当下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运用学生讲题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同时可以提升初中生的数学交流素养。
【关键词】学生讲题;数学交流素养;整体思想;自主学习
一、课堂换位模式
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我校老师尝试了“学生讲题并反思”的教学方式,形成课堂活动的一个新模式。此教学方式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数学思维的平台,通过学生的个性思考、个性讲题、个性总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会逐步形成,最重要的是唤醒了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与其同时,学生的口头表达、分析、推理及归纳等方面的数学素养得到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得到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高,讲题及反思会促使学生多角度深层次挖掘题目的内涵和外延,我校老师尝试过这种课堂活教学方式,效果良好。
“学生讲题并反思”的教学方式满足了初中学生强烈表现欲望,点燃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消除学生对数学的畏惧心理,变厌学为乐学。同时,也丰富了数学活动方式及内容,有利于学生思维外显,使老师和同学们及时了解其思维过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本文以“用整体思想计算角度”的课堂为例,详细阐述该教学方式的实施方式以及如何反思。
二、教学简述
(一)教材内容分析
初一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对于刚接触几何图形的同学来说,是难点,尤其是角的计算中用到的整体思想、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初中阶段的几大思想方法。其中,整体思想在一些相对综合的角的计算中经常用到,虽然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相关知识,能解决角的计算中常规计算问题,在几何题目的书写和表达上也比较规范,但是在综合运用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选择用学生讲题促思考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
1.回顾激活
(1)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图中有哪几个角?这几个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问题二:如果射线OC是∠AOB的角平分线,那么这几个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学过程:
学生直接回答,回答不全的由其他同学作补充,然后老师引导学生作总结,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2)如图,OD是∠AOC的角平分线,OE是∠BOC的角平分线。
①如果∠AOC=80°,∠BOC=60°,那么∠DOE是多少度?
②如果∠AOB=140°,能否求出∠DOE的度数?
教学过程:
第一问比较简单,老师请数学基础一般的同学在黑板上讲解基本算法,其他学生评价其讲解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然后请学生改变度数,直接回答结果;
第二问,先给定1分钟思考时间和2分钟讨论时间,然后老师请数学成绩中上的学生上台讲题,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怎么读题,怎么利用已知条件,怎么挖掘隐含条件,然后讲解解题主要步骤,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分别做什么,最后完善答题步骤的细节。其他学生可以分享不同方法,讲解完后,如有不完善的地方老师做补充。再请小组学生做变式,改变角度,回答结果。此时老师引导学生们做反思并交流:题型特点是什么?∠DOE的度数取决于哪个角的度数?结果有什么规律?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这样的方式,活跃了课堂,学生们积极交流,乐于分享,展现自己。学生们在课堂上保持主动思考,思维灵活,一定会有自己的体会,培养发散性思维,培养数学交流素养,做到举一反三,透彻理解题目。
2.初识整体思想
思考一:
上面第②题中,若∠AOB=α,其他條件不变,你能求出∠DOE的度数吗?
教学过程:
由特殊到一般,将具体的度数改为字母之后,根据上一问充分讨论和计算的结果,同学们很快就能得到结论了,认真完成步骤即可。
小试身手: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OC为任一条射线,OD平分∠AOC,OE平分∠BOC,求∠DOE的度数。
教学过程: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小结1:整体思想在角的计算中的运用
3.整体思想应用
思考二:如果射线OC在∠AOB的外部,还有上面的结论吗?
变式:如图,OD、OE分别是∠AOC,∠BOC 的角平分线。 去
(1)如果∠AOB =110°,∠BOC=30°,那么∠DOE 是多少度?
(2)如果∠AOB=α,∠BOC=β,那么∠DOE 是多少度?(用含α或β的式子表示)。
教学过程:
第一问比较简单,直接回答结果,然后请同学改变度数,直接回答结果;
第二问,先给定2分钟思考时间和3分钟讨论时间,然后老师请同学上台,边讲解边在在黑板上板书过程,学生代表主要讲解怎么读题,怎么利用已知条件,怎么挖掘隐含条件,然后讲解解题主要步骤,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分别做什么,最后完善答题步骤细节。其他同学可以分享不同方法,讲解完后,如有不完善的地方老师做补充。此时老师引导同学们做反思并交流:题型特点是什么?与上一题相同的地方在哪里,不同的地方又在哪里?∠DOE的度数取决于哪些或哪个角的度数?结果有什么规律?你有什么发现?最后如果把两道题目放在一起,该怎么出题呢?又考察了什么思想方法?
