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善,应当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初中生的阅读。新课改提出以后,对于记叙文阅读的教学应该更加开放、有活力,才能让学生自主地掌握阅读方法。在此基础上,为了引导学生学会记叙文阅读方法,作者从激发学生情感意识、主观看法和发扬民主精神方面做出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记叙文;阅读;教学
阅读的教学,培养的是学生对书本上的文字的理解,从内心深处去体会、感悟,记叙文是在初中使用最广泛的文体,所以,对于初中生来说,对于记叙文的閱读也是比较基础的。在对阅读进行教学时,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表达自己的看法及体会,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教育的改革,阅读题已经逐渐展现了开放性、教育性等原则,教师也应该将阅读的教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情感意识
文章的作者都是带有感情的去写一篇记叙文,有些故事可能是真实的,有些可能是想象的。作者通过写人写事,寄托着自己对人性的描述,也代表着作者对美丑善恶的评价,读者通过阅读来分析体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也能陶冶自己的情操,升华人格。现如今课程里的大多数文章都用生动简洁的语言直接或间接的表达了人类最纯真的感情,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才能使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作者所描述的故事中去,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比如在文章《爸爸的花儿落了》文章中有一段说到不允许“我”逃课,问题是:“针对这段内容,谈一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会知道,父亲对“我”很严厉,严格要求我的行为,这都是爱的表现,最后答案要将严厉和爱结合在一起,展开论述,才能得到较高的分数。
在阅读记叙文时,要抓住文章的重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情感意识的指导。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1.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记叙文的人物形象都是鲜明且生动的,饱含了作者浓浓的情感,只有学生有感情的去体会,才能找准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关键的就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用自身的感情去体会作者所描述的感情。
2.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记叙文中的每一处都流露着复杂的感情,不像说明文和议论文那样直白,记叙文除了表达真挚的感情,还要字里行间中展现作者的文采,学生必须有感情的朗读,才能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遇到情感比较丰富的部分,要读出此时作者的感情,效果会更好。阅读记叙文,理解是关键,学生带有感情的去朗读,才能感染自己,将自己带入到文章中。
二、培养学生主观看法
新课改的作用下,需要学生自主的去阅读,有自己正确的观点和看法。我们学过苏轼的一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表达的意思就是我们要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就会有不同的发现。中学时期的学生都是富有青春气息且想象力丰富的青少年,在这个年纪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也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我们从近几年来的中考记叙文阅读题中就可以发现,现在的问题有些是开放性的,没有固定的采分点,根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恰当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这就需要学生勇敢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表达的恰当且情感丰富,能够感染到其他人,可能会酌情加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问题就是要训练学生的自主见解,从不同方面去考虑问题。
下面介绍一下培养学生主观看法的方法:
1.增加学生阅读量。《义务教育语文标准》里明确规定,要使学生达到“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意在让学生多读一些课外读物,拓展自己的视野。学生所阅读的书本,不应该只局限于语文知识,还可以涉及到天文、地理、历史、科学等多方面。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更应该鼓励学生上网浏览学习。在广泛的阅读中,学生会发现更多的乐趣和新奇之物,也就有了自己的主观看法。
2.教师在上课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在所有考试科目中,语文的答案和其他科目是不同的,具有模糊性和丰富性,有的题目没有正确的答案,只要贴合意思即可,就会得分。对于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比如在学习朱自清《背影》这一文章时,有一道题就是:“结合本文,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实际感受。”有不同经历的学生,就会写出不同的答案,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内容,然后再合理的描述一下生活实际,就可以构想出答案。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有了自己的答案,再加上老师的最后总结,学生就会找到学习阅读的兴趣,从而也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记得,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自主的思考,充分体会课堂的乐趣,才能接受新的知识,有兴趣去学习和思考。
3.除了学生要提高自己,老师也要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一篇记叙文覆盖了多方面的知识,需要老师具备很强的专业素养,还需要很强的综合素质。“强将手下无弱兵”这句话的理解就是只有老师具有很强的技能,才能带领出具有高水平的学生。每一篇文章几乎都包含好几门学科的内容,老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将这些知识准备充分,在讲课时才能面面俱到。老师储备的知识丰富,才能更全面的调动课堂氛围,使学生都融入到学习中来,在不同角度让学生积极思考,在多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主观看法。
三、教师发扬民主精神
老师应该创造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己感受课堂,带动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起辅助作用。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主动阅读,培养自己主动思维的能力,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在新课改实施以后,我们要清楚的意思到,老师现在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就是锻炼学生的思考和思维能力,通过阅读,从多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通过这样,来掌握阅读方法。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与中考改革的共同影响下,对初中生进行记叙文阅读教学时,应该结合上述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有活力、感染力强、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迅速的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
参考文献:
[1]罗秀针,郑伟意,易伶志,李英迪,何先友.记叙文中时间信息加工的机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
