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优秀的诗歌在历史长河中浩如烟海、灿若星辰。每每捧读,感人至深。丰富的诗歌资源本为语文教学搭建了绝好的平台,然而,在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始终是一个瓶颈,很难突破。如何让学生走近诗歌,喜欢诗歌呢?我想可以回到诗歌本身,从诗歌的灵魂——“情感”入手,逐步引导学生读诗、爱诗,甚至写诗。“情”,仿若诗的气脉,泱泱华夏的诗歌历史,正是一幅书写“情”的长卷,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情脉”,遂成诗歌教学的关键。
闻一多先生说过:“诗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我们成功解读这首诗的关键。下面从诗歌情感入手,分析解读鉴赏诗歌的几个角度。
一、万水千山总是情——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诗言志,词言情”,斯人已逝,如何解读作者在诗词中的情感,我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把握。
1.看时代背景。每一首诗歌都是与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人生经历联系在一起的,如不介绍作者所处的特定时代背景,就无法理解作者写这首诗歌的良苦用心。不了解李煜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以及其连生命和妻子都旦夕不保的愁苦内心,是不会理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名句;不了解 “安史之乱”给唐王朝造成多大的危害,也就不能明白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的喜悦之情。
2.看诗题,看词牌。某些诗歌,题目已经明白无误地写出了作者的情感,比如《春夜喜雨》《代悲白头翁》《在狱咏蝉》《田园乐》等。宋词的词牌名,取诸曲子,如《竹枝词》《苏武令》其声凄苦,《雨霖铃》其调哀怨,《六州歌头》《水调歌头》系军乐其声雄壮,《念奴娇》《贺新郎》曲调奔放。看其词牌名,差不多能确定词本身的情感基调。
3.看作者,看流派。看作者,李白浪漫,杜甫深沉,苏辛豪放,易安婉约,“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按流派分,可分为花间体、柳永体、易安体、东坡体、稼轩体、白石体等。就是同一个作者,经历时代不同,词风也不一样,比如李煜亡国前后、李清照渡江前后,词的境界和风格有很大的变化。
4.看色彩。一是自然色彩。一般来说,一首诗歌色彩斑斓,表现的是一种轻快悠闲的情绪,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二是感情色彩。比如“欢”、“乐”、“喜”、“闹”等是表现喜悦的,“残”、“惨”、“愁”、“寒”、“冷”、“病”等是表现愁苦一类的。
5.找诗眼。诗眼往往讲究“一字传神”,它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僧敲月下门”、“云破月来花弄影”、“野渡无人舟自横”中“闹”、“绿”、“敲”、“弄”、“横”这些字“着一字而境界全出”,诗意立刻流动起来。
二、一枝一叶总关情——理解诗歌的典型意象
举凡古典诗歌,都会有一些典型的意象,这是诗人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总是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一些特定的物象上,久而久之这些物象就积淀了特定的、人所共识的内涵。月乃思乡、星可传恨、水能寄愁、花堪解语、柳引离愁、红豆相思、梧桐凄苦、梅兰竹菊性本高洁、杏花春雨总关江南美景、晓风残月最合离情别绪,真可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些典型意象的运用,不仅使诗歌表达简洁,且意味深长,真正达到了言约意丰之境。
意象还可叠加使用,由此形成典型环境。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短短22个字,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萧瑟秋意图,夕阳西下,秋意渐浓,凄冷西风中,只有疲倦的瘦马和漂泊的过客相依为命,最后笔锋一转,“断肠人在天涯”。有了上述十个意象的烘托,羁旅之愁意境全出。柳永的《雨霖铃》,以“寒蝉”、“长亭”、“骤雨”起头,“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人离情别绪的意象结尾,不需多少笔墨,即形成一幅多情自古伤离别的凄清画面。
三、道是无情却有情——品味诗歌的特殊意境
意境系诗人主客观世界的高度融合,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世界与客观现实通过某种相似点相互叠加、相互交融而达到一种水乳交融的全新艺术境界。
1.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满怀诗情的诗人看到契合自己心情的意象,心灵的弦被拨动,笔下诗意也就喷薄而出。如李煜《浪淘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只要眼睛看到一草一木,都会联想到山河沉沦、国破家亡之痛,这是怎样的一种折磨。再突接一句“天上人间”,一个无颜见父老、无颜见祖先的亡国之君那种懊悔、伤心、绝望的心情跃然纸上,让人唏嘘不已。
2.移情于景,托物言志。诗人先有一种强烈的情感,可“眼前无景道不得”,后遇到合适的意象后,将自己的主观感觉、主观愿望醍醐灌顶似地倾注于内,借对客体的描写而说出。《红楼梦》中贾雨村咏月诗:“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把自己的凌云之志借咏月表达出,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难怪甄士隐评价说“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