有了第一次讲题的经验,相信同学们交流及表达会顺畅很多,积极性有所提高,再利用类似题型对比分析,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更清楚的区分解题差异,同时也为此题型的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奠定基础。 小结2:动中寻找不变的量
思考三:将母题中的“平分”条件改为“∠BOE=
【关键词】学生讲题;数学交流素养;整体思想;自主学习
一、课堂换位模式
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我校老师尝试了“学生讲题并反思”的教学方式,形成课堂活动的一个新模式。此教学方式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数学思维的平台,通过学生的个性思考、个性讲题、个性总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会逐步形成,最重要的是唤醒了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与其同时,学生的口头表达、分析、推理及归纳等方面的数学素养得到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得到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高,讲题及反思会促使学生多角度深层次挖掘题目的内涵和外延,我校老师尝试过这种课堂活教学方式,效果良好。
“学生讲题并反思”的教学方式满足了初中学生强烈表现欲望,点燃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消除学生对数学的畏惧心理,变厌学为乐学。同时,也丰富了数学活动方式及内容,有利于学生思维外显,使老师和同学们及时了解其思维过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本文以“用整体思想计算角度”的课堂为例,详细阐述该教学方式的实施方式以及如何反思。
二、教学简述
(一)教材内容分析
初一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对于刚接触几何图形的同学来说,是难点,尤其是角的计算中用到的整体思想、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初中阶段的几大思想方法。其中,整体思想在一些相对综合的角的计算中经常用到,虽然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相关知识,能解决角的计算中常规计算问题,在几何题目的书写和表达上也比较规范,但是在综合运用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选择用学生讲题促思考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
1.回顾激活
(1)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图中有哪几个角?这几个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问题二:如果射线OC是∠AOB的角平分线,那么这几个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学过程:
学生直接回答,回答不全的由其他同学作补充,然后老师引导学生作总结,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2)如图,OD是∠AOC的角平分线,OE是∠BOC的角平分线。
①如果∠AOC=80°,∠BOC=60°,那么∠DOE是多少度?
②如果∠AOB=140°,能否求出∠DOE的度数?
教学过程:
第一问比较简单,老师请数学基础一般的同学在黑板上讲解基本算法,其他学生评价其讲解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然后请学生改变度数,直接回答结果;
第二问,先给定1分钟思考时间和2分钟讨论时间,然后老师请数学成绩中上的学生上台讲题,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怎么读题,怎么利用已知条件,怎么挖掘隐含条件,然后讲解解题主要步骤,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分别做什么,最后完善答题步骤的细节。其他学生可以分享不同方法,讲解完后,如有不完善的地方老师做补充。再请小组学生做变式,改变角度,回答结果。此时老师引导学生们做反思并交流:题型特点是什么?∠DOE的度数取决于哪个角的度数?结果有什么规律?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这样的方式,活跃了课堂,学生们积极交流,乐于分享,展现自己。学生们在课堂上保持主动思考,思维灵活,一定会有自己的体会,培养发散性思维,培养数学交流素养,做到举一反三,透彻理解题目。
2.初识整体思想
思考一:
上面第②题中,若∠AOB=α,其他條件不变,你能求出∠DOE的度数吗?
教学过程:
由特殊到一般,将具体的度数改为字母之后,根据上一问充分讨论和计算的结果,同学们很快就能得到结论了,认真完成步骤即可。
小试身手: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OC为任一条射线,OD平分∠AOC,OE平分∠BOC,求∠DOE的度数。
教学过程: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小结1:整体思想在角的计算中的运用
3.整体思想应用
思考二:如果射线OC在∠AOB的外部,还有上面的结论吗?
变式:如图,OD、OE分别是∠AOC,∠BOC 的角平分线。 去
(1)如果∠AOB =110°,∠BOC=30°,那么∠DOE 是多少度?
(2)如果∠AOB=α,∠BOC=β,那么∠DOE 是多少度?(用含α或β的式子表示)。
教学过程:
第一问比较简单,直接回答结果,然后请同学改变度数,直接回答结果;
第二问,先给定2分钟思考时间和3分钟讨论时间,然后老师请同学上台,边讲解边在在黑板上板书过程,学生代表主要讲解怎么读题,怎么利用已知条件,怎么挖掘隐含条件,然后讲解解题主要步骤,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分别做什么,最后完善答题步骤细节。其他同学可以分享不同方法,讲解完后,如有不完善的地方老师做补充。此时老师引导同学们做反思并交流:题型特点是什么?与上一题相同的地方在哪里,不同的地方又在哪里?∠DOE的度数取决于哪些或哪个角的度数?结果有什么规律?你有什么发现?最后如果把两道题目放在一起,该怎么出题呢?又考察了什么思想方法?
有了第一次讲题的经验,相信同学们交流及表达会顺畅很多,积极性有所提高,再利用类似题型对比分析,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更清楚的区分解题差异,同时也为此题型的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奠定基础。 小结2:动中寻找不变的量
思考三:将母题中的“平分”条件改为“∠B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