[2]沈世银.让学生的思维在阅读中飞扬——浅析初中语文有效阅读的策略[J].中学语文,2014(36)
[3]许弟明.谈谈作文创新——以初中记叙文写作为例[J].写作,2014(24)
【关键词】初中记叙文;阅读;教学
阅读的教学,培养的是学生对书本上的文字的理解,从内心深处去体会、感悟,记叙文是在初中使用最广泛的文体,所以,对于初中生来说,对于记叙文的閱读也是比较基础的。在对阅读进行教学时,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表达自己的看法及体会,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教育的改革,阅读题已经逐渐展现了开放性、教育性等原则,教师也应该将阅读的教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情感意识
文章的作者都是带有感情的去写一篇记叙文,有些故事可能是真实的,有些可能是想象的。作者通过写人写事,寄托着自己对人性的描述,也代表着作者对美丑善恶的评价,读者通过阅读来分析体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也能陶冶自己的情操,升华人格。现如今课程里的大多数文章都用生动简洁的语言直接或间接的表达了人类最纯真的感情,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才能使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作者所描述的故事中去,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比如在文章《爸爸的花儿落了》文章中有一段说到不允许“我”逃课,问题是:“针对这段内容,谈一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会知道,父亲对“我”很严厉,严格要求我的行为,这都是爱的表现,最后答案要将严厉和爱结合在一起,展开论述,才能得到较高的分数。
在阅读记叙文时,要抓住文章的重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情感意识的指导。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1.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记叙文的人物形象都是鲜明且生动的,饱含了作者浓浓的情感,只有学生有感情的去体会,才能找准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关键的就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用自身的感情去体会作者所描述的感情。
2.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记叙文中的每一处都流露着复杂的感情,不像说明文和议论文那样直白,记叙文除了表达真挚的感情,还要字里行间中展现作者的文采,学生必须有感情的朗读,才能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遇到情感比较丰富的部分,要读出此时作者的感情,效果会更好。阅读记叙文,理解是关键,学生带有感情的去朗读,才能感染自己,将自己带入到文章中。
二、培养学生主观看法
新课改的作用下,需要学生自主的去阅读,有自己正确的观点和看法。我们学过苏轼的一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表达的意思就是我们要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就会有不同的发现。中学时期的学生都是富有青春气息且想象力丰富的青少年,在这个年纪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也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我们从近几年来的中考记叙文阅读题中就可以发现,现在的问题有些是开放性的,没有固定的采分点,根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恰当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这就需要学生勇敢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表达的恰当且情感丰富,能够感染到其他人,可能会酌情加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问题就是要训练学生的自主见解,从不同方面去考虑问题。
下面介绍一下培养学生主观看法的方法:
1.增加学生阅读量。《义务教育语文标准》里明确规定,要使学生达到“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意在让学生多读一些课外读物,拓展自己的视野。学生所阅读的书本,不应该只局限于语文知识,还可以涉及到天文、地理、历史、科学等多方面。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更应该鼓励学生上网浏览学习。在广泛的阅读中,学生会发现更多的乐趣和新奇之物,也就有了自己的主观看法。
2.教师在上课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在所有考试科目中,语文的答案和其他科目是不同的,具有模糊性和丰富性,有的题目没有正确的答案,只要贴合意思即可,就会得分。对于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比如在学习朱自清《背影》这一文章时,有一道题就是:“结合本文,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实际感受。”有不同经历的学生,就会写出不同的答案,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内容,然后再合理的描述一下生活实际,就可以构想出答案。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有了自己的答案,再加上老师的最后总结,学生就会找到学习阅读的兴趣,从而也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记得,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自主的思考,充分体会课堂的乐趣,才能接受新的知识,有兴趣去学习和思考。
3.除了学生要提高自己,老师也要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一篇记叙文覆盖了多方面的知识,需要老师具备很强的专业素养,还需要很强的综合素质。“强将手下无弱兵”这句话的理解就是只有老师具有很强的技能,才能带领出具有高水平的学生。每一篇文章几乎都包含好几门学科的内容,老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将这些知识准备充分,在讲课时才能面面俱到。老师储备的知识丰富,才能更全面的调动课堂氛围,使学生都融入到学习中来,在不同角度让学生积极思考,在多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主观看法。
三、教师发扬民主精神
老师应该创造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己感受课堂,带动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起辅助作用。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主动阅读,培养自己主动思维的能力,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在新课改实施以后,我们要清楚的意思到,老师现在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就是锻炼学生的思考和思维能力,通过阅读,从多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通过这样,来掌握阅读方法。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与中考改革的共同影响下,对初中生进行记叙文阅读教学时,应该结合上述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有活力、感染力强、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迅速的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
参考文献:
[1]罗秀针,郑伟意,易伶志,李英迪,何先友.记叙文中时间信息加工的机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
[2]沈世银.让学生的思维在阅读中飞扬——浅析初中语文有效阅读的策略[J].中学语文,2014(36)
[3]许弟明.谈谈作文创新——以初中记叙文写作为例[J].写作,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