3.情景交融,诗中有画。中国文人历来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田园诗为个中翘楚,“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深有禅味。
4.天人合一,探究本真。某些诗歌,已经跳出了狭小的本我的境界,提升至对人生哲理的探问。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若能此,“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从个人的不幸,提升至对天下寒士的人文关怀,甚至不惜牺牲自己来交换。《红楼梦》中,香菱的三首咏月诗为何最后一首独好,是因为有“博得嫦娥应借问:何缘不使永团圆”一句,嫦娥为成仙而与后羿分离,想来其凄苦内心与世人别无二致,借嫦娥一问,写尽人间分离之苦。
四、别有幽愁暗恨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波澜
诗歌本是有情物,而诗中的情感通常又会呈现动态状,这正是诗人的情感波澜所致。为了表达情感的波动,诗人往往会运用一些特殊的写作手法。
1.峰回路转法。戏剧往往在最高潮处突发转折,这种情况在诗歌里也常见到。辛弃疾《破阵子》,描写了一位将军沙场秋点兵的景象,发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壮烈情感,后接“可怜白发生”,诗意戛然而止,满怀豪情顿作一声叹息,南柯一梦。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即从上下几千年、绵延几千里的宏大时空写起,将年少得志的周郎和“早生华发”的“我”对比,最后一句“人生如梦”,发出人生短暂、功名虚幻的感慨。
2.对比强调法。将两件联系原不紧密的景象放在一起,产生一种强烈的对比效果。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对社会的不平进行控诉,产生“蒙太奇”的奇特效果。
3.意象反用法。“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但到了李煜的眼中,却都成了一个个辛酸的回忆,没完没了地涌上心头,愁如春水,连绵不绝。“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绝美的春色,因“红酥手”的离去,在陆游的心中却全成了哀思。
4.叠词铺陈法。叠词用得好,情感的铺陈有如排山倒海,将读者淹没。如陆游《钗头凤》上下阙两句“错错错”、“莫莫莫”,直抒胸臆,无半点修饰,情感反而达到如决堤之水的效果。李清照《声声慢》,开篇就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对叠词,加重了语气,增强了情感分量,营造了笼罩全篇的悲苦基调。
5.时空交错法。通过梦境、幻想等时空交错的手法,突破了诗歌按客观时空反映生活的局限性,超越了生死界限,从而特别具有艺术感染力。苏轼《江城子》通过在梦境与亡妻会面,描写了作者柔肠百结、缠绵悱恻的情怀,抒发了诗人平日里根本无法表达出来的情感,实乃怀人佳作。
古人云,读书需“披文入情,沿波讨源”,诗歌教学亦不例外。如果我们语文教师都能认识到把握“情脉”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在教学中想方设法把诗情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触摸诗的情绪、感知诗的情感、体悟诗的情味、领略诗的情怀,那么诗歌教学的改观也并非难事。
(作者单位:绍兴县工业学校)
闻一多先生说过:“诗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我们成功解读这首诗的关键。下面从诗歌情感入手,分析解读鉴赏诗歌的几个角度。
一、万水千山总是情——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诗言志,词言情”,斯人已逝,如何解读作者在诗词中的情感,我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把握。
1.看时代背景。每一首诗歌都是与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人生经历联系在一起的,如不介绍作者所处的特定时代背景,就无法理解作者写这首诗歌的良苦用心。不了解李煜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以及其连生命和妻子都旦夕不保的愁苦内心,是不会理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名句;不了解 “安史之乱”给唐王朝造成多大的危害,也就不能明白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的喜悦之情。
2.看诗题,看词牌。某些诗歌,题目已经明白无误地写出了作者的情感,比如《春夜喜雨》《代悲白头翁》《在狱咏蝉》《田园乐》等。宋词的词牌名,取诸曲子,如《竹枝词》《苏武令》其声凄苦,《雨霖铃》其调哀怨,《六州歌头》《水调歌头》系军乐其声雄壮,《念奴娇》《贺新郎》曲调奔放。看其词牌名,差不多能确定词本身的情感基调。
3.看作者,看流派。看作者,李白浪漫,杜甫深沉,苏辛豪放,易安婉约,“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按流派分,可分为花间体、柳永体、易安体、东坡体、稼轩体、白石体等。就是同一个作者,经历时代不同,词风也不一样,比如李煜亡国前后、李清照渡江前后,词的境界和风格有很大的变化。
4.看色彩。一是自然色彩。一般来说,一首诗歌色彩斑斓,表现的是一种轻快悠闲的情绪,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二是感情色彩。比如“欢”、“乐”、“喜”、“闹”等是表现喜悦的,“残”、“惨”、“愁”、“寒”、“冷”、“病”等是表现愁苦一类的。
5.找诗眼。诗眼往往讲究“一字传神”,它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僧敲月下门”、“云破月来花弄影”、“野渡无人舟自横”中“闹”、“绿”、“敲”、“弄”、“横”这些字“着一字而境界全出”,诗意立刻流动起来。
二、一枝一叶总关情——理解诗歌的典型意象
举凡古典诗歌,都会有一些典型的意象,这是诗人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总是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一些特定的物象上,久而久之这些物象就积淀了特定的、人所共识的内涵。月乃思乡、星可传恨、水能寄愁、花堪解语、柳引离愁、红豆相思、梧桐凄苦、梅兰竹菊性本高洁、杏花春雨总关江南美景、晓风残月最合离情别绪,真可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些典型意象的运用,不仅使诗歌表达简洁,且意味深长,真正达到了言约意丰之境。
意象还可叠加使用,由此形成典型环境。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短短22个字,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萧瑟秋意图,夕阳西下,秋意渐浓,凄冷西风中,只有疲倦的瘦马和漂泊的过客相依为命,最后笔锋一转,“断肠人在天涯”。有了上述十个意象的烘托,羁旅之愁意境全出。柳永的《雨霖铃》,以“寒蝉”、“长亭”、“骤雨”起头,“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人离情别绪的意象结尾,不需多少笔墨,即形成一幅多情自古伤离别的凄清画面。
三、道是无情却有情——品味诗歌的特殊意境
意境系诗人主客观世界的高度融合,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世界与客观现实通过某种相似点相互叠加、相互交融而达到一种水乳交融的全新艺术境界。
1.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满怀诗情的诗人看到契合自己心情的意象,心灵的弦被拨动,笔下诗意也就喷薄而出。如李煜《浪淘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只要眼睛看到一草一木,都会联想到山河沉沦、国破家亡之痛,这是怎样的一种折磨。再突接一句“天上人间”,一个无颜见父老、无颜见祖先的亡国之君那种懊悔、伤心、绝望的心情跃然纸上,让人唏嘘不已。
2.移情于景,托物言志。诗人先有一种强烈的情感,可“眼前无景道不得”,后遇到合适的意象后,将自己的主观感觉、主观愿望醍醐灌顶似地倾注于内,借对客体的描写而说出。《红楼梦》中贾雨村咏月诗:“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把自己的凌云之志借咏月表达出,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难怪甄士隐评价说“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
3.情景交融,诗中有画。中国文人历来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田园诗为个中翘楚,“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深有禅味。
4.天人合一,探究本真。某些诗歌,已经跳出了狭小的本我的境界,提升至对人生哲理的探问。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若能此,“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从个人的不幸,提升至对天下寒士的人文关怀,甚至不惜牺牲自己来交换。《红楼梦》中,香菱的三首咏月诗为何最后一首独好,是因为有“博得嫦娥应借问:何缘不使永团圆”一句,嫦娥为成仙而与后羿分离,想来其凄苦内心与世人别无二致,借嫦娥一问,写尽人间分离之苦。
四、别有幽愁暗恨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波澜
诗歌本是有情物,而诗中的情感通常又会呈现动态状,这正是诗人的情感波澜所致。为了表达情感的波动,诗人往往会运用一些特殊的写作手法。
1.峰回路转法。戏剧往往在最高潮处突发转折,这种情况在诗歌里也常见到。辛弃疾《破阵子》,描写了一位将军沙场秋点兵的景象,发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壮烈情感,后接“可怜白发生”,诗意戛然而止,满怀豪情顿作一声叹息,南柯一梦。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即从上下几千年、绵延几千里的宏大时空写起,将年少得志的周郎和“早生华发”的“我”对比,最后一句“人生如梦”,发出人生短暂、功名虚幻的感慨。
2.对比强调法。将两件联系原不紧密的景象放在一起,产生一种强烈的对比效果。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对社会的不平进行控诉,产生“蒙太奇”的奇特效果。
3.意象反用法。“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但到了李煜的眼中,却都成了一个个辛酸的回忆,没完没了地涌上心头,愁如春水,连绵不绝。“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绝美的春色,因“红酥手”的离去,在陆游的心中却全成了哀思。
4.叠词铺陈法。叠词用得好,情感的铺陈有如排山倒海,将读者淹没。如陆游《钗头凤》上下阙两句“错错错”、“莫莫莫”,直抒胸臆,无半点修饰,情感反而达到如决堤之水的效果。李清照《声声慢》,开篇就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对叠词,加重了语气,增强了情感分量,营造了笼罩全篇的悲苦基调。
5.时空交错法。通过梦境、幻想等时空交错的手法,突破了诗歌按客观时空反映生活的局限性,超越了生死界限,从而特别具有艺术感染力。苏轼《江城子》通过在梦境与亡妻会面,描写了作者柔肠百结、缠绵悱恻的情怀,抒发了诗人平日里根本无法表达出来的情感,实乃怀人佳作。
古人云,读书需“披文入情,沿波讨源”,诗歌教学亦不例外。如果我们语文教师都能认识到把握“情脉”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在教学中想方设法把诗情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触摸诗的情绪、感知诗的情感、体悟诗的情味、领略诗的情怀,那么诗歌教学的改观也并非难事。
(作者单位:绍兴县工业学